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防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防护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电池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容量高、寿命长等优点受到市场青睐,由于Li+是一种较为活泼的元素,在锂离子生产时需要时刻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在锂离子电池加工过程中,必须经过锂离子电池循环装置,进行循环检测。然而目前在循环检测时,锂离子没有任何防护套,容易出现电池在循环过程中内部短路引起燃烧,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在循环测试时内部短路引起燃烧,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防护装置,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两侧设有下侧板,下侧板间形成容纳电池的底槽,下侧板的上方设有向内弯的上沿,下壳体上方设有上壳体,上壳体的两侧设有上侧板,上侧板间形成顶槽,底槽与顶槽组成通槽,上侧板的下方设有向外弯、且与上沿契合的下沿。
[0005]上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防护装置中,所述的下侧板的中部设有向内弯的弹性突起。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电池循环测试前,将电池放入下壳体的底槽中,将上壳体推入下壳体中,使上沿和下沿相契合,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防止电池在循环测试时内部短路引起燃烧,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地,在下侧板的中部设有向内弯的弹性突起,在电池放入底槽中时,电池卡在下壳体的下侧板内,起到稳定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标记:下壳体1,下侧板2,底槽3,上沿4,上壳体5,上侧板6,顶槽7,下沿8,弹性突起9。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0011]实施例1: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防护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采用常规阻燃材料制作的下壳体1,下壳体I两侧设有下侧板2,下侧板2间形成容纳电池的底槽3,下侧板2的上方设有向内弯的上沿4,下壳体I上方设有上壳体5,上壳体同样采用常规阻燃材料压制而成,上壳体5的两侧设有上侧板6,上侧板6间形成顶槽7,底槽3与顶槽7组成通槽,上侧板6的下方设有向外弯、且与上沿契合的下沿8。
[0012]实施例2:—种锂离子电池循环防护装置,如附图2所示,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I两侧设有下侧板2,下侧板2间形成容纳电池的底槽3,下侧板2的上方设有向内弯的上沿4,下壳体I上方设有上壳体5,上壳体5的两侧设有上侧板6,上侧板6间形成顶槽7,底槽3与顶槽7组成通槽,上侧板6的下方设有向外弯、且与上沿契合的下沿8。所述的下侧板2的中部设有向内弯的弹性突起9。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I)两侧设有下侧板(2),下侧板(2)间形成容纳电池的底槽(3),下侧板⑵的上方设有向内弯的上沿(4),下壳体(I)上方设有上壳体(5),上壳体(5)的两侧设有上侧板¢),上侧板¢)间形成顶槽(7),底槽(3)与顶槽(7)组成通槽,上侧板(6)的下方设有向外弯、且与上沿契合的下沿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循环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侧板(2)的中部设有向内弯的弹性突起(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两侧设有下侧板(2),下侧板(2)间形成容纳电池的底槽(3),下侧板(2)的上方设有向内弯的上沿(4),下壳体(1)上方设有上壳体(5),上壳体(5)的两侧设有上侧板(6),上侧板(6)间形成顶槽(7),底槽(3)与顶槽(7)组成通槽,上侧板(6)的下方设有向外弯、且与上沿契合的下沿(8)。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在循环测试时内部短路引起燃烧,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IPC分类】H01M2-10
【公开号】CN204315651
【申请号】CN201520061409
【发明人】李娟 , 沈俊杰, 邵汉琦
【申请人】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