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开关防触电安全插座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1031986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开关防触电安全插座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开关防触电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0002]鉴于插座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和占有率非常高的一种提供电能的产品,插座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一些误触插座造成的触电事故,怎样防止触电就显得尤为重要。壁式插座通常没有专门的开关,而且为了使用方便,很多插座距离地面较近,危险性大。其他插座有的带有专门的外部开关来控制电的通断,但是需要每次都按动开关才能工作,不仅麻烦,而且如果忘记关闭开关,仍然非常危险。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这种自开关防触电安全插座没有外部手动开关,而是使用内部隐式自动开关,可以实现插入即用,拔出自动断电的功能,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美观整洁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插座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不仅能实现自动开关而且安全实用的防触电安全插座。
[0004]本实用新型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自开关防触电安全插座,包括插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本体上设有面板、插孔、绝缘挡墙、绝缘垫、带触头的导电弹片、导电触头、火线接线柱和零线接线柱。
[000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隐式的自动开关,不仅使插座外观更加简洁实用,而且增强了安全性。当插头插入本插座,自动开关接通电源;当插头拔出本插座,自动切断电源并使插孔内不带电,减少了手动操作而且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其中,(I)导电弹片,(2)绝缘挡墙,(3)绝缘垫,(4)带触头的导电弹片,(5)导电触头,(6)零线接线柱,(7)火线接线柱。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构示意图。其中,(8)面板,(9)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图1、图2、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图1、图2所示的自开关防触电安全插座,由(I)导电弹片、(2)绝缘挡墙、(3)绝缘垫、(4)带触头的导电弹片、(5)下导电触头、(6)零线接线柱、(7)火线接线柱、(8)面板、(9)插孔构成。
[0010]参照图1和图2,自开关功能实现如下:当有插头经过插孔(9)插入时,两侧的导电弹片(I)将与对应的插头上两个金属部位接触,同时插头的两个金属头将会下压两侧的绝缘垫(3),继而下压两侧的带触头的导电弹片(4)使其与对应的下导电触头(5)接触,继而左右两侧的导电弹片(I)分别接入市电的火线和零线并通过插头向负载供电,从而完成了电源的自动开通功能;当插头拔出后,两侧带触头的导电弹片(4)与下导电触头(5)自动分离,切断了左侧导电弹片(I)与火线的连接,完成了电源的自动切断功能。
[0011]参照图1和图2,防触电功能实现如下:由于两侧自动开关是串联后接入火线,所以只有插头的两个金属头都插入到位后才能使带触头的导电弹片(4)与对应的下导电触头
(5)接触,从而通过两侧的导电弹片(I)输出市电,故插头插入不到位或者由于外部异物插入其中的一个插孔情况下,两侧自动开关无法同时开通,插孔内处于没有接入市电的状态,避免了在插拔过程中或外部导电异物插入导致的触电事故。
【主权项】
1.自开关防触电安全插座,由导电弹片(I)、绝缘挡墙(2)、绝缘垫(3)、带触头的导电弹片(4)、下导电触头(5)、零线接线柱(6)、火线接线柱(7)、面板(8)、插孔(9)构成,其特征是在面板(8)上有左右两个插孔(9),左右两个插孔内均设置了导电弹片(I)和绝缘挡墙(2),左右两个插孔底部均设置了绝缘垫(3)、带触头的导电弹片(4)和下导电触头(5),插座内部设置了零线接线柱(6)和火线接线柱(7),所述的左插孔内的导电弹片(I)与左插孔底部的带触头的导电弹片(4)连接,左插孔底部的绝缘垫(3)附在左插孔底部的带触头的导电弹片(4)表面并正对左侧的插孔(9),左插孔底部的下导电触头(5)与右插孔底部的带触头的导电弹片连接,右插孔底部的绝缘垫附在右插孔底部的带触头的导电弹片上并正对右侧插孔,所述的零线接线柱(6)与右插孔内的导电弹片连接,所述的火线接线柱(7)与右插孔底部的下导电触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开关防触电安全插座,它在有插头插入时,插头的两个金属头将会下压两侧带触头的导电弹片(4)使其与对应的下导电触头(5)接触,完成了电源的自动开通功能;当插头拔出后,两侧带触头的导电弹片(4)与下导电触头(5)自动分离,完成了电源的自动切断功能。本实用新型在插头插入不到位或者由于外部异物插入其中的一个插孔的情况下,插孔内均不接入市电,避免了插拔过程中或外部导电异物插入造成的触电事故。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美观整洁的优点。
【IPC分类】H01R13/71
【公开号】CN205231393
【申请号】CN201521040740
【发明人】王磊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