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装置、温度补偿方法、温度补偿装置和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50196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温度控制装置、温度补偿方法、温度补偿装置和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装置、一种温度补偿方法、一种温度补偿装置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终端通过在电池保护板上设置NTC电阻(热敏电阻)检测电池的温度,在检测到电池温度低于0°时,禁止对电池充电,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池,但是由于电池温度会随着工况环境的变化上升或下降,在电池温度较低或较高时,仍存在以下缺陷:

(1)在电池温度比较低,比如低于10°时,需要通过降低终端电池的充电电流以防止由于充电电流过大造成不可恢复的电池容量下降,并且当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由于电池中的元素活性降低,终端电池只能充到额定电池容量的70%左右,对应放电也只能放出70%左右的电量,同时由于电池的电阻增大,易导致终端在大电流工作时自动关机;

(2)在电池温度比较高,电池中的元素活性增强,需要降低电池的充电电压以防止电池出现安全事故,并且电池在高温状态也只能充到额定电池容量的80%左右,以致减少了终端的使用时间,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温度控制装置,以通过调节电池的温度至正常工作温度范围来提升电池的充电与放电电量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温度控制装置,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对电池降温,降低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事故的几率,并且提升电池的充电电压,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对电池升温,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的充电量,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电池和/或充电端子;温度检测元件,与电池接触,用于检测电池的温度;控制芯片,与温度检测元件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电池的温度时,检测电池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或第二预设温度的关系;控温半导体,设置于电池的热交换区,并连接至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控制芯片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不属于正常工作温度时,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对电池降温,降低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事故的几率,并且提升电池的充电电压,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对电池升温,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的充电量,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对于移动终端,在未接入外接电源时,由电池进行供电,在电池电量将耗尽时,可以通过充电端子接入外接电源,此时外接电源在向电池充电的同时,对控制系统进行供电,以保证移动终端的正常运行。

温度检测元件可以是设置于电池保护板上的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也可以是外接的温度检测装置。

控温半导体(也称为半导体制冷片)由至少一对N型半导体元件和P型半导体元件连接成热电偶,当有电流通过时,就能产生能量转移,电流由N型半导体元件流向P型半导体元件时接点处吸收热量,形成冷端,由P型半导体元件流向N型半导体元件的接点处释放热量,形成热端,而吸热与放热的功率通过电流的大小以及半导体材料N、P的元件对数来决定,并且通过对输入电流的控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

另外,设置[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为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在工作温度区间内,一方面能够保证电池充电量达到接近充满状态以延长终端的待机与使用时间,另一方面在工作温度区间内也降低了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温度芯片还用于: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降温;温度芯片还用于: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升温。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降温,以及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升温,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对电池降温,降低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事故的几率,并且提升电池的充电电压,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对电池升温,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的充电量,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至控制芯片,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电池的电极,第二输出端连接至控温半导体,第三输出端连接至充电端子,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不同的供电模式控制控温半导体进行温度补偿,其中,在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正极、第二电极接负极时,控制与电池接触的区域制冷,在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负极、第二电极接正极时,控制控温半导体与电池接触的区域发热。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二电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二电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

在该技术方案中,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三个外接端口,分别与充电端子、电池电极以及控温半导体的电极连接,当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正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二电极接负极时,控温半导体与电池接触的区域制冷,当开关控制电路控制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负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二电极接正极时,控温半导体与电池接触的区域发热,实现了由开关控制电路对控温半导体制冷或发热的控制,满足了不同工况下的使用需求,降低了终端电池损伤的几率,延长了终端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电池供电时,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作为第一输出端,第一开关还包括第三端与第四端,第三端与第四端连接至第二开关;第二开关,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的第三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的第四端,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的第三端导通,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的第四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正极;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的第四端导通,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的第三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负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电池供电时,控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端,第二开关作为切换开关,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表明电池温度过高,控制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正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二电极接负极,以实现对电池的降温,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表面电池温度过低,控制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负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二电极接正极,以实现对电池的升温,通过将电池的温度调整至第二预设温度至第一预设温度的工作温度区间内,保证了电池的正常工作,防止了由于电池温度过低或过高造成终端处于不正常工作状态,进而提升了电池的使用性能。

具体地,在将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工作温度区间时,切断第二开关的连接,以实现电池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区间。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电源通过充电端子供电时,第一开关切断连接,开关控制电路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所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作为第三输出端,第三开关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作为第二输出端;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三端导通,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的第四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正极;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的第四端导通,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三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负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电源通过充电端子供电时,切断第二开关,此时第三开关作为切换开关,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表明电池温度过高,控制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正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二电极接负极,以实现对电池的降温,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表面电池温度过低,控制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负极,控温半导体的第二电极接正极,以实现对电池的升温,通过将电池设置在正常的工作状态,提升了对电池的充电效率与充电容量,在缩短终端充电时间的同时,延长了终端的使用时间与待机时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将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工作温度区间时,切断第三开关的连接,以实现电池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区间。

另外,也可以进一步简化开关控制电路与电路的设置,去掉第二开关,保留第三开关,即第一开关与充电端子分别连接至第三开关,第三开关连接至控温半导体的电极,在充电端子未接外置电源时,控制第一开关导通,在充电端子接入外置电源时,控制第一开关断开。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温度补偿方法,包括:确定电池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或第二预设温度的关系;根据关系确定是否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不属于正常工作温度时,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对电池降温,降低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事故的几率,并且提升电池的充电电压,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对电池升温,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的充电量,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关系确定是否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降温;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升温。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对电池进行升温或降温,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降温,以及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升温,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通过预设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表明在[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的温度区间内的温度均属于正常工作温度,与单独设置温度阈值的方案相比更加容易实现,并且根据不同地域的用户的使用需求,设置不同的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停止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并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表面电池处于正常工作温度状态,此时通过控制切断第二开关或第三开关,使控温半导体停止工作,实现了对电池的工作温度的控制,防止了对控温半导体过度使用,从而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电量。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温度补偿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电池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或第二预设温度的关系;补偿单元,用于根据关系确定是否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不属于正常工作温度时,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对电池降温,降低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事故的几率,并且提升电池的充电电压,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对电池升温,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的充电量,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降温;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升温。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对电池进行升温或降温,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降温,以及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升温,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通过预设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表明在[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的温度区间内的温度均属于正常工作温度,与单独设置温度阈值的方案相比更加容易实现,并且根据不同地域的用户的使用需求,设置不同的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停止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并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表面电池处于正常工作温度状态,此时通过控制切断第二开关或第三开关,使控温半导体停止工作,实现了对电池的工作温度的控制,防止了对控温半导体过度使用,从而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电量。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和/或温度补偿装置,因此,该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和/或温度补偿装置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降温,以及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升温,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对电池降温,降低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事故的几率,并且提升电池的充电电压,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对电池升温,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的充电量,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度补偿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度补偿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7和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第三方不同于在此描述的第三方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100,包括:电池和/或充电端子102;温度检测元件104,与电池接触,用于检测电池的温度;控制芯片(图中未示出),与温度检测元件104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电池的温度时,检测电池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或第二预设温度的关系;控温半导体106,设置于电池的热交换区,并连接至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控制芯片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106,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不属于正常工作温度时,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对电池降温,降低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事故的几率,并且提升电池的充电电压,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对电池升温,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的充电量,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对于移动终端,在未接入外接电源时,由电池进行供电,在电池电量将耗尽时,可以通过充电端子接入外接电源,此时外接电源在向电池充电的同时,对控制系统进行供电,以保证移动终端的正常运行。

温度检测元件104可以是设置于电池保护板上的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也可以是外接的温度检测装置。

控温半导体106(也称为半导体制冷片)由至少一对N型半导体元件和P型半导体元件连接成热电偶,当有电流通过时,就能产生能量转移,电流由N型半导体元件流向P型半导体元件时接点处吸收热量,形成冷端,由P型半导体元件流向N型半导体元件的接点处释放热量,形成热端,而吸热与放热的功率通过电流的大小以及半导体材料N、P的元件对数来决定,并且通过对输入电流的控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

另外,设置[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为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区间,在工作温度区间内,一方面能够保证电池充电量达到接近充满状态以延长终端的待机与使用时间,另一方面在工作温度区间内也降低了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温度芯片还用于:在温度检测元件104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106对电池降温;温度芯片还用于: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106对电池升温。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温度检测元件104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106对电池降温,以及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106对电池升温,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对电池降温,降低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事故的几率,并且提升电池的充电电压,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对电池升温,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的充电量,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开关控制电路108,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第三输出端,开关控制电路108电连接至控制芯片,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电池的电极,第二输出端连接至控温半导体106,第三输出端连接至充电端子,开关控制电路108用于在不同的供电模式控制控温半导体106进行温度补偿,其中,在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正极、第二电极接负极时,控制与电池接触的区域制冷,在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负极、第二电极接正极时,控制控温半导体106与电池接触的区域发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开关控制电路108包括三个外接端口,分别与充电端子、电池电极以及控温半导体106的电极连接,当开关控制电路108控制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正极、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二电极接负极时,控温半导体106与电池接触的区域制冷,当开关控制电路108控制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负极、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二电极接正极时,控温半导体106与电池接触的区域发热,实现了由开关控制电路108对控温半导体106制冷或发热的控制,满足了不同工况下的使用需求,降低了终端电池损伤的几率,延长了终端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电池供电时,开关控制电路108包括:第一开关,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作为第一输出端,第一开关还包括第三端与第四端,第三端与第四端连接至第二开关;第二开关,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的第三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的第四端,第二开关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108的第二输出端;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的第三端导通,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的第四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正极;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的第四端导通,控制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的第三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负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电池供电时,控制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108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108的第二端,第二开关作为切换开关,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表明电池温度过高,控制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正极,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二电极接负极,以实现对电池的降温,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表面电池温度过低,控制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负极,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二电极接正极,以实现对电池的升温,通过将电池的温度调整至第二预设温度至第一预设温度的工作温度区间内,保证了电池的正常工作,防止了由于电池温度过低或过高造成终端处于不正常工作状态,进而提升了电池的使用性能。

具体地,在将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工作温度区间时,切断第二开关的连接,以实现电池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区间。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电源通过充电端子供电时,第一开关切断连接,开关控制电路108还包括:第三开关,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作为第三输出端,第三开关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作为第二输出端;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三端导通,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的第四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正极;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的第四端导通,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三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负极。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电源通过充电端子供电时,切断第二开关,此时第三开关作为切换开关,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表明电池温度过高,控制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正极,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二电极接负极,以实现对电池的降温,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表面电池温度过低,控制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一电极接负极,控温半导体106的第二电极接正极,以实现对电池的升温,通过将电池设置在正常的工作状态,提升了对电池的充电效率与充电容量,在缩短终端充电时间的同时,延长了终端的使用时间与待机时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在将电池的温度调节至[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工作温度区间时,切断第三开关的连接,以实现电池处于正常的工作温度区间。

另外,也可以进一步简化开关控制电路108与电路的设置,去掉第二开关,保留第三开关,即第一开关与充电端子分别连接至第三开关,第三开关连接至控温半导体106的电极,在充电端子未接外置电源时,控制第一开关导通,在充电端子接入外置电源时,控制第一开关断开。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度补偿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度补偿方法,包括:步骤202,确定电池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或第二预设温度的关系;步骤204,根据关系确定是否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不属于正常工作温度时,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对电池降温,降低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事故的几率,并且提升电池的充电电压,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对电池升温,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的充电量,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关系确定是否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降温;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升温。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对电池进行升温或降温,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降温,以及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升温,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通过预设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表明在[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的温度区间内的温度均属于正常工作温度,与单独设置温度阈值的方案相比更加容易实现,并且根据不同地域的用户的使用需求,设置不同的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停止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并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表面电池处于正常工作温度状态,此时通过控制切断第二开关或第三开关,使控温半导体停止工作,实现了对电池的工作温度的控制,防止了对控温半导体过度使用,从而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电量。

本发明实施例温度补偿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温度补偿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度补偿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温度补偿装置300,包括:确定单元202:用于确定电池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和/或第二预设温度的关系;补偿单元204,用于根据关系确定是否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不属于正常工作温度时,对电池进行温度补偿,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对电池降温,降低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事故的几率,并且提升电池的充电电压,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对电池升温,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的充电量,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206,用于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降温;第二控制单元208,用于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升温。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终端的电池的表面设置控温半导体,对电池进行升温或降温,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降温,以及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对电池升温,使电池能够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区间,通过预设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表明在[第二预设温度,第一预设温度]的温度区间内的温度均属于正常工作温度,与单独设置温度阈值的方案相比更加容易实现,并且根据不同地域的用户的使用需求,设置不同的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使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三控制单元210,用于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控温半导体停止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并且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表面电池处于正常工作温度状态,此时通过控制切断第二开关或第三开关,使控温半导体停止工作,实现了对电池的工作温度的控制,防止了对控温半导体过度使用,从而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电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400,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100和/或温度补偿装置300,因此,该终端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100和/或温度补偿装置300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在电池供电时,第一开关50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第二开关504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502的第三端,第二开关504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开关502的第四端,第二开关504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如图5所示,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二开关504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504的第三端导通,控制第二开关504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504的第四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正极。

如图6所示,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二开关602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602的第四端导通,控制第二开关602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602的第三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负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池的温度调整至第二预设温度至第一预设温度的工作温度区间内,保证了电池的正常工作,防止了由于电池温度过低或过高造成终端处于不正常工作状态,进而提升了电池的使用性能。

图7和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在电源通过充电端子供电时,第一开关702切断连接,开关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704,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作为开关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出端,第三开关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作为第二输出端;如图7所示,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三开关704的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三端导通,控制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的第四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正极;如图8所示,在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第三开关802的第一端与第四端导通,控制第三开关802的第二端与第三端导通,以使控温半导体的第一电极接负极。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池设置在正常的工作状态,提升了对电池的充电效率与充电容量,在缩短终端充电时间的同时,延长了终端的使用时间与待机时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可以进一步简化开关控制电路与电路的设置,去掉第二开关,保留第三开关904,即第一开关902与充电端子分别连接至第三开关,第三开关连接至控温半导体的电极,在充电端子未接外置电源时,控制第一开关导通,在充电端子接入外置电源时,控制第一开关断开。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高温状态时对电池降温,降低由于温度过高而产生事故的几率,并且提升电池的充电电压,另一方面,通过在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对电池升温,提升电池的充电电流,从而能够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电池的充电量,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