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漏电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21907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漏电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漏电断路器,其中开关结构包括:第一线路板,安装在壳体上,能够分别与两相电极片电连接;第二线路板,与第一线路板相对,具有与第一线路板接触以连通电路,从而使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从两相电极片取电的第一位置,和与第一线路板分开以切断电路,从而使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不再从两相电极片取电的第二位置;配合结构,设置在壳体和第二线路板之间,能够驱动第二线路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在对断路器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时,不需要将线路板从断路器壳体上进行拆装,测试效率高,不使用类似于弹性导电片之类的结构,不会依赖该类结构的性能,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
一种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漏电断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0002]断路器一般是连接在电路中,当电路中出现过电流或发生短路时,断路器自动跳闸切断电路,从而为线路和设备提供断电保护。现有的断路器多是塑壳断路器,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通常需要使任意两相电极片之间的绝缘阻隔能够经受一定强度的高压而不被击穿;又由于用于控制断路器跳闸的线路板通常是焊接在塑壳上,并与上述电极片中的两相电连接以取电,为了测试该两相电极片之间的绝缘性能,为了避免高压击穿线路板,往往需要先将线路板拆除,然后再对两相电极片之间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等测试完毕后,还需要将线路板板重新焊接在断路器上,并再次测试线路板的漏电功能是否正常。由上述描述可知,现有技术中为了对成品断路器进行绝缘性能测试,需要破坏已经制作好的断路器成品,测试完毕后,还要再次组装,这不仅费时费力,还难以对所有的断路器都进行该项绝缘性能测试。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04979142A公开了一种脱扣器和具有脱扣器的断路器,并具体公开了一种介电测试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可伸缩地穿设在第二线路板02上的介电测试按钮03,介电测试按钮03具有止挡片08和两个执行件04,一个执行件0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05,复位弹簧05的一端与介电测试按钮03固定连接,另一端抵靠在第一线路板01上,以及安装在第一线路板01上且与取电件07相对的导电弹片06;当需要断路器正常工作时,向下按压并旋转介电测试按钮03,使执行件04向下按压安装在第一线路板01上的导电弹片06,导电弹片06执行件04的按压作用下向下变形至与取电件07接触,从而使第一线路板01和第二线路板02与断路器的两相电极片电连接以取电,止挡片08跟随介电测试按钮03的旋转而转动并卡在壳体上,从而保持该连接状态;当需要对断路器的两相电极片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时,反向旋转介电测试按钮03,止挡片08不再卡在壳体上,复位弹簧05释放弹力推动介电测试按钮03向上运动,执行件04不再按压导电弹片06,导电弹片06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回弹,不再与取电件07接触,第一线路板01和第二线路板02与断路器两相电极片之间的电连接断开。
[0004]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在不拆卸线路板的情况下将线路板与断路器的两相导电片进行闭合和断开操作,然而其借助了安装在第一线路板01下方的导电弹片06和取电件07,导致整个结构较为松散,容易与其他零部件发生相互干涉,并且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另外,上述结构需要依赖导电弹片06的弹性,为了保证弹性,导电弹片06的厚度一般较薄,长时间使用或者使用过程中如出现电火花都会对导电弹片06造成损坏,进而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介电测试结构结构松散,容易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不利于设备小型化,且过多依赖导电弹片的弹性以致使用寿命较低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且经久耐用的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开关结构的漏电断路器。
[0007]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包括:
[0008]第一线路板,安装在壳体上,能够分别与两相电极片电连接;
[0009]第二线路板,与所述第一线路板相对,具有与所述第一线路板接触以连通电路,从而使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从所述两相电极片取电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线路板分开以切断电路,从而使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不再从所述两相电极片取电的第二位置;
[0010]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之间,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线路板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001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线路板上设置有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一导电部,和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二导电部,一个所述第一导电部和一个所述第二导电部分别与所述两相电极片电连接;所述第二线路板上设有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
[0012]仅在所述第二线路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通部才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连通部才连通两个第二导电部。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合结构包括:
[0014]第一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0015]第二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路板上;
[0016]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线路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0017]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线路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合结构包括:
[0019]第一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0020]第二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路板上;
[0021 ]弹性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之间;
[0022]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线路板向着所述第一线路板的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弹性支撑结构被压缩;
[0023]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伸展,推动所述第二线路板向着远离所述第一线路板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002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具有中空内腔,且其朝向所述第二线路板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一凹陷部平滑连接;
[0025]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之间的旋钮,所述旋钮具有穿过所述中空内腔而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操作部,和环绕所述操作部外侧壁设置的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朝向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平滑连接,且适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一凸起部滑动配合。
[002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钮具有中空腔,所述第二线路板上设有凸起柱,所述旋钮通过所述中空腔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凸起柱上。
[002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路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板或位于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之间的所述壳体部分连接。
[002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线路板上成形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线路板的凹腔,所述弹性支撑件插入所述凹腔内部。
[002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腔开设在所述凸起柱内部,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线路板。
[003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其安装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结构。
[0031]本实用新型中所称的壳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是指为相应结构提供支撑或安装位置的支撑体的统称,其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以是有多个壳体部分组成的壳体。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及具有其的漏电断路器,具有以下优占.V.
[0033]1.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第一线路板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第二线路板在配合结构的驱动下,不仅能够向着靠近第一线路板的方向移动至与第一线路板接触的第一位置,从而使电路连通,进而使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都能从两相电极片取电,还能够向着远离第一线路板的方向移动至与第一线路板分开的第二位置,从而使电路切断,进而使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都不再从两相电极片取电;当需要对漏电断路器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时,首先操作驱动结构,使第二线路板运动至第二位置,这时可以将高压加在两相电极片上对该两相电极片之间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且测试过程不会损坏线路板;测试完毕,需要漏电断路器正常工作时,再次操作驱动结构,使第二线路板运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从两相电极片取电,断路器恢复正常工作;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在对断路器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时,不再需要将线路板从断路器壳体上进行拆装,因而测试效率高,且能够对所有的断路器进行此项测试。与现有技术中的介电测试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将控制电路通断的部件放在了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之间,不仅结构紧凑合理,还不会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并且没有使用类似于弹性导电片之类的结构,不会依赖该类结构的性能,因而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0034]2.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第一线路板上设有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一导电部,和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二导电部,且各自中的一个分别与两相电极片电连接,第二线路板上设有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当第二线路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连通部接通两个第一导电部,第二连通部接通两个第二导电部,从而使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从两相电极片取电工作。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仅是用于连通作用,因而材质选用可以更广泛,且可以设置的更加坚实耐用。
[0035]3.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配合结构,和设置在第二线路板上的第二配合结构,只要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能够互相配合,且在第一配合位置时,驱动第二线路板至第一位置,在第二配合位置时,带动第二线路板运动至第二位置,均可实现发明目的,现有技术中可以有多种方案选择。
[0036]4.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配合结构,设置在第二线路板上的第二配合结构,以及设置在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之间的弹性支撑结构,当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一配合位置时,第二线路板向着靠近第一线路板的方向运动至第一位置,弹性支撑结构被压缩;当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二配合位置时,弹性支撑结构伸展,推动第二线路板运动至第二位置;这种设置方式,第二配合结构无需带动第二线路板运动,只需和弹性支撑结构配合即可,简化了第二配合结构,使第二配合结构更易实现。
[0037]5.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旋钮的操作部穿过第一环形凸起的中空内腔而部分位于壳体外部,当需要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处于不同配合位置时,旋转操作部,使旋钮相对于第一环形凸起转动,使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相对,使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相对,进而使第二线路板处于第一位置;或者使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凹陷部配合,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凸起部配合,使第二线路板处于第二位置。
[0038]6.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结构,旋钮上设有中空腔,第二线路板上设有凸起柱,旋钮可转动地套设在凸起柱上,当旋转旋钮时,可避免旋钮发生横向位移,有利于操作稳定。
[0039]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其安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结构,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开关结构,因而自然具有因采用开关结构而带来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 ]图1是现有技术中介电测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是实施例1中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的剖面图。
[0043]图3是图2中第一线路板的立体图。
[0044]图4是图2中第二线路板的立体图。
[0045]图5是第一配合结构在部分壳体上的设置位置图。
[0046]图6是第二配合结构的结构爆炸图。
[0047]图7是旋钮的立体图。
[0048]图8是支板和立板在部分壳体上的设置位置图。
[0049]图9是壳体的整体图。
[0050]图10是图9中安装有盖和螺栓的部分壳体的结构爆炸图。
[0051 ]附图标记:O 1-第一线路板,02-第二线路板,03-介电测试按钮,04-执行件,05-复位弹簧,06-导电弹片,07-取电件,08-止挡片;
[0052]1-壳体,11-第一线路板,12-第二线路板,21-第一导电部,22-第二导电部,23-第一连通部,24-第二连通部,3-第一环形凸起,30-中空内腔,31-第一凸起部,32-第一凹陷部,4-旋钮,40-中空腔,41-第二凸起部,42-第二凹陷部,43-操作部,44-第二环形凸起,5-凸起柱,6-弹性支撑件,7-凹腔,81-安装空间,82-盖,83-侧开口,84-螺纹孔,85-卡合部,86-通孔,8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55]实施例1
[005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线路板11,安装在壳体I上,能够分别与两相电极片电连接;第二线路板12,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1相对,具有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1接触以连通电路,从而使所述第一线路板11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从所述两相电极片取电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1分开以切断电路,从而使所述第一线路板11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不再从所述两相电极片取电的第二位置;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I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之间,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线路板12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0057]本实施例的开关结构,当需要对漏电断路器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时,首先操作驱动结构,使第二线路板12运动至第二位置,这时可以将测试高压直接加在两相电极片上对该两相电极片之间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且测试过程不会损坏线路板(第一线路板11和第二线路板12);测试完毕解除高压,需要漏电断路器正常工作时,再次操作驱动结构,使第二线路板12运动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一线路板11和第二线路板12从两相电极片取电,断路器恢复正常工作;使用本实施例的开关结构,在对断路器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时,不再需要将线路板从断路器壳体上进行拆装,因而测试效率高,且能够对所有的断路器进行此项测试。与现有技术中的介电测试结构相比,本实施例的开关结构将控制电路通断的部件放在了第一线路板11和第二线路板12之间,不仅结构紧凑合理,还不会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并且没有使用类似于弹性导电片之类的结构,不会依赖该类结构的性能,因而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0058]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线路板11上设置有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一导电部21,和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二导电部22,一个所述第一导电部21和一个所述第二导电部22分别与所述两相电极片电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上设有第一连通部23和第二连通部24。仅在所述第二线路板1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通部23才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导电部21,所述第二连通部24才连通两个第二导电部22。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21、第二导电部22、第一连通部23和第二连通部24仅是用于连通作用,与现有技术中的弹性导电片相比,材质的选用可以更广泛,厚度的选择也更为自由,且可以设置的更加坚实耐用。
[0059]如图5-8所示,所述配合结构包括:第一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I上;第二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上;弹性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板11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之间;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线路板12向着所述第一线路板11的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弹性支撑结构被压缩。
[0060]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伸展,推动所述第二线路板12向着远离所述第一线路板11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0061]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I上的第一环形凸起3,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内腔30,且其朝向所述第二线路板12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31(本实施例中为2个)和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32(本实施例中为2个),所述第一凸起部31和所述第一凹陷部32平滑连接。
[0062]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之间的旋钮4,所述旋钮4具有穿过所述中空内腔30而部分位于所述壳体I外部的操作部43,和环绕所述操作部43另一端外侧壁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44,所述第二环形凸起44的朝向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41(本实施例中为2个)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42(本实施例中为2个),所述第二凸起部41和所述第二凹陷部42平滑连接,且适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2和所述第一凸起部31滑动配合。
[0063]本实施例的开关结构,旋钮4的操作部43穿过第一环形凸起3的中空内腔30而部分位于壳体I外部,当需要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处于不同配合位置时,旋转操作部43,使旋钮4相对于第一环形凸起3转动,使第一凸起部31与第二凸起部41相对,使第一凹陷部32与第二凹陷部42相对,进而使第二线路板12处于第一位置;或者使第一凸起部31与第二凹陷部42配合,第一凹陷部32与第二凸起部41配合,使第二线路板12处于第二位置。由于第一凸起部31和第一凹陷部32之间是平滑连接,因而转动旋钮4时,旋钮4上的第二凸起部41可以在具有第一凸起部31和第一凹陷部32的第一环形凸起3端面上移动,进而使旋钮4上的第二环形凸起44和第一环形凸起3具有不同的相对位置。
[0064]如图6-7所示,所述旋钮4具有中空腔40,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上设有凸起柱5,所述旋钮4通过所述中空腔40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凸起柱5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旋转旋钮4时,可避免旋钮4发生横向位移,有利于操作的稳定。
[0065]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包括弹性支撑件6,所述弹性支撑件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路板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1或位于所述第一线路板11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之间的所述壳体I部分连接。
[006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上成形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线路板11的凹腔7,所述弹性支撑件6插入所述凹腔7内部。所述凹腔7开设在所述凸起柱5内部,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线路板11。
[0067]作为对配合结构设置的变形设计方案,还可以设置配合结构仅包括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其中,第一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I上;第二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上,且能够带动第二线路板12动作;当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线路板1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线路板1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现有技术中可以有多种方法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0068]如图8所示,壳体I上还设有支板62,支板62伸入第一线路板11和第二线路板12之间,并且支板62上设有一个立柱61,立柱61用于插入弹性支撑件6内部,以保证其安装的稳定。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将立柱61直接设置在第一线路板11上,也能达到类似的目的,但是对于第一线路板11相应位置的强度有一定要求。
[0069]如图3和图8所示,第一线路板11上设有条形安装孔25,壳体I的位于支板62下方的位置设有立板63,立板63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支撑块,第一线路板11通过将条形安装孔25与立板63配合,从而安装在壳体I上。
[0070]如图2、图9和图10所示,壳体I顶部开设有安装空间81,中空内腔30的上开口开设在该安装空间81的底面上,安装空间81内安装有盖82,当将旋钮4调节完毕后,可将盖82安装在该安装空间81内,盖82可以将中空内腔30的上开口完全盖住,从而避免灰尘等杂物落入。
[0071]安装空间81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侧开口 83,另一侧设有螺纹孔84,盖82的一侧设有能够插入侧开口 83内部的卡合部85,和与螺纹孔84相对的通孔86,使用螺栓87穿过通孔86后与螺纹孔84螺接,从而将盖82安装在安装空间81内部。
[0072]实施例2
[007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其安装有如实施例1中述的开关结构。
[0074]本实施例的漏电断路器,由于采用了实施例1中的开关结构,因而自然具有因采用所述开关结构而带来的所有优点。
[007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断路器漏电功能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路板(11),安装在壳体(I)上,能够分别与两相电极片电连接; 第二线路板(12),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1)相对,具有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1)接触以连通电路,从而使所述第一线路板(11)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从所述两相电极片取电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1)分开以切断电路,从而使所述第一线路板(11)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不再从所述两相电极片取电的第二位置; 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I)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之间,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线路板(12)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路板(11)上设置有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一导电部(21),和两个互不连通的第二导电部(22),一个所述第一导电部(21)和一个所述第二导电部(22)分别与所述两相电极片电连接;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上设有第一连通部(23)和第二连通部(24); 仅在所述第二线路板(1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通部(23)才连通两个所述第一导电部(21),所述第二连通部(24)才连通两个第二导电部(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结构包括: 第一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I)上; 第二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上; 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线路板(1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线路板(1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结构包括: 第一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I)上; 第二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上; 弹性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路板(11)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之间; 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线路板(12)向着所述第一线路板(11)的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弹性支撑结构被压缩; 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处于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弹性支撑结构伸展,推动所述第二线路板(12)向着远离所述第一线路板(11)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I)上的第一环形凸起(3),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具有中空内腔(30),且其朝向所述第二线路板(12)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31)和至少一个第一凹陷部(32),所述第一凸起部(31)和所述第一凹陷部(32)平滑连接;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之间的旋钮(4),所述旋钮(4)具有穿过所述中空内腔(30)而部分位于所述壳体(I)外部的操作部(43),和环绕所述操作部(43)外侧壁设置的第二环形凸起(44),所述第二环形凸起(44)的朝向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41)和至少一个第二凹陷部(42),所述第二凸起部(41)和所述第二凹陷部(42)平滑连接,且适于分别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2)和所述第一凸起部(31)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4)具有中空腔(40),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上设有凸起柱(5),所述旋钮(4)通过所述中空腔(40)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凸起柱(5)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结构包括弹性支撑件(6),所述弹性支撑件(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路板(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路板(11)或位于所述第一线路板(11)和所述第二线路板(12)之间的所述壳体(I)部分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路板(12)上成形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线路板(11)的凹腔(7),所述弹性支撑件(6)插入所述凹腔(7)内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7)开设在所述凸起柱(5)内部,且开口朝向所述第一线路板(11)。10.—种漏电断路器,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结构。
【文档编号】H01H71/08GK205609457SQ201620379532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8日
【发明人】杜和艳, 刘云飞
【申请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