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2518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内部为金属导线的电线的接线装置,属于电线接线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线路维护工人在进行两根金属导线的连接的时候,通常的连接方式是将导线的外皮拨开,内部的金属导线扭曲缠绕的拧在一起,然后再用绝缘胶带进行绝缘处理,这种方法不仅接线过程中较慢且繁琐,而且绝缘胶带在使用过程中会慢慢脱落出现安全隐患,同时还可能出现导线连接的不紧密,造成发热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软导线的速接装置,可以克服黑胶布的安全性不高、耐久性差、接线端容易发热的现象。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包括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上接线端内部为插入导线的中空区域15,上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一绝缘层1、内部有第一导体层12,第一导体层12的外部有外螺纹13,下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二绝缘层2,内部有第二导体层21,第二导体层21内部中空,中空的内壁有内螺纹22,外螺纹13与内螺纹22螺纹连接。
[0006]所述第一导体层12的外部有与外螺纹13的方向不同的凹槽18。
[0007]所述凹槽18不少于I个,所述凹槽18的大小不同。
[0008]所述上接线端内部中空区域的内径和下接线端插入导体的进线口 24内径不小于外部绝缘的金属导线的外径。
[0009]外螺纹4和内螺纹6螺纹连接后,所述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下边界25和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I的上边界14无隙接触;或者所述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外部有第三绝缘层43,外螺纹4和内螺纹6螺纹连接后,所述第三绝缘层43覆盖所述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下边界25和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I的上边界14的接缝。
[0010]所述第一导体层12和第二导体层22的材质与金属导线相同。
[0011]所述第一导体层12的外螺纹13为锥形或者圆柱形。
[0012]使用本实用新型以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接线速度,避免因绝缘胶带的脱落产生的事故,同时,可以避免导线连接不紧密造成的发热现象。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接线端截面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下接线端截面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下接线端截面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接线端的正视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导线时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的连接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包括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上接线端内部为插入导线的中空区域15,上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一绝缘层1、内部有第一导体层12,第一导体层12的外部有外螺纹13,下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二绝缘层2,内部有第二导体层21,第二导体层21内部中空,中空的内壁有内螺纹22,外螺纹13与内螺纹22螺纹连接。第一导体层12的形状可以是圆锥形,也可以是圆柱形。第一导体层12和第二导体层21的材质与所要连接的导线的材质相同,可以使接线过程中不发热。
[0021]上接线端的外壁上还可以包括与外螺纹13的方向不同的凹槽18,用于放置导线。凹槽18不少于I个,大小不同,方便不同粗细的导线放入。
[0022]上接线端内部中空区域的内径和下接线端插入导体的进线口 24内径与外部绝缘的金属导线的外径略大,即进线口 24内径不小于外部绝缘的金属导线的外径,可以方便导线插入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的中空区域。
[0023]外螺纹4和内螺纹6螺纹连接后,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下边界25和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I的上边界14无隙接触,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被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完全覆盖,可以使接线装置绝缘。
[0024]具体实施过程为:当连接的是直径较细的单股导线或者每根导线的直径都较细的多股导线时,将需要接线的一根导线的外部绝缘层撕去一部分,插入到上接线端的中空区域15,金属导线从中空区域15的一端出来以后,将金属导线向外弯折,靠近外螺纹4 ;另一根导线的外部绝缘层撕去一部分后,金属导线从下接线端的中空一端24插进去,从中空另一端23出来,将金属导线微向外折,靠近内螺纹6,将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的内螺纹6和外螺纹4螺纹连接,将两根导线接在一起,通电时,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也通电,使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在上接线端的外螺纹4上还可以有凹槽18,当连接的是直径较粗的单股导线或者每根导线的直径较粗的多股导线时,将上接线端的导线压入合适的凹槽18内,下接线端的导线向外弯折靠近凹槽18,将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螺纹连接。可以防止导线太粗导致内螺纹和外螺纹不容易连接。
[0025]实施例2
[002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下接线端的外第二绝缘层的外部有第三绝缘层43,第三绝缘层43的长度至少满足:当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的外螺纹4和内螺纹6螺纹连接后,第三绝缘层43的长度覆盖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下边界25和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I的上边界14的接缝,可以防止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下边界25和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I的上边界14的接缝无法紧密无隙的接触时,外部的第三绝缘层43依然可以保证内部导体层的绝缘。同时,即使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下边界25和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I的上边界14无缝接触,第三绝缘层43也可以防止因第一绝缘层I和第二绝缘层2的变行引起的导体层外漏造成的导电现象。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三绝缘层43也可以位于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I的外部。
[0027]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提高接线速度,避免因绝缘胶带的脱落产生的事故,同时,可以避免导线连接不紧密造成的发热现象。
【主权项】
1.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上接线端内部为插入导线的中空区域(15),上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一绝缘层(I)、内部有第一导体层(12),第一导体层(12)的外部有外螺纹(13),下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二绝缘层(2),内部有第二导体层(21),第二导体层(21)内部中空,中空的内壁有内螺纹(22),外螺纹(13)与内螺纹(2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12)的外部有与外螺纹(13)的方向不同的凹槽(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8)不少于I个,所述凹槽(18)的大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线端内部中空区域的内径和下接线端插入导体的进线口(24)内径不小于外部绝缘的金属导线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外螺纹(4)和内螺纹(6)螺纹连接后,所述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下边界(25)和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I)的上边界(14)无隙接触;或者所述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外部有第三绝缘层(43),外螺纹(4)和内螺纹(6)螺纹连接后,所述第三绝缘层(43)覆盖所述下接线端的第二绝缘层(2)的下边界(25)和上接线端的第一绝缘层(I)的上边界(14)的接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12)和第二导体层(22)的材质与金属导线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12)的外螺纹(13)为锥形或者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接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软导线速接装置,包括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上接线端内部为插入导线的中空区域,上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一绝缘层、内部有第一导体层,第一导体层的外部有外螺纹,下接线端的外部有第二绝缘层,内部有第二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内部中空,中空的内壁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提高接线速度,避免因绝缘胶带的脱落产生的事故。
【IPC分类】H01R4-70
【公开号】CN204333300
【申请号】CN201420737519
【发明人】高平安, 贾玉涛, 李晓, 马保, 王俊辉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河南登封市供电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