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磁极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50427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马达磁极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马达磁极结构,尤其特别是一种可以快速完成绕线作业并
且可以按照线圈需求进行配合组装,用来降低生产成本且减少工时的马达磁极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式内转式的马达定子按照不同用处区分有三极柱、四极柱、六极柱、八极柱、十二极柱等结构,并在各个极柱上或极柱间绕上漆包线线圈,并构成复数组启动线圈及复数组运转线圈组,早期仍然需要用人工方式单向一一绕设,因此加工速度慢,从而造成成本提高且浪费工时,因此非常具有改良的必要。 又由于传统定子构造的每一个磁极柱上都绕有一组以上的线圈,当磁极数增加
时,磁极与磁极之间的间隙会越来越小,以致于限制了绕线的空间,也使绕线路径愈加复
杂,当磁极都绕上线圈之后,又很容易因为线圈与线圈过近而造成触碰导致短路,所以此结
构往往无法以更大线径更多线圈数来增加马达的扭力,进而影响马达整体的效率。 并且在制做成本上,传统定子由于线圈较多,巻绕完成时产生的体积会相当庞大,
容易向内挤收而遮住轴心孔,必须还需要人工向外拨开线圈,造成相当的困扰且浪费成本,
而且,传统定子线圈巻绕过于膨松,容易触及到硅钢片,进而产生导电的情形,影响定子风
扇的运转,此外,当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的巻绕圈数相同时,产生的启动速率与运转速率相
同,但并不是所有定子都要求运转及启动的速率必须相同,另外有的产品要求启动速度与
运转速度相异,因此为了满足不同产品的速率需求,传统定子并不是最佳的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按照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使用需求进行配合组装的马达磁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生产成本且可有效增加硅钢座兼容性的马达磁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完成绕线作业的马达磁极结构。[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磁极结构,包括一个第一硅钢座及一个第二硅钢座,所述第一硅钢座具有复数第一绝缘柱,所述第二硅钢座具有复数第二绝缘柱,且所述第一绝缘柱与第二绝缘柱的外端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墙垣,并在第一绝缘柱与第二绝缘柱之间分别设有槽口 ,而所述第一绝缘柱上圈绕有复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绝缘柱上圈绕有复数第二线圈,而所述第一线圈是启动线圈和运转线圈其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线圈是启动线圈和运转线圈另外的一个,所述第一硅钢座与第二硅钢座是相互堆栈,且所述第一绝缘柱与第二绝缘柱是同时相互堆栈且交错,而圈绕在第一绝缘柱与第二绝缘柱上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同时相互堆栈且交错,达到可以按照需求进行配合组装第一硅钢座与第二硅钢座,用来增加硅钢座兼容性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快速完成绕线作业的功效;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3[0011] 3.快速完成绕线作业;

图1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硅钢座示意图; 图IB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硅钢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硅钢座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第二硅钢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组合示意图;图中第一硅钢座...1第一绝缘柱...11墙垣...12槽口 . 13第一线圈...14第二硅钢座...2第二绝缘柱...21墙垣. 22槽口 . 23第二线圈...2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1A、1A、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马达磁极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一个第一硅钢座1与一个第二硅钢座2,所述第一硅钢座1向外水平延伸是复数第一绝缘柱ll,所述第一绝缘柱11的外端则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墙垣12,且在各个第一绝缘柱ll之间具有槽口 13,而第二硅钢座2则向外水平延伸是复数第二绝缘柱21,且在各个第二绝缘柱21的外端则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墙垣22,在各个第二绝缘柱21之间具有槽口 23,该第一硅钢座1的第一绝缘柱11上圈绕有复数第一线圈14,而第二硅钢座2的第二绝缘柱21上圈绕有复数第二线圈24,其中第一线圈14为启动线圈及运转线圈其中的任意一个,而第二线圈24为启动线圈及运转线圈中另外的一个。 而第一硅钢座1所延伸的第一绝缘柱11与圈绕的第一线圈14,及第二硅钢座2所延伸的第二绝缘柱21与圈绕的第二线圈24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因此本实用新型用四组及六组的第一线圈14与第二线圈24进行说明,而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四组的第一线圈14与第二线圈24为主,其中,该第一硅钢座1与第二硅钢座2分别具有四个第一绝缘柱11与四个第二绝缘柱21,且在其第一硅钢座1与第二硅钢座2上分别设置有四组第一线圈14与四组第二线圈24,而其圈绕方式为将其第一线圈14经由单一槽口 13与单一第一绝缘柱11开始圈绕,圈绕至邻侧的第一绝缘柱11与该第一绝缘柱11邻侧的槽口 13直至完成第一组的第一线圈14,再将其线圈圈绕该邻侧的第一绝缘柱11并圈绕至另一侧第一绝缘柱11侧边的槽口 13,并进行圈绕至完成第二组的第一线圈14,又在该第二组的第一线圈14圈绕完毕后,再经由该第一绝缘柱11圈绕至该另一侧的第一绝缘柱ll,并圈绕至另一侧第一绝缘柱ll侧边的槽口 13,并进行圈绕至完成第三组的第一线圈14,又在该第三组的第一线圈14圈绕完毕后,再经由该第三组第一线圈14所圈绕的第一绝缘柱11圈绕至该另一侧的第一绝缘柱11,并圈绕至另一侧第一绝缘柱11侧边的槽口 13,已进行圈绕至完成第四组的第一线圈14。 而其第二硅钢座2上所圈绕的第二线圈24的圈绕方式如上所述,在其第二硅钢座2上的四个第二绝缘柱21圈绕有四组第二线圈24,且其四组第二线圈24是分别布设在该第二硅钢座2上,又将其圈绕有第一线圈14与第二线圈24的第一硅钢座1与第二硅钢座2重迭设置,而其第一绝缘柱11与第二绝缘柱21是交错重迭,而第一线圈14与第二线圈24同时呈现交错重迭的状态,达到可以按照需求进行配合组装第一硅钢座1与第二硅钢座2,用来增加硅钢座兼容性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快速完成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绕线作业的功效。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3A、3B、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是以六组的第一线圈14与第二线圈24为主,其中,该第一硅钢座1与第二硅钢座2分别具有六个第一绝缘柱11与四个第二绝缘柱21,且在其第一硅钢座1与第二硅钢座2上分别设置有六组第一线圈14与六组第二线圈24,而其圈绕方式如四组线圈所述,是由其单一槽口 13与单一第一绝缘柱11开始圈绕,并逐一圈绕其各第一绝缘柱11与槽口 13,直至完成六组第一线圈14的圈绕,而其第二硅钢座2上所圈绕的第二线圈24的圈绕方式如上所述,是由其单一槽口 23与单一第二绝缘柱21开始圈绕,并逐一圈绕其第二绝缘柱21与槽口 23,直至完成六组第二线圈24的圈绕,又将其圈绕有第一线圈14与第二线圈24的第一硅钢座1与第二硅钢座2重迭设置,而其第一绝缘柱11与第二绝缘柱21是交错重迭,而第一线圈14与第二线圈24同时呈现交错重迭的状态,达到可以按照需求进行配合组装第一硅钢座1与第二硅钢座2,用来增加硅钢座兼容性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快速完成启动线圈与运转线圈绕线作业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可以轻易想到的的变化或修饰,都应包含于本案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马达磁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个第一硅钢座,所述第一硅钢座具有复数第一绝缘柱;一个第二硅钢座,所述第二硅钢座具有复数第二绝缘柱;所述第一绝缘柱圈绕复数第一线圈,而所述第二绝缘柱圈绕复数第二线圈,且所述第一硅钢座及第二硅钢座相互交错堆栈,与所述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相互交错堆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是启动线圈和运转线圈其中 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线圈实启动线圈和运转线圈中另外的一个。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硅钢座具有四个第一绝缘柱。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硅钢座的第一绝缘柱上圈绕有四组第 一线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硅钢座具有四个第二绝缘柱。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硅钢座的第二绝缘柱上圈绕有四组第 二线圈。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硅钢座具有六个第一绝缘柱。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硅钢座的第一绝缘柱上圈绕有六组第 一线圈。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硅钢座具有六个第二绝缘柱。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硅钢座的第二绝缘柱上圈绕有六组 第二线圈。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硅钢座与第二硅钢座的第一绝 缘柱与第二绝缘柱相互交错堆栈。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柱与第二绝缘柱的外端各 设有具有一定高度的墙垣。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磁极结构,其中所述各第一绝缘柱与各第二绝缘柱之间 分别具有槽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马达磁极结构,包括一个第一硅钢座及一个第二硅钢座,所述第一硅钢座与第二硅钢座分别具有复数第一绝缘柱与复数第二绝缘柱,而该第一绝缘柱上圈绕有复数第一线圈,第二绝缘柱上圈绕有复数第二线圈,而且所述第一硅钢座与第二硅钢座是相互堆栈,所述第一绝缘柱与第二绝缘柱是同时相互堆栈且交错,所述圈绕在第一绝缘柱与第二绝缘柱上的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同时相互堆栈且交错,达到可以按照需求进行配合组装第一硅钢座与第二硅钢座,用来增加硅钢座兼容性与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快速完成绕线作业的功效。
文档编号H02K1/12GK201490774SQ200920170788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
发明者吴仁捷, 陈江汉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