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8788566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电源,内部的电池容量大多在1000mah左右,自身充电多数采用外置电源适配器,输出参数为5.1V/2A,一般充电时间都会在10个小时以上。再对外向其它移动设备充电,其输出功率也在1W左右。
[0003]最近几年中,智能手机得到了大范围普及,由于智能手机的耗电比较高,因而很多商旅人士,都会随身携带一个移动电源,以备不时之需。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手机和移动电源都处于电量较低的状态,同时又无法有较长的时间可以为它们充电。这种场景下,如果能有一种快速充电的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15?30分钟的时间内(如车站、饭店等地方),为移动电源充进去2500mah左右的电量,就可以支持智能手机正常使用8个小时。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充电效率高。
[0005]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电路,包括AC-DC电压转换电路和DC-DC降压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串联电池组,所述AC-DC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串联电池组电连接,用于对所述串联电池组充电,所述DC-DC降压电路与所述串联电池组电连接,用于将所述串联电池组的直流电压转换为USB标准电压。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串联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的串联电池组保护电路,所述串联电池组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串联电池组中每个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C-DC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电路,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熔断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全桥整流电路、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熔断器与所述第一导线串接,所述第一电容跨接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后跨接在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分别跨接在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000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大大缩短充电所需要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电路框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电路的AC-DC电压转换电路;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电路的部分电路;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充电电路的串联电池组保护电路;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DC-DC降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对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电路,包括AC-DC电压转换电路、DC-DC降压电路、串联电池组和串联电池组保护电路,所述AC-DC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串联电池组电连接,用于对所述串联电池组充电,所述DC-DC降压电路与所述串联电池组电连接,用于将所述串联电池组的直流电压转换为USB标准电压,所述串联电池组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串联电池组中每个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用于对所述串联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
[0016]所述AC-DC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电路,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熔断器F1、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全桥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熔断器Fl与所述第一导线串接,所述第一电容Cl跨接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所述第一电阻Rl和第二电阻R2串联后跨接在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分别跨接在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2和第二输出端4之间。
[0017]变压器L2的输入侧第一端12与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2连接,第二端10通过场效应管Q2、电感L3和电阻Rll接地,电阻R12和电阻R13分别与电阻Rll并联,电容C8跨接在场效应管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场效应管Q2的控制端通过二极管D6与芯片IW1710的输出端OUTPUT连接,用于控制流过场效应管Q2的电流,也即变压器L2的输入侧的电流,从而控制变压器L2输出侧的电压。芯片IW1710是常见的AC-DC控制芯片。
[0018]变压器L2输出侧一端通过电阻R10、电容C5和电容C6接地,从而输出端BAT输出直流电压对串联电池组进行充电。
[0019]如图4所示,串联电池组保护电路采用芯片S8254实现对串联电池组中的每个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
[0020]图5所示,DC-DC降压电路采用MP1842将串联电池组的电压BAT降至USB标准电压进行输出。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串联电池组采用4节18650电芯,总容量为lOOOOmah。
[0022]移动电源中的核心储能部件,就是锂电池电芯。通常设计中多节电芯(一般为4节),都采用并联模式,来平行充电。而在本实施例中,将电芯并联的方式更改为串联方式。以4节为例,电池电压从原来并行的的3.7V,变为14.8V,电压范围为12V?16.8V(单节电压范围3V?16.8V) ο
[0023]普通的移动电源,自充电设计采用外置的电源适配器,由市电(110V?230VAC)转换为直流输出5V/2A,给移动电源充电。这种方式适合于内部电芯并联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内部电芯采用串联方式,则需要将电源适配器输出直流电压提高至最高16.8V。如果仍采用外置设计电源适配器的方式,可能会导致错插情况发生,损坏其它设备。因而本实施例中,将AC/DC转换电路内置在移动电源内部。
[0024]内置的AC/DC转换电路,可以同时兼容设计充电管理功能,其直流输出可以工作在两种工作模式CC (恒流模式)和CV (恒压模式)下,来为串联电池组充电。根据电芯特性的不同,按0.6C到IC之间的电流进行充电。18650单芯电池容量在2500mah左右,采用2A充电,即为0.8C。
[0025]当单节电芯电压在4.2V,总电压16.8V以下时,电路设计采用CC恒流模式,以2A电流进行充电,电压缓步提升。当总电压达到16.8V时,电路输出钳位在该电压处,进入CV恒压模式,充电电流逐渐降低,当充电电流变为0.1C时,即表示串联电池组已经充满。
[0026]输出功率的最高峰值为:16.8VX2A = 33.6W ;
[0027]我们使用转换效率在85%以上的电源设计方案,计算可得
[0028]输入功率为33.6 + 0.85 = 39.5W ;
[0029]内部损耗功率为39.5-33.6 = 5.9W。该部分损耗功率将转换为热能释放,在本实施例中,外壳采用金属材料,可以有效传导这部分热量。
[0030]按传统5V/2A的充电计算,4节电芯,1000mah的容量,考虑效率、损耗、充电曲线等因素,充电时间在10个小时左右;采用快速充电的方案,充电时间将缩短至3个小时以内。在急需的情况下,仅仅20分钟的时间内,就可以为移动电源充入2600mah的电量,足以支撑智能手机工作8个小时以上。
[0031]为外部设备进行充电,则采用降压型的DC/DC电路,转换效率高达到90%以上。
[003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电路,包括AC-DC电压转换电路和DC-DC降压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串联电池组,所述AC-DC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串联电池组电连接,用于对所述串联电池组充电,所述DC-DC降压电路与所述串联电池组电连接,用于将所述串联电池组的直流电压转换为USB标准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充电电路,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对所述串联电池组的每个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的串联电池组保护电路,所述串联电池组保护电路分别与所述串联电池组中每个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充电电路,其特征是,所述AC-DC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电路,所述输入电路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熔断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全桥整流电路、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熔断器与所述第一导线串接,所述第一电容跨接在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联后跨接在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分别跨接在所述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电路,包括AC-DC电压转换电路和DC-DC降压电路,还包括串联电池组,所述AC-DC电压转换电路与所述串联电池组电连接,用于对所述串联电池组充电,所述DC-DC降压电路与所述串联电池组电连接,用于将所述串联电池组的直流电压转换为USB标准电压。本移动电源充电电路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大大缩短充电所需要的时间。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204497785
【申请号】CN201520167698
【发明人】岳鹏飞, 赵涛
【申请人】岳鹏飞, 赵涛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