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提出了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属于配电室防雷电领域。该GIS配电室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至第三配电室框架柱以及连接在第一和第二以及第二和第三配电室框架柱之间的第一和第二横梁;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配电室框架柱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至第三站外导线柱;以及设置在第一和第二以及第二和第三站外导线柱之间的第一和第二避雷线柱,即第一和第二避雷线柱位于第一和第三站外导线柱内侧;以及将上述站外导线柱和避雷线柱稳定支撑的多个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的支撑架。本方案解决了现有外置避雷线架增加GIS配电室占地面积等问题,具有节省线材、减少占地面积其更易实施等诸多优点。
【专利说明】
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室防雷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为了减少变电站占地面积、缩短工期等原因,变电站大量采用GIS(Gas Isolated Switchgear,气体隔离开关设备)布置。在GIS配电室设计过程中为了节约用地,将站外导线出线架设置于GIS配电室屋面,通常做法是将避雷线架设置在出线架外侧,即避雷线架外置。这样导致GIS配电室的屋面面积较大,增加了 GIS配电室的占地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置的避雷线架以及具有这种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该GIS配电室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其中第一GIS配电室框架柱、第二GIS配电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支撑GIS配电室的屋面,所述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和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梁,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和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梁,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垂直于地面,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地面平行;长度相同的第一站外导线架、第二站外导线架以及第三站外导线架,其中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架包括在所述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站外导线柱,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架包括在所述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二站外导线柱,所述第三站外导线架包括在所述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三站外导线柱;第一避雷线架和第二避雷线架,其中所述第一避雷线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柱和第二站外导线柱之间的第一避雷线柱,所述第一避雷线柱的底端连接在第一横梁上,而且第一避雷线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柱的长度;所述第二避雷线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柱和第三站外导线柱之间的第二避雷线柱,所述第二避雷线柱的底端连接在第二横梁上,而且第二避雷线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长度。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一站外导线柱的顶端通过第一框架梁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第一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通过第二框架梁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通过第三框架梁连接至第二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第二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通过第四框架梁连接至第三站外导线柱的顶端。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柱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柱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三站外导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三站外导线柱的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避雷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一避雷线柱的第四支撑架;所述第二避雷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二避雷线柱的第五支撑架。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双斜杆,第一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一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与第一横梁的交接处以及GIS配电室屋面;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一双斜杆,第二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二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与第一横梁的交接处以及第二避雷线柱和第二横梁的交接处;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第三双斜杆,第三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三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三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避雷线柱与第二横梁的交接处以及GIS配电室屋面;所述第四支撑架包括第四双斜杆,第四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的顶端,第四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以及GIS配电室屋面;所述第五支撑架包括第五双斜杆,第五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二避雷线柱的顶端,第五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以及GIS配电室屋面。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四双斜杆和第一避雷线柱之间还连接有组成多个三角形支撑结构的多个斜杆;所述第五双斜杆和第一避雷线柱之间同样连接有组成多个三角形支撑结构的多个斜杆。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第一站外导线柱、第二站外导线柱和第三站外导线柱上预埋有站外导线挂线环,在第一避雷线柱和第二避雷线柱上预埋有避雷线挂线环。
[0010]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方案将避雷线架放置在站外导线出线架的内侧,可以显著减小底部GIS室的建筑面积,从而降低GIS室的体积及造价,同时方便电气及总图专业对变电站进行优化设计,以减少整个变电站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示意图;
[0012]图2是具有外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实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4]下面参见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GIS配电室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101、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102以及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103,其中,第一GIS配电室框架柱、第二GIS配电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支撑GIS配电室的屋面,所述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和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梁104,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和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梁105,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垂直于地面,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地面平行。
[0015]第一站外导线架、第二站外导线架以及第三站外导线架,其中
[0016]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架包括在所述第一GIS配电室框架柱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站外导线柱106以及支撑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柱的第一支撑架107;
[0017]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架包括在所述第二GIS配电室框架柱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二站外导线柱108以及支撑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柱的第二支撑架109;
[0018]所述第三站外导线架包括在所述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三站外导线柱110以及支撑所述第三站外导线柱的第三支撑架111。
[0019]第一站外导线柱、第二站外导线柱以及第三站外导线柱的长度相同;
[0020]第一避雷线架和第二避雷线架,其中
[0021]所述第一避雷线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柱和第二站外导线柱之间的第一避雷线柱112,所述第一避雷线柱的底端连接在第一横梁上,而且第一避雷线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柱的长度,所述第一避雷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一避雷线柱的第四支撑架113;
[0022]所述第二避雷线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柱和第三站外导线柱之间的第二避雷线柱114,所述第二避雷线柱的底端连接在第二横梁上,而且第二避雷线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长度,所述第二避雷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二避雷线柱的第五支撑架115;
[0023]第一避雷线架和第二避雷线架的长度相同;
[0024]其中,第一站外导线柱的顶端通过第一框架梁116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第一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通过第二框架梁117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通过第三框架梁118连接至第二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第二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通过第四框架梁119连接至第三站外导线柱的顶端。很明显,这里的中间位置并不仅仅指正中间,而是指避雷线柱顶端到底端之间的任意位置。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间位置是与站外导线柱的顶端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至第四框架梁平行于地面。
[0025]为了保持稳定,如上文所述,本实用新型加入了五个支撑架,下面通过图1的示例具体描述这五个支撑架。
[0026]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双斜杆,第一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一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与第一横梁的交接处以及GIS配电室屋面;这样形成了三角形支撑结构,利于第一站外导线柱的牢固和稳定,下面的支撑架也利用了类似的结构。
[0027]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一双斜杆,第二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二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与第一横梁的交接处以及第二避雷线柱和第二横梁的交接处;
[0028]第三支撑架包括第三双斜杆,第三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三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三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避雷线柱与第二横梁的交接处以及GIS配电室屋面;
[0029]第四支撑架包括第四双斜杆,第四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的顶端,第四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以及GIS配电室屋面。由于第一避雷线柱较高,因此第四双斜杆的长度也较长,为了更加稳固,在第四双斜杆和第一避雷线柱之间还连接有多个斜杆,该多个斜杆组成多个三角形支撑结构。
[0030]第五支撑架包括第五双斜杆,第五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二避雷线柱的顶端,第五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以及GIS配电室屋面。同样地,为了更加稳固,在第五双斜杆和第一避雷线柱之间还连接有多个斜杆,该多个斜杆同样组成多个三角形支撑结构。
[0031]此外,为了固定站外导线和避雷线,在第一站外导线柱、第二站外导线柱和第三站外导线柱上预埋有站外导线挂线环;在第一避雷线柱和第二避雷线柱上预埋有避雷线挂线环。此外,也可以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他任何梁、杆上预埋各种挂线环,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0032]图2示出了若采用与图1类似支撑结构的外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示意图,与图2所示的外置避雷线架相比,图1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明显减少GIS配电室的占地面积。
[0033]应注意,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领域仅为说明的目的,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并应用于其他实际应用中。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GIS配电室包括: 依次排列的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其中 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支撑GIS配电室的屋面,所述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和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梁,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和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梁,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以及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垂直于地面,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与地面平行; 长度相同的第一站外导线架、第二站外导线架以及第三站外导线架,其中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架包括在所述第一 GIS配电室框架柱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站外导线柱,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架包括在所述第二 GIS配电室框架柱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二站外导线柱,所述第三站外导线架包括在所述第三GIS配电室框架柱顶端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三站外导线柱; 第一避雷线架和第二避雷线架,其中 所述第一避雷线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柱和第二站外导线柱之间的第一避雷线柱,所述第一避雷线柱的底端连接在第一横梁上,而且第一避雷线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柱的长度; 所述第二避雷线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柱和第三站外导线柱之间的第二避雷线柱,所述第二避雷线柱的底端连接在第二横梁上,而且第二避雷线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柱的顶端通过第一框架梁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第一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通过第二框架梁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通过第三框架梁连接至第二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第二避雷线柱的中间位置通过第四框架梁连接至第三站外导线柱的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一站外导线柱的第一支撑架; 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二站外导线柱的第二支撑架; 所述第三站外导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三站外导线柱的第三支撑架; 所述第一避雷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一避雷线柱的第四支撑架; 所述第二避雷线架还包括支撑所述第二避雷线柱的第五支撑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双斜杆,第一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一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与第一横梁的交接处以及GIS配电室屋面; 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一双斜杆,第二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二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与第一横梁的交接处以及第二避雷线柱和第二横梁的交接处; 所述第三支撑架包括第三双斜杆,第三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三站外导线柱的顶端,第三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避雷线柱与第二横梁的交接处以及GIS配电室屋面; 所述第四支撑架包括第四双斜杆,第四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避雷线柱的顶端,第四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以及GIS配电室屋面; 所述第五支撑架包括第五双斜杆,第五双斜杆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二避雷线柱的顶端,第五双斜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站外导线柱的顶端以及GIS配电室屋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双斜杆和第一避雷线柱之间还连接有组成多个三角形支撑结构的多个斜杆; 所述第五双斜杆和第一避雷线柱之间同样连接有组成多个三角形支撑结构的多个斜杆。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具有内置避雷线架的GIS配电室,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站外导线柱、第二站外导线柱和第三站外导线柱上预埋有站外导线挂线环,在第一避雷线柱和第二避雷线柱上预埋有避雷线挂线环。
【文档编号】H02G3/02GK205429675SQ201520930280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发明人】刘志杰, 郑俊平, 陆明, 刘杰, 丁聪
【申请人】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