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互连连接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连接器。尤其是,该中继连接器可用来将印刷电路板上承载的导体彼此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以层叠状态例如三层储存在电气接线箱中。
背景技术:
载于车辆中的公知电气接线箱的壳体包括层叠单元,在该层叠单元中,通过将导体金属片模压成给定形状来形成汇流排并且交替叠置绝缘体片。壳体进一步包括电路单元,例如印刷电路板,在该电路单元上,导体例如铜箔印制成给定电路图案。当壳体包括多个层叠状态的电路单元时,各电路单元上的导体经由中继连接器连接,这样导体可彼此电连接。
JP-A-2001-15952(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包括这种中继连接器的电气接线箱1。如图7所示,该电气接线箱1设置有层叠的汇流排单元2和印刷电路板3。层叠的汇流排单元2的绝缘体片承载壳体(中继连接器),该壳体包括突出形式的中继端子4(在图中未示出)。中继端子从下面连接到层叠的汇流排单元2的汇流排上并且从上面连接到连接器端子5的第一端部5a。连接器端子5的第二端部5b焊接到印刷电路板3的导体上。以这种方式,在层叠的汇流排单元2的汇流排和印刷电路板3的导体之间实现了连接。
然而,近来,由于快速增长的电子设备量而导致的电路数量的增长产生了如下问题,即,当期望的电路形成有两个电路单元时,这两个电路单元在水平方向上被扩大,从而连接这些电路单元的中继连接器不得不制造得更大。因而,同样使得电气接线箱在水平方向上扩大。
当然,通过将这三个电路单元6、7、8沿从上到下的方向带有一定间隔地保持在壳体中并且将这些电路单元的导体彼此连接可以使得各电路单元小型化。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壳体4必须设置在中间位置的电路单元7上和底部的电路单元8上(图8)。当壳体4形成在各电路单元上时,电路单元之间的间隔变得更宽,电气接线箱在垂直方向上变得更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继连接器,包含在电气接线箱中的导体可容易地与该中继连接器电连接,并且可处理复杂的电路图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在电气接线箱中并且将包含在所述电气接线箱中处于层叠状态的导体电连接的中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厚框架的第一端子容纳部分和与其成台阶状布置的具有薄框架的第二端子容纳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容纳部分包括第一中继端子,所述第一中继端子是长的并且每个端子配置用来沿厚度方向从顶部接收电气接线箱中的导体的连接器端子和从底部接收电气接线箱中的其他导体的连接器端子,而所述第二端子容纳部分包括第二中继端子,所述第二中继端子是短的并且每个端子配置用来从一侧接收所述电气接线箱中的导体的连接器端子并且配置用来突出地设置可直接连接到其他导体的连接件。
因而,中继连接器的壳体包括具有厚框架的第一端子容纳部分和具有薄框架的第二端子容纳部分,并且前者包括长的第一中继端子,而后者包括短的第二中继端子。当电气接线箱包括以给定距离叠置的三个印刷电路板时,中间位置的印刷电路板可设置有孔,中继端子可穿过该孔布置。然后,通过将连接到各导体的连接器端子插入到第一中继端子中,布置在叠置的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可彼此连接。另外,通过将从第二中继端子突出的部分(引脚状连接器端子)插入到中间位置的印刷电路板中设置的端子孔中,实现了顶部和中间的电路板上以及底部和中间电路板上的导体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中继端子沿厚度方向在其两端设置有可接收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端子接收部分并且设置有横向突出的连接件,这样所述第一中继端子可连接到三个导体。
于是,顶部、中部和底部位置的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可经由第一中继端子彼此连接。
合适地,所述第一端子容纳部分的一个端面沿厚度方向具有与所述第二端子容纳部分的相应表面相同的高度,而所述第一端子容纳部分的另一个端面从所述第二端子容纳部分的另一个端面台阶状突出。
在上述构造中,壳体的形成第一端子容纳部分的突出部分突出穿过中间位置的电路板,而壳体的形成第二端子容纳部分的那部分置于中间位置的电路板上,这样中继连接器可稳定保持。
另外,由于第一端子容纳部分和第二端子容纳部分具有相同高度的端面而没有突起,所以顶部或底部电路板和安装有中继连接器的中间位置的电路板之间的间隔可被最小化。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突出的引导肋,所述引导肋可与安装有所述导体的电路板中形成的切割部分或通孔配合,这样所述电路板可相对于所述壳体定位。
在上述构造中,从中继连接器突出的引导肋可与顶侧和/或底侧的电路板中的切割部分或通孔配合,而中继连接器保持在中间位置的电路板上。因此,顶部和底部电路板可相对于中继连接器精确放置。结果,中继端子和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之间的连接可精确实现而不会使得端子变形,同时实现连接工作。
优选地,所述引导肋设置有肩部,所述肩部可与所述电路板中的所述切割部分或通孔的外围边缘抵靠,这样所述电路板可以给定的距离相对于所述壳体定位。
在上述构造中,引导肋的肩部允许中继连接器和电路板以给定间隔定位。相应地,连接器端子可根据设计的尺寸精确地插入到中继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分中。这防止了连接器端子和中继端子损坏。另外,肩部也可以保持上侧的电路板。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中继连接器设置有长的端子容纳器和短的端子容纳器,它们分别包括不同形状的第一中继端子和第二中继端子。相应地,三层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可经由中继端子以各种方式连接,例如通过使上层电路板上的导体与下层电路板上的导体连接,中层电路板上的导体与上层或下层电路板上的导体连接或者所有三层电路板上的导体连接。
图1(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继连接器的纵向正视图;图1(B)是其侧向正视图;图2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中继连接器的电气接线箱的剖视图;图3是当第二中继端子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时局部放大部分的剖视图;图4(A)是中继连接器的纵向正视图,示出了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端子如何插入到端子容纳部分;图4(B)是其侧向正视图;图5(A)是当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端子插入到端子容纳部分中时,中继连接器的纵向正视图;图5(B)是其侧向正视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7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实例;和图8示出了现有技术的问题;其中10中继连接器11壳体12厚框架部分13薄框架部分14第一端子容纳部分(长)15第二端子容纳部分(短)16引导肋16a台阶状部分20第一中继端子21第二中继端子30层叠部件40第一印刷电路板41、42、61、62连接器端子43绝缘板43a凹口部分45、53、63导体50第二印刷电路板60第三印刷电路板100电气接线箱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1-5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电气接线箱100包括由上壳101、中壳102和下壳103构成的壳体。壳体固定地包括层叠部件30,汇流排31和绝缘板32交替层叠在所述层叠部件中,壳体还包括三个带有一定间隔叠置的印刷电路板40、50、60。三个印刷电路板40、50、60上的导体经由中继连接器10连接。
如图1A所示,中继连接器10包括细长壳体11,在其中部沿伸长方向向下突起为台阶状方式,形成厚框架部分12。相应地,该厚框架部分12的两侧形成薄框架部分13。相反,壳体11的上表面制造成平坦的,没有台阶状的构造。
厚框架部分12和薄框架部分13分别设置有第一端子容纳部分14和第二端子容纳部分15,其沿厚度方向横跨相应的框架部分。厚框架部分12中的第一端子容纳部分14包括第一中继端子20,每个中继端子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端子接收部分20a、20b。另一方面,薄框架部分13中的第二端子容纳部分15包括第二中继端子21,第二中继端子分别设置有端子接收部分21a和可直接连接到电路板导体的连接件21b。如图3所示,第二中继端子21包括通过向内折叠置于端子接收部分21a上的金属件而形成的电接触部分。以这种方式,不管连接器端子42是从顶部或者底部插入,连接器端子42都通过电接触部分保持,并且从而实现电连接。
另外,引导肋16沿其长度方向(即,安装端子容纳部分的方向)带有间隔地从壳体11的后面11a向上安装。引导肋16面对后面11a的面被切割成台阶部分16a,该台阶部分具有相对于垂直放置的引导肋16为水平的面。第一印刷电路板40(下文描述)的绝缘板43在对应于引导肋16的位置处设置有凹口部分43a。通过使引导肋16穿过凹口部分43a,绝缘板43和中继连接器10放置得彼此相抵。
中继连接器10固定到第二印刷电路板50,在这三个印刷电路板40、50和60中,该第二印刷电路板放置在中间。第二印刷电路板50的绝缘板51包括凹口部分51a,中继连接器10的厚框架部分12的向下突出的部分穿过该凹口部分,而薄框架部分13的底面放置在绝缘板51上。然后,通过螺栓固定到第二印刷电路板50的绝缘板51,中继连接器10被固定。另外,绝缘板51设置有与中继连接器10的第二端子容纳部分15连通的通孔,连接器端子62可从下方穿过该通孔。
如图3所示,第二中继端子21的连接件21b容纳在薄框架部分13的第二端子容纳部分15中。该连接件21b从中继连接器10之下穿过第二印刷电路板50的绝缘板51突出并且通过焊接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50的导体53上。
中继连接器10的厚框架部分12的第一端子容纳部分14从上面接收焊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导体45上的连接器端子41,该连接器端子41连接到第一中继端子20的端子接收部分21a,并且从下面接收焊接到第三印刷电路板的导体63上的连接器端子61,该连接器端子61连接到第一中继端子20的端子接收部分20b。从而连接器端子41和61经由第一中继端子20连接。
另一方面,中继连接器10的薄框架部分13的第二端子容纳部分15从上面接收焊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导体45上的连接器端子42,或者从下面接收连接到第三印刷电路板60的导体63上的连接器端子62,该连接器端子62连接到第二中继端子21的端子接收部分21a。从而,连接器端子42或连接器端子62经由第二中继端子21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50的导体53。
电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的导体45的连接器端子41、42然后插入到中继连接器10的端子容纳部分14、15。如图4所示,当第一印刷电路板40移动接近固定到第二印刷电路板50的中继连接器10时,中继连接器10的引导肋16的末梢首先插入到形成在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绝缘板43中给定位置的凹口43a,然后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连接器端子41、42的末梢插入到中继连接器10的端子容纳部分14、15中。以这种方式,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左右方向X相对于中继连接器10调节。如图5所示,当第一印刷电路板40被进一步推向中继连接器10时,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连接器端子41、42可靠地插入到中继连接器的端子容纳部分14、15中。除此之外,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凹口部分43a的边缘放置在引导肋16预定高度位置处形成的肩部16a上,因此可确定中继连接器10和第一印刷电路板40之间的距离。
图4和5没有示出夹在第一印刷电路板40和中继连接器10之间的中间壳体102。实际上,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连接器端子41、42和中继连接器10的引导肋16穿过设置在中间壳体102中的通孔并且朝向中间壳体102的另一侧突出。
在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导体45的连接器端子中,未连接到中继连接器10的那些连接器端子44突出到上壳体101中设置的保险丝容纳部分104、继电器容纳部分105、连接器容纳部分106或设置在中间壳体102上的连接器容纳部分107中,并且从而分别经由保险丝、继电器或连接器连接到外部电路。
同样,第一印刷电路板40上的导体连接到通过向下折叠层叠部件30中的汇流排31而形成的凸片(未示出)。
第二印刷电路板50上的导体53同样通过焊接连接到连接器端子52,并且连接器端子52突出到下壳体103的连接器容纳部分108中从而与外部电路连接。
在上述构造中,第一印刷电路板40上的导体45可通过设置在中继连接器10的厚框架部分12的第一端子容纳部分14中的第一中继端子20和连接器端子41、61连接到第三印刷电路板60的导体63。同样,或者是第一印刷电路板40上的导体45和第二印刷电路板50上的导体53、或者是第三印刷电路板60上的导体63和第二印刷电路板50上的导体53可经由设置在薄框架部分13的第二端子容纳部分15中的第二中继端子21和连接器端子彼此连接。在上述中继连接器10中,一个单个连接器能够分别使得三个印刷电路板40、50、60上安装的导体45、53、63彼此连接。
另外,设置在中继连接器10中的引导肋16预先固定了中继连接器10和第一印刷电路板40之间的位置。相应地,连接到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导体45的连接器端子41、42可靠地插入到中继连接器10的端子容纳部分14、15中。
此外,引导肋16的肩部16a允许中继连接器10和第一印刷电路板40之间的位置隔开给定间隔固定。因此,连接器端子41、42可精确地根据设计的尺寸插入到中继连接器10的端子容纳部分14、15中,这样可避免连接器端子41、42和中继端子14、15损坏。此外,第一印刷电路板40可通过肩部16a支撑。
在上述实施例中,中继连接器10沿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外围边缘布置,并且为此,第一印刷电路板40的绝缘板43设置有用来通过引导肋16的切割部分43a。然而,当中继连接器10布置在面对第一印刷电路板40中心部分的位置时,引导肋16穿过绝缘板43中设置的通孔。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端子容纳部分14’中的第一中继端子20’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与用于第二中继端子的连接件相似的连接件20c’也用于长的第一中继端子20’,并且连接到第二印刷电路板50’上的导体53’。以这种方式,相应的第一到第三印刷电路板40’、50’和60’上的导体45’、53’、63’都被电连接。
由于其他配置、功能和效果都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过,所以除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之外,在这里省略了它们。
工业适用性本发明的中继连接器可用于连接位于汽车中配备的电气接线箱的壳体中设置的电路元件如印刷电路板。特别是,它适用于将三片印刷电路板上的导体彼此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设置在电气接线箱中并且将包含在所述电气接线箱中处于层叠状态的导体电连接的中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连接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厚框架的第一端子容纳部分和与其布置成台阶状的具有薄框架的第二端子容纳部分;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容纳部分包括第一中继端子,所述第一中继端子是长的并且每个端子配置用来沿厚度方向从顶部接收电气接线箱中的导体的连接器端子和从底部接收电气接线箱中的另一导体的连接器端子,而所述第二端子容纳部分包括第二中继端子,所述第二中继端子是短的并且每个端子配置用来从一侧接收所述电气接线箱中的导体的连接器端子并且突出地设置可直接连接到另一导体的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中继端子沿厚度方向在其两端设置有可接收所述连接器端子的端子接收部分并且设置有横向突出的连接件,这样所述第一中继端子可连接到三个导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继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容纳部分的一个端面沿厚度方向具有与所述第二端子容纳部分的相应面相同的高度,而所述第一端子容纳部分的另一个端面从所述第二端子容纳部分的另一个端面台阶状突出。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继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突出的引导肋,所述引导肋可与安装有所述导体的电路板中形成的切割部分或通孔配合,这样所述电路板可相对于所述壳体定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连接器,其中所述引导肋设置有肩部,所述肩部可与所述电路板中的所述切割部分或通孔的外围边缘抵靠,这样所述电路板可以给定的距离相对于所述壳体定位。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电连接包含在电气接线箱(100)中的导体的互连连接器(10)。在互连连接器(10)的壳体(11)中,通过一定的高程差设置有长的第一端子容纳部分(14)和短的第二端子容纳部分(15),并且长的第一互连端子(20)容纳在第一端子容纳部分(14)中。第一互连端子(20)成型为能够连接与从对置的上下方、侧面插入的导体相通的连接端子(41、61)。另一方面,短的第二互连端子(21)包含在第二端子容纳部分(15)中。第二互连端子(21)成型为允许包含在电气接线箱(100)中的导体的连接端子从一侧插入/连接,并且允许从第二互连端子(21)突出的连接件(21b)与其他导体直接连接。
文档编号H02G3/16GK1985416SQ200580023488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3日
发明者冈达也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