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顶面凹设有一第一插槽和一第二插槽;成排的多个第一端子,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主体部设于绝缘本体中,第一主体部延伸一第一接触臂显露于第一插槽以及自第一主体部延伸一第一焊接脚伸出绝缘本体外;成排的多个第二端子,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主体部设于绝缘本体中,自第二主体部延伸一第二接触臂显露于第二插槽以及自第二主体部延伸一延伸部大致朝第一焊接脚所在的绝缘本体一侧延伸,并跨过第一插槽下方,自延伸部延伸一第二焊接脚伸出第一焊接脚所在的绝缘本体一侧。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只需要在绝缘本体的一边对第一焊接脚和第二焊接脚进行接线,方便操作,并且节省空间。
【专利说明】
板对板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两排端子的焊接脚位于绝缘本体同一侧的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申请号为200911000126.4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两个并列的插槽供其对接连接器插接,两排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两排端子的接触部分别伸入两个插槽,两排端子的焊接脚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相对的两侧,导致需要在所述绝缘本体的两边对所述焊接脚进行接线,不方便操作,且占用空间大。
[000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板对板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接线的电连接器。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顶面凹设有一第一插槽和一第二插槽;成排的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主体部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一第一接触臂显露于所述第一插槽以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一第一焊接脚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外;成排的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主体部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自所述主体部延伸一第二接触臂显露于所述第二插槽以及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一延伸部大致朝所述第一焊接脚所在的所述绝缘本体一侧延伸,并跨过所述第一插槽下方,自所述延伸部延伸一第二焊接脚伸出所述第一焊接脚所在的所述绝缘本体一侧。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腳超出所述绝缘本体一侧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焊接脚超出所述绝缘本体一侧的长度。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焊接脚低于所述延伸部。
[0009]进一步,自所述主体部延伸一抵持臂,所述第一接触臂和所述抵持臂位于所述第二插槽相对两侧用于接触一对接连接器,自所述抵持臂延伸一固持部与所述绝缘本体固持,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接触臂相连。
[0010]进一步,自所述主体部延伸一抵持臂,自所述抵持臂延伸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接触臂和所述抵持臂位于所述第二插槽相对两侧用于接触一对接连接器,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固持部与所述绝缘本体固持。
[0011 ]进一步,所述延伸部跨过所述第二插槽下方。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端子还具有一支撑脚非焊接地支撑于一电路板,所述支撑脚与所述第二焊接脚分别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相对的两侧。
[0013]进一步,自所述支撑脚延伸一固持部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固持部下方设有一空槽。
[0014]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底面对应所述延伸部设有一凹槽,所述延伸部收容于所述凹槽中。
[0015]进一步,所述延伸部设有凸起与所述凹槽卡持。
[0016]进一步,所述第二焊接脚焊接至一电路板,所述延伸部沿着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延伸。
[0017]进一步,所述延伸部平行于所述电路板上表面。
[0018]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之间形成一凸条,所述第一接触臂与所述第二接触臂相互交错地收容于所述凸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第一端子的第一焊接脚与第二端子的第二焊接脚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同一侧,使得只需要在所述绝缘本体的一边对所述第一焊接脚和所述第二焊接脚进行接线,方便操作,并且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在第一端子位置的剖视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第一实施例在第二端子位置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第二实施例在第二端子位置的剖视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7]【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0028]绝缘本体 I 第一插槽 11 第二插槽 12
[0029]凸条13 第一侧壁 14 第二侧壁 15
[0030]第一收容槽141第二收容槽151凹槽16
[0031]第一端子2 第一接触臂21 第一主体部22
[0032]第一抵持臂23第一固持部24 第一焊接脚25
[0033]第二端子 3 第二接触臂31 第二主体部32
[0034]第二抵持臂33第二固持部34 第二焊接脚35
[0035]延伸部 36 支撑脚 37 空槽17
[0036]固定件5 第一连接部28 第二连接部38
[0037]第一凸块 281第二凸块 381第一凸刺 231
[0038]第二凸刺 331 凸起361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40]如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个实施例,用于电性连接一电路板(未图示)与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其包括一绝缘本体I,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I的一排第一端子2和一排第二端子3,以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I两端的固定件5。
[0041]如图1和图2,所述绝缘本体I大致呈矩形,定义其长度方向为前后,其宽度方向为左右,自所述绝缘本体I的顶面凹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第一插槽11和一第二插槽12供所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沿垂直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的方向插接,所述第一插槽11和所述第二插槽12之间具有一凸条13用以与所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定位,所述第一插槽11左侧具有一第一侧壁14,所述第一侧壁14设有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收容槽141用于收容所述第一端子2,所述第一收容槽141延伸至所述第一插槽11的底壁以及所述凸条13的左侧,所述第二插槽12右侧具有一第二侧壁15,所述第二侧壁15设有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收容槽151用于收容所述第二端子3,所述第二收容槽151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41相互交错排列,所述第二收容槽151延伸至所述第二插槽12的底壁以及所述凸条13的右侧,自所述第二收容槽151的底端向左延伸一凹槽16向左贯穿所述第一侧壁14。
[0042 ]如图1、图3和图4,所述第一端子2及所述第二端子3为下料成型,所述第一端子2对应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41,所述第一端子2具有一第一接触臂21位于所述第一插槽11的右侧,自所述第一接触臂21的底端向左延伸一第一主体部22收容于所述第一插槽11的底壁,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2向上延伸一第一抵持臂23位于所述第一插槽11的左侧,所述第一抵持臂23和所述第一接触臂21接触所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自所述第一抵持臂23的底端向左延伸一第一固持部24,所述第一固持部24伸入所述第一侧壁14内并且与所述第一侧壁14干涉配合,所述第一固持部24的底端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之间具有间隙,自所述第一固持部24先向下再向左延伸一第一焊接脚25用于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第一焊接脚25伸出所述绝缘本体I左侧;所述第二端子3对应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51,所述第二端子3具有一第二接触臂31位于所述第二插槽12的左侧,自所述第二接触臂31的底端向左平行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延伸一延伸部36收容于所述凹槽16中,所述延伸部36跨过所述第一插槽11下方,自所述延伸部36向下再向左延伸一第二焊接脚35用于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第二焊接脚35与所述延伸部36不在同一平面以保证所述第二焊接脚35的平面度,所述第二焊接脚35伸出所述绝缘本体I左侧并与所述第一焊接脚25交替排列,且所述第二焊接脚35超出所述绝缘本体I左侧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焊接脚25超出所述绝缘本体I左侧的长度,以防止焊接时相邻的焊接脚粘连在一起而造成短路现象,自所述第二接触臂31的底端向右延伸一第二主体部32收容于所述第二插槽12的底壁,自所述第二主体部32向上延伸一第二抵持臂33位于所述第二插槽12的右侧,所述第二抵持臂33和所述第二接触臂31接触所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自所述第二抵持臂33的底端向右延伸一第二固持部34,所述第二固持部34伸入所述第二侧壁15内并且与所述第二侧壁15干涉配合,所述第二固持部34的底端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绝缘本体I于所述第二固持部34下方设有一空槽17。
[0043]所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两排端子的焊接脚也可以位于其绝缘本体的同一侧。
[0044]如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二个实施例,其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自所述第二固持部34向右延伸一支撑脚37超出所述绝缘本体I的右侧,所述支撑脚37支撑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并与焊接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的所述第一焊接脚25保持平衡,从而保证所述电连接器的平面度,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37不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焊接,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37也可焊接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
[0045]如图7,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三个实施例,其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端子,故其他结构不再赘述。
[0046]所述第一端子2及所述第二端子3为下料成型,所述第一端子2对应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41,所述第一端子2具有一第一接触臂21位于所述第一插槽11的右侧,自所述第一接触臂21的底端向左延伸一第一连接部28收容于所述第一插槽11的底壁,所述第一连接部28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凸块281与所述第一插槽11的底壁卡持,自所述第一连接部28向上延伸一第一抵持臂23位于所述第一插槽11的左侧,所述第一抵持臂23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凸刺231与所述第一侧壁14卡持,所述第一抵持臂23和所述第一接触臂21接触所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自所述第一抵持臂23的顶端先向左延伸再向下延伸形成一第一主体部22,所述第一主体部22搭接在所述第一侧壁14外,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2的两侧分别延伸一第一固持部24与所述第一侧壁14卡持,自所述第一主体部22向左延伸一第一焊接脚25用于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第一焊接脚25伸出所述绝缘本体I左侧;所述第二端子3对应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51,所述第二端子3具有一第二接触臂31位于所述第二插槽12的左侧,自所述第二接触臂31的底端向右延伸一第二连接部38收容于所述第二插槽12的底壁,所述第二连接部37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凸块381与所述第二插槽12的底壁卡持,自所述第二连接部38向上延伸一第二抵持臂33位于所述第二插槽12的右侧,所述第二抵持臂33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凸刺331与所述第二侧壁15卡持,所述第二抵持臂33和所述第二接触臂31接触所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自所述第二抵持臂33的顶端先向右延伸再向下延伸形成一第二主体部32,所述第二主体部32搭接在所述第二侧壁15外,自所述第二主体部32的两侧分别延伸一第二固持部34与所述第二侧壁15卡持,自所述第二主体部32的底端向左平行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延伸一延伸部36收容于所述凹槽16中,所述延伸部36两侧设有凸起361与所述凹槽16卡持,所述延伸部36跨过所述第一插槽11所述第二插槽12下方,自所述延伸部36向下再向左延伸一第二焊接脚35用于焊接至所述电路板(未图示),所述第二焊接脚35与所述延伸部36不在同一平面以保证所述第二焊接脚35的平面度,所述第二焊接脚35伸出所述绝缘本体I左侧并与所述第一焊接脚25交替排列,且所述第二焊接脚35超出所述绝缘本体I左侧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焊接脚25超出所述绝缘本体I左侧的长度,以防止焊接时相邻的焊接脚粘连在一起而造成短路现象。
[004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8]1.由于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第一端子2的第一焊接脚25与第二端子3的第二焊接脚35位于所述绝缘本体I的同一侧,使得与所述第一焊接脚25和所述第二焊接脚35只需要在所述绝缘本体I的一边进行接线,方便操作,并且节省空间。
[0049]2.由于所述第二焊接脚35超出所述绝缘本体I左侧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焊接脚25超出所述绝缘本体I左侧的长度,可以防止焊接时相邻的焊接脚粘连在一起而造成短路现象。
[0050]3.由于所述第二端子3还具有一支撑脚37支撑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所述支撑脚37与所述第二焊接脚35分别超出所述绝缘本体I相对的两侧,使得所述电连接器的两侧同时支撑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从而保证所述电连接器的平面度。
[0051]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顶面凹设有一第一插槽和一第二插槽; 成排的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主体部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一第一接触臂显露于所述第一插槽以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一第一焊接脚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外; 成排的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主体部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中,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一第二接触臂显露于所述第二插槽以及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一延伸部大致朝所述第一焊接脚所在的所述绝缘本体一侧延伸,并跨过所述第一插槽下方,自所述延伸部延伸一第二焊接脚伸出所述第一焊接脚所在的所述绝缘本体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脚超出所述绝缘本体一侧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焊接脚超出所述绝缘本体一侧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脚低于所述延伸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主体部延伸一抵持臂,所述第一接触臂和所述抵持臂位于所述第二插槽相对两侧用于接触一对接连接器,自所述抵持臂延伸一固持部与所述绝缘本体固持,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接触臂相连。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主体部延伸一抵持臂,自所述抵持臂延伸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接触臂和所述抵持臂位于所述第二插槽相对两侧用于接触一对接连接器,自所述主体部延伸一固持部与所述绝缘本体固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跨过所述第二插槽下方。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还具有一支撑脚非焊接地支撑于一电路板,所述支撑脚与所述第二焊接脚分别超出所述绝缘本体相对的两侧。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支撑脚延伸一固持部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固持部下方设有一空槽。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底面对应所述延伸部设有一凹槽,所述延伸部收容于所述凹槽中。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设有凸起与所述凹槽卡持。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脚焊接至一电路板,所述延伸部沿着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延伸。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平行于所述电路板上表面。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之间形成一凸条,所述第一接触臂与所述第二接触臂相互交错地收容于所述凸条。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5565051SQ201521123777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发明人】蒋小弟, 刘磊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