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

文档序号:7329946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技术领域,即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的架空送电线路 优化选线方法,它适用于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在勘测设计阶段的优化选线。
技术背景目前,国内的架空高压输电线路工程(220kV以上等级)优化选线通常采用航空摄影测 量方法来实现,即根据线路可研推荐路径方案或初步设计路径方案,通过航空摄影获取线路 走廊范围的立体像对影像(如若非数码影像,则需进行像片底片冲洗并进行扫描数字化), 然后利用航外像控测量成果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内进行内业空三加密数据处理,以恢复像 对立体模型,通过像对立体模型来再现线路走廊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 进行优化选线作业。根据优化选线路径成果坐标,航测内业作业人员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 统逐点进行平断面图采集。根据平断面图数据,由设计人员进行预排杆和排杆。尽管基于航 空摄影测量方法的优化选线技术应用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但该技术存在如下缺陷却是不争的事实1. 精度低。尤其是对于植被覆盖茂密地区,由于测标无法准确切准地表,导致内业平 断面图采集作业精度较低;2. 效率低。内业数据处理必须借助野外像控测量成果方可进行;3. 作业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对于一些植被覆盖密集以及无人区,由于无法进行航外像 控测量而导致无法实施;4. 航飞作业气象条件适应性较差。航空摄影测量作业对航飞气象条件要求较高,甚至 对太阳高度角等都有要求,主要在于该技术为被动遥感技术;5. 优化选线硬件平台要求高。基于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的优化选线技术其软件平台必须 在摄影测量工作站上方可运行,包括要求垂直扫描频率大于100Hz的CRT显示器及其它用 于立体观测的辅助设备(立体眼镜、手轮、脚盘及立体显示屏,或其他替代设备);6. 在线路走廊三维可视化效果方面,基于航空摄影测量的三维场景系通过恢复像对立 体模型所获得,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立体眼镜方可看到,作业人员的眼睛非常容易疲劳,且立 体效果有发虚的感觉。机载激光雷达技术是一项集激光扫描、全球定位(GPS)以及惯性导航(INS)等高新 技术于一体的高效三维主动航空遥感技术,采用该技术能够实现快速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空间 三维地理数据,系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航空遥感技术。与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相比,该技术 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作业环境适应性强、航飞作业气象条件适应性好、优化选线硬件平台 配置要求低以及地形地貌三维可视化效果更加逼真等优势。 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目前基于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 了一种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实现包括架空高压输电线路优 化选线、平断面测图以及预排杆等。该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野外工作量小、线路走廊三维 可视化效果逼真、航飞作业气象条件以及作业环境适应性好且对优化选线硬件平台配置要求 低等优势,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本发明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航飞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选线和排杆,其特点是(1) 设计路径方案,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采集数据;(2) 将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3) 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以及激光点云数据等导入优化 选线平台,输出影像调绘图,并进行航外调绘作业;(4) 参考野外调绘成果,在优化选线平台中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数字正射 影像图DOM几何叠加构建线路走廊三维场景,根据线路设计规范,进行线路优化选线;(5) 根据即时自动提取的断面图进行预排杆,预排杆通过后输出影像路径图;(6) 根据优化选线路径成果进行平断面图数据采集;(7) 优化排杆。 该优化选线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可研审查后的推荐路径方案或初步设计路径方案,利用1/1万、1/5万或者其 它具有地理定位的遥感卫星影像进行航飞设计并进行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具体如下1. DEM与DOM精度设计。DEM与DOM成果须达到1/2000比例尺精度要求;2. 航高设计。根据DEM与DOM产品精度,确定激光点间隔为2.5米,影像分辨 率不大于0.3米,据此确定航高,与机载激光雷达设备的性能相关;3. 在线路沿线范围内(并不一定必须在所需采集数据的线路走廊范围内)布设不少 于2个地面GPS基站,并确保摄区内任意位置距离最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KM,进行地面GPS基站点联测,获取WGS84坐标以及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 4.根据初设路径方案以及地形起伏情况,合理布设航线。具体要求包括1) 每条航线直线飞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2) 每一航带的宽度不小于2km;3) 若一条航带需要几条航线覆盖,必须确保航线间无绝对漏洞;4) 航飞范围应沿线路起点、终点处纵向各向外延伸lkm。(2) 将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具体如下1. 激光点云数据解算。利用机载POS数据、地面基站点GPS测量数据以及激光扫 描数据,通过解算以获取用户选定坐标系下的激光点云数据;2.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软件譬如TerraSolid软件进行激光点云数据的分类、 坐标系统转换以及1/2000比例尺DEM和DOM的生成;3. DEM与DOM数据分块。为了便于数据快速调度与管理,将DEM与DOM数据 按照正南正北分块,分块大小为3kmX3km,各分块间保持至少10米重叠。(3) 将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图以及激光点云数据等导入优化选线平台,输出 影像调绘图,并进行航外调绘作业。具体如下1. 将DEM、DOM以及激光点云数据导入具有如图二所示功能的优化选线平台,以 实现对DEM、 DOM和激光点云数据的快速调度、管理与应用;2. 输出影像调绘图。通过将分块的DOM进行拼接,实现每一航带的DOM拼接输 出,考虑到野外携带以及调绘的需要,通常按照1/10000比例尺输出并打印;3. 航外调绘。沿可研推荐路径或初设路径对路径左右两侧各300米范围进行调绘。 调绘内容包括平面位置以及高度及交叉角等。平面位置包括建筑物、电力线、通 信线以及地下电缆、道路、水系以及经济作物区以及其它影响线路路径的地物。 高度及交叉角调绘包括建筑物高度、交叉跨越点高度、杆塔高度以及一、二级通 信线及地下电缆与线路的交叉角等。(4) 参考野外调绘成果,在优化选线平台中利用数字高程模型以及数字正射影像图几 何叠加构建线路走廊三维场景,根据线路设计规范,进行线路优化选线。具体如下1. 在优化选线平台中,通过对DEM、 DOM数据的快速压縮、索引实现对其快速调 度与管理;2. 将DEM与DOM进行几何叠加,实现线路走廊三维场景的构建(线路走廊地形 的三维建模);3. 设计人员参考航外调绘成果,在三维场景中进行优化选线。(5) 根据即时自动提取的断面图(包括中线以及左右边线)进行预排杆,预排杆通过 后输出影像路径图,否则返回步骤4。具体如下1. 根据所选路径,按照每5米采样间隔(视地形情况而定,对于地形平坦地区,可 适当加大间隔,相反,对于地形复杂地区,可适当减小采样间隔)从DEM数据 中自动提取断面数据,包括中线以及左右边线;2. 设计人员根据断面数据进行预排杆。预排杆通过,则输出影像路径图并进入下一 步骤,否则返回步骤四。(6) 根据优化选线路径成果进行平断面图数据采集。具体如下1. 根据优化选线路径成果,进行中线以及左右边线断面数据自动提取。对于风偏以 及危险点则在三维场景中人工采集;2. 利用DOM对为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0m范围进行平面地物的快速采集,对于树高、 房高可利用激光点云数据以及DEM数据进行自动提取。同时,对于一些隐蔽地 物或者电力线等,则结合航外调绘成果进行采集。3. 平断面图中,平面比例尺为1/5000,高程比例尺为1/500。(7) 排杆。设计人员根据平断面图数据以及设计规范利用优化排杆软件譬如道亨软件 进行优化排杆。上述详细步骤还说明如下 步骤1:根据可研审查后的推荐路径方案或初步设计路径方案以及相关的规程规范,利用1/1万、1/5万或者其它具有地理定位的遥感卫星影像进行航飞设计并进行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在此过程中执行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包括■ 《1 : 10000、 1 : 50000地形图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试行)》(2004年12 月,国家测绘局)■ 《架空送电线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规程》DL/T 5138-2001 (中国电力行业标准)■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 DL/T 5122-2000 (中国电力行业标准)■ 《110 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2-1999 (中国电力行业标准)■ 《220kV 500kV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7-05 (中国电力行业 标准)具体内容包括1.机载激光雷达航飞高度以采集所得的激光点云数据与航空数码影像数据经处理后可获得满足1/2000比例尺精度的DEM和DOM数据为原则来确定;2. 机载激光雷达航飞带宽通常不小于2km,根据线路路径以及机载激光雷达设备性能 确定所需的航带数以及每条航带所需布设的航线数量,并确保各航带间以及同一条航带的航 线间无绝对漏洞;3. 根据摄区大小,在摄区内合理布设不少于2个基站,且摄区内任意位置与最近基站 间距离不宜超过50KM。采用IGS (国际GPS服务)精密星历和高精度GPS数据处理分析软 件解算各基站点在国家GPS2000框架下WGS84坐标,也可与附近的已知高等级控制点联测, 实施GPS静态定位测量,并精确解算出基站WGS84坐标系和用户选定坐标系(通常为北京 54坐标系)两套坐标。步骤2: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包括激光点云数据的解算以及DEM与DOM的生成。通过对 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地表激光点云数据以及非地表激光点云数据,利用地表激 光点云数据生成DEM数据。借助DEM数据以及航空数码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实现对航空 数码影像的正射纠正以获取DOM数据。1. 激光点云数据解算。利用机载POS数据、地面基站点GPS测量数据以及激光扫描数 据,通过解算以获取用户选定坐标系下的激光点云数据;2.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软件譬如TerraSolid (该软件系基于MicroStation平台运 行,包括TerraScan、 TerraModeler以及TerraPhoto三个模块),或者Leica等公司的软件进行 激光点云数据的分类、坐标系统转换以及DEM和DOM的生成;3. DEM与DOM须满足1/2000比例尺精度要求;4. DEM与DOM的分块按照正南正北进行分块,分块大小为3kmX3km,数据格式通 常采用GeoTiff格式或其它通用格式。步骤3:将DEM、 DOM以及激光点云数据等导入具备DEM与DOM儿何叠加构建三维场景、 优化选线、断面自动提取、平面地物快速采集、调绘图以及影像路径图输出、预排杆、海量 空间数据快速调度与管理等基本功能的优化选线平台,并按航带输出影像调绘图(将分块后 的正射影像图进行拼接),通常为1/1万比例尺,将其打印输出后进行航外调绘作业。 步骤4:在优化选线平台中,设计人员参考调绘资料并根据《110 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 规程》(DL/T 5092-1999)、《220kV 500kV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7-05) 等规程进行优化选线。步骤5:根据所选路径进行断面自动提取,设计人员在此断面基础上进行预排杆,如若预排杆通 过,则输出影像路径图以及优化选线转角坐标成果,否则,返回步骤四重新进行优化选线作 业。步骤6:根据优化选线路径成果进行平断面图数据采集。具体来讲,断面数据(包括左右边线以及中线)通过DEM数据自动提取,但是对于风偏以及危险点,则在三维场景中人工采集。 平面数据通过DOM数据进行人工快速采集,对于房高、树高等信息则利用DEM、 DOM以 及激光点云数据进行自动提取。 步骤7:设计人员根据平断面图数据利用已有排杆软件进行优化排杆作业。本发明与目前所采用的基于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的优化选线技术相比,其突出的实质性特 点和显著的进步是1. 作业环境的适应范围更广。尤其是对于植被茂密以及无人区,航空摄影测量作业由 于无法布设像控往往无法进行,但对于机载激光雷达航飞数据采集与处理而言,则无须此顾 虑;2. 测量精度更高。尤其是对于植被覆盖较多地区,由于激光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能 够获取到更高精度的地形表面数据,航空摄影测量作业方法需要作业人员估计树高,方可获 取到地形表面数据,因此其测量误差较大,尤其是高程精度;3. 优化选线更加精确,塔位选择更加合理,工程投资精细控制,有效减少森林砍伐、 农田占用以及房屋拆迁等,最大限度避免线群矛盾。高精度DEM数据、DOM数据以及激光 点云数据的支持,使得对地形地物的判读、空间信息的量测与获取更加准确和便捷,诸如房 高、树高以及塔高等信息可借助激光点云数据方便地自动提取,有利于在选线过程中对一些 重要地物的避让,譬如公路、村庄、规划区、庙宇、榕树、矿区等,设计人员能够更加精确 细致地进行路径选择,更加精细地控制工程投资,更加合理地选择塔位,最大限度避免线群 矛盾的发生;4. 更有利于实现数字电网。数字电网的建设是必然趋势,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可 直接用于数字电网建设,业主无须再次投资进行航飞数据获取,能够为业主节省潜在投资并 可加快数字电网建设;5. 更有利于实现终勘定位或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改线。机载激光雷达路径优化选线平台无需配备航空摄影测量所需的专业立体观测设备,并可非常方便地安装在便携机上,因 此设计人员可在野外现场进行选线,并根据即时断面数据进行预排杆,大大提高改线作业效 率;6.优化选线效率更高。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更高,无须进行航外像控测 量。选线平台操作简便,三维场景更加逼真,可方便进行全线漫游以及多视角观察,便于设 计人员从整体上把握线路路径。内业平断面测图作业效率大大提高。经统计,与基于航空摄 影测量方法的优化选线技术相比,其内业平断面测图作业效率可提高75%左右。


图1为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作业流程图; 图1的解释见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平台功能图;图2中,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平台功能包括DEM与DOM几何叠加构建线路走廊三维 场景、优化选线、断面自动提取、平面地物快速采集、影像调绘图输出、影像路径图输出、 预排杆以及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调度与管理。图3为架空送电线路排杆成果图。图3中的上部分为断面图;下部分是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南宁50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为例,按照图l所示工作流程,详细说明如下步骤一机载激光雷达航飞设计与数据采集1. 根据初步设计路径方案以及相关的规程规范,利用1/1万、1/5万或者其它具有地理 定位的遥感卫星影像进行航飞设计并进行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集;2. 坐标系统设计。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高斯投影,3度带。高程基准采用1956黄海 高程;3. DEM与DOM精度设计。DEM与DOM成果须达到1/2000比例尺精度要求;4. 航高设计。根据DEM与DOM产品精度,确定激光点间隔为2.5米,影像分辨率不 大于0.3米,据此确定航高,与机载激光雷达设备的性能相关;5. 在线路沿线范围内(并不一定必须在所需采集数据的线路走廊范围内)布设不少于2 个地面GPS基站,并确保摄区内任意位置距离最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KM,进行地面GPS基站点联测,获取WGS84坐标以及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6. 根据初设路径方案以及地形起伏情况,合理布设航线。具体要求包括1) 每条航线直线飞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2) 每一航带的宽度不小于2km;3) 若一条航带需要几条航线覆盖,必须确保航线间无绝对漏洞;4) 航飞范围应沿线路起点、终点处纵向各向外延伸lkm。7. 飞行平台采用运-5或运-12。步骤二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1. 激光点云数据解算。利用机载POS数据、地面基站点GPS测量数据以及激光扫描数 据,通过解算以获取用户选定坐标系下的激光点云数据;2.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软件譬如TerraSolid软件(该软件系基于MicroStation平 台运行,包括TerraScan、 TerraModeler以及TerraPhoto三个模块)进行激光点云数据的分类、 坐标系统转换以及1/2000比例尺DEM和DOM的生成;3. DEM与DOM数据分块。为了便于数据快速调度与管理,将DEM与DOM数据按照 正南正北分块,分块大小为3kmX3km,各分块间保持至少10米重叠。步骤三DEM、 DOM及激光点云数据导入优化选线平台,输出影像调绘图并进行航外调绘1. 将DEM、 DOM以及激光点云数据导入具有如图二所示功能的优化选线平台,以实 现对DEM、 DOM和激光点云数据的快速调度、管理与应用;2. 输出影像调绘图。通过将分块的DOM进行拼接,实现每一航带的DOM拼接输出, 考虑到野外携带以及调绘的需要,通常按照1/10000比例尺输出并打印;3. 航外调绘。沿可研推荐路径或初设路径对路径左右两侧各300米范围进行调绘。调 绘内容包括平面位置以及高度及交叉角等。平面位置包括建筑物、电力线、通信线以及地下 电缆、道路、水系以及经济作物区以及其它影响线路路径的地物。高度及交叉角调绘包括建 筑物高度、交叉跨越点高度、杆塔高度以及一、二级通信线及地下电缆与线路的交叉角等。步骤四参考航外调绘成果,在优化选线平台中利用DEM、 DOM构建线路走廊三维场景, 根据相关设计规范,进行优化选线1.在优化选线平台中,通过对DEM、 DOM数据的快速压縮、索引实现对其快速调度与管理;2. 将DEM与DOM进行几何叠加,实现线路走廊三维场景的构建(线路走廊地形的三 维建模);3. 设计人员参考航外调绘成果,在三维场景中进行优化选线。步骤五根据所选路径进行断面自动提取,包括中线以及左右边线,利用断面数据进行预排 杆1. 根据所选路径,按照每5米采样间隔(视地形情况而定,对于地形平坦地区,可适 当加大间隔,相反,对于地形复杂地区,可适当减小采样间隔)从DEM数据中自动提取断 面数据,包括中线以及左右边线;2. 设计人员根据断面数据进行预排杆。预排杆通过,则输出影像路径图并进入下一步 骤,否则返回步骤四。步骤六平断面图数据采集1. 根据优化选线路径成果,进行中线以及左右边线断面数据自动提取。对于风偏以及 危险点则在三维场景中人工采集;2. 利用DOM对为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0m范围进行平面地物的快速采集,对于树高、 房高可利用激光点云数据以及DEM数据进行自动提取。同时,对于一些隐蔽地物或者电力 线等,则结合航外调绘成果进行采集。3. 平断面图中,平面比例尺为1/5000,高程比例尺为1/500。步骤七排杆设计人员根据平断面图数据以及设计规范利用优化排杆软件譬如道亨软件进行优化排 杆。如图三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它包括航飞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选线和排杆,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航飞设计,并进行机载激光雷达航飞数据采集;2)将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3)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以及激光点云数据等导入优化选线平台,输出影像调绘图,并进行航外调绘作业;4)参考野外调绘成果,在优化选线平台中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几何叠加构建线路走廊三维场景,根据线路设计规范,进行线路优化选线;5)根据即时自动提取的断面图进行预排杆,预排杆通过后输出影像路径图;6)根据优化选线路径成果进行平断面图数据采集;7)优化排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航飞设计,利用 机载激光雷达以及航空数码影像设备采集数据的步骤是根据可研审查后的推荐路径方案或 初步设计路径方案,利用1/1万、1/5万或者其它具有地理定位的遥感卫星影像进行航飞设计 并进行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具体如下① DEM与DOM精度设计,DEM与DOM成果须达到1/2000比例尺精度要求;② 航高设计,根据DEM与DOM产品精度,确定激光点间隔为2.5米,影像分辨率 不大于0.3米,据此确定航高,与机载激光雷达设备的性能相关;③ 在线路沿线范围内布设不少于2个地面GPS基站,并确保摄区内任意位置距离最 近基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50KM,进行地面GPS基站点联测,获取WGS84坐标以及 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④ 根据初设路径方案以及地形起伏情况,合理布设航线,具体要求包括1) 每条航线直线飞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2) 每一航带的宽度不小于2km;3) 若一条航带需要几条航线覆盖,必须确保航线间无绝对漏洞;4) 航飞范围应沿线路起点、终点处纵向各向外延伸lk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机载激光雷达 数据处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的过程具体如下① 激光点云数据解算,对激光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分类后,利用机载POS数据、地 面基站点GPS测量数据以及激光扫描数据,通过解算以获取用户选定坐标系下的激 光点云数据;②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软件譬如TerraSolid软件,该软件系基于MicroStation 平台运行,包括TerraScan、 TerraModeler以及TerraPhoto三个模块,进行激光点云 数据的分类、坐标系统转换以及1/2000比例尺DEM和DOM的生成;③ DEM与DOM数据分块,将DEM与DOM数据按照正南正北分块,分块大小为 3kmX3km,各分块间保持至少10米重叠。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参考野外调绘成 果,在优化选线平台中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几何叠加构 建线路走廊三维场景,根据线路设计规范,进行线路优化选线的过程具体如下① 将DEM、 DOM以及激光点云数据导入具有如图二所示功能的优化选线平台,以 实现对DEM、 DOM和激光点云数据的快速调度、管理与应用;② 输出影像调绘图,通过将分块的DOM进行拼接,实现每一航带的DOM拼接输出;③ 航外调绘,沿可研推荐路径或初设路径对路径左右两侧各300米范围进行调绘, 调绘内容包括平面位置以及高度及交叉角等,平面位置包括建筑物、电力线、通信 线以及地下电缆、道路、水系以及经济作物区以及其它影响线路路径的地物,高度 及交叉角调绘包括建筑物高度、交叉跨越点高度、杆塔高度以及一、二级通信线及 地下电缆与线路的交叉角。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即时自动提 取的断面图进行预排杆,预排杆通过后输出影像路径图的过程具体如下① 在优化选线平台中,通过对DEM、 DOM数据的快速压縮、索引实现对其快速调 度与管理;② 将DEM与DOM进行几何叠加,实现线路走廊三维场景的构建,即线路走廊地形 的三维建模;③ 设计人员参考航外调绘成果,在三维场景中进行优化选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优化选线路 径成果进行平断面图数据采集的过程具体如下①根据所选路径,按照每5米采样间隔,从DEM数据中自动提取断面数据,包括中线以及左右边线; 设计人员根据断面数据进行预排杆,预排杆通过,则输出影像路径图并进入下一 步骤,否则返回步骤四;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优化选线路 径成果进行平断面图数据采集的过程具体如下① 根据优化选线路径成果,进行中线以及左右边线断面数据自动提取,对于风偏以 及危险点则在三维场景中人工采集;② 利用DOM对为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0m范围进行平面地物的快速采集,对于树高、 房高可利用激光点云数据以及DEM数据进行自动提取,同时,对于一些隐蔽地物 或者电力线等,则结合航外调绘成果进行采集;③ 平断面图中,平面比例尺为1/5000,高程比例尺为1/500;
8、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化排杆的过程 具体如下;设计人员根据平断面图数据以及设计规范利用优化排杆软件进行优化排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送电线路优化选线方法,它采用机载激光雷达设备获取线路走廊范围的激光点云数据以及航空数码影像数据,通过对激光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分类后,对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进行处理,将地表点生成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然后利用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及航空数码影像的内外方位元素对航空影像进行正射纠正以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通过将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几何叠加实现线路走廊的三维可视化以进行线路路径优化选线,最后根据平断面图数据,进行预排杆和排杆作业。本发明选线平台操作简便,三维场景逼真,可方便进行全线漫游以及多视角观察,内业平断面测图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与基于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的优化选线技术相比,其内业平断面测图作业效率可提高75%左右。
文档编号H02G1/02GK101335431SQ20081007372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7日
发明者何勇波, 刘改进, 吕健春, 张正均, 坚 彭, 徐祖舰, 陈 曾, 李新科, 王滋政, 锋 阳, 伟 黄, 黄文京 申请人: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