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将移相电压加在连接两个同步多相ac网络的电纳上的方法及移相互联设备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利用电纳进行AC网络互联,更具体地涉及将移相电压加在这样的电纳上的方法和利用这一方法来控制两个同步多相AC网络间的功率传输的移相互联设备。
至今,加于现有的AC网络互联设备上的电压都是利用换相设备和/或恰当地选择变压器绕组(即Y—y,Y—d1,Y—y6等接法绕组的组合)产生的。因而能够提供在360°范围内以30°为步长的多角度电压移相。但这一方法的缺点是要求变压器具有能承受通过由互联设备传送的所有功率的容量。
此外,虽然利用变压器绕组的部分之字形(zigzag)组合方式可获得用于现有的互联设备的连续360°移相,但由于效率的原因这一方式(topography)在实践中未被考虑。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将移相电压加在用于连接两个同步AC网络的电纳上的方法,以及提供一种利用这一方法来控制两个同步多相AC网络间的功率传输的移相互联设备,它们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方法和设备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利用尺寸及MVA额定值相对于现有技术互联设备所需的变压器都明显降低的变压器这样的一种移相互联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可以有效及可操作地获得连续移相角度的这样一种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加在连接第一个多相AC网络的一相线和第二个多相AC网络的对应相线的至少一个电纳上的电压移相的方法,这两个所述AC网络是同步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变压器的至少部分一次绕组与所述电纳串联,所述变压器还有二次绕组;从所述AC网络中产生一励磁电压,相对于第一个AC网络的所述相线提供的相电压有一相角;以及将所述励磁电压加在至少部分所述二次绕组上,所述励磁电压在此通过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相电压结合以使加在所述电纳上的所述电压产生移相。
理想地,该方法还包括改变由所述变压器产生的移相角度的附加步骤。该步骤理想地或者是通过调整与所述电纳串联的所述至少部分一次绕组,或者是通过调节所述励磁电压的幅值,以便改变所述移相来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第一个多相AC网络的一相线和第二个多相AC网络的对应相线的移相互联设备,对于互联的每一对相对应的相线,所述设备包括一对具有第一和第二公共支路节点的并联支路,支路节点带有将所述支路节点分别与所述对应相线相连的连接装置,所述支路分别包括感性和容性电纳;和用于将加在至少一个所述电纳上的电压移相的串联变压器装置,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一次绕组,该绕组至少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电纳串联;以及至少一个二次绕组,其至少一部分用来接受从所述AC网络产生的励磁电压;所述励磁电压相对于所述相对应的相线之一提供的相电压有一相角;在运行时所述励磁电压在此通过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相电压结合以使加在所述电纳至少一个上的所述电压产生移相。
理想地,该移相互联设备还包括改变由每一所述串连变压器装置产生的移相角度的装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这种改变装置包括与所述至少每一一次绕组相连的抽头改变装置,以调节所述与所述至少一个电纳串联的至少部分一次绕组。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这些用来改变角度的装置包括用来调整每一所述励磁电压的励磁变压器装置,所述励磁变压器装置具有布置分别用来接受所述第一个AC网络的相电压的一次绕组;以及具有抽头改变装置或调整装置的二次绕组,以产生与第一AC网络的相电压同相的分别可调的电压,每一所述励磁电压由至少一个相应的所述可调电压所产生。
为了全面理解根据本发明实现这些以及其它目的的原理,下面参照相应的附图对其优选实施例进行介绍,其中
图1为解释现有技术互联设备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图2为表示根据本发明通过加入正交电压来产生移相的相量图;图3为表示移相互联设备内潮流的示意图;图4为表示用于加入正交电压的移相互联设备的一支路的示意图5为表示图4中涉及的电压相量的相量图;图6为表示用于加入相角为120°的电压的移相互联设备的一支路的示意图;图7为表示图6中电压相量的相量图;图8为表示利用励磁变压器布置来加入正交电压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电路图;图9为表示图8中涉及的电压相量的相量图;图10为表示利用励磁变压器布置来加入相角为±120°的电压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电路图;图11为表示图10中涉及的电压相量的相量图;图12为表示利用励磁变压器布置来独立加入正交电压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电路图;图13为表示图12中涉及的电压相量的相量图;图14为表示无励磁变压器布置时加入正交电压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电路图;图15为表示图14中涉及的电压相量的相量图;图16为表示无励磁变压器布置时加入相角为±120°的电压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电路图;图17为表示图16中涉及的电压相量的相量图;图18为表示用来向每一互联支路加入单个电压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电路图;图19为表示图18中涉及的电压相量的相量图;图20和21为表示用来加入单个电压的移相互联设备的支路示意图22为表示具有按扁平(squashed)三角形配置的移相变压器布置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电路图。
图23为表示图22中涉及的电压相量的相量图;图24为表示用于图22所示的移相互联设备的功率反向开关电路的示意图;图25为表示具有按Mersereau方式布置的移相变压器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电路图;图26为表示图25中涉及的电压相量的相量图;图27,28和29为表示对应于用于六相AC网络的移相互联设备的三种运行模式的电压相量的相量图;图30为表示用于六相AC网络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示意图;图31为表示用于图30所示的移相互联设备的串联变压器配置的电路图;图32为表示用于图30所示的移相互联设备的励磁变压器配置的电路图;图33为表示用于图30所示的移相互联设备的模式选择开关回路的电路图;图34为表示图30所示的移相互联设备的每种运行模式的特性的表;图35为表示用于六相网络的具有按扁平三角形方式布置的移相变压器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电路图;和图36,37和38为表示其电纳被分为相等的两部分的移相互联设备的支路的示意图。
在下面的描述和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字符表示相同内容或数个视图的相对应的部分。
参照图1,它是解释现有技术互联设备控制第一三相AC网络S(表示源Source)和第二三相AC网络R(表示接收者Receiver)间的功率状况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加在互联设备的电纳B1,B2…,Bn(其值通常等于导纳的虚数部分,但在此处通过指定在原理图上可用单个电容或单个电感表示的一组无功元件而具有更广泛的意义)的移相电压是由适当的换相装置和/或绕组接线方式为Y,Δ形和/或之字形(ZZ)的变压器(用方框2表示)产生。在这样的互联设备中,由AC网络S传送到AC网络R的全部功率(以箭头P表示)都流过换相装置和/或变压器2,其规格必需满足这一目的。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引入用来产生电纳B1,B2…,Bn要求的移相角ψ的移相机理。更具体地说,该方法就是在电压VS(例如从AC网络S产生的)上叠加一相对较小且最好是与之正交的电压VQ以获得一模值近似等于电压VS的模值但相角不同的电压VS1。
实际上,小电压VQ是通过将AC网络S的相电压的经过移相的一部分引入相对小的变压器6的一次绕组4上而产生的。一次绕组4与所考虑的电纳B1,B2…,Bn串联。相电压VS和电压VQ在一次绕组4上进行向量叠加,因而在电纳B1,B2…,Bn上游(相对于电纳位于AC网络S一侧)产生电压VS1,且具有移相特性,如图2所示。由于互联设备通常包括其上作用有由不同相产生的多个电压的数个电纳B1,B2…,Bn(容性的和感性的),因而可以利用数个一次绕组4来产生所需的电压(一次绕组4通常与不同的相相连)。
这种布局方式的优点在于它可显著减小变压器6的大小和MVA额定值,因为只有互联设备所传送的功率P的一部分P′流过变压器6。这一优点对于小角度的移相角ψ尤其有效。另一优点是可得到的移相角ψ的角度值不再局限于30°的倍数。确实,小电压向量VQ的模值可通过略为改变变压器的变比来改变,从而改变移相效果。可得到移相角ψ的连续的角度值。
参照图4、5、6和7,必须理解小电压VQ并不一定与相电压VS成90°(正交)。尽管注入(将一小电压与三相AC网络的相电压叠加以产生一模值基本相近但相角不同的新电压)角度基本上为90°的电压可获得最大的效果,但由于实践上的原因可能另外的角度更合适。120°角这种情况值得注意,因为它易于从三相系统的其它相电压得到。注入电压为120°在ψ值较大时具有限制电压VS1的模值增大的优点。注入电压为90°用于其由另外两相的线电压(如VSB,VSC)得到的部分。
叠加一正交或其它角度的小电压VQ除了获得移相角ψ外,还对下游(相对于电纳位于AC网络R一侧)电压产生一小变化。电压VS1的模值与电压VS的模值不同。在传统移相装置上,如果这一差别不能准确地满足网络的需要,这种上下游电压模值差别会产生不希望的电流。确实,当移相装置连接两个大功率网络时,只有其低泄漏阻抗可限制这一电流。按同样原理,不恰当地调节移相角ψ也会产生这样的电流。
因而,为限制这一电流,传统的移相装置必须不断地反应于角度的变化甚至是模值的变化。在某些情况下,要求移相装置有两种自由度(模和角度)以实现这一任务。
在互联设备的情况下,插入了与移相装置串联的电纳。它们的特性是可用作电压的缓冲、AC网络模值和角度的改变以及减小有功和无功的传送相对于其变化的敏感性。类似地,电压VS1的模值与电压VS的模值间的微小差别几乎对功率传送没有影响,因而可被忽略,尽管其影响可通过在设计时重新对电纳值进行一些调节得到完全补偿。
作为本发明的基本内容,对加在连接第一多相AC网络S的相线与第二多相AC网络R的对应相线(两AC网络是同步的)的至少一个电纳B上的电压(即VSA1)进行移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变压器的至少部分一次绕组17与电纳B串联;从AC网络中产生一励磁电压(即VSB—VSC)相对于第一个AC网络S的相线提供的相电压(即VSA)有一相角;以及将励磁电压加在变压器至少部分二次绕组19上,励磁电压在此通过变压器与相电压结合以使加在电纳B上的电压产生移相。
该方法还可包括改变由变压器产生的移相角度的附加步骤。例如,这可以通过调整与电纳串联的那部分一次绕组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调整励磁电压的幅值来实现,用来改变移相角。
通过下面对移相互联设备的几个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所采用的方法的原理将变得更加明显。
通过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利用AC网络提供的相电压可使励磁电压具有相对于相电压VSA为±90°或±120°(举例而言)的相角。利用这些相电压或由它们产生的其它电压还可得到多种其它相角。
移相互联设备可采用如图中所示的多种布局方式,它们依据AC网络R和S的运行工况和其间所要传送的功率都具有恰当的优点。
作为基本内容,移相互联设备连接第一和第二同步多相AC网络S,R的对应相线(即相A—A,B—B等)。对于互联的每一对相对应的相线,该设备包括一对具有第一和第二公共支路节点8、10的并联支路,支路节点8、10带有将支路节点8、10分别与对应相线相连的连接装置,支路分别包括感性和容性电纳12、14;该设备还包括用于将加在电纳12、14至少一个上的电压移相的串联变压器布置,该串联变压器布置包括至少一个一次绕组17,该绕组至少部分与电纳12、14至少一个串联;以及至少一个二次绕组19,其至少一部分用来接受从AC网络产生的励磁电压;励磁电压相对于相对应的相线之一提供的相电压有一相角;在运行时励磁电压在此通过变压器与相电压结合以使加在电纳12、14上的电压产生移相。
该移相互联设备还可包括用来改变由串联变压器布置产生的移相角度的机构。如图23所示,这些机构可通过利用与一次绕组30、32、34相连的抽头改变装置78来调节其与电纳12、14串联的部分来得到。如图8所示,这些机构还可通过利用励磁变压器布置18来调整每一励磁电压而得到。励磁变压器布置18具有分别用于接收第一AC网络S的相电压的一次绕组20,和带有抽头改变装置或变比调节装置24的二次绕组22,以产生与第一AC网络S的相电压同相的分别可调的电压。每一励磁电压从至少对应的一个可调电压产生。因而利用抽头改变装置或变比调节装置24调节可调电压的幅值就可调节移相效果。
参照图8,图中表示用于连接三相AC网络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分别作为串联变压器布置16和励磁变压器布置18的第一和第二三相变压器。第一三相变压器具有三对一次绕组30、32、34,分别与三只△连接的二次绕组36、38、40磁耦合,而第二三相变压器具有三只一次绕组42、44、46,分别与带有接地的低电压抽头改变装置26的三只二次绕组48、50、52磁耦合。第二三相变压器的一次绕组42、44、46每个均连接在一个对应的支路点8与地之间,第二三相变压器的二次绕组48、50、52每个均连接到第一三相变压器的三只△连接的二次绕组36、38、40的相应的互联点上。
励磁变压器配置18的采用允许利用抽头改变装置24(或者是变比调节装置,或者是其它类似装置)来调整注入电压。因而移相角ψ,进而有功和/或无功功率传送是可变的。利用连接在第一三相变压器的二次绕组36、38、40和第二三相变压器18的二次绕组48、50、52间的功率反向开关26可在低电压实现潮流PSR的反向(变为功率潮流PRS),该开关用来在每一二次绕组48、50、52的两绕组连接端之间进行切换。与抽头改变装置24一起,移相角(的符号因而也改变。
在移相相间功率控制装置的建造期间可选择不同的第一三相变压器一次绕组30、32、34的匝数比(nSE1,nSE2)的值以获得用于感性和容性电纳12、14的非对称移相角ψ。但在运行期间移相角ψ只能一起改变,因为一次绕组30、32、34的每一对是与一共同的对应的二次绕组36、38、40相耦合的,如符号●、◆、▲所示。
参照图9,图中表示图8表示的相电压VSA,VRA同相的移相互联设备的A相上游和下游电压VSA,VRA(相电压)、移相电压VSA1,VSA2和电纳电压VLA,VCA的向量图。
参照图10,图中表示移相互联设备的第二实施例,它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仅略有不同注入电压以60°而不是正交实现。此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串联变压器布置16的方法。在此情况下一次绕组17的匝数比(nSE1,nSE2)要修改以适应以这种新布局方式得到的励磁电压,电纳12、14的值也要进行调整以计入移相电压VSA1和,VSA2模值的变化,如相应的向量11所示。
在此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串联变压器布置16的第一三相变压器具有三对一次绕组30、32、34,分别与三只接地的的二次绕组36、38、40磁耦合,而提供励磁变压器布置18的第二三相变压器具有三只一次绕组42、44、46,分别与带有接地的抽头改变装置24的三只二次绕组48、50、52磁耦合。第二三相变压器的一次绕组42、44、46每个均连接在地与一个对应的第一支路点8之间,第二三相变压器的二次绕组48、50、52每个均与第一三相变压器接地的二次绕组36、38、40的对应的一个相连。
参照图12,图中表示移相互联设备的第三实施例,它与第一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是用于感性和容性电纳12、14的移相角(是分别可调的,如图13的向量图所示。为了这一目的,第一和第二三相变压器提供串联变压器布置16,每台均有三只分别与三只(连接的二次绕组60、62、64磁耦合的一次绕组54,56,58。第三三相变压器提供励磁变压器布置18,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对带有接地的抽头改变装置24的二次绕组72,74,76磁耦合的一次绕组66,68,70。第三三相变压器一次绕组66,68,70每只均接在地与相应的一个第一支路点8之间,而第三三相变压器二次绕组72,74,76每对均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和第二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的二次绕组60,62,64的连接点相连。
参照图14,图中表示移相互联设备的第四实施例,它没有励磁变压器布置,且具有图15所示的移相特性。此布局方式基于移相互联设备不需要对其串联变压器布置16进行精确调节这一事实。在移相角ψ的方法不需要多个运行点的情况下,励磁变压器布置18(如图8所示)就可取消,因为其抽头改变装置无用了。因而串联变压器装置16的二次绕组可直接由第一AC网络S的上游电压VSA,VSB,VSC(相电压)供电,这样可减少许多MVA的变电量。除了没有励磁变压器布置和功率反相开关重新定位以外,这种移相互联设备的布局方式也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如果仍然希望有一排功率运行点,则通过象传统互联设备那样采用可利用适当的开关(未示出)选择的分立电纳仍然可以实现。
提供串联变压器布置的三相变压器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连接的二次绕组36,38,40耦合的一次绕组30,32,34。每一第一支路点8均与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的二次绕组36,38,40的相应的连接点相连。
参照图16,图中表示移相互联设备的第五实施例,也没有励磁变压器布置,具有图17所示的移相特性。因而,该方式结合了图10与图14所示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特性和特点。
提供串联变压器布置18的三相变压器具有三对分别与三只接地的二次绕组36,38,40磁耦合的一次绕组30,32,34。每一第一支路点8均与三相变压器的接地的二次绕组36,38,40的相应的连接点相连。
参照图18,图中表示移相相间功率控制装置的第六实施例,也没有励磁变压器布置,具有图19所表示的移相特性。因而,此布局方式类似图16表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仅对两电纳12,14之一产生一个移相角。
参照图20和21,它们表示用以对加在感性或容性电纳上的单个电压移相的移相互联设备的示意图。图20所示的设备传送的三相功率由下式表示P=PnomCOS(δsr-ψ1/2) (1)其中Pnom=2·3VsVrB1sinψ1/2及B2=-B1(2)对于图21所示的设备,所传送的三相功率用下式表示P=PnomCOS(δsr-ψ2/2) (3)其中Pnom=2·3VsVrB2sinψ2/2及B2=-B1(4)当功率由左向右流动时,ψ1<0<ψ2。功率,电压和电纳值的单位分别为瓦,伏和姆欧。VS和VR分别表示AC网络S和R的相—地电压。
参照图22,图中表示具有以扁平三角形配置的移相变压器布置的移相互联设备的另一实施例。此种配置较好地符合网络的特性并提供移相23所示的移相特性,其公式如下
所有串联变压器布置均由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二次绕组36,38,40磁耦合的一次绕组30,32,34的三相变压器提供。一次绕组30,32,34每只均有与相应的电纳12,14之一相连的抽头端78。二次绕组36,38,40中每只均联在对应的第一支路点8之一与抽头端78之一之间。
参照图24,图中表示专门应用与图22所示的移相互联设备的功率反向开关电路。该开关电路简单地通过交换一次绕组30,32,34的串联连接以使功率反向。
参照图25,图中表示具有以Mersereau方式配置的移相变压器布置的移相互联设备。所有串联变压器布置16均由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连接的二次绕组36,38,40磁耦合的一次绕组30,32,34的第一三相变压器提供。所有励磁变压器布置18均由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带有接地的抽头改变装置24的二次绕组48,50,52磁耦合的一次绕组42,44,46的第二三相变压器提供。第一三相变压器的一次绕组30,32,34每只均有抽头端25。第二三相变压器一次绕组42,44,46每只均连接在地与相应的一个抽头端25之间。第二三相变压器二次绕组48,50,52每只均与第一三相变压器△连接的二次绕组36,38,40的相应的连接点相连。该互联设备的移相特性如图26所示。串联变压器布置16的串联绕组30,32,34与励磁变压器布置18的一次绕组42,44,46之间的总匝数比(即第一和第二三相变压器的综合匝数比)以下式表示n(ψ1)=2tan(-ψ1/2)(6)参照图27,28和29,图中表示相对于六相AC网络移相互联设备的三种运行模式的电压相量图,这三种模式为VSA的相角相对于VRA转-30(的“M30”模式,VSA的相角相对于VRA转0°的“对中”模式和VSA的相角相对于VRA转+30°的“P30”模式。
参照图30,图中表示用于六相AC网络的移相互联设备的一实施例。对加在电纳12,14上的电压移相采用的原理与三相AC网络相同,只是互联的相线数量是其两倍。用于该设备的串联变压器布置F.31和励磁变压器布置F.32的例子分别如图31和图32所示。所有串联变压器布置F.31均由都具有三对分别与三只(连接的二次绕组92,94,96和98,100,102磁耦合的一次绕组80,82,84和86,88,90的第一和第二三相变压器提供。所有励磁变压器布置F.32均由都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带有接地的抽头改变装置128,130的二次绕组116,118,120和122,124,126磁耦合的一次绕组104,106,108和110,112,114的第三和第四三相变压器提供。第三和第四三相变压器的一次绕组104,106,108和110,112,114每只均接在地与相应的第一支路点8之一之间。第三和第四三相变压器的二次绕组116,118,120和122,124,126每只均与相应的△连接的二次绕组92,94,96和98,100,102相应的连接点相连。
设备的三种运行模式通过接在串联变压器布置F.31与电纳12,14间的如图33所示模式选择开关电路,并结合接在串联变压器布置F.31和励磁变压器布置F.32间的其它开关132来选择。对于六相AC网络中的A相,每种运行模式具有的特征记录在图34的表中。其它各相的特征可通过按照A→B→C→D→E→F→A这样的循环来替换下标符号而得到。
图35表示用于六相AC网络的具有扁平三角形配置的串联变压器布置16的移相互联设备的另一实施例。所有串联变压器装置均由都具有三个分别与三只二次绕组146,148,150和152,154,156磁耦合的一次绕组134,136,138和140,142,144的第一和第二三相变压器提供。一次绕组134,136,138和140,142,144每只均有与相应的一个电纳12,14相连的抽头端158。二次绕组146,148,150和152,154,156每只均接在相应的一个第一支路点8和一个抽头端158之间。
参照图36,37和38,移相互联设备的电纳可以被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以在高故障电流下保护移相装置。互联设备的功率特征保持不变。
尽管此处以其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解释,但应指出对这些最佳实施例的任何修正,只要是在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就不应被认为是改变或变更了本发明的本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对加在连接第一个多相AC网络的一相线和第二个多相AC网络的对应相线的至少一个电纳上的电压移相的方法,这两个所述AC网络是同步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变压器的至少部分一次绕组与所述电纳串联,所述变压器还有二次绕组;从所述AC网络中产生一励磁电压,相对于第一个AC网络的所述相线提供的相电压有一相角;以及将所述励磁电压加在至少部分所述二次绕组上,所述励磁电压在此通过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相电压结合以使加在所述电纳上的所述电压产生移相。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包括改变由所述变压器产生的移相角度的附加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角度的步骤通过调整所述励磁电压的幅值以改变所述移相来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角度的步骤通过调整所述至少部分与所述电纳串联的一次绕组来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部分一次绕组通过改变所述变压器的匝数比来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励磁电压与所述相电压间的相角为±90°。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励磁电压与所述相电压间的相角为±120°。
8.一种用于连接第一个多相AC网络的一相线和第二个多相AC网络的对应相线的移相互联设备,对于互联的每一对相对应的相线,所述设备包括一对具有第一和第二公共支路节点的并联支路,支路节点带有将所述支路节点分别与所述对应相线相连的连接装置,所述支路分别包括感性和容性电纳;和用于将加在至少一个所述电纳上的电压移相的串联变压器装置,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一次绕组,该绕组至少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电纳串联;以及至少一个二次绕组,其至少一部分用来接受从所述AC网络产生的励磁电压;所述励磁电压相对于所述相对应的相线之一提供的相电压有一相角;在运行时所述励磁电压在此通过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相电压结合以使加在所述至少一个电纳上的所述电压产生移相。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相互联设备,进一步包括改变由每一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16)产生的移相角度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所述改变装置由与每一所述至少一只一次绕组相连的抽头改变装置构成,以调整其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电纳串联的所述至少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所述改变装置由用来调节每一所述励磁电压的励磁变压器装置构成,所述励磁变压器装置具有分别布置为用来接受所述第一AC网络的相电压的一次绕组,以及具有抽头改变装置或调节装置的二次绕组,用来产生与第一AC网络的相电压同相的分别可调的电压,每一所述励磁电压从至少一个相应的所述可调电压产生。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每一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有两只一次绕组,每只至少部分与相应的所述电纳之一串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每一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有两个一次绕组,每只至少部分与相应的所述电纳之一串联。
14.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每一所述容性电纳由至少一个电容器构成,每一所述感性电纳由至少一个电感器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还包括接在所述电纳与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间的功率反向开关装置,用来提供其间可选择地打开或闭合的电气路径的极性。
16.根据权利要求11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还包括接在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与所述励磁变压器装置间的功率反向开关装置,用来提供其间可选择地打开或闭合的电气路径的极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两个所述多相AC网络均为三相AC网络,全部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均由具有三对分别与三只△连接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的第一三相变压器提供,所有励磁变压器装置均由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带有接地的抽头改变装置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的第二三相变压器提供,第二三相变压器一次绕组每只均连接在地与相应的一个第一支路点之间,第二三相变压器二次绕组每只均与第一三相变压器△连接的二次绕组的相应的连接点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两个所述多相AC网络均为三相AC网络,全部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均由具有三对分别与三只接地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的第一三相变压器提供,所有励磁变压器装置均由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带有接地的抽头改变装置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的第二三相变压器提供,第二三相变压器一次绕组每只均连接在地与相应的一个第一支路点之间,第二三相变压器二次绕组每只均与第一三相变压器的接地的二次绕组的相应的一只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1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两个所述多相AC网络均为三相AC网络,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全部由第一和第二三相变压器提供,第一和第二三相变压器每台均有三只分别与三只Δ连接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全部所述励磁变压器装置均由第三三相变压器提供,第三三相变压器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对带有接地的抽头改变装置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第三三相变压器一次绕组每只均接在地与相应的一个第一支路点之间,而第三三相变压器二次绕组每对均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和第二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的二次绕组的连接点相连,所述第一三相变压器与所述感性电纳耦合,而所述第二三相变压器与所述容性电纳耦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2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两个所述多相AC网络均为三相AC网络,全部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均由具有三对分别与三只成△连接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的三相变压器提供,每一所述第一支路点均接至所述三相变压器的成(连接的二次绕组的相应的连接点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2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两个所述多相AC网络均为三相AC网络,全部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均由具有分别与三只接地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三对一次绕组的三相变压器提供,每一所述第一支路点均接至所述三相变压器的接地的二次绕组的相应的一只上。
22.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两个所述多相AC网络均为三相AC网络,全部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均由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接地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的三相变压器提供,每一所述第一支路点均接至所述三相变压器的接地的二次绕组的相应的一只上。
23.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两个所述多相AC网络均为三相AC网络,全部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均由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三只一次绕组的三相变压器提供,每一所述一次绕组具有与一相应的所述电纳之一相连的抽头端,每一所述二次绕组均接在相应的所述第一支路点之一与所述抽头端之一之间。
24.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两个多相AC网络均为三相AC网络,全部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均由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连接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的第一三相变压器提供,所有励磁变压器装置均由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带有接地的抽头改变装置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的第二三相变压器提供,第一所述三相变压器的每一所述一次绕组每只均有抽头端,第二三相变压器的每一所述一次绕组均连接在地和相应的一个所述抽头端之间,第二三相变压器二次绕组每只均与第一三相变压器的(连接的二次绕组的相应的一连接点相连。
25.根据权利要求13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所述多相AC网络均为六相AC网络,全部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均由都具有三对分别与三只△连接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的第一和第二三相变压器提供,所有励磁变压器装置均由都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带有接地的抽头改变装置的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的第三和第四三相变压器提供,第三和第四三相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每只均接在地与相应的第一支路点之一之间,第三和第四三相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每只均与相应的△连接的二次绕组相应的连接点相连。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移相互联设备,还包括接在所述电纳与所述串联变压器装置间的模式开关装置,用来提供其间可选择地打开或闭合的电气路径的极性。
27.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所述多相AC网络均为六相AC网络,所有串联变压器装置均由都具有三只分别与三只二次绕组磁耦合的一次绕组的第一和第二三相变压器提供,一次绕组每只均有与相应的一个电纳相连的抽头端,二次绕组每只均接在相应的一个第一支路点和一个抽头端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8的移相互联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只所述电纳在所述至少一只一次绕组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两侧被分为两相等部分。
全文摘要
一种对加在连接第一个多相AC网络的一相线和第二个多相AC网络的对应相线的至少一个电纳上的电压移相的方法,这两个AC网络是同步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与电纳串联;从AC网络中产生一励磁电压,相对于第一个AC网络的相线提供的相电压有一相角;以及将励磁电压加在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上,励磁电压在此通过变压器与相电压结合以使加在电纳上的电压产生移相。此方法通过一移相互联设备来实现,该互联设备包括与容性或感性电纳串联的一次绕组,用来接收从AC网络产生的励磁电压的二次绕组。由串联变压器布置产生的移相角可通过或者改变与电纳串联的一次绕组部分,或者通过调节励磁电压的幅值来改变。
文档编号H02J3/38GK1123066SQ94192091
公开日1996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4日
发明者皮埃尔·佩尔蒂埃, 雅克·布罗库, 佛朗哥西斯·博勒加德, 加斯顿·莫林 申请人:Citeq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