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417545阅读:1484来源:国知局
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包含消音筒、强迫通风电机,消音筒为一端封闭结构,在消音筒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消音筒包含风罩外筒和设于风罩外筒内的风罩内筒,所述风罩外筒包含第一风罩外筒及与第一风罩外筒固定的第二风罩外筒,所述风罩内筒包含第一风罩内筒和与第一风罩内筒固定的第二风罩内筒。本实用新型能够较方便、容易地安装在空冷电机后端,大大降低通风噪声,将部分噪声吸收掉,整个风罩的外筒、内筒结构均采用通过螺栓连接的上下分瓣结构,拆装及对强迫通风小电机接线都非常方便。
【专利说明】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强迫通风的空冷电机都会有外风路,通过外风路实现对机体降温。外风路一般由强迫通风小电机、外风扇、风罩、冷却器等构成。而采用目前常见的风罩结构,形成的外风路存在缺陷,后端没有采取消音降噪措施,电机噪声大。目前常见的强迫通风空冷电机外风路结构,主要由强迫通风小电机、进风罩、外风扇、冷却器(冷却管)构成。电机运行时,小电机运行带动外风扇旋转,将空气甩出形成风压,气流从后端进风口进入进风罩。外风扇旋转,会产生通风噪声,通风噪声主要从两个路径传出:一大部分从进风罩后端的进风口传出,另一部分经过冷却管从轴伸端传出,常见的这种结构电动机,通风噪声在传播路径中受阻小,且没有降噪措施,传播到周围的噪声大。同时,小电机运行产生的噪声直接向四周传播,没有采取降噪措施,与主电机噪声叠加,使得整个电机系统的噪声加剧。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可以解决针对强迫通风空冷电机进风罩噪声大的情形,实施使用方便。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种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包含固定在空冷电机主体后端的消音筒,及设于消音筒内的强迫通风电机,强迫通风电机与外风扇同轴连接,消音筒为一端封闭结构,在消音筒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消音筒包含风罩外筒和设于风罩外筒内的风罩内筒,所述风罩外筒包含第一风罩外筒及与第一风罩外筒固定的第二风罩外筒,所述风罩内筒包含第一风罩内筒和与第一风罩内筒固定的第二风罩内筒。
[0005]上述的,第一风罩外筒与第二风罩外筒侧壁交界处设有供强迫通风电机接线的圆孔接口。
[0006]上述的,第一风罩外筒与第二风罩外筒通过连接螺栓上下固定。
[0007]上述的,第一风罩外筒和第二风罩外筒内侧壁上和/或底部内侧壁上设有吸音材料层。
[0008]上述的,所述吸音材料层为消音棉。
[0009]上述的,所述第一风罩内筒与第二风罩内筒均为半环形。
[0010]上述的,所述第一风罩内筒与第二风罩内筒通过连接螺栓固定。
[0011]上述的,第一风罩外筒和第二风罩内筒均通过法兰结构与进风罩固定。
[0012]上述的,第一风罩外筒和第二风罩外筒侧壁上设有网窗进风口。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较方便、容易地安装在空冷电机后端,多次改变通风噪声传出路径,使得通风噪声在传播过程中能量大大降低,同时消音罩内设有吸音材料层,能够将部分噪声吸收掉,有效解决了通风噪声最直接从进风罩后端传出而造成电机通风噪声大的问题;作为外风扇动力的强迫通风电机设于消音罩内,强迫通风电机运行产生的噪声,不再直接向四周传播,而是经过消音罩的吸音材料的吸收后,经多级弯曲路径从进风口传出,噪声得到大大降低。且整个风罩的外筒、内筒结构均采用通过螺栓连接的上下分瓣结构,拆装及对强迫通风小电机接线都非常方便。
[0015]【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动机的外风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风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示意图。
[0019]【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中标号I代表空冷电机主体,标号2代表进风罩,标号31代表外风扇,标号4代表冷却管,标号5代表强迫通风电机,标号6代表消音筒,标号611代表第一风罩外筒,标号612代表第二风罩外筒,标号62代表吸音材料层,标号63代表网窗,标号64代表法兰结构,标号651代表第一风罩内筒,标号652代表第二风罩内筒。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通过下述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0022]实施例一,参见图f 3所示,一种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包含固定在空冷电机主体后端的消音筒,及设于消音筒内的强迫通风电机,强迫通风电机与外风扇同轴连接,消音筒为一端封闭结构,在消音筒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消音筒包含风罩外筒和设于风罩外筒内的风罩内筒,所述风罩外筒包含第一风罩外筒及与第一风罩外筒固定的第二风罩外筒,所述风罩内筒包含第一风罩内筒和与第一风罩内筒固定的第二风罩内筒。
[0023]上述的,第一风罩外筒与第二风罩外筒侧壁交界处设有供强迫通风电机接线的圆孔接口。
[0024]上述的,第一风罩外筒与第二风罩外筒通过连接螺栓上下固定。
[0025]上述的,第一风罩外筒和第二风罩外筒内侧壁上和/或底部内侧壁上设有吸音材料层。
[0026]上述的,所述吸音材料层为消音棉。
[0027]上述的,所述第一风罩内筒与第二风罩内筒均为半环形。
[0028]上述的,所述第一风罩内筒与第二风罩内筒通过论连接螺栓固定。
[0029]上述的,第一风罩外筒和第二风罩内筒均通过法兰结构与进风罩固定。
[0030]上述的,第一风罩外筒和第二风罩外筒侧壁上设有网窗进风口。
[0031]空冷电机运行时,强迫通风电机运行并带动外风扇旋转,将空气甩出形成风压,气流从消音筒侧面网窗及进风口进入进风罩,扩大进风面积。通风噪声一部分被吸音材料层吸收,另一部分由于进风罩、消音筒的阻碍,从消音筒侧面网窗进风口传出,经过消音筒内部构成的多级弯曲路径后,噪声损失一部分能量,传出来噪声大大降低。与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较方便、容易地安装在空冷电机后端,多次改变通风噪声传出路径,使得通风噪声在传播过程中能量大大降低,同时消音罩内设有吸音材料层,能够将部分噪声吸收掉,有效解决了通风噪声最直接从进风罩后端传出而造成电机通风噪声大的问题。作为外风扇动力的强迫通风电机设于消音罩内,其运行产生的噪声,不再直接向四周传播,而是经过消音罩的吸音材料的吸收后,经多级弯曲路径从进风口传出,噪声得到大大降低。且整个风罩的外筒、内筒结构均采用通过螺栓连接的上下分瓣结构,拆装及对强迫通风小电机接线都非常方便。
[0032]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者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包含固定在空冷电机主体后端的消音筒,及设于消音筒内的强迫通风电机,强迫通风电机与外风扇同轴连接,消音筒为一端封闭结构,在消音筒开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筒包含风罩外筒和设于风罩外筒内的风罩内筒,所述风罩外筒包含第一风罩外筒及与第一风罩外筒固定的第二风罩外筒,所述风罩内筒包含第一风罩内筒和与第一风罩内筒固定的第二风罩内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风罩外筒与第二风罩外筒侧壁交界处设有供强迫通风电机接线的圆孔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第一风罩外筒与第二风罩外筒通过连接螺栓上下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风罩外筒和第二风罩外筒内侧壁上和/或底部内侧壁上设有吸音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层为消音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罩内筒与第二风罩内筒均为半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罩内筒与第二风罩内筒通过连接螺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风罩外筒和第二风罩内筒均通过法兰结构与进风罩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强迫通风电动机的低噪声进风消音罩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风罩外筒和第二风罩外筒侧壁上设有网窗进风口。
【文档编号】H02K5/24GK204190544SQ201420695090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甘方熹, 余志鹏, 于树坤, 李学武 申请人: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