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纤低压复合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光纤低压复合电缆(OpticalFiber Composite Low-voltage Cable,0PLC)将光纤通讯与电力传输功能复合进同一线缆中,推动了信息和电能的同步入户,相比于分别敷设光缆和电缆能大幅度降低建设成本,避免二次施工造成的资源浪费。
[0003]由于光纤接续的需要,所以在设计0PLC的长度时,每段都需要再增加一定长度(约5米左右)的余长。在现场施工中,强电施工人员会为弱电施工人员截除这段接续余长中的铜导体,以供光纤接续。然而,铜导体的截除使得裸露在外的光纤单元没有了周边电缆单元的保护而极易在电缆强电施工中受损,同时也直接导致了贵重金属的浪费,影响了现场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0PLC余长截除后导致的光纤单元易受损、贵重金属浪费、强弱电施工界面不清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包括:预埋有牵引绳的绝缘微管,所述牵引绳用于将连接的光纤从所述绝缘微管的一端牵入至另一端。
[0006]可选的,所述绝缘微管的内壁呈光滑面。
[0007]可选的,所述绝缘微管由热塑性高分子树脂材料制成。
[0008]可选的,当包括多根相互绝缘的铜导体时,所述绝缘微管置于所述多根相互绝缘的铜导体之间的中心位置。
[0009]可选的,还包括用于放置多根所述绝缘微管的集束管,所述集束管由热塑性高分子树脂材料制成。
[0010]可选的,所述牵引绳由凯夫拉纤维材料制成。
[0011]可选的,所述牵引绳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绝缘微管的长度。
[0012]可选的,所述牵引绳通过牵引接头与所述光纤相连。
[0013]可选的,所述光纤为紧包光纤。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还提供用于制造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方法,包括:将预埋有牵引绳的绝缘微管置于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中。
[0015]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避免0PLC中铜导体的截除而使裸露在外的光纤单元受损。(2)减少了贵重金属的浪费,降低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本。(3)满足强弱电作业分离的原则,在实施了 0PLC的电缆单元强电作业后,可独立进行光缆单元的弱电接续维护作业,有利于实施“先强电后弱电”的现场施工原则。
【附图说明】
[0016]图1显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示意图。
[0017]图2显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示意图。
[0018]元件标号说明
[0019]1绝缘外护层
[0020]2 填充层
[0021]3 铜导体
[0022]4 绝缘微管
[0023]5牵引绳
[0024]6集束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7]请参阅图1,光纤复合低压电缆(0PLC) —般都由绝缘外护层1、相互绝缘的铜导体3,在绝缘外护套1和铜导体3之间的填充层3,以及置于内部的光纤单元组成。不同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不包括预埋在其中的光纤单元,而是包括:预埋有牵引绳5的绝缘微管4,牵引绳5用于后续将连接的光纤从绝缘微管4的一端牵入,直至另一端牵出,以避免在现有施工中要截除预留长度的铜导体,节约贵重金属及施工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强弱电作业界面不清的问题。优选的,为方便人工牵引,牵引绳5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绝缘微管4的长度。
[0028]优选的,牵引绳5由凯夫拉纤维材料制成,可通过一牵引接头与光纤相连,保证了牵引的顺利进行。牵引接头的结构一般包括与牵引绳4相连接的拉环,以及与拉环可扭转连接的光纤夹持部,其截面面积小于绝缘微管4空腔的截面面积,使得可在绝缘微管4内移动,并防止牵引过程中的扭转可能对光纤造成的损伤。在电缆施工现场,通过人工牵引方式实现光纤导入。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受绝缘微管管径小、微管形变及0PLC弯折垂直敷设等因素影响小,无需增添额外的现场施工装备或专业化人员。
[0029]优选的,绝缘微管4由热塑性高分子树脂材料制成,其内壁呈光滑面。由于预埋在电缆中的绝缘微管,在电缆制造及敷设过程中将承受上千牛顿的侧向挤压力,所以高强度是预埋型绝缘微管的材料选择首先需要考虑的特性指标。在YJV型低压电力电缆的负荷运行中,电缆内部会长期处于90°c的高温环境,预埋型绝缘微管4的材料温度特性,保证了在此温度环境下不软不粘不变形。除此之外,OPLC要求其中的光缆单元为无光纤油膏型,绝缘微管4的材料特性确保了成型后的管内壁是光滑顺溜的,来确保后续的现场光纤牵引及光纤余长储存的顺利。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高分子树脂材料绝缘微管4具有耐120°C长期高温和彡2000N/mm的抗侧向挤压力的特性,达到了野外型通信光缆内的金属保护铠管的性能指标。同时,管内壁光滑流顺,达到了现有野外型通信光缆中的充油膏松套束管对3%。余长光纤的保护效果。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本发明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中包括多根相互绝缘的铜导体3时,绝缘微管4优选为置于多根相互绝缘的铜导体3之间的中心位置,以受力均匀、形成保护。
[0031]需要说明的是,牵引至本申请中0PLC的光纤优选为紧包光纤,包括海翠型紧包光纤等,具有高强度、耐高温的特性,以能在牵引过程中承受巨大的拉力,并且,能够长期工作在90 °C的高温环境中。
[0032]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还包括一集束管6,可由热塑性高分子树脂材料制成,用于放置多根绝缘微管4以形成隔离与保护,以加大光纤的敷设密度,提高集束管管道的利用率。
[0033]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方法,主要包括:将预埋有牵引绳5的绝缘微管4置于现有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中,形成嵌有绝缘微管4的0PLC。
[0034]在电缆敷设施工现场,可以先由强电施工人员按现有常规电缆的施工维护方式完成该新型0PLC的强电作业安装,如电缆端头的开剥以及铜导体接头安装等(一次施工)。然后,弱电施工人员通过预埋在该新型0PLC中绝缘微管4的牵引绳5,按照光路接续所需要的实际光纤单元余长,将相应长度的光纤由绝缘微管4的一端牵入,另一端牵出,直至牵出的长度为实际光纤单元需要留出的长度,以完成光纤接续接头制作等弱电作业的安装维护工作(二次施工)。
[0035]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避免了现有施工环境中,裸露在外的光纤单元极易受损的情况,减少了贵重金属的浪费,降低了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本,同时,满足了强弱电作业分离的原则,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36]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有牵引绳的绝缘微管,所述牵引绳用于将连接的光纤从所述绝缘微管的一端牵入至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微管的内壁呈光滑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微管由热塑性尚分子树脂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当包括多根相互绝缘的铜导体时,所述绝缘微管置于所述多根相互绝缘的铜导体之间的中心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多根所述绝缘微管的集束管,所述集束管由热塑性高分子树脂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由凯夫拉纤维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绝缘微管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通过牵引接头与所述光纤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为紧包光纤。10.一种制造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包括:将预埋有牵引绳的绝缘微管置于光纤复合低压电缆中。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新型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包括:预埋有牵引绳的绝缘微管,所述牵引绳用于将连接的光纤从所述绝缘微管的一端牵入至另一端。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施工环境中,裸露在外的光纤单元极易受损的情况,减少了贵重金属的浪费,降低了智能电网的建设成本。同时,满足了强弱电作业分离的原则,在实施了OPLC的电缆单元强电作业后,可独立进行光缆单元的弱电接续维护作业,有利于实施“先强电后弱电”的现场施工原则。
【IPC分类】G02B6/44, H01B9/00, H01B13/00
【公开号】CN105244110
【申请号】CN201510727865
【发明人】吴海生, 倪振华, 郑越峰, 陈志佳, 林亦雷
【申请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