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卫星通信属于应急通信中的一种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气象应急、消防应急、政府应急、地震应急等应急救援救灾工作中。卫星通信系统目前有机动式卫星通信系统和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机动卫星通信系统是将卫星通信系统装载在机动车上,如汽车、轮船上,适合于能够使用汽车、轮船的场合,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用于解决机动式卫星通信系统无法解决的场合,使用方便,便携性较强,可以靠个人力量将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进行搬移、操作等。目前在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上,也使用了自动寻星功能,称之为自动寻星天线便携站,这种便携站通常是将天线的控制单元置于天线的底座内,天线的底座结构上放置天线面,便于天线面的俯仰、旋转等运动。
[0003]以往的寻星系统,采用偏馈馈电方案,具体将射频装置安装在馈源支臂上,但是这种安装方式导致了对于整个寻星系统的风稳性能带来了不利影响,因馈源支臂较长,射频装置安装在馈源支臂上导致馈源支臂的承重也较大,因其惯性,在风大的场合将加剧了天线面的晃动,导致了天线面指向角度偏差,对相邻卫星上的用户造成了直接的干扰,也使自己的通信质量明显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该系统减轻了馈源支臂的重量,提高了天线面的抗风能力。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包括:天线面座架、射频装置、天线面和馈源支臂;
[0006]所述射频装置固定于所述天线面座架上,所述天线面座架与所述天线面固定连接,所述馈源支臂与所述射频装置的波导口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俯仰和方位转动机构,所述俯仰和方位转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天线面座架固定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刻度盘和底座;
[0009]所述刻度盘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并与所述俯仰和方位转动机构相连,用于指示所述天线面的方位角度。
[0010]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箱体;
[0011]所述控制箱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馈源支臂为三段,每段之间均通过塔扣锁紧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馈源喇叭,所述馈源喇叭与所述馈源支臂通过所述塔扣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支架;
[0015]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活动链接。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该系统通过将射频装置固定于所述天线面座架上,所述天线面座架与所述天线面固定连接,所述馈源支臂与所述射频装置的波导口连接,使得馈源支臂的风阻晃动直接通过射频装置传递给天线面座架,减轻了馈源支臂的重量,提高了天线面的抗风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的左视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馈源支臂通过塔扣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A和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的收纳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2]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1所示,该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包括:天线面座架1、射频装置2、天线面3和馈源支臂4 ;
[0023]所述射频装置2固定于所述天线面座架I上,所述天线面座架I与所述天线面3固定连接,所述馈源支臂4与所述射频装置2的波导口连接。
[0024]上述系统通过将射频装置固定于所述天线面座架上,所述天线面座架与所述天线面固定连接,所述馈源支臂与所述射频装置的波导口连接,使得馈源支臂的风阻晃动直接通过射频装置传递给天线面座架,减轻了馈源支臂的重量,提高了天线面的抗风能力。
[0025]为了更清楚的说明上述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下面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进行详细说明。
[0026]将射频装置安装在天线面座架上,并利用射频装置的结构外形直接支撑固定一个偏馈系统的天线面和馈源支臂,这样射频装置的输入端(L波段信号输入、供电及监控)电缆连接被很好的解决在天线面的后面。射频装置对天线面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再通过将馈源支臂直接连接到射频装置的波导口,并利用射频装置的结构特点做到对支臂的支撑和固定,使得馈源支臂与天线面间没有了直接的连接关系,支臂的风阻晃动直接通过射频装置传递给天线面座架,而不是传统方案中传递给天线面,传统方案中通过气动弹簧连接天线面与馈源支臂,这样支臂晃动而产生的大部分受力直接传递给了天线面,从而降低了天线面受风力影响的晃动量。
[002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偏馈馈电形式的馈源支臂较长,不易收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取了将馈源支臂进行分段处理,从而缩短支臂分系统的长度,但是在分段的同时,为了保证各段馈源支臂很好的连接,同时因为射频模块安装在了天线面座架上,所以馈源支臂可以采用单臂支撑结构,单杆支臂内部做内空处理,用于安装发射波导,一方面解决了射频模块上行功率输出到馈源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内部是铝制矩形波导管,从而在不破坏馈源支臂强度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馈源支臂的重量。为便于小型化折叠收藏,再将馈源支臂做分段处理,分为根部、中部和头部。如图3所示,馈源支臂为三段,每段之间均通过塔扣8锁紧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馈源喇叭9,所述馈源喇叭9与所述馈源支臂4通过所述塔扣连接。
[0028]因为馈源支臂要分段处理,但是分段馈源支臂如何可靠组装和拆解以及被断开的馈线和电缆如何进行快速、防水、可靠的拆装,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造成射频模块上行功率和LNB下行信号损失的问题,同时也会造成波导进水和馈线短路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馈源支臂在全俯仰角工作范围内均向上倾斜的特点,对馈源支臂(内有波导)分段截面机型上盖帽式的防淋雨处理,同时加以波导端面粘贴保护膜的方式确保进入异物,再利用在馈源支臂俯仰面上下两侧(避免左右安装时的馈源支臂在重力作用下的下沉问题以及减小对馈源照射天线面有效面积的遮挡)各安装一个高强度可调节锁紧搭扣的方式,将馈源支臂分段可靠连接到另一段上,该塔扣连接方式强度高,而且连接锁紧的松紧度可以调节,避免长期使用时因磨损和变形而造成锁不紧的隐患。
[0029]上述系统在不增加操作复杂度的情况下,有效的解决了分段支臂和馈线的拆装问题。
[0030]在具体应用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俯仰和方位转动机构5,所述俯仰和方位转动机构5 —端与所述天线面座架I固定连接。
[0031]为了清楚的获取某时间天线面的方位角度,故该系统还包括:刻度盘11和底座6 ;
[0032]所述刻度盘11位于所述底座6上方,并与所述俯仰和方位转动机构5相连,用于指示所述天线面的方位角度。
[0033]在具体应用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箱体7 ;
[0034]所述控制箱体7与所述底座6固定连接。
[0035]所述系统还包括:支架10 ;
[0036]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6活动连接。
[0037]在具体应用中,上述控制箱体中的按键及接口可以与控制箱体的底部有一定距离,这样在遇到阴雨天气,地面积水时,防止控制器进水。
[0038]此外,上述控制箱体安装在三腿支撑的固定腿上,对整个寻星系统不起到承重作用,仅用于安装控制系统,因此不需要进行承重的设计,于是在加工难度,外形尺寸,以及材料等方面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该控制箱体不受承重的限制,因此其体积可以做小,重量减轻,极大的方便了后续收纳和携带。具体在应用中采用支架支撑整个寻星系统,而采用支架支撑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整个箱体支撑,涉水能力也有了大的提升。
[0039]此外,如图4A和图4B所示,该寻星系统的收纳图,上述支架起到了支撑整个寻星系统的作用,也便于该寻星系统的收纳装箱。
[00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面座架、射频装置、天线面和馈源支臂; 所述射频装置固定于所述天线面座架上,所述天线面座架与所述天线面固定连接,所述馈源支臂与所述射频装置的波导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俯仰和方位转动机构,所述俯仰和方位转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天线面座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刻度盘和底座; 所述刻度盘位于所述底座上方,并与所述俯仰和方位转动机构相连,用于指示所述天线面的方位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箱体; 所述控制箱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馈源支臂为三段,每段之间均通过塔扣锁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馈源喇叭,所述馈源喇叭与所述馈源支臂通过所述塔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支架; 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负式智能寻星系统,包括:天线面座架、射频装置、天线面和馈源支臂;所述射频装置固定于所述天线面座架上,所述天线面座架与所述天线面固定连接,所述馈源支臂与所述射频装置的波导口连接。该系统通过将射频装置固定于所述天线面座架上,所述天线面座架与所述天线面固定连接,所述馈源支臂与所述射频装置的波导口连接,使得馈源支臂的风阻晃动直接通过射频装置传递给天线面座架,减轻了馈源支臂的重量,提高了天线面的抗风能力。
【IPC分类】H01Q1-12
【公开号】CN204333208
【申请号】CN201420759045
【发明人】王洪成, 丁彦庆, 贺文杰
【申请人】北京华胜天成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