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池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次电池的比能量在不断提高,从铅酸电池的30~ 40Wh/kg,镍镉电池的40~50Wh/kg,镍氢电池的60~80Wh/kg,发展到目前锂离子电池的100 ~150Wh/kg〇
[0003] 在所有二次电池中,锂离子电池因其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长循环寿命和高温性能 好等特点,已经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004] 但是随着电动汽车以及风能、太阳能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大容量、更耐用的锂离子 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及其储能。目前商业化的电动汽车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130Wh/kg,循 环次数约为1000次,一般行驶里程为130~200公里,导致电动汽车难以实现普及;因此研发 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的动力电池势在必行。
[0005] 而现有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技术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0006] 1)对有限空间的挖掘和应用(如对电极厚涂布,大压实);
[0007] 2)高能量密度材料的开发应用。
[0008] 但上述技术均存在一些问题:1)在加工制作方面,薄隔膜和集流体应用机械部件 的空间设计已经接近技术瓶颈,短期难以突破;另外,厚电极涂布导致锂离子扩散路径增 加,大压实密度导致锂离子扩散孔径变小,均难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2)正极材料的性能决 定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其制约了电池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但大幅提高正极材料的比 能量困难较大;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镍酸锂和锰酸锂,由于钴有毒且 钴资源有限、镍酸锂制备困难、锰酸锂的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差,因此,这些锂离子电池正 极材料无法满足锂离子电池向比容量高、寿命长、成本低和环境兼容方面发展的要求。近 年来,研究发现磷酸铁锂(LiFePO 4)能够可逆地嵌脱锂,且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及电 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特点,是新一代绿色正极材料;但纯相LiFeP〇4的导电率、振实密 度和离子扩散速率较低,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0009]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电池,并解决 现有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导电率、振实密度和离子扩散速率较低等问题,从而提升高能量密 度锂离子电池的动力学和电化学性能。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解决方案:一种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包 括正极、负极、间隔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及其电解液,所述正极包括正极集 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 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 活性物质A 60~97.5% 活性物质B 卜25%
[0011] 聚偏二氣3婦 1~7%. 导电碳 0,5~8%。
[0012] 所述活性物质A为磷酸铁锂,所述活性物质B包括硼酸铁锂、硅酸铁锂、硅酸亚铁 锂、磷酸钒锂的至少一种。
[0013] 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LiFePO4)能够可逆地嵌脱锂,且具有比容量高、循环 性能好及电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特点,是新一代绿色正极材料。但纯相LiFeP〇4的导 电性较差、高倍率充放电性能不佳、振实密度和离子扩散速率较低,限制了其应用。
[0014] 硅酸盐相对于磷酸盐具有较低的电子能带宽度,因而具有相对较高的电子电导 率;同时与P-O相比,Si-O键具有更强的键合力,使得LiFeSi〇4、Li 2FeSi〇4晶体结构更加趋于 稳定。碳是最常用的导电剂,成本低廉且性质稳定,加入少量的碳,一方面可以防止硅酸盐 颗粒间的烧结与团聚,使活性物质颗粒细小,缩短电化学过程Li +的传输路径,同时可以改 善颗粒间的接触电导和材料的整体导电性能,减少电极极化;另一方面它还能为LiFeSi〇4 或Li 2FeSiO4提供电子隧道,以补偿Li+嵌脱过程中的电荷平衡,是提高活性物质比容量的有 效途径。
[0015] 硼酸铁锂(LiFeBO3)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比容量的正极活性物质,就结构而言,(BO3 )3 一比(P〇4)3-的摩尔质量小很多(58.8〈95),理论比容量高达到22〇11^/^,大于磷酸铁锂的 170mAh/g,同时硼酸铁锂这种结构使其较磷酸铁锂具有更好的导电性(电导率为3.9 X HT 7S/cm),而且其充电前后的体积变化率极小(约2% ),远小于磷酸铁锂的6%,这些特点决定 了硼酸铁锂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但硼酸铁锂本身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纯样 品合成较困难,对水和氧气都比较敏感,室温下少量的空气接触就会使其比容量迅速降至 70mAh/g;但通过表面包覆等方法可显著改善其固有缺陷。
[0016]磷酸钒锂(Li3V2(PO4) 3)具有离子电导率大、比能量高、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和性 能稳定、以及其结构中存在足够的空间存储和传导Li+等优点,与磷酸铁锂(LiFePO4)混合包 覆进行优势互补,可以明显改善电池正极性能。研究发现,加入Li 3V2(PO4)3后,LiFePO4的电 子传导能力与电化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混合后的活性物质的放电比容量接近 160mAh/g,且循环50次后没有明显的衰减。
[0017]优选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 洁性物质A 80~95% 活性物质B 2-10%
[0018] 聚偏二氟乙烯 2~5% 导电碳 1~5%。
[0019]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具备长循环寿命性能,本发明锂离子电池正 极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同时含有活性物质A和B,当活性物质A和活性物质B按照本发明所 述制备方法搭配使用时,能够获得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的锂离子电池。当活性物质A和B 含量较低,会导致其比容量降低,甚至低于130Wh/kg。研究实验发现,活性物质A和B在上述 范围时既有效满足了本发明锂离子电池具备高比能量密度的要求,又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 循环和热稳定性。
[0020] 所述正极的制备方法为:将活性物质A与活性物质B球磨均匀混合,其中,活性物质 A经球磨后能够均匀包覆在活性物质B的表面;然后在700~950°C下进行烧结,将所得的活 性物质与聚偏二氟乙烯、导电碳一起混合搅拌成浆料,再将浆料涂布在正极集流体上,烘干 后形成正极。该种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其活性物质A均匀得包裹在活性物质B表面, 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起到避免活性物质B与电解液直接接触,起到保护活性物质B结构的作 用。同时,该种方法直接取用活性物质A、B进行混磨,且能够通过调节活性物质A、B的颗粒 度,加入比例调节活性物质A包覆层的厚度和包覆量,工艺简单,过程容易控制。
[0021] 优选的,所述正极的制备方法为:将活性物质B与活性物质A球磨均匀混合,其中, 活性物质B经球磨后能够均匀包覆在活性物质A的表面;然后在700~950°C下进行烧结,将 所得的活性物质与聚偏二氟乙烯、导电碳一起混合搅拌成浆料,再将浆料涂布在正极集流 体上,烘干后形成正极。研究发现,可通过控制活性材料的形貌提高其振实密度,经球化工 艺处理的LiFePO 4的振实密度比没有球化的提高了约为30 %;在充放电流密度85mA/cm2的条 件下,经球化处理的LiFePO4经过8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基本上没有衰减,而没经球化的其 比容量则衰减了约25%。由于LiFePO 4本身结构的制约,在提高LiFePO4振实密度的同时,也 必须控制LiFePO4颗粒粒径,以保证Li +的扩散速率。因此,活性物质A通过表面包覆活性物质 B,活性物质B能够有效的保护活性物质A,不仅提高了活性物质A粒子间的电子导电率,减少 电池的极化,而且还为活性物质A提供了电子隧道,补偿Li +在嵌脱过程中的电荷平衡。
[0022] 所述活性物质A的平均粒径D50为5~15μπι,所述活性物质B的平均粒径D50为10~ 20μπ?。研究发现,活性材料颗粒粒径对电极比容量有较大的影响。当活性材料的颗粒粒径越 大,Li+在扩散时需要迀移的路程就越长,迀移阻力就越大,在迀移过程中Li +的损失量也随 之增加,其脱出和嵌入就越困难,活性物质A和B的容量就越难充分发挥出来。若材料颗粒粒 径过小,容易造成活性物质A或B层脱嵌过度,以致活性物质结构坍塌。所以,通过控制活性 物质A和B颗粒的粒径可有效改善正极的电化学性能。
[0023]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为< 6μπι。若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太大,则会导致电 池整体厚度的增大,从而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
[0024] 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 石墨或硅粉或锡粉 90~99% 导电碳 0.3~3.5%
[0025] 竣甲基纤维素钠 0.2~2% 丁苯橡胶 0.5~4.5%。
[0026] 所述电解液包括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所述锂盐浓度为0.6~1.4mol/L。
[0027]所述溶剂包括碳酸甲酯、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