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47763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其分别通过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包括:PCB板组,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第一PCB板设有正极接口,第二PCB板设有负极接口;至少一组电源线,分别与一个正极接口、一个负极接口连接,正极电源线、负极电源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待测试的电子产品的电池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本实用新型根据连接的直流电源的负载能力、待测试的电子产品在测试时所需的负载能力,将一个直流电源同时接入多个待测试的电子产品,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生产和投入使用的优点。
【专利说明】
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源转换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当今社会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电子产品出厂的性能以及组装时的生产良率,其生产厂家都会在电子产品的主板贴片完成对其主板进行一系列的板级功能和性能测试,而在测试过程中,几乎每一个测试工站都需要在主板测试时采用直流电源对其进行供电。
[0003]目前常用的做法是,每一个测试工站在测试过程中,一台直流电源只对一块主板或者一个辅助主板测试的测试夹具进行供电,为了提高产线的生产效率,产线上往往会好多主板或者测试夹具同时测试,这样产线就势必要准备较多数量的直流电源用来主板测试时的供电需求,随着测试过程中直流电源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电子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增加。而直流电源的输出能力一般都有5A左右,并且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在测试时的耗电都小于2.5A,除了个别测试工站需要测试电子产品的耗电流外,大部分的测试工站的直流电源只是单纯的用作供电来使用,不需要实时观察试产过程中主板的电流变化,从而没有充分利用直流电源的负载输出能力。
[0004]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在电子产品的测试过程中,充分利用直流电源的负载输出能力,把一个直流电源当做多个直流电源来使用的直流电源转换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6]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其根据连接的直流电源的负载能力、待测试的电子产品在测试时所需的负载能力,将一个直流电源同时接入多个待测试的电子产品,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成本低、适于大规模生产和投入使用的优点。
[0007]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其分别通过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包括:
[0008]PCB板组,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 PCB板和第二 PCB板,所述第一 PCB板的一端设有正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通过所述正极引线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PCB板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正极接口,所述正极触点与所述正极接口通过走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二PCB板的一端设有负极触点,所述负极触点通过所述负极引线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PCB板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负极接口,所述负极触点与所述负极接口通过走线分别连接;
[0009]至少一组电源线,所述一组电源线包括一个正极电源线和一个负极电源线,一个所述正极电源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正极接口连接,一个所述负极电源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负极接口连接,所述正极电源线的另一端、所述负极电源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待测试的电子产品的电池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
[0010]优选的是,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所述电源线的数量均相等。
[0011]优选的是,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所述电源线的组的数量均为2?10。
[0012]优选的是,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所述电源线的组的数量均为3。
[0013]优选的是,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3根所述走线通过铺铜连接,其宽度和为0.5?Icm0
[0014]优选的是,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为
3.5mm规格,所述正极电源线的一端、所述负极电源线的一端为可分别插入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的3.5mm的插头。
[0015]优选的是,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为
2.5mm规格,所述正极电源线的一端、所述负极电源线的一端为可分别插入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的2.5mm的插头。
[0016]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7]第一、本实用新型将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通过正极引线、第一PCB板的正极触点、第一PCB板的正极接口、正极电源线连接,接在待测试的电子产品的电池的正极,将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端通过负极引线、第二PCB板的负极触点、第二PCB板的负极接口、负极电源线连接,接在待测试的电子产品的电池的负极,形成多个并联的多个电路,多个待测试的电子产品即可共享左端连接的直流电源的负载能力,并且可以根据其连接的直流电源的负载能力和待测试的电子产品在测试时所需的负载能力来选择设置接入待测试的电子产品的数量;
[0018]第二、正极接口、负极接口、电源线的组的数量均相等,即可实现一个正极接口、一个负极接口分别与一组电源线分别连接,用于测试一个电子产品的性能;直流电源的输出能力一般都有5A左右,并且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在测试时的耗电都小于2.5A,可接入2个电子产品,对于有些电子产品在测试时的耗电很小(0.5A左右)时,那么可接入1个电子产品,充分利用直流电源的输出,而不造成超负荷;正极接口、负极接口、电源线的组的数量均为3时,符合测试工作中的一般耗电量的电子产品的测量有序性,便于大规模生产;
[0019]第三、3根走线通过铺铜连接在一起后,其宽度和为0.5?lcm,采用的走线较粗,为了通过较大的电流;采用3.5mm规格的正极接口、负极接口,便于走线和正/负极电源线的充分接触和导通,国家行业标准规格便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采用2.5mm规格的正极接口、负极接口,便于走线和正/负极电源线的充分接触和导通,内径较小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减小、提高便携性能。
[00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3]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其分别通过正极引线21和负极引线22连接至直流电源I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包括:
[0025]PCB板组,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 PCB板31和第二 PCB板32,所述第一 PCB板31的一端设有正极触点311,所述正极触点311通过所述正极引线21与所述直流电源I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PCB板31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正极接口 312,所述正极触点311与所述正极接口 312通过走线4分别连接,所述第二 PCB板32的一端设有负极触点321,所述负极触点321通过所述负极引线22与所述直流电源I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 PCB板32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负极接口 322,所述负极触点321与所述负极接口 322通过走线4分别连接;
[0026]至少一组电源线,所述一组电源线包括一个正极电源线51和一个负极电源线52,一个所述正极电源线51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正极接口 312连接,一个所述负极电源线52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负极接口 322连接,所述正极电源线51的另一端、所述负极电源线5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待测试的电子产品6的电池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
[00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直流电源I的正极输出端通过正极引线21、第一PCB板31的正极触点311、第一PCB板31的正极接口 312、正极电源线51连接,接在待测试的电子产品6的电池的正极输入端,将直流电源I的负极输出端通过负极引线22、第二 PCB板32的负极触点321、第二 PCB板32的负极接口 322、负极电源线52连接,接在待测试的电子产品6的电池的负极输入端,形成多个并联的多个电路,多个待测试的电子产品6即可共享左端连接的直流电源I的负载能力,并且可以根据其连接的直流电源I的负载能力和待测试的电子产品6在测试时所需的负载能力来选择设置接入待测试的电子产品6的数量。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简化本实用新型,以缩小体积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将正极接口 312、负极接口 322做成通孔形式,正极电源线51、负极电源线52做成金属挂钩形式,挂钩挂设在通孔上,也可形成闭合电路。
[0028]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所述正极接口312、所述负极接口 3 2 2、所述电源线的数量均相等。正极接口 312、负极接口 3 2 2、电源线的组的数量均相等,即可实现一个正极接口 312、一个负极接口 322分别与一组电源线分别连接,用于测试一个电子产品6的性能。
[0029]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所述正极接口312、所述负极接口 322、所述电源线的组的数量均为2?10。直流电源I的输出能力一般都有5A左右,并且大部分的电子产品6在测试时的耗电都小于2.5A,可接入2个电子产品6,对于部分电子产品6在测试时的耗电很小(0.5A左右)时,那么可接入10个电子产品6,充分利用直流电源I的输出,而不造成超负荷。
[0030]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所述正极接口312、所述负极接口 3 2 2、所述电源线的组的数量均为3。正极接口 312、负极接口 3 2 2、电源线的组的数量均为3时,符合测试工作中的一般耗电量的电子产品6的测量有序性,便于大规模生产。
[0031]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3根所述走线4通过铺铜连接,其宽度和为0.5?Icm^根走线4通过铺铜连接在一起后,其宽度和为0.5?lcm,采用的走线4较粗,为了通过较大的电流。
[0032]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所述正极接口312、所述负极接口322为3.5mm规格,所述正极电源线51的一端、所述负极电源线52的一端为可分别插入所述正极接口 312、所述负极接口 322的3.5mm的插头。采用3.5mm规格的正极接口312、负极接口 322,便于走线4和正极电源线51、负极电源线52的充分接触和导通,国家行业标准规格便于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
[0033]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所述正极接口312、所述负极接口322为2.5mm规格,所述正极电源线51的一端、所述负极电源线52的一端为可分别插入所述正极接口 312、所述负极接口 322的2.5mm的插头。采用2.5mm规格的正极接口312、负极接口322,便于走线4和正/负极电源线52的充分接触和导通,内径较小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体积减小、提高便携性能。
[0034]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0035]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其分别通过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连接至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PCB板组,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 PCB板和第二 PCB板,所述第一 PCB板的一端设有正极触点,所述正极触点通过所述正极引线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PCB板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正极接口,所述正极触点与所述正极接口通过走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二PCB板的一端设有负极触点,所述负极触点通过所述负极引线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PCB板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负极接口,所述负极触点与所述负极接口通过走线分别连接; 至少一组电源线,所述一组电源线包括一个正极电源线和一个负极电源线,一个所述正极电源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正极接口连接,一个所述负极电源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负极接口连接,所述正极电源线的另一端、所述负极电源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待测试的电子产品的电池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所述电源线的数量均相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所述电源线的组的数量均为2?1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所述电源线的组的数量均为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3根所述走线通过铺铜连接,其宽度和为0.5?Icm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为3.5_规格,所述正极电源线的一端、所述负极电源线的一端为可分别插入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的3.5mm的插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头的直流电源转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为2.5_规格,所述正极电源线的一端、所述负极电源线的一端为可分别插入所述正极接口、所述负极接口的2.5mm的插头。
【文档编号】H01R25/00GK205429373SQ201620201288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6日
【发明人】刘飞
【申请人】重庆蓝岸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