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保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三组支路单元,每组所述支路单元包括相串联的一压敏电阻和一主热脱扣部件,以及与该主热脱扣部件并联的一电流保险丝;该三组支路单元中,所述主热脱扣部件与电流保险丝相连的一端均相互连接;每组该支路单元中的所述主热脱扣部件与所述压敏电阻各自具有良导热通路;以及一遥信控制回路,包括三个相串联的副热脱扣部件,该副热脱扣部件各自与所述支路单元中的压敏电阻具有良导热通路。本方案构成了一个全面的直流浪涌保护器,其功能完善,部件少,结构简洁;有利于缩小浪涌保护器的体积;有效的防止了因压敏电阻失效造成的高温、燃烧、爆炸等隐患。
【专利说明】一种直流保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在直流配电系统上的浪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0002]运用压敏电阻的浪涌保护器,以其优越的非线性特性,广泛应用于配电系统的过压、过流保护。特别地,随着光伏产业的兴起,光伏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对应用于光伏系统的浪涌保护器,特别是对应用于光伏直流侧的直流浪涌保护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更为凸出。
[0003]交流电的特性是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而直流电的特性是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分断直流电流要比分断交流电流困难得多。在浪涌保护器的实际应用中,在产品失效、系统短路出现异常过电流情况下,直流电弧不容易遮断,正因为这种特性,在直流配电系统中运用压敏电阻的浪涌保护器因失效或系统短路出现异常过电流时,容易造成燃烧爆炸等事故。
[0004]因此,在实际的电路保护中,根据不同的配电系统、不同的保护要求,就不会简单地使用压敏电阻以及热脱扣部件,而通常采用设置由多种独立的浪涌保护元件组合的模式来实现对系统不同的保护要求,但是,采用独立浪涌保护元件的组合模式会占用较大的空间,难以满足目前行业中所推崇的小型化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直流配电系统中,运用压敏电阻的浪涌保护器为实现可靠、适用的保护功能带来的体积大、不能小型化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流保护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直流保护器,它包括:
[0007]三组支路单元,每组所述支路单元包括相串联的一压敏电阻和一主热脱扣部件,以及与该主热脱扣部件并联的一电流保险丝;该三组支路单元中,所述主热脱扣部件与电流保险丝相连的一端均相互连接;每组该支路单元中的所述主热脱扣部件与所述压敏电阻各自具有良导热通路;以及
[0008]一遥信控制回路,包括三个相串联的副热脱扣部件,该副热脱扣部件各自与所述支路单元中的压敏电阻具有良导热通路。
[0009]上述的热脱扣部件可以是温度保险丝、机械式热脱扣器等等超温断路的保护元件。
[0010]为更好地实现本方案,可以采取下述的一些优选改进:
[0011]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热脱扣部件和副热脱扣部件均配合于所述压敏电阻外壳侧面。
[0012]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路单元和遥信控制回路位于一连接块的同一侧。
[0013]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敏电阻位于外围,所述主热脱扣部件、副热脱扣部件和电流保险丝位于该压敏电阻所围区域之内。
[0014]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路单元和遥信控制回路均固定于一密封的保护壳内,且各自的引脚穿出并固定于所述保护壳;该保护壳之内填充耐高温、阻燃的绝缘材料。
[0015]本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0016]1.使用支路单元和遥信控制回路的组合,构成了一个全面的直流浪涌保护器,其功能完善,部件少,结构简洁;有利于缩小浪涌保护器的体积;实现了浪涌防雷器在出现异常大电流时能有效的分断,对后备电路具有有效、可靠的保护要求;有效的防止了因压敏电阻失效造成的高温、燃烧、爆炸等隐患。
[0017]2.压敏电阻位于外围,主热脱扣部件、副热脱扣部件和电流保险丝位于压敏电阻所围区域之内。该结构紧凑,同时使真个保护器内部温度稳定,减少热脱扣部件受到空气对流的影响,提高了可靠性,减小了体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固定于一连接块后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总成的立体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1展示了其电路结构,图2是图1的电路固定于一个连接块后的俯视示意图,展示了几何位置、热流通路等;图3则是其成品所有主要部件的立体爆炸图。
[0023]本实施例一种直流保护器,它包括三组相同结构的支路单元,每组所述支路单元包括相串联的一压敏电阻和一主热脱扣部件,以及与该热脱扣部件并联的一电流保险丝。例如,压敏电阻MOVI和主热脱扣部件TCOI相串联,且TCOI与电流保险丝FI相并联,如此就是一组支路单元,对应的两组支路单元,分别包括TC02、M0V2和F2,以及TC03、M0V3和F3。三组支路单元压敏电阻的一端各自引出一个引脚分别是P1、P2和P3,三组支路单元主热脱扣部件与电流保险丝相连的一端均相互连接于P4。每组支路单元中的主热脱扣部件与压敏电阻各自具有良导热通路,例如TCOl与M0V1、TC02与M0V2以及TC03与M0V3。
[0024]除了三组支路单元外,还另有一个独立的遥信控制回路,包括相串联的三个副热脱扣部件TC04、TC05和TC06,该遥信控制回路的两端分别是P5和P6。而且,副热脱扣部件TC04、TC05和TC06各自分别与压敏电阻M0V1、M0V2和M0V3具有良导热通路。
[0025]实际使用中,将Pl与配电系统的L+端连接,P2与L-连接P3与PE端连接,如此,构成了 Pl (L+)/P2 (L-)、P2 (L-)/P3 (PE)、Pl (L+)/P3 (PE)的保护模式;当 M0V1、M0V2、M0V3在发生失效或电路出现异常短路过电流时,TC01、TC02、TC03能准确感受M0V1、M0V2、M0V3的温度,并在达到热脱扣部件TCO设定的温度时及时熔断;电流保险丝Fl、F2、F3在电流的作用下,会在对应并联的主热脱扣部件TCOl、TC02和TC03熔断后及时断开;由于F1、F2、F3具有有效分断直流电流的特性,与TC01、TC02、TC02配合使用,防止因热脱扣部件TC01、TC02、TC03在熔断时由于直流电弧分断不彻底时产生的电弧燃烧,造成产品因高温燃烧或电弧燃烧引起的爆炸等后果;此支路单元的结构,即压敏电阻、主热脱扣部件和电流保险丝的串并联组合,有效地对直流配电系统构成了全模保护。
[0026]P5和P6均作为遥信引出脚引出,构成了对整个浪涌保护器的遥信输出回路;当浪涌保护器出现失效时,即支路单元断开失败,副热脱扣部件TC04、TC05、TC06能够相应及时动作,并通过P5和P6向外部监控电路输出。
[0027]可见,本方案使用支路单元和遥信控制回路的组合,构成了一个全面的直流浪涌保护器,其功能完善,部件少,结构简洁;有利于缩小浪涌保护器的体积;实现了浪涌防雷器在出现异常大电流时能有效的分断,对后备电路具有有效、可靠的保护要求;有效的防止了因压敏电阻失效造成的高温、燃烧、爆炸等隐患。
[0028]本实施例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
[0029]结合图2所示,主热脱扣部件TC01、TC02及TC03和副热脱扣部件TC04、TC05及TC06均配合于压敏电阻M0V1、M0V2及M0V3外壳的侧面,使其热流回路成型简单,同时可以保持良好的一致性,使热脱扣部件响应迅速。支路单元和遥信控制回路位于一连接块100的同一侧,使所有元件安装固定工艺简单,并且连接块100的结构易于实现。
[0030]特别地,压敏电阻M0V1、M0V2和M0V3位于外围,主热脱扣部件TC01、TC02及TC03、副热脱扣部件TC04、TC05及TC06和电流保险丝F1、F2及F3位于压敏电阻所围区域之内。该结构紧凑,同时使整个保护器内部温度均匀稳定,减少热脱扣部件受到空气对流的影响,提高了可靠性,减小了体积。
[0031]结合图3所示,支路单元和遥信控制回路连同连接块100均固定于一密封的保护壳102内,且各自的引脚穿出并固定于保护壳;该保护壳102之内填充耐高温、阻燃的绝缘材料,实现浪涌保护器的一体化和小型化要求。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直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三组支路单元,每组所述支路单元包括相串联的一压敏电阻和一主热脱扣部件,以及与该主热脱扣部件并联的一电流保险丝;该三组支路单元中,所述主热脱扣部件与电流保险丝相连的一端均相互连接;每组该支路单元中的所述主热脱扣部件与所述压敏电阻各自具有良导热通路;以及一遥信控制回路,包括三个相串联的副热脱扣部件,该副热脱扣部件各自与所述支路单元中的压敏电阻具有良导热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热脱扣部件和副热脱扣部件均配合于所述压敏电阻外壳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直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单元和遥信控制回路位于一连接块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直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电阻位于外围,所述主热脱扣部件、副热脱扣部件和电流保险丝位于该压敏电阻所围区域之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直流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单元和遥信控制回路均固定于一密封的保护壳内,且各自的引脚穿出并固定于所述保护壳;该保护壳之内填充耐高温、阻燃的绝缘材料。
【文档编号】H02H5/04GK203553897SQ201320668269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8日
【发明者】苏军, 曹安平 申请人:厦门赛尔特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