一种充电组件和一种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7142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组件和一种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组件和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用于解决目前接触充电方式需要插头仔细对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端和供电端,充电端包括固定外壳、充电接头和复位弹簧,充电接头具有磁性;供电端包括支撑外壳、接触弹片、充电工作板和磁铁,充电时充电接头在供电端的磁铁吸引下伸出固定外壳与接触弹片接触,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充电端和供电端,分别安装在电子产品上和与该电子产品配套的充电座上,充电时使用者只需将电子产品放置在充电座内即可,不需要很仔细地的对接,也不需要连接额外的充电线缆,并且充电接头平时隐藏在电子产品内部,不影响电子产品的美观。
【专利说明】
_种充电组件和_种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组件和一种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内置充电电池的电子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十分常见,其充电方式一般采用接触式的充电方式,比如USB线缆充电、充电座充电(一般是公母插头对插接触充电)。无论使用USB线缆充电还是使用公母插头对插的充电座充电,使用者都需要很仔细的将电子产品与充电线或者充电座上的公头(或者母头)对接起来,操作不够方便。
[0003]图1为现有的采用USB接口的方式进行充电的电子产品,图1中部件I为USB母头接口,部件2为USB公头接口。充电时需要将公头接口 2插入母头接口 I内,在此过程中需要仔细对齐,并施加一定的力才能将公头接口2接入母头接口 I,操作不当或者使用次数过多易造成充电接口的损坏,且USB接口方式会有较长的数据线,充电过程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现有技术在电子产品充电过程中,需要使用者仔细地将电子产品和充电线或者充电座上的插头对接造成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电组件和一种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5]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端和供电端,所述充电端包括固定外壳、充电接头和复位弹簧,所述充电接头具有磁性;所述供电端包括支撑外壳、接触弹片、充电工作板和磁铁,所述接触弹片电连接所述充电工作板,所述供电端的磁铁设置在所述充电工作板的内侧;
[0006]非充电状态时,所述充电接头隐藏在所述固定外壳内并由所述复位弹簧支撑保持固定状态;
[0007]充电状态时,充电端与供电端靠近,所述充电接头在所述供电端的磁铁的磁感应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固定外壳并与所述接触弹片接触,所述充电工作板开始对所述充电接头供电;
[0008]充电完成时,充电端与供电端分离,所述充电接头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所述固定外壳内。
[0009]优选地,所述充电接头由磁性材料制作或者在所述充电接头上安装有磁铁。
[0010]优选地,所述充电端包括2个或3个相互绝缘的充电接头,所述供电端包括与所述充电接头数量相同的接触弹片。
[0011]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或者扭力弹簧。
[0012]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的圈数根据所需弹力大小计算设置。
[001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组件,其中充电组件的充电端安装在所述电子产品内部,在所述电子产品的外壳上开设有供所述充电接头伸缩的开孔,充电组件的供电端设计成用于放置所述电子产品的充电座,所述接触弹片设置在所述充电座的表面对应所述电子产品的该开孔的位置。
[0014]优选地,所述电子产品为头戴式耳机、耳塞式耳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机。
[0015]综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装置对电子产品充电时,使用者只需将电子产品放置到对应的充电座内即可,不需要很仔细地对接,操作方便;不需要额外的充电线缆,充电便利,携带方便;充电接头受力小且有接触弹片缓冲与充电工作板的接触,使用寿命长;充电接头平时隐藏在电子产品内部,不易污损,保证接触良好,并且不会影响电子产品的美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采用USB接口的方式进行充电的现有电子产品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组件的充电端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组件的供电端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头戴式耳机充电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组件的充电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组件的供电端结构示意图。
[0022 ]如图2-3所示,该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端和供电端,充电端包括固定外壳210、充电接头220和复位弹簧230,充电接头220采用磁性材料制作,或者充电接头220上安装有磁铁;供电端包括支撑外壳310、接触弹片320、充电工作板330和磁铁340,接触弹片320电连接充电工作板330,供电端的磁铁340设置在充电工作板330的内侧。
[0023]非充电状态时,充电接头220隐藏在固定外壳210内并由复位弹簧230支撑保持固定状态;充电状态时,充电端与供电端靠近,充电接头220在供电端的磁铁340的磁感应力作用下伸出固定外壳210并与接触弹片320接触,充电工作板330开始对充电接头220供电;充电完成时,充电端与供电端分离,充电接头220在复位弹簧230的作用下缩回固定外壳210内。
[0024]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组件充电时使用者只需将电子产品放置在充电器上即可,不需要很仔细地对接,不需要额外的充电线缆,携带、操作方便;充电接头受力小且有接触弹片缓冲与充电工作板的接触,使用寿命长;充电接头平时隐藏在电子产品内部,不易污损,保证接触良好,并且不会影响电子产品的美观。
[00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端包括2个或3个相互绝缘的充电接头,供电端包括与充电接头数量相同的接触弹片。不同的充电设备所需充电接头数量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组件可以应用于不同需求的电子设备。
[00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或者扭力弹簧,复位弹簧的圈数根据所需弹力大小计算设置。复位弹簧也可采用其他弹性装置来替代,弹性装置的尺寸参数根据所需弹力大小计算设置。
[0027]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充电组件的头戴式耳机充电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充电端安装在该头戴式耳机410内部,在头戴式耳机410的外壳上开设有供充电接头伸缩的开孔420,非充电时充电接头隐藏在头戴式耳机410内部,避免污损且不影响耳机外观,充电组件的供电端设计成用于放置头戴式耳机的充电座430,充电座430上设置有与耳机形状相匹配的仿形凹槽,在凹槽内,充电座430的表面对应头戴式耳机的该开孔位置设置接触弹片440。充电时,将头戴式耳机410放入充电座430的仿形凹槽,充电接头在磁铁吸引下伸出开孔420,与接触弹片440接触进行充电,充电结束后,将头戴式耳机410从充电座430中取出,充电接头在复位弹簧弹力作用下收进开孔420内。
[0028]在此基础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产品也可为耳塞式耳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机。
[00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充电时使用者只需将电子产品放置在充电器上即可,不需要很仔细地对接,操作方便。2、不需要额外的充电线缆,充电便利,携带方便。3、充电接头受力小且有接触弹片缓冲与充电工作板的接触,使用寿命长。4、充电接头平时隐藏在电子产品,不易污损,保证接触良好,并且不会影响电子产品的美观。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端和供电端,所述充电端包括固定外壳、充电接头和复位弹簧,所述充电接头具有磁性;所述供电端包括支撑外壳、接触弹片、充电工作板和磁铁,所述接触弹片电连接所述充电工作板,所述供电端的磁铁设置在所述充电工作板的内侧; 非充电状态时,所述充电接头隐藏在所述固定外壳内并由所述复位弹簧支撑保持固定状态; 充电状态时,充电端与供电端靠近,所述充电接头在所述供电端的磁铁的磁感应力作用下伸出所述固定外壳并与所述接触弹片接触,所述充电工作板开始对所述充电接头供电; 充电完成时,充电端与供电端分离,所述充电接头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所述固定外壳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头由磁性材料制作或者在所述充电接头上安装有磁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包括2个或3个相互绝缘的充电接头,所述供电端包括与所述充电接头数量相同的接触弹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或者扭力弹貪。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圈数根据所需弹力大小计算设置。6.—种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组件,其中充电组件的充电端安装在所述电子产品内部,在所述电子产品的外壳上开设有供所述充电接头伸缩的开孔,充电组件的供电端设计成用于放置所述电子产品的充电座,所述接触弹片设置在所述充电座的表面对应所述电子产品的该开孔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产品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产品为头戴式耳机、耳塞式耳机、智能手表或智能手机。
【文档编号】H01R13/62GK205453188SQ201521128808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发明人】隋松亮, 王福建
【申请人】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