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48088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制动器制动力调节结构,尤指一种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制动构造(如运动脚踏车的制动器)主要包含有一转子与一定子所构成,而在定子上枢设有二片相对应的弧形制动板,且在该弧形制动板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偶数磁极的弧形永久磁铁。该弧形永久磁铁的外环面对应于转子的轮缘内环面,并在其间具有一适当的空气隙。当转子旋转时,利用永久磁铁与转子间所感应产生的涡流(Eddy Current),以达到转子制动的功效,而弧形永久磁铁的外环面与转子的内环面间的空气隙愈小时,其感应的涡流愈大,其产生的制动力量也愈大。
在制动力的调节方面,该现有制动构造由一缆线以手动操作方式拉动弧形制动板的其中一端,以调节该永久磁铁的外环面与转子的内环面间的空气隙距离,进而达到调整该制动器的制动扭力大小。
属于此类型的现有制动器结构,亦见于其它的专利中请中,例如美国专利第6,360,855号发明专利中,其揭露了一种健身脚踏车使用的制动器结构,该制动器包括有第一碟板及第二碟板,其间以一中心轴贯穿。在其两个碟板之间具有数个杆体及滚轮,以使两个碟板之间具有适当间距。在该制动器内部有两个弧形板,并其外环面设有磁铁。该弧形板的一端枢设两个碟板之间,另一端则连接一拉引线。当拉引该拉引线时,可改变制动器的制动效果。
这些现有制动器构造中,其缺点在该构造必需以手动操作的方式来调节该制动器的制动力。若欲将该手动操作的功能改为电动控制时,则必须要由该制动器的外部引入电源来供给电动的驱动机构使用,造成该制动器在实际应用时的装设位置被限制在有电源的地方,继而将造成接电上的麻烦与不便。
为使一般制动构造跳脱插接电源的限制,而具有可以方便的在不特定的场所中使用的特性,是以对该现有制动器仍有再改进的必要。
为因应此一需求,业者研发出自激发电的制动器结构,例如美国专利第6,084,323b号发明专利中,其揭露了一种自激发电制动的制动装置,其在一飞轮侧边配置一发电线圈,当该飞轮转动时,可由该发电线圈产生电能,以产生制动力。然而,在此一先前专利案中,其发电线圈必需配合一大飞轮结构,才能产生所需的电能,而无法整合于制动器的结构中,故在组装较为麻烦,且无法达到结构精简的目的。
发明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在制动机构中具有自激发电功能以提供内部的拉引机构及控制面板所必需的电力,而达免接电及方便安装使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定子,具有一中心转轴;一转子,转子形成在该定子的外环面,并可随着该中心转轴的转动而转动;多个N、S极性交错排列成环状的磁极,配置在该中心转轴外环面;一对弧形制动板,配置在该定子的外环面与转子的内环面之间;该弧形制动板之一端由一枢连结构而枢设于定子的外环面,而另一端则相邻对应形成自由端;一拉引机构,设置在该定子上,其包括有一马达,可分别拉引该弧形制动板的自由端;多个永久磁铁,固定在该弧形制动板的外环面上,并与该转子的内环面之间形成一空气隙;多个发电线圈,间隔地定位在该定子邻近于该磁极的外环面位置处,当该中心转轴转动时,带动该磁极转动,而使该发电线圈感应产生一感应电动势;一电路基板,配置在该定子,其布设有一控制电路及一电力管理电路,连接于该各个发电线圈,接收各个发电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由该电力管理电路的控制,将各个发电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整流及稳压之后,由该控制电路产生直流电压控制该马达的转动,再由该拉引机构对该弧形制动板的自由端产生不同的拉引力,以改变该弧形制动板上的永久磁铁与转子的内表面间的空气隙,以调节该制动器的制动力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提出另外一种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包括有一定子,具有一中心转轴;一转子,转子形成在该定子的外环面,并可随着该中心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一对弧形制动板,配置在该定子的外环面与转子的内环面之间;该弧形制动板的一端由一枢连结构而枢设于定子的外环面,而另一端则相邻对应形成自由端;一拉引机构,设置在该定子上,其包括有一马达,可分别拉引该弧形制动板的自由端;多个永久磁铁,固定在该弧形制动板的外环面上,并与该转子的内环面之间形成一空气隙;至少一磨擦发电组,其内置有一线圈及传动杆,而该磨擦发电组的外侧端延伸出一磨擦轮,可抵触于该转子的内环面,当该转子转动时,该磨擦轮会随之而被转动,进而带动该传动杆及线圈,使该磨擦发电组产生电力;一电路基板,配置在该定子,其布设有一控制电路,可接收该磨擦发电组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整流及稳压之后,由该控制电路产生直流电压控制该马达的转动,再由该拉引机构对该弧形制动板的自由端产生不同的拉引力,以改变该弧形制动板上的永久磁铁与转子的内表面间的空气隙,调节该制动器的制动力大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图4为显示图3中电力管理电路的电力管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磨擦发电组的剖视图。
图号说明10 中心转轴11 转子12 磁极20 定子20a枢轴20b枢轴20c自由端 20d自由端21 弧形制动板 22 永久磁铁23 第一发电线圈23a第二发电线圈23b第三发电线圈23c第四发电线圈23d第五发电线圈23e第六发电线圈24 电力管理电路25 控制电路
26 调节单元27 控制台200电路基板201导线271充电电路272可充电电池273LED指示灯及背光源 274控制台显示屏30 拉引机构31 马达311传动轴 32 齿轮组33 圆形齿盘34a、34b 拉引线35 抗压弹簧41 磨擦发电组411磨擦轮 412传动杆413线圈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主要构造包括有一个中心转轴10、一个可随中心转轴10运转的转子11、一定子20、与二组弧形制动板21所构成。该转子11可由铸铁、锻铁或铸钢所制成。
该弧形制动板21的其中一端由枢连结构,例如两个相邻的枢轴20a、20b,而枢连结合于定子20的外环面适当位置处,另一端则悬空而可使其外环弧面对应于转子11的内环面。由调整该二弧形制动板21的外环面与转子11的内环面间的空气隙,可达到控制该制动器的制动力大小。
在弧形制动板21的外环面固定有数个永久磁铁22,且该等永久磁铁22的外环面对应于转子11的内环面而为弧面,本实用新型在中心转轴10外环面上设有数个N、S极性交错排列成环状的磁极12,另外在该定子20邻近于该磁极12的位置处,配置有一第一发电线圈23。
此外,在该定子20上设有一组用来调整弧形制动板21与转子11的空气隙的拉引机构30。该拉引机构30包括有一对拉引线34a、34b,该拉引线34a、34b的一端分别连结于该弧形制动板21的自由端20c、20d,而另一端可由一马达31的传动轴311予以卷动拉引。故由拉引线34a、34b的拉紧与放松,亦可控制该弧形制动板21的外环面与转子11的内环面间的空气隙,可达到控制该制动器的制动力大小。
每一弧形制动板21的内环面适当处与定子20之间设有一抗压弹簧35,使弧形制动板21得由该抗压弹簧35提供一向外复位的弹性力。当转子11停止运转时,该弧形制动板21需回复原位(扭力最轻处),以防止运动者的运动伤害。
据上述,当中心转轴10转动时,会带动转子11旋转。此时,在定子20的弧形制动板21上的永久磁铁22与转子11间即会发生磁激的涡流现象,以使转子11产生制动效果。
同时,当该中心转轴10转动时,配置在该中心转轴10外环面的磁极12会与第一发电线圈23因磁激感应,而使该第一发电线圈23产生感应电势。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大致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其拉引机构30亦可以减速齿轮组32予以取代,并于该齿轮组32中包括有一圆形齿盘33,而在该圆形齿盘33的其中一盘面的相对位置分别固定一拉引线34a的一端,而拉引线34a、34b的另一端则分别连结于该弧形制动板21的自由端20c、20d。该拉引线34a、34b例如可为连杆或绳索,用以连结该弧形制动板21的自由端与拉引机构30。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该定子20邻近于该磁极12的位置处,配置有一第一发电线圈23、第二发电线圈23a、第三发电线圈23b、第四发电线圈23c、第五发电线圈23d、第六发电线圈23e。当中心转轴10转动时,该各个发电线圈23~23e亦会与该中心转轴10外环面的磁极12因磁激感应,而产生感应电势。
该第二至第六发电线圈23a~23e所产生的感应电势在经过整流及稳压之后所产生的直流电压可用作并联供应至该拉引机构30的马达31,以增强第一发电线圈23在实际应用时可能的电力不足的问题。
该第二至第六发电线圈23a~23e所产生的感应电势在经过整流及稳压之后所产生的直流电压,除了作为并联供电的用途之外,亦可移作其它用途,例如供应一电路基板200上所布设的控制电路25中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组件所需的工作电压,再由该电路基板200与马达31之间的导线201供应电力至马达31。该第二至第六发电线圈23a~23e所产生的感应电势也可以供应控制电路中的指示灯号点亮、显示屏或其它运动设备所需的工作电压。
参阅图3所示,其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其显示第一发电线圈23、第二至第六发电线圈23a~23e所产生的电力可由一电力管理电路24作电力的管理与分配。
当本实用新型中仅配置一个发电线圈(例如第一发电线圈23)时,该发电线圈所产生的电力会经过该电力管理电路24供应电力至马达31及控制台27共享电力。在该控制台27中包括有一充电电路271、一可充电电池272、一LED指示灯及背光源273、一控制台显示屏274。
该发电线圈所产生的电力经过电力管理电路24后,可送至一控制电路25中,再由该控制电路25控制马达31的转动状态。该控制电路25中可包括有现有的整流器及稳压器,以将该第一发电线圈23产生的感应电势进行整流与稳压后输出一直流电压,以控制该拉引机构30的马达31产生顺时针转动或反时针转动的动作。该控制电路25亦可连接有一调节单元26,使用者可由该调节单元26调节及预设定马达31的旋动角度。
当马达31为顺时针转动时,该圆形齿盘33经齿轮组32的传动而顺时针转动,并拉引该拉引线34,故弧形制动板21被拉引线34拉引向该定子20的方向偏移,使该弧形制动板21上的永久磁铁22的外环面与转子11的内环面间的空气隙变大,使施加至转子11的制动力变小。
而当马达31逆时针转动时,则可放松拉引线34对弧形制动板21的拉引,故该弧形制动板21由抗压弹簧35的向外回复力,而使弧形制动板21上的永久磁铁22的外环面与转子11的内环面间的空气隙变小,使施加至转子11的制动力变大。如此,即可达到以电控自动调整制动器的制动力大小的目的。
而当本实用新型中配置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发电线圈时,其中一个发电线圈所产生的电力会经过该电力管理电路24供应电力至控制台27中的充电电路271、一可充电电池272、一LED指示灯及背光源273、一控制台显示屏274,而另一组则供应电力至马达31。但马达31大部份时间(例如90%时间)可能并未动作,故当马达31未动作时,该供应至马达的电力至经由电力管理电路24的控制,而由充电电路271供应充电电压至可充电电池272。
在图3中的电力管理电路24中,其可针对各个发电线圈所产生的电力予以管理。参阅图4所示,其显示该电力管理电路24的电力管理示意图。
当中心转轴10的转速(RPM)不等于0时的时间区间P1中,正常供电至马达31使之正常工作,且正常供电至控制台27中的充电电路271、一可充电电池272、一LED指示灯及背光源273、一控制台显示屏274。
而当中心转轴10的转速(RPM)等于0时的时间区间P2中,当中心转轴10的转速等于0的时间t1开始,至一预定时间t2时,则在电力管理电路24的控制之下,停止供电至LED指示灯及背光源273,但仍继续供电至控制台显示屏274。如此可节省耗电量,方便使用者短暂不用。而当到达另一预定时间t3时,才停止供电至控制台显示屏274。在该预定时间t3之后,即进入休眠模式。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其大致结构与前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发电线圈23可由一磨擦发电组41所取代,且此一实施例中并不需在中心转轴10处配置磁极12。而该磨擦发电组41在一壳体中内置有一线圈及传动杆,而该磨擦发电组41包括有一磨擦轮411,其由该磨擦发电组41的外侧端延伸出,而可抵触于该转子11的内环面。故当该转子11转动时,该磨擦轮411会随之而被转动,进而带动该磨擦发电组41中的传动杆412及线圈413,故使得该磨擦发电组41产生电力。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其大致结构与前述图5的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发电线圈23可由一磨擦发电组41所取代,而拉引机构30采用如图2中所示的拉引机构30相同的结构。
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磨擦发电组41的剖视图,其显示在该磨擦发电组41中包括有一磨擦轮411、传动杆412及线圈413。当该磨擦轮411受到转子11带动而转动时,会带动该传动杆412转动,故可由线圈413产生电力。
权利要求1.一种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定子,具有一中心转轴;一转子,转子形成在该定子的外环面,并可随着该中心转轴的转动而转动;多个N、S极性交错排列成环状的磁极,配置在该中心转轴外环面;一对弧形制动板,配置在该定子的外环面与转子的内环面之间;该弧形制动板之一端由一枢连结构而枢设于定子的外环面,而另一端则相邻对应形成自由端;一拉引机构,设置在该定子上,其包括有一马达,该马达分别拉引该弧形制动板的自由端;多个永久磁铁,固定在该弧形制动板的外环面上,并与该转子的内环面之间形成一空气隙;多个发电线圈,间隔地定位在该定子邻近于该磁极的外环面位置处,当该中心转轴转动时,带动该磁极转动,而使该发电线圈感应产生一感应电动势;一电路基板,配置在该定子,所述的电路基板上设置有一控制电路及一电力管理电路,两电路连接于该各个发电线圈,所述的电力管理电路接收各个发电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并将各个发电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整流及稳压之后,由该控制电路产生直流电压控制该马达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引机构包括有一对拉引线,该拉引线的一端分别连结于该弧形制动板的自由端,而另一端由一马达的传动轴予以卷动拉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控制台,连接于该控制电路,在该控制台上设有至少一LED指示灯及背光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台与所述的电力管理电路连接,电力管理电路接收该发电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并将其作为工作电源提供给所述的控制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控制台上更设有一控制台显示屏,该发电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可经由该电力管理电路的控制而供应至该控制台显示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台更包括有一充电电路及一可充电电池,该发电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可经由该充电电路向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7.一种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定子,具有一中心转轴;一转子,转子形成在该定子的外环面,并可随着该中心转轴的转动而转动;一对弧形制动板,配置在该定子的外环面与转子的内环面之间;该弧形制动板的一端由一枢连结构而枢设于定子的外环面,而另一端则相邻对应形成自由端;一拉引机构,设置在该定子上,其包括有一马达,可分别拉引该弧形制动板的自由端;多个永久磁铁,固定在该弧形制动板的外环面上,并与该转子的内环面之间形成一空气隙;至少一磨擦发电组,其内置有一线圈及传动杆,而该磨擦发电组的外侧端延伸出一磨擦轮,可抵触于该转子的内环面,当该转子转动时,该磨擦轮会随之而被转动,进而带动该传动杆及线圈,使该磨擦发电组产生电力;一电路基板,配置在该定子,其布设有一控制电路,可接收该磨擦发电组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整流及稳压之后,由该控制电路产生直流电压控制该马达的转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引机构包括有一对拉引线,该拉引线的一端分别连结于该弧形制动板的自由端,而另一端由一马达的传动轴予以卷动拉引。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中包括有一电力管理电路,连接于该磨擦发电组,以接收其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由该电力管理电路的控制,以将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供应至该控制电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控制台,连接于该控制电路,在该控制台上设有至少一LED指示灯及背光源,该控制台的工作电源由该发电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电力管理电路的控制而供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控制台上更设有一控制台显示屏,该发电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可经由该电力管理电路的控制而供应至该控制台显示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台更包括有一充电电路及一可充电电池,该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可经由该充电电路向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专利摘要一种制动器的反馈调节制动结构,在制动器的中心转轴外环面配置有多个N、S极性交错排列成环状的磁极,一对弧形制动板配置在该定子之外环面与转子之内环面之间,该弧形制动板一端由一枢连结构而枢设于定子的外环面,而另一端则相邻对应形成自由端;一拉引机构,可分别拉引该弧形制动板的自由端;多个永久磁铁,固定在该弧形制动板的外环面上,并与该转子的内环面之间形成一空气隙;多个发电线圈,间隔地定位在该定子上以及邻近于该磁极的外环面位置处;控制电路可接收发电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经整流及稳压之后产生直流电压控制该马达的转动,再由该拉引机构对该弧形制动板的自由端产生不同的拉引力,以调节该制动器的制动力大小。
文档编号H02K49/00GK2749173SQ20042006651
公开日2005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2日
发明者陈侑郁 申请人:陈侑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