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欠压保护电路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护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欠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欠压保护电路主要应用于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即当供电电源(该供电电源可简称为电源)的电压过低(即欠压)时,通过控制切断供电电源和负载之间的电路来保护供电电源。例如,当供电电源存在欠压时,一般包括供电电源上电过程(从零点-欠压保护点-额定电压点)和供电电源供电过程(此供电过程中,供电电源通常能够按照额定电压正常工作,但有时也会出现电压过低,即欠压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供电电源的正常供电,欠压保护电路只需在供电电源供电过程,即欠压的情况起作用即可,而不需要在供电电源的上 电过程起作用。现有技术,为了避免欠压保护电路在供电电源的上电过程起欠压保护作用,一种方法是通过软件控制方法进行欠压保护,该方法虽然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但却存在保护时间长,保护不及时等缺陷;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现有的欠压保护电路,但该电路需在供电电源上电过程停止工作,而在供电电源供电过程开始工作,该方法虽然也能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但却需要在供电电源上电过程时停止欠压保护电路工作,而在供电电源供电过程开始工作时启动欠压保护电路,从而使得欠压保护的操作工序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欠压保护电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欠压保护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单元、第二比较单元、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控制单元、隔离单元和反馈钳位单元,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第二比较单元均具有正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第一比较单元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相连,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相连,第二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相连,第二比较单元的正相输入端通过隔离单元接收电源电压,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反馈钳位单元连接第二比较单元的正向输入端,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也与控制单元相连,其中,控制单元根据第一比较单元和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结果控制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路导通或断开。进一步,所述欠压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于电源和负载之间的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的通断受控制单元控制。进一步,所述开关单元为MOS管、三极管或光电耦合器。进一步,所述隔离单元为第一电阻。进一步,所述反馈钳位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二极管,其中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正向输入端连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之间的任一点。进一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电源、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正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所述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二电源、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所述欠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第二比较单元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电容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所述欠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控制单元相连。进一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为第一比较单元提供的电压小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为第二比较单元提供的电压,且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为第二比较单元提供的电压小于负载所需的额定电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欠压保护电路,通过包括第一比较单元、第二比较单元、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控制单元、隔离单元和反馈钳位单元,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第二比较单元均具有正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第一比较单元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相连,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相连,第二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相连,第二比较单元的正相输入端通过隔离单元接收电源电压,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反馈钳位单元连接第二比较单元的正向输入端,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也与控制单元相连,其中,控制单元根据第一比较单元和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结果控制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路导通或断开,使得该欠压保护电路既能够实现在供电电源供电过程(此供电过程中,供电电源由于电压过低出现的欠压情况)起欠压保护作用,而在供电电源的上电过程(从零点-欠压保护点-额定电压点)不起作用,从而确保供电电源正常上电,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欠压保护电路在整个供电电源上电过程和供电电源供电过程不需要额外操作,便能自动完成欠压保护功能。
图I为本实用新型欠压保护电路提供的电路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欠压保护电路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具体使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I所示,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单元I、第二比较单元2、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3、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4、控制单元5、隔离单元9和反馈钳位单元10,所述第一比较单元I、第二比较单元2均具有正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单元I的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第一比较单元I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3相连,第一比较单元I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5相连,第二比较单元2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4相连,第二比较单元2的正相输入端通过隔离单元9接收电源电压,第二比较单元2的输出端通过反馈钳位单元10连接第二比较单元2的正向输入端,第二比较单元2的输出端也与控制单元5相连,其中,控制单元5根据第一比较单元I和第二比较单元2的输出结果控制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路导通或断开。具体实施中,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电源7和负载8之间可通过开关单元6连接,该开关单元6的通断受控制单元5控制。所述开关单元6可采用MOS管、三极管或光电耦合 翌坐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比较单元I和第二比较单元2可均为运算放大器,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比较单元I和第二比较单元2不限于运算放大器,其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其它任一具有比较作用的电路、芯片等,在此不做具体介绍。另外,所述控制单元5可为单片机或者光电耦合器,当然,其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其它任一具有控制作用的电路、芯片等,在此不做一一描述。具体实施中,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隔离单元9可为第一电阻Rl,当然,该隔离单元9还可为其它任意具有隔离作用的器件,在此不做具体介绍。另外,所述反馈钳位单元10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一二极管D1,其中第二比较单元2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l的阴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GND,所述第二比较单元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之间的任一点,同理,上述反馈钳位单元10也可以由任意芯片或电路组成,在此不做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3、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4分别用于给第一比较单元I和第二比较单元2提供基准电压,可以理解的是,其可由分压电阻提供,也可由基准电压源直接提供,当然还可以由现有技术其它任一可提供基准电压的电路、芯片等提供,在此不作一一描述。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3可包括第一电源VCC1、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所述第一比较单元I的正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VCCl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GND。同理,所述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4可包括第二电源VCC2、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所述第二比较单元2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VCC2相连,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GND。在此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3为第一比较单元I提供的电压小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4为第二比较单元2提供的电压,且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4为第二比较单元2提供的电压小于负载所需的额定电压。优选地,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欠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电容C,所述电容C的一端与第二比较单元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GND,目的是对输入的电源电压起滤波作用。[0026]优选地,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欠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比较单元I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控制单元5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二比较单元2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控制单元5相连,目的是,防止电压反灌,即避免欠压保护时受其他电路的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的影响。图2为本实用新型欠压保护电路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具体使用的电路图。参阅图2,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 算放大器U2、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3、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4、控制单元5、电容C、第一电源VCC1、第二电源VC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开关单元6,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均具有正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所述第一电源VCCl通过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接地GND,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正相输入端连接于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之间的任一点,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控制单元5相连,所述第二电源VCC2通过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接地GND,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于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之间的任一点,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GND,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相连,第一二极管Dl的阴极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还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与控制单元5相连,所述电容C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GND。其中,开关单元6连接于电源7和负载8之间,控制单元5根据第一运算放大器Ul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结果控制开关单元6的通断,从而控制电源7与负载8之间的电路导通或断开,即当电源电压的电压过低(即欠压)时,通过控制切断电源7和负载8之间的电路来保护电源7,达到欠压保护的目的。以下叙述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根据电源电压的变化过程,该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电路共分为四个工作阶段,零电压一欠压保护点一一次欠压检测点一额定电压一电源供电过程出现的欠压情况。其中,设置欠压保护点的电压等于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3提供的电压(即第五电阻R5两端的电压),设置一次欠压检测点的电压等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4提供的电压(即第七电阻R7两端的电压),且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3提供的电压小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4提供的电压,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4提供的电压小于负载8所需的额定电压。第一阶段,零电压一欠压保护点由于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12脚电压(即输入的电源电压)小于13脚电压(即第五电阻R5两端的电压),则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11脚输出高电平,同时由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15脚电压(即第三电阻R3两端的电压)小于16脚电压(即第七电阻R7两端的电压),则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17脚输出低电平,此时控制单元5控制开关单元6导通,即控制电源7和负载8之间的电路导通。第二阶段,欠压保护点一一次欠压检测点由于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12脚电压(即输入的电源电压)大于13脚电压(即第五电阻R5两端的电压),则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11脚输出低电平,同时由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15脚电压(即第三电阻R3两端的电压)小于16脚电压(即第七电阻R7两端的电压),则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17脚输出低电平,此时控制单元5控制开关单元6导通,即控制电源7和负载8之间的电路导通。第三阶段,一次欠压检测点一额定电压由于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12脚电压(SP输入的电源电压)大于13脚电压(即第五电阻R5两端的电压),则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11脚输出低电平,同时由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15脚电压(即第三电阻R3两端的电压)大于16脚电压(即第七电阻R7两端的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17脚输出高电平,并且,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17脚输出的高电平通过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实现自锁功能,即使得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17脚持续输出高电平,此时控制单元5控制开关单元6导通,即控制电源7和负载8之间的电路导通。 第四阶段,电源供电过程出现的欠压情况(此供电过程中,供电电源通常能够按照额定电压正常工作,但有时也会出现电压过低,即欠压的情况)由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12脚电压(即输入的电源电压)小于13脚电压(即第五电阻R5两端的电压),则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11脚输出高电平,同时,由于自锁功能,使得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15脚电压(即第三电阻R3两端的电压)大于16脚电压(即第七电阻R7两端的电压),则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17脚持续输出高电平,此时控制单元5控制开关单元6截止,即控制电源7和负载8之间的电路断开。由以上工作阶段分析得出,该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电路达到了以下目的,即在供电电源供电过程(此供电过程中,供电电源由于电压过低出现的欠压情况)起欠压保护作用,而在供电电源的上电过程(从零点-欠压保护点-额定电压点)不起作用,从而确保供电电源正常上电,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欠压保护电路在整个供电电源上电过程和供电电源供电过程不需要额外操作,便能自动完成欠压保护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比较单元、第二比较单元、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控制单元、隔离单元和反馈钳位单元,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第二比较单元均具有正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第一比较单兀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兀相连,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相连,第二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相连,第二比较单元的正相输入端通过隔离单元接收电源电压,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通过反馈钳位单元连接第二比较单元的正向输入端,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也与控制单元相连,其中,控制单元根据第一比较单元和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结果控制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路导通或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于电源和负载之间的开关单元,该开关单元的通断受控制单元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为MOS管、三极管或光电稱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单元为第一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钳位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一二极管,其中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正向输入端连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之间的任一点。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电源、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正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二电源、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六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与第二比较单元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控制单元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任一项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为第一比较单元提供的电压小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为第二比较单元提供的电压,且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为第二比较单元提供的电压小于负载所需的额定电压。
专利摘要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第二比较单元、第一、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控制单元、隔离单元和反馈钳位单元,第一、第二比较单元均具有正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第一比较单元反相输入端接收电源电压,第一比较单元正相输入端与第一基准电压产生单元相连,第一比较单元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相连,第二比较单元反相输入端与第二基准电压产生单元相连,第二比较单元正相输入端通过隔离单元接收电源电压,第二比较单元输出端通过反馈钳位单元连接第二比较单元正向输入端,第二比较单元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相连,控制单元根据第一、第二比较单元输出结果控制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路导通或断开,本实用新型的欠压保护电路实现了欠压保护。
文档编号H02H3/24GK202495738SQ20122005010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杨振成, 牛凯华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