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50386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特别是一种利用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的
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风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洁净能源,人们热爱它,设计出无数种太阳能、风 能发电装置。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已研制出各式各样的风轮和发电机及其组合,比如风光互 补发电装置,但还嫌不够。 在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当今,建筑节能减排意义甚大。目前,太阳能屋顶、透光采 热保温墙、隔热保温墙、在屋顶设置风车、利用地热或地冷等节能建筑已被设计、被实施。但 低成本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的发电装置的几乎没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低成本建筑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最大限度地捕获太
阳能、风能,充分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成本,为建筑提供部分电力。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如图1图2示。在建筑(或楼房)的墙1上躲开窗户1-1和门设置垂直风道2和 风道3,但风道3下部垂直而上部斜向上与垂直风道2联通,垂直风道2和风道3的下端高 出地面且做成喇叭口状或做成半个喇叭口状,垂直风道2由在墙1上开的垂直槽2-1和扣 在槽外的槽形板2-2组合而成,风道3由在墙1上开的槽3-1和扣在槽外的槽形板3-2组 合而成,或者垂直风道2用圆筒垂直固定在墙1上而成、风道3用圆筒固定在墙1上而成; 或者只在建筑(或楼房)的墙1上躲开窗户1-1和门设置垂直风道2 ;槽形板2-2、槽形板 3-2及所述圆筒均用某种材料制成或用某种材料与光电池材料贴合制成;在垂直风道2顶 部垂直联接导风装置I ;垫台6固定于基础,下发电机5固定在垫台6上,下叶轮4安装在 下发电机5轴的上端,下叶轮4伸入垂直风道2的下端口内,下叶轮4的叶尖不接触垂直圆 管2的内壁。 如图3示,为导风装置I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圆筒10的右视图,图5 为图3中马蹄形导风板21的右侧视图。 一号圆圈7的内圆与垂直风道2顶部外圆联接;垂 直圆管16用某种材料制成或用某种材料与光电池材料贴合制成,二号圆圈15套在垂直圆 管16下端外圆,一号圆圈7的上端固结沿垂向充磁的V环槽形一号永磁环8,二号圆圈15 的下端固结沿垂向充磁的倒V环槽形二号永磁环14 ;若干根联接棍20间隔排列成圆,且使 两端分别与垂直圆管3上端、垂直圆管16下端联接;圆管10的右侧有一从外到内向上斜穿 的圆洞(如图3示),在圆管10的上下端面分别固结上锥环13、下锥环9,上锥环13、下锥 环9用沿垂向充磁的永磁体制作,下锥环9的锥度与一号永磁环8的V形环槽的锥度一致 且同极性隔间隙垂直相对,上锥环13的锥度与二号永磁环14的倒V形环槽的锥度一致且 同极性隔间隙垂直相对,圆管10隔间隙套在若干根联接棍20的外侧,由于磁斥力作用,圆管10被悬浮;在圆管10的左侧正对圆管10的右侧圆洞的中心线用联接杆11将风向舵板
12联接在圆管10的左侧外圆,在圆管10的右侧外圆联接马蹄形导风板21 ;或者将下锥环 9和上锥环13用其它材料制作,同时将一号圆圈7上的V环槽和二号圆圈15上的倒V环槽 也都用其它材料制作,让下锥环9、上锥环13分别与V环槽、倒V环槽配成滑转配合;垫台 22固定于基础,下发电机5与垫台22联接,下叶轮4安装在下发电机5轴的上端,下叶轮4 的叶尖不接触垂直圆管3的内壁;在垂直圆管16上部内圆固定轮辐形支架19,在轮辐形支 架19上同轴联接上发电机18,上叶轮17安装在上发电机18轴的上端,上叶轮17的叶尖不 接触垂直圆管16的内壁。 如图1示。仅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舵板12带动圆管10及马蹄形导风板21转到 圆管10上的斜洞迎着风,风从斜风洞通过联接棍20之间的间隔进入到圆管10内,同时由 于风(具有运动速度的空气)在斜虚线所示附近区域造成低压,在垂直风道2的下端口处 的空气受大气压的作用向上运动驱转下叶轮4带动下发电机5发电后继续上升(以下称上 升的空气为上升气流),上升气流与来自圆管10的斜洞的风汇合后向上运动驱转上叶轮17 带动上发电机18发电后从垂直圆管16上管口逸出。 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从地球表面垂直向上气温逐渐变低,空气密度逐渐变大, 所以,靠近地球表面处的较热空气要上升。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仅利用垂直风道2、风道3收 集热空气驱转下叶轮4带动下发电机5发电,热空气穿过下叶轮4后继续上升,在图1中垂 直虚线所示附近区域造成低压,圆管10斜洞处的空气受大气压的作用将进入圆管10内,与 来自垂直风道2、风道3的上升气流汇合驱转上叶轮17带动上发电机18发电后从垂直圆管 16上管口逸出。 假设垂直风道2、风道3的下管口处的温度与垂直圆管16上管口的相同,即假设 垂直风道2、风道3的下管口处的空气密度与垂直圆管16上管口的相同,并假设把圆管10 的斜洞堵住。外界环境有水平方向的风(流动的空气),但由于从地球表面对风的阻滞和 空气的粘滞性,因而越靠近地球表面的水平风速越小,换言之,从地球表面垂直向上水平风 速逐渐的地大。所以垂直圆管16上管口处的水平风速比垂直风道2、风道3的下管口处的 大,造成垂直圆管16上管口处的压力比垂直圆管3的下管口处的小,自然在垂直风道2、风 道3、圆管10、垂直圆管16内产生上升空气。这就是说,水平风吹过垂直圆管16上管口,就 能在垂直风道2、风道3、圆管10、垂直圆管16内产生上升空气,驱动设置的发电机发电。 太阳的光辐射到垂直风道2、风道3、垂直圆管16的光电池材料发电,太阳的热辐 射还被传导到垂直风道2、风道3、垂直圆管16的内侧,加热里面的空气,从而加速气流。就 是说垂直风道2、风道3、垂直圆管16既利用太阳的光辐射发电,又能利用太阳的热辐射发 电。 在通常情况下,所述的上升气流、水平风、上升空气(随水平风而产生)总是有的, 只是各自时大时小。本实用新型就是将所述的上升气流、水平风、上升空气以上述方法汇合 起来发电,而且能利用太阳的光辐射发电。 在风或上升气流速度小、或者不便于安装支架19、上发电机18和上叶轮17等情况 下,可以去掉轮辐形支架19、上发电机18和上叶轮17,用下叶轮4带动下发电机5发电。 在某种情况下,比如为了减轻噪声的危害,可以去掉垫台6、下发电机5和下叶轮 4,用上叶轮17带动上发电机18发电。
4[0015] 如图6示,为导风装置I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涡流发生器22的下端与与垂直风 道2顶部联接,涡流发生器22圆周上有许多活门22-1,涡流发生器22内有螺旋线装置。水 平风通过活门22-1吹进发生器22内,螺旋线装置使水平风进一步加速来自垂直风道2内 的上升气流,形成龙巻风似的强烈的上升涡流,使垂直风道2、风道3内产生高速上升空气, 驱动下叶轮4带动下发电机5发电。 所以说导风装置I实质上是水平风能捕获器,从而驱动设置的发电机发更多的 电。 所述的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单独用支柱支立在地面上,就是一种太阳能、风 能复合发电站。 可在垂直风道2上与建筑或楼房顶部或楼房结合处开流水孔,垂直风道2就能兼 作雨水导流管,而且使雨水顺垂直风道2流下能冲转下叶轮4带动下发电机5发电。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 1、利用建筑或楼房的墙体建立利用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的发电装置,能使所述 的上升气流、水平风、上升空气汇合起来发电,该建筑变成了能发电的建筑。所述太阳能、 风能复合发电装置充分地利用了风能和上升气流能及太阳光辐射能,提高了发电机的使用 率、提高了发电效率,比现有的一座塔架、一只风轮、一台发电机组成的发电机组使用率和 发电效率高的多,且节省了所述塔架的成本;花费同样的建设材料和同样的工费,建筑太阳 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获得的效益比现有的风力发电机组好。所述的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 装置单独用支柱支立在地面上,就是一种低成本的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站,极具实用和推 广价值。 2、现有的自对准风向发电装置,使风轮自动对准风向,发电机能全方位发电,工作 率高,但是其风轮直接安装在发电机的转轴上,风轮连同发电机对准风向时,转动惯量大, 欠灵活,对准较慢而影响工作率,轴承受力大;而且发电机发出的电能通过集流环和电刷输 出增加了损耗、发电机的寿命不高;本实用新型具有现有的自对准风向发电装置的优点,而 且克服现有的自对准风向发电装置的缺陷,能实现微风发电。 3、若在垂直风道2上与建筑或楼房顶部结合处开流水孔,垂直风道2就能兼作雨 水导流管,建筑或楼房不用再设置雨水导流管,这样相当于所述的建筑太阳能、风能复合发 电装置成本进一步降低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导风装置I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圆筒IO的右视图; 图5为图3中马蹄形导风板21的右侧视; 图6为图1中导风装置I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示。在建筑(或楼房)的墙1上躲开窗户1-1和门设置垂
5直风道2和风道3,但风道3下部垂直而上部斜向上与垂直风道2联通,垂直风道2和风道 3的下端高出地面且做成喇叭口状或做成半个喇叭口状,垂直风道2由在墙1上开的垂直槽
2- 1和扣在槽外的槽形板2-2组合而成,风道3由在墙1上开的槽3-1和扣在槽外的槽形板
3- 2组合而成,或者垂直风道2用圆筒垂直固定在墙1上而成、风道3用圆筒固定在墙1上 而成;或者只在建筑(或楼房)的墙1上躲开窗户1-1和门设置垂直风道2 ;槽形板2-2、槽 形板3-2及所述圆筒均用某种材料制成或用某种材料与光电池材料贴合制成;在垂直风道 2顶部垂直联接导风装置I ;垫台6固定于基础,下发电机5固定在垫台6上,下叶轮4安装 在下发电机5轴的上端,下叶轮4伸入垂直风道2的下端口内,下叶轮4的叶尖不接触垂直 圆管2的内壁。 如图3示,为导风装置I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圆筒10的右视图,图5 为图3中马蹄形导风板21的右侧视图。 一号圆圈7的内圆与垂直风道2顶部外圆联接;垂 直圆管16用某种材料制成或用某种材料与光电池材料贴合制成,二号圆圈15套在垂直圆 管16下端外圆,一号圆圈7的上端固结沿垂向充磁的V环槽形一号永磁环8,二号圆圈15 的下端固结沿垂向充磁的倒V环槽形二号永磁环14 ;若干根联接棍20间隔排列成圆,且使 两端分别与垂直圆管3上端、垂直圆管16下端联接;圆管10的右侧有一从外到内向上斜穿 的圆洞(如图3示),在圆管10的上下端面分别固结上锥环13、下锥环9,上锥环13、下锥 环9用沿垂向充磁的永磁体制作,下锥环9的锥度与一号永磁环8的V形环槽的锥度一致 且同极性隔间隙垂直相对,上锥环13的锥度与二号永磁环14的倒V形环槽的锥度一致且 同极性隔间隙垂直相对,圆管10隔间隙套在若干根联接棍20的外侧,由于磁斥力作用,圆 管10被悬浮;在圆管10的左侧正对圆管10的右侧圆洞的中心线用联接杆11将风向舵板 12联接在圆管10的左侧外圆,在圆管10的右侧外圆联接马蹄形导风板21 ;或者将下锥环 9和上锥环13用其它材料制作,同时将一号圆圈7上的V环槽和二号圆圈15上的倒V环槽 也都用其它材料制作,让下锥环9、上锥环13分别与V环槽、倒V环槽配成滑转配合;垫台 22固定于基础,下发电机5与垫台22联接,下叶轮4安装在下发电机5轴的上端,下叶轮4 的叶尖不接触垂直圆管3的内壁;在垂直圆管16上部内圆固定轮辐形支架19,在轮辐形支 架19上同轴联接上发电机18,上叶轮17安装在上发电机18轴的上端,上叶轮17的叶尖不 接触垂直圆管16的内壁。 如图1示。仅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舵板12带动圆管10及马蹄形导风板21转到 圆管10上的斜洞迎着风,风从斜风洞通过联接棍20之间的间隔进入到圆管10内,同时由 于风(具有运动速度的空气)在斜虚线所示附近区域造成低压,在垂直风道2的下端口处 的空气受大气压的作用向上运动驱转下叶轮4带动下发电机5发电后继续上升(以下称上 升的空气为上升气流),上升气流与来自圆管10的斜洞的风汇合后向上运动驱转上叶轮17 带动上发电机18发电后从垂直圆管16上管口逸出。 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从地球表面垂直向上气温逐渐变低,空气密度逐渐变大, 所以,靠近地球表面处的较热空气要上升。在没有风的情况下,仅利用垂直风道2、风道3收 集热空气驱转下叶轮4带动下发电机5发电,热空气穿过下叶轮4后继续上升,在图1中垂 直虚线所示附近区域造成低压,圆管10斜洞处的空气受大气压的作用将进入圆管10内,与 来自垂直风道2、风道3的上升气流汇合驱转上叶轮17带动上发电机18发电后从垂直圆管 16上管口逸出。[0033] 假设垂直风道2、风道3的下管口处的温度与垂直圆管16上管口的相同,即假设 垂直风道2、风道3的下管口处的空气密度与垂直圆管16上管口的相同,并假设把圆管10 的斜洞堵住。外界环境有水平方向的风(流动的空气),但由于从地球表面对风的阻滞和 空气的粘滞性,因而越靠近地球表面的水平风速越小,换言之,从地球表面垂直向上水平风 速逐渐的地大。所以垂直圆管16上管口处的水平风速比垂直风道2、风道3的下管口处的 大,造成垂直圆管16上管口处的压力比垂直圆管3的下管口处的小,自然在垂直风道2、风 道3、圆管10、垂直圆管16内产生上升空气。这就是说,水平风吹过垂直圆管16上管口 ,就 能在垂直风道2、风道3、圆管10、垂直圆管16内产生上升空气,驱动设置的发电机发电。 太阳的光辐射到垂直风道2、风道3、垂直圆管16的光电池材料发电,太阳的热辐 射还被传导到垂直风道2、风道3、垂直圆管16的内侧,加热里面的空气,从而加速气流。就 是说垂直风道2、风道3、垂直圆管16既利用太阳的光辐射发电,又能利用太阳的热辐射发 电。 在通常情况下,所述的上升气流、水平风、上升空气(随水平风而产生)总是有的, 只是各自时大时小。本实用新型就是将所述的上升气流、水平风、上升空气以上述方法汇合 起来发电,而且能利用太阳的光辐射发电。 在风或上升气流速度小、或者不便于安装支架19、上发电机18和上叶轮17等情况 下,可以去掉轮辐形支架19、上发电机18和上叶轮17,用下叶轮4带动下发电机5发电。 在某种情况下,比如为了减轻噪声的危害,可以去掉垫台6、下发电机5和下叶轮 4,用上叶轮17带动上发电机18发电。 实施例二 如图6示,为导风装置I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涡流发生器22的下端与 与垂直风道2顶部联接,涡流发生器22圆周上有许多活门22-1 ,涡流发生器22内有螺旋线 装置。水平风通过活门22-1吹进发生器22内,螺旋线装置使水平风进一步加速来自垂直 风道2内的上升气流,形成龙巻风似的强烈的上升涡流,使垂直风道2、风道3内产生高速上 升空气,驱动下叶轮4带动下发电机5发电。 实施例三可在垂直风道2上与建筑或楼房顶部结合处开流水孔,垂直风道2就能 兼作雨水导流管,而且使雨水顺垂直风道2流下能冲转下叶轮4带动下发电机5发电。 实施例四所述的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单独用支柱支立在地面上,建立一种 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站。
权利要求建筑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在建筑或楼房的墙(1)上躲开窗户(1-1)和门设置垂直风道(2)和风道(3),但风道(3)下部垂直而上部斜向上与垂直风道(2)联通,垂直风道(2)和风道(3)的下端高出地面且做成喇叭口状或做成半个喇叭口状,垂直风道(2)由在墙(1)上开的垂直槽(2-1)和扣在槽外的第一槽形板(2-2)组合而成,风道(3)由在墙(1)上开的槽(3-1)和扣在槽外的第二槽形板(3-2)组合而成;在垂直风道(2)顶部垂直联接导风装置(I);垫台(6)固定于基础,下发电机(5)固定在垫台(6)上,下叶轮(4)安装在下发电机(5)轴的上端,下叶轮(4)伸入垂直风道(2)的下端口内,下叶轮(4)的叶尖不接触垂直风道(2)的内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垂直风道(2)用圆 筒垂直固定在墙(1)上而成、风道(3)用圆筒固定在墙(1)上而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只在建筑或楼房的 墙(1)上躲开窗户(1-1)和门设置垂直风道(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导风装置(I)为一号圆圈(7)的内圆与垂直风道(2)顶部外圆联接;垂直圆管(16)用某种材料制成或用某 种材料与光电池材料贴合制成,二号圆圈(15)套在垂直圆管(16)下端外圆,一号圆圈(7) 的上端固结沿垂向充磁的V环槽形一号永磁环(8),二号圆圈(15)的下端固结沿垂向充磁 的倒V环槽形二号永磁环(14);若干根联接棍(20)间隔排列成圆,且使两端分别与垂直圆 管(3)上端、垂直圆管(16)下端联接;圆管(10)的右侧有一从外到内向上斜穿的圆洞,在 圆管(10)的上下端面分别固结上锥环(13)、下锥环(9),上锥环(13)和下锥环(9)用沿垂 向充磁的永磁体制作,下锥环(9)的锥度与一号永磁环(8)的V形环槽的锥度一致且同极 性隔间隙垂直相对,上锥环(13)的锥度与二号永磁环(14)的倒V形环槽的锥度一致且同 极性隔间隙垂直相对,圆管(10)隔间隙套在若干根联接棍(20)的外侧,由于磁斥力作用, 圆管(10)被悬浮;在圆管(10)的左侧正对圆管(10)的右侧圆洞的中心线用联接杆(11) 将风向舵板(12)联接在圆管(10)的左侧外圆,在圆管(10)的右侧外圆联接马蹄形导风板 (21);垫台(6)固定于基础,下发电机(5)与垫台(6)联接,下叶轮(4)安装在下发电机(5) 轴的上端,下叶轮(4)的叶尖不接触垂直圆管(3)的内壁;在垂直圆管(16)上部内圆固定 轮辐形支架(19),在轮辐形支架(19)上同轴联接上发电机(18),上叶轮(17)安装在上发 电机(18)轴的上端,上叶轮(17)的叶尖不接触垂直圆管(16)的内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导风装置(I)为 涡流发生器(22)的下端与垂直风道(2)顶部联接,涡流发生器(22)圆周上有许多活门 (22-1),涡流发生器(22)内有螺旋线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在垂直风道(2)上 与建筑或楼房顶部结合处开流水孔,垂直风道(2)兼作雨水导流管,使雨水顺垂直风道(2) 流下冲转下叶轮(4)带动下发电机(5)发电。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太阳能、风能复合发电装置,其特征是将所述的太阳能、 风能复合发电装置单独用支柱支立在地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在建筑的墙上设置垂直风道和风道,但风道下部垂直而上部斜向上与垂直风道联通,垂直风道和风道的下端高出地面且做成喇叭口状或做成半个喇叭口状,垂直风道由在墙上开的垂直槽和扣在槽外的槽形板组合而成,风道由在墙上开的槽和扣在槽外的槽形板组合而成,或者垂直风道、风道用圆筒垂直固定在墙上而成;或者只在建筑的墙上设置垂直风道;槽形板及所述圆筒均用某种材料制成或用某种材料与光电池材料贴合制成;在垂直风道顶部垂直联接导风装置;垫台固定于基础,发电机固定在垫台上,叶轮安装在发电机轴的上端,叶轮伸入垂直风道的下端口内,叶轮的叶尖不接触垂直圆管的内壁。同时利用水平风、上升气流及太阳光辐射发电,效率高、成本低。
文档编号H02N6/00GK201528287SQ20092015775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日
发明者刘新广 申请人:刘新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