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安装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0159888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线束安装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汽车中,尤其在MPV车型中,底板线束与油箱盖拉丝通常眼底板钣金的边沿布置,然而中门脚踏板往往布置于地板线束之上,由于中门脚踏板受力较大且频繁,传统的直接将地板线束置于地板钣金的边沿极易造成线束磨损,甚至断路,发生故障;且由于油箱盖拉丝沿着地板线束通过中门处地板,油箱盖拉丝也很难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线束壳体,起到保护地板线束的作用,降低地板线束发生故障的几率,提高整车的可靠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车身钣金的线束壳体,所述线束壳体的内部设有连通所述线束壳体的外侧的线束通道,且所述线束壳体的外侧还设有拉丝卡扣;地板线束安装于所述线束通道,油箱盖拉丝卡接于所述拉丝卡扣,并沿所述线束通道布置。
[0006]优选地,所述线束壳体呈L型结构,所述线束通道沿所述L型结构的轴线设置,且贯通所述L型结构的两端。
[0007]优选地,所述线束通道的一端设有远离所述车身钣金的弯折。
[0008]优选地,所述线束壳体包括连接于所述车身钣金的下壳体和连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上壳体,所述拉丝卡扣设于所述上壳体;所述线束通道位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接方式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下壳体还设有与所述线束通道连通的传感器通道和插件安装孔,所述地板线束的传感器线束穿过所述传感器通道与后轮速传感器通过接插件连接,所述接插件安装于所述插件安装孔。
[0011]优选地,所述下壳体来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抵靠于脚踏板,另一端抵靠于车身地板。
[0012]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安装支架,所述下壳体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
[0013]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弹性卡块,所述车身钣金设有腰型孔,所述弹性卡块卡接于所述腰型孔。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线束壳体,将地板线束安装于线束壳体的内部,避免由于中门脚踏板受力较大造成的线束磨损和断路,保护地板线束,降低地板线束发生故障的几率,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同时将油箱盖拉丝沿地板线束的方向卡接于线束壳体,以方便固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在图1-图5中:
[0023]1、线束通道,2、上壳体,3、拉丝卡扣,4、连接块,5、安装支架,6、插件安装孔,7、下壳体,8、卡爪,9、卡槽,10、弹性卡块,11、安装槽,12、油箱盖拉丝,13、车身钣金,14、后轮速传感器,15、地板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5]请参考图1-图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车身钣金13的线束壳体,线束壳体的内部设有连通线束壳体的外侧的线束通道1,且线束壳体的外侧还设有拉丝卡扣3 ;地板线束15安装于线束通道1,油箱盖拉丝12卡接于拉丝卡扣3,并沿线束通道1布置。
[0026]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线束壳体,将地板线束15安装于线束壳体的内部,避免由于中门脚踏板受力较大造成的线束磨损和断路,保护地板线束1,降低地板线束1发生故障的几率,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同时将油箱盖拉丝12沿地板线束的方向卡接于线束壳体,以方便固定。
[0027]线束壳体呈L型结构,线束通道1沿L型结构的轴线设置,且贯通L型结构的两端。通过L型结构的设置,顺应地板线束15的两端的连接,能够对地板线束15起到导向作用,使线束布置更顺利。线束壳体也可以为一字型或者其它结构。
[0028]线束通道1的一端设有远离车身钣金13的弯折,如图1所示。通过设置弯折,能够进一步对底板线束起到导向作用,方便线束的安装。线束通道1的两端也可以均设有弯折,或者均不设置弯折。
[0029]线束壳体包括连接于车身钣金13的下壳体7和连接于下壳体7的上壳体2,拉丝卡扣3设于上壳体2 ;线束通道1位于上壳体2与下壳体7之间。通过上壳体2与下壳体7的连接形成线束壳体,可以先将地板线束15布置于下壳体7,然后连接上壳体,以方便加工和装配。线束壳体也可以为一体结构,即上壳体2与下壳体7 —体加工成型。
[0030]上壳体2与下壳体7通过卡接方式连接。通过卡接方式连接,结构简单,且便于拆装。如图2和图3所示,上壳体2的周边设有卡爪8,下壳体7的周边设有卡槽9,卡爪8卡入卡槽9,以实现卡接连接。也可以下壳体7设有卡爪,上壳体2设有卡槽,卡爪卡入卡槽。
[0031]上壳体2与下壳体7也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
[0032]下壳体7还设有与线束通道1连通的传感器通道和插件安装孔6,即线束通道1与传感器通道形成三通通道,地板线束15的传感器线束穿过传感器通道与后轮速传感器14通过接插件连接,接插件安装于插件安装孔6。通过该结构,方便后轮速传感器14的连接,同时保护接插件。接插件也可以直接设置于线束通道1,但该结构不方便线束通道1的成型加工。
[0033]插件安装孔6通常为腰型孔,以方便插件安装位置的调整。当然插件安装孔6也可以为圆孔或者方孔。
[0034]下壳体7来设有连接块4,连接块4的一端抵靠于脚踏板,另一端抵靠于车身地板。通过连接块4,用于脚踏板与车身地板之间的力传递,避免对底板线束15造成损伤。
[0035]连接块4的两端通常均凸出于线束壳体,以进一步保护地板线束15。
[0036]脚踏板与车身地板也可以直接通过线束壳体进行力的传递。
[0037]汽车线束安装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车身钣金13的安装支架5,下壳体7连接于安装支架5。通过增加安装支架5,能够方便制造和装配。
[0038]安装支架5设有安装槽11,下壳体7设有安装突起,安装突起卡入安装槽11,该结构拆装不需要额外工具,方便装配和拆卸。安装支架5与下壳体7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进行连接。
[0039]安装支架5设有弹性卡块10,车身钣金13设有腰型孔,弹性卡块10卡接于腰型孔。通过卡块与孔的配合,拆装时不需要额外的工具,能够方便装配和拆卸维修。安装支架5与车身钣金13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
[0040]下壳体7也可以直接连接于车身钣金13。
[0041]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车身钣金的线束壳体,所述线束壳体的内部设有连通所述线束壳体的外侧的线束通道,且所述线束壳体的外侧还设有拉丝卡扣;地板线束安装于所述线束通道,油箱盖拉丝卡接于所述拉丝卡扣,并沿所述线束通道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壳体呈L型结构,所述线束通道沿所述L型结构的轴线设置,且贯通所述L型结构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通道的一端设有远离所述车身钣金的弯折。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壳体包括连接于所述车身钣金的下壳体和连接于所述下壳体的上壳体,所述拉丝卡扣设于所述上壳体;所述线束通道位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卡接方式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还设有与所述线束通道连通的传感器通道和插件安装孔,所述地板线束的传感器线束穿过所述传感器通道与后轮速传感器、通过接插件连接,所述接插件安装于所述插件安装孔。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来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抵靠于脚踏板,另一端抵靠于车身地板。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车身钣金的安装支架,所述下壳体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设有弹性卡块,所述车身钣金设有腰型孔,所述弹性卡块卡接于所述腰型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安装结构,包括安装于车身钣金的线束壳体,所述线束壳体的内部设有连通所述线束壳体的外侧的线束通道,且所述线束壳体的外侧还设有拉丝卡扣;地板线束安装于所述线束通道,油箱盖拉丝卡接于所述拉丝卡扣,并沿所述线束通道布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线束壳体,将地板线束安装于线束壳体的内部,避免由于中门脚踏板受力较大造成的线束磨损和断路,保护地板线束,降低地板线束发生故障的几率,提高整车的可靠性;同时将油箱盖拉丝沿地板线束的方向卡接于线束壳体,以方便固定。
【IPC分类】H02G3/04
【公开号】CN205070341
【申请号】CN201520887905
【发明人】牟亮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