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框、使用引线框的电子控制装置及引线框搭载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使用于电路基板的引线框、使用引线框的电子控制装置及引线框向电路基板的搭载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将基板与基板连接所使用的引线框、例如发动机控制装置(ECU)等电子控制装置中,作为连接配电基板、控制基板的引线框,例如公知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 361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然而,所述专利文献1的引线框为利用作为绝缘体的树脂部件沿长度方向并列保持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根端子的结构,因此必须将多根端子并列配置于树脂成型模内来对树脂部件进行模制成形,这是制造成本高的原因。
[0008]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09]本发明提供一种引线框,该引线框具备在销状的端子的一端部经由弯曲部形成有焊盘连接部的多个引线部和将该多个引线部连结的连结部,所述连结部是通过在所述焊盘连接部的前端部连接设置板状的基座部而形成的,所述基座部使所述多个引线部立起。
[0010]发明效果
[0011]本发明的引线框在所述焊盘连接部的前端部连接设置有使所述多个引线部立起的板状的基座部,因此,不需要专利文献1那样的树脂部件的连结部,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减少。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引线框的立体图。
[0013]图2是将引线框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4]图3是图2的引线框部分的立体放大图。
[0015]图4是去除连结部(基座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6]图5是动力转向装置的结构图。
[0017]图6是电子控制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7将电子控制单元安装于马达单元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0019]图8是电子控制单元的纵剖视图。
[0020]图9(a)是驱动电路基板的俯视图,(b)是第二通电端子的立体放大图。
[0021]图10(a)是三相马达侧的端子连接的放大图,(b)是连接器侧的端子连接的剖视放大图。
[0022]图11(a)是外壳的接头部的立体图,(b)是拆去外壳的状态的示意图。
[0023]图12是引线框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24]图13是图12的A—A剖视图。
[0025]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引线框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0026]图15是图14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参照图1?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一施方式。
[0028]图1是本发明的引线框15的立体图。引线框15具备多个引线部15d和连结部15e,多个引线部15d在销状的端子15a的下端部经由弯曲部15b形成有焊盘连接部15c,连结部15e将该多个引线部15d连结。
[0029]连结部15e形成为矩形的板状。连结部15e是通过将多个引线部15d维持为立起状态、且连接设置板状的基座部而形成的,其中,该板状的基座部具有被引线框自动搭载装置吸附的吸附面15f。
[0030]引线框15是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冲切成规定的形状、并弯折成大致L字状而形成的。弯曲部15b是通过将端子15a的下端部弯折成=字状而形成的,弯曲部15b的下边成为焊盘连接部15c。
[0031]在焊盘连接部15c的连结部15e侧的端部,形成有用于容易地在该端部切断焊盘连接部15c的薄壁部15g。薄壁部15g是通过在焊盘连接部15c设置V字状的槽15h而形成的。注意,15i是定位孔,当在金属板上进行冲切等处理而形成引线框15时,使用该定位孔。
[0032]通过施加图1中的上推连结部15e的方向的力F,连结部15e容易在薄壁部15g切断而自引线部15d分离,使引线部15d留在驱动电路基板7侧。
[0033]如图2所示,驱动电路基板7是通过经由绝缘层7b在作为基底的金属板7a上设置布线图案7c和焊盘部7d而形成的。
[0034]如图3所示,以使焊盘连接部15c的一部分、具体是包括薄壁部15g的部分向驱动电路基板7的焊盘部7d外的绝缘层7b上突出的状态,利用焊料等将焊盘连接部15c的除该突出部以外的部分连接固定在焊盘部7d上。
[0035]然后,如图4所示,在薄壁部15g切断焊盘连接部15c而自引线部15d分离、去除连结部15e,从而仅使引线部15d残留在驱动电路基板7侧。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焊盘连接部15c的下表面设置V字状的槽15h而形成薄壁部15g,但也可以在焊盘连接部15c的上下表面形成槽15h,还可以将槽15h形成于焊盘连接部15c的上表面。另外,槽15h的形状并不限定于V字状,既可以是U字状、其他的形状,也可以是狭缝。
[0036]通过将所述引线框15的连结部15e设为适当的大小,能够获得以下两个效果中的任意一方或两方的效果:
[0037](1)能够使用连结部15e将引线框15维持为立起状态,使得引线框的处理变得容易;
[0038](2)能够在使用引线框自动搭载装置将引线框搭载于电路基板时,将连结部15e用作吸附面。
[0039]实施例的引线框15能够通过在将一张金属板冲切成规定的形状之后弯折成规定的形状而简单且容易地形成。
[0040]接下来,对使用所述引线框15的电子控制装置进行说明。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0041 ]如图5所示,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具备输入轴2和马达单元3,输入轴2被输入来自方向盘的转向操作转矩,马达单元3对转向操作转矩赋予辅助转矩,马达单元3由电子控制单元(ECU)4驱动控制。在该电子控制单元4中,组装使用了本发明的引线框15。
[0042]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控制单元4配置于马达单元3的轴3a的基端部侧(输出侧的端部的相反侧、即与后述控制电路基板8对应的一侧的端部)。
[0043]该马达单元3具备省略图示的电动马达(三相交流型无刷马达)、马达壳体3c、所述轴3a、传感器用磁体S(参照图7)和第一通电端子(三相马达端子)3e,马达壳体3c收容该电动马达,轴3a被所述电动马达驱动而旋转,传感器用磁体S安装于轴3a的基端部,利用后述的霍尔元件47检测轴3a的旋转,第一通电端子3e与所述马达的三相的各端子连接。该轴3a在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下旋转,经由省略图示的减速器对转向操作转矩赋予辅助转矩。另夕卜,在马达壳体3c的电子控制单元4侧形成有外形尺寸较大的外装部3f,在外装部3f的四角部形成有凸台部3g。
[0044]具体而言,电子控制单元4具有外壳(壳体主体部)5、罩(盖部)6、驱动电路基板7、控制电路基板8和电连接器9,外壳5固定于马达壳体3c的外装部3f,罩6与外壳5接合,驱动电路基板7收容于外壳5与罩6之间,驱动所述电动马达,控制电路基板8与驱动电路基板7相同地收容于外壳5与罩6之间,控制驱动电路基板7的驱动,电连接器9从省略图示的电源电池向所述驱动电路基板7、控制电路基板8及所述电动马达供给电力等。
[0045]外壳5例如由铝合金材料等形成为上部开口的盒状,具有底板5a和立设于该底板5a的边缘部的侧板5b,如图6所示,底板5a的上部向前方突出。
[0046]在该底板5a的上部,形成有安装电连接器9的开口部10,在开口部10的周缘部形成有孔部10a,并且,在马达壳体3c侧的上部四角,形成有电连接器固定用的内螺纹孔12。
[0047]另外,在底板5a的马达壳体3c侧的下部,形成有嵌入到外装部3f的开口部(省略图示)中的圆环状的接头部11,在四角,形成有向外装部3f上固定所使用的内螺纹孔17。在外装部3f的贯通孔中穿过的省略图示的固定螺丝的轴部联接于该内螺纹孔17。
[0048]在接头部11内的中心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13,该开口部13对安装于轴3a的基端部(轴基端部)的传感器用磁体S进行收容,在开口部13下方形成有三个横向较长的长方形的开口部14,该开口部14供三相马达侧的第一通电端子(三相马达端子)3e穿过,在开口部13的左右的斜上方形成有纵向较长的长方形的一对开口部16,将所述驱动电路基板7、控制电路基板8连接的引线框(通电端子)15的前端部面向该一对开口部16。
[0049]并且,在底板5a的罩6侧,立设有固定控制电路基板8的多个圆柱状的基板固定部18 (参照图8)。注意,在各侧板5b的外表面的规定位置形成有凸台部19。另外,如图7所示,在各侧板5b的前端面形成有嵌合槽20,形成于罩6的嵌合突部23嵌合在该嵌合槽20内。
[0050]如图6所示,罩6将铝合金材料等形成为与外壳5的外形相匹配的长方形,封闭外壳5的开口部。
[0051 ]另外,在罩6上,在左右的边缘部形成有固定驱动电路基板7的内螺纹孔21组,在各端面上,在与所述凸台部19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凸台部22,在凸台部22形成有贯通孔22a。在该贯通孔22a中穿过的省略图示的固定螺丝的轴部被联接于凸台部19的内螺纹孔17。注意,在罩6的与外壳5相反的一侧,形成有省略图不的散热件。
[0052]电连接器9安装于外壳5的开口部10的外周缘,如图11(b)所示,电连接器9具有一对第一连接器C1、第二连接器C2、第三连接器C3和第四连接器28(参照图6),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