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极线圈及包括该线圈的直流电机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456069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主极线圈及包括该线圈的直流电机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主极线圈的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直流电机通常包括定子、转子、机座和电刷等部件。直流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其内部会产生铜损耗、铁损耗及其他杂散损耗等,这些损耗会造成电机内部发热、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也会散热。只有当发热和散热达到平衡状态时,直流电机内部的温度不再上升,而是稳定地保持在一个水平上,电机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如果发热大于散热,使得电机内部温升增大,会加剧电机的绝缘结构老化,大大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电机的安全与可靠性。 直流电机的各个部件中,定子线圈的温升对于电机的危害最大,定子线圈包括主极线圈和附极线圈,附极线圈的散热结构相对简单,其发热对电机温升影响不大,主极线圈的发热量占定子线圈发热量的绝大部分。因此,如何设计定子线圈的主极线圈的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对于直流电机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请参考图I至图3,图I为现有技术中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右视图;图3为图I中A-A向剖视图;下面简要介绍这种主极线圈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如图I所示,该主极线圈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层线圈r和第二层线圈2',第一层线圈I'和第二层线圈2'的绕组均水平设置,其中第一层线圈I'的外框尺寸大于第二层线圈2'的外框尺寸,因此两层线圈的阶梯处会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区3',该环形区3'是热能滞留的主要区域。为了加快上述环形区3'的散热,如图2和图3所示,该主极线圈在上述环形区3'设有填充泥4',这样,当主极线圈的工作过程中产生热能后,由于填充泥4'填充上述环形区3',阻止了由线圈内部流出的热空气在环形区3'滞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主极线圈的散热。然而,这种方法不能主动将线圈内部产生的能耗传导出去,散热效果不佳,导致直流电机仍然常常出现温升较高的现象,影响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中的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的结构做进一步优化设计,增强主极线圈的散热,降低直流电机的定子的温升,提高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该主极线圈能够增强主极线圈的散热性,降低直流电机的定子的温升,提高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主极线圈的直流电机。[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层线圈和第二层线圈,第一层线圈的外框尺寸大于第二层线圈的外框尺寸,所述第一层线圈的外周壁和所述第二层线圈的外周壁的阶梯处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区;所述环形区内设有第一散热金属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金属板为第一散热铝板。优选地,所述环形区的相对设置的两直线区内均设有上述第一散热铝板,所述第一散热铝板弯折呈横截面为所述三角形的筒状结构。优选地,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绑扎固定于所述第一散热铝板、所述第一层线圈和所述第二层线圈的外部。优选地,所述绑带具体为热收缩带。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线圈和所述第二层线圈之间的间隙中设有第二散热金属板。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金属板为第二散热铝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铝板与所述第二散热铝板焊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铝板为导热性能优于所述第一散热铝板的铝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层线圈和第二层线圈,第一层线圈的外框尺寸大于第二层线圈的外框尺寸,第一层线圈的外周壁和第二层线圈的外周壁的阶梯处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区;环形区内设有第一散热金属板。采用这种结构,在直流电机的工作过程中,当主极线圈产生热能时,第一散热金属板能够起到导热作用,将第一层线圈和第二层线圈内部的热能散播出去,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填充泥填充该环形区的主极线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极线圈加快了散热,避免了热能捂在主极线圈内部,降低散热回路的热阻,降低定子的温升,使得直流电机内部的发热和散热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大大提高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在上述第一散热金属板第一散热金属板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层线圈和所述第二层线圈之间的间隙中还可以设有第二散热金属板。采用这种结构,当直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热能时,第二散热金属板两侧的第一层线圈、第二层线圈产生的热能能够传导至第二散热金属板的上下两端,进而散发至主极线圈的外部。由此可见,第二散热金属板能够进一步加快主极线圈的散热,降低直流电机的定子的温升,进一步提高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采用如上所述的主极线圈。由于上述主极线圈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主极线圈的直流电机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I为现有技术中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右视图;图3为图I中A-A向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极线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视图;[0028]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图4中A-A向剖视图;图7为图4中的散热金属板的展开图;图8为图4中的散热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I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层线圈I';第二层线圈2';环形区3';填充泥4';图4至图8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第一层线圈I ;第二层线圈2 ;环形区3 ;第一散热金属板4 ;热收缩带5 ;第二散热金属板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其能加快主极线圈的散热,降低直流电机的定子的温升,提高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为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主极线圈的直流电机。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4至图6,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极线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图4中A-A向剖视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该主极线圈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层线圈I和第二层线圈2,第一层线圈I的外框尺寸大于第二层线圈2的外框尺寸,第一层线圈I的外周壁和第二层线圈2的外周壁的阶梯处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区3 ;环形区3内设有第一散热金属板4。采用这种结构,在直流电机的工作过程中,当主极线圈产生热能时,第一散热金属板4能够起到导热作用,将第一层线圈I和第二层线圈2内部的热能散播出去,相比现有技术采用填充泥填充该环形区3的主极线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主极线圈加快了散热,避免了热能捂在主极线圈内部,降低散热回路的热阻,降低定子的温升,使得直流电机内部的发热和散热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大大提高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并未限定第一散热金属板4具体为何种金属板,也并未限定第一散热金属板4的具体形状和固定方式,凡是在上述环形区3内设置第一散热金属板4,能降低定子温升的主极线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此外,本文中出现的方位词“内”指的是图6中上、下、左、右侧指向竖向中心线的中心的方向;方位词“外”指的是图6中竖向中心线的中心指向其上、下、左、右侧的方向;应当理解,这些方位词是以附图为基准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第一散热金属板4的具体结构形式。在具体的方案中,上述第一散热金属板4可以为第一散热铝板。具体地,可以为纯铝板,也可以为铝合金板。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有色金属结构材料,是在纯铝中添加一定元素形成合金,既保持了纯铝质轻等优点,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容易加工成型,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导热性。因此,这里采用第一散热铝板不仅能够降低定子的温升,还能保证主极线圈的质量较轻,且加工制造方便简单。当然,第一散热金属板4除了采用铝、板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板。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第一散热铝板的形状。请参考图7,图7为图4中的散热金属板的展开图。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如图7所示,上述环形区3的相对设置的两直线区内均设有上述第一散热铝板,第一散热铝板弯折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筒状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如图6所示,由于第一散热铝板弯折成与环形区3横截面相同的筒状结构,使得筒状结构的水平面贴合于第二层线圈2的水平外周壁,筒形结构的竖直面贴合于第一层线圈I的竖直内侧壁,这样更有利于加快主极线圈的散热。并且,该筒形结构由一个整体的第一散热铝板弯折而成,使得整个散热回路流畅,相比由多个第一散热铝板连接而呈的筒形结构,能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当然,上述第一散热铝板并不仅限于弯折成上述筒形结构,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进一步地,上述主极线圈还可以包括绑带5,绑带5绑扎固定于第一散热铝板、第 一层线圈I和第二层线圈2的外部。具体的方案中,上述绑带5可以具体为热收缩带。采用热收缩带绑扎上述第一散热铝板,能够实现第一散热铝板的位置固定。此外,当直流电机内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能时,热收缩带会随着热能的增多而稍稍收缩,这使得第一散热铝板的固定更加牢靠,避免在直流电机运行过程中第一散热铝板发生掉落的现象,进一步增强了主极线圈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地,可以采用厚度为0. Imm的热收缩带,这使得热收缩带既便于绑扎,又不会影响主极线圈的散热。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厚度的热收缩带。更具体地,上述第一散热铝板形成的筒形结构的两端均绑扎有上述热收缩带,这样能更进一步保证第一散热铝板的定位。当然,上述绑扎固定第一散热铝板的绑带5并不仅限于热收缩带,还可以为其他绑带。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上述主极线圈的其他结构形式。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在上述第一散热金属板4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层线圈I和第二层线圈2之间的间隙中还可以设有第二散热金属板6。采用这种结构,当直流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热能时,第二散热金属板6两侧的第一层线圈I、第二层线圈2产生的热能能够传导至第二散热金属板6的上下两端,进而散发至主极线圈的外部。由此可见,第二散热金属板6能够进一步加快主极线圈的散热,降低直流电机的定子的温升,进一步提高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与上述第一散热金属板4类似地,上述第二散热金属板6为第二散热铝板。将第二散热金属板6设置为第二散热铝板不仅能够降低定子的温升,还能保证主极线圈的质量较轻,且加工制造方便简单。当然,第一散热金属板4除了采用铝板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板。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8所示,该图为图4中的散热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第一散热铝板与第二散热铝板焊接。这样,将第一散热铝板和第二散热铝板连接为一体,使得主极线圈的散热回路更加流畅,更进一步加快散热速度,此外,这种结构使得绑扎的热收缩带同时起到固定第一散热铝板和第二散热铝板的作用,使得主极线圈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过程方便。当然,上述第一散热铝板与第二散热铝板的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焊接,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0055]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上述第二散热铝板可以为导热性能优于第一散热铝板的铝板。例如,上述第一散热铝板可以采用3A21铝板,第二散热铝板可以为1060铝板,由于主极线圈内部产生的热能大于主极线圈的外侧的热能,因此第二散热铝板采用导热性更好的铝板能够更快、更多地导出热能,这种结构既增强了上述主极线圈的散热性,又降低了主极线圈的生产成本。当然,上述第一散热铝板和第二散热铝板还可以采用其他型号的铝板。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直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采用如上的主极线圈。由于上述主极线圈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包括该主极线圈的直流电机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主极线圈及应用该线圈的直流电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层线圈(I)和第二层线圈(2),第一层线圈(I)的外框尺寸大于第二层线圈(2)的外框尺寸,所述第一层线圈(I)的外周壁和所述第二层线圈(2)的外周壁的阶梯处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区(3);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区(3)内设有第一散热金属板(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金属板(4)为第一散热招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区(3)的相对设置的两直线区内均设有上述第一散热铝板,所述第一散热铝板弯折呈横截面为所述三角形的筒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绑带(5),所述绑带(5)绑扎固定于所述第一散热铝板、所述第一层线圈(I)和所述第二层线圈(2)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5)具体为热收缩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线圈(I)和所述第二层线圈(2)之间的间隙中设有第二散热金属板(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金属板(6)为第二散热招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铝板与所述第二散热铝板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铝板为导热性能优于所述第一散热铝板的铝板。
10.ー种直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主极线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主极线圈,包括贴合设置的第一层线圈(1)和第二层线圈(2),第一层线圈(1)的外框尺寸大于第二层线圈(2)的外框尺寸,所述第一层线圈(1)的外周壁和所述第二层线圈(2)的外周壁的阶梯处形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环形区(3);所述环形区(3)内设有第一散热金属板(4)。采用这种结构,加快了主极线圈的散热,避免了热能捂在主极线圈内部,降低散热回路的热阻,降低定子的温升,使得直流电机内部的发热和散热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大大提高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主极线圈的直流电机,具有相同效果。
文档编号H02K3/24GK202384873SQ201120569788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何云风, 张翠艳, 朱利湘, 邓日江 申请人: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