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9383313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内燃机用的火花塞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汽车等的内燃机中所使用的火花塞。
【背景技术】
[0002]作为汽车等的内燃机用的点火单元,公知有在轴方向上使中心电极与接地电极对置而形成有火花放电间隙的火花塞。该火花塞在火花放电间隙产生火花放电,通过该火花放电,点燃内燃机的燃烧室内的混合气。
[0003]在燃烧室内,例如形成祸流(swirl flow)、滚流(tumble flow)的气流(即混合气的流动),该气流在火花放电间隙处也适度地流动,由此能够确保点火性能。
[0004]但是,根据内燃机上的火花塞的安装状态,存在与外壳的前端部接合的接地电极的一部分配置于气流中的火花放电间隙的上游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燃烧室内的气流被接地电极遮挡,火花放电间隙附近的气流停滞的可能性。其结果,存在火花塞的点火性能下降的可能性。即,根据内燃机上的安装状态,存在发生火花塞的点火性能发生偏差的问题的可能性。尤其是近年来,大多使用利用希薄燃烧的内燃机,在这种内燃机中,根据火花塞的安装状态,存在燃烧稳定性下降的可能性。
[0005]此外,难以控制火花塞在内燃机上的安装状态,更具体地说难以控制火花塞的接地电极相对于内燃机的安装位置。这是因为,根据火花塞的外壳中的安装用螺纹的形成状态、安装到内燃机的安装作业时的火花塞的紧固程度等,安装状态会发生变化。
[0006]因此,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在接地电极的侧面设置倾斜面,以使得即使在接地电极配置在火花放电间隙的上游侧的情况下,气流也向火花放电间隙引导的方案。即,在接地电极的一对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随着靠向中心电极而向另一个侧面侧倾斜的倾斜面。由此,通过康达效应(the Coanda effect),实现气流沿着倾斜面朝向中心电极(火花放电间隙)。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34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1]然而,实际上,通过康达效应能够改变的气流的角度小。因此,为了通过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技术来向火花放电间隙充分引导气流,必须使接地电极足够细。这从接地电极的强度等观点考虑,很难说是现实的应对方法。
[0012]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做出的,提供一种与相对于内燃机的安装状态无关地能够确保稳定的点火性能的内燃机用的火花塞。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4]本发明的一种内燃机用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具备:筒状的外壳;筒状的绝缘子,保持在该外壳的内侧;中心电极,以前端部突出的方式保持在上述绝缘子的内侧;接地电极,由竖立设置部和对置部构成,该竖立设置部从上述外壳的前端部向前端侧竖立,该对置部从该竖立设置部向径向内侧弯曲,并且经由该对置部与上述中心电极之间所形成的火花放电间隙而在火花塞的轴方向上与上述中心电极对置;以及引导构件,在与该接地电极不同的周方向位置上从上述外壳的前端部向前端侧突出,并且具有朝向上述接地电极的上述竖立设置部一侧的引导面,向上述火花放电间隙引导内燃机的燃烧室内的混合气的流动,上述接地电极的上述对置部具有与上述中心电极对置的对置面、位于该对置面的轴方向相反侧的背面、以及连接上述对置面与上述背面的一对侧面,该一对侧面中的至少上述引导构件侧的侧面形成为,与上述对置面所成的角度成为钝角。
[0015]发明效果
[0016]上述火花塞具有上述引导构件。由此,无论火花塞相对于内燃机安装成什么状态,都能够防止朝向火花放电间隙的燃烧室内的气流(即混合气的流动)被阻碍。
[0017]即,例如,在上述接地电极的竖立设置部配置在火花放电间隙的上游侧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上述引导构件向火花放电间隙引导从上游侧经过接地电极的竖立设置部的侧方的气流。即,引导构件成为气流的导向件,能够朝向火花放电间隙引导气流(以下,将该功能适当称为“引导功能”)。
[0018]其中,燃烧室内的气流中还存在具有从火花塞的前端侧朝向基端侧的矢量的气流。该气流被接地电极的对置部阻碍朝向火花放电间隙的导入。并且,该气流经过对置部的两侧方。若该气流不向靠近火花放电间隙G的方向流动,则如上所述经过竖立设置部的侧方且被引导构件引导而要朝向火花放电间隙的气流被经过对置部的侧方的气流阻碍,存在难以被向火花放电间隙引导的可能性。
[0019]因此,在上述火花塞中,将接地电极的对置部上的引导构件侧的侧面形成为,与上述对置面所成的角度成为钝角。由此,能够使在对置部上的引导构件侧的侧方经过的气流的方向成为向火花放电间隙靠近的方向。因此,能够抑制上述的被引导构件引导而朝向火花放电间隙的气流被经过对置部的侧方的气流阻碍的情况。因此,能够防止火花放电间隙附近的气流停滞。其结果,能够确保上述火花塞的稳定的点火性能。
[0020]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与在内燃机上的安装状态无关地能够确保稳定的点火性能的内燃机用的火花塞。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1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0022]图2是实施例1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正面图。
[0023]图3是图2的II1-1II线箭头截面图。
[0024]图4是实施例1的火花塞的接地电极的对置部的截面图。
[0025]图5是实施例1的火花塞的接地电极的竖立设置部的截面图。
[0026]图6是实施例1的火花塞的接地电极的竖立设置部配置在气流的上游侧的情况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0027]图7是图6的VI1-VII线箭头截面图。
[0028]图8是实施例1的火花塞的接地电极的竖立设置部配置在气流的上游侧的情况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正面图。
[0029]图9是比较例I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0030]图10 (A)是在上游侧配置有接地电极的竖立设置部时的比较例I的火花塞的火花放电说明图,(B)是在与气流正交的位置配置有接地电极的竖立设置部时的比较例I的火花塞的火花放电说明图,(C)是在下游侧配置有接地电极的竖立设置部时的比较例I的火花塞的火花放电说明图。
[0031]图11是比较例I的火花塞的放电长度的比较图表。
[0032]图12是表示比较例I的火花塞的放电长度与Α/F极限之间的关系的线图。
[0033]图13是接地电极的竖立设置部配置在气流的上游侧的情况的比较例2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正面图。
[0034]图14是实施例2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正面图。
[0035]图15是实施例2的火花塞的接地电极的对置部的正面图。
[0036]图16是实施例2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0037]图17是从前端侧观察的实施例2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俯视图。
[0038]图18是比较例3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正面图。
[0039]图19是比较例3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0040]图20是从前端侧观察的比较例3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俯视图。
[0041]图21是比较例4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正面图。
[0042]图22是比较例4的火花塞的接地电极的对置部的正面图。
[0043]图23是从前端侧观察的比较例4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俯视图。
[0044]图24是比较例5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正面图。
[0045]图25是实验例I的试验方法的说明图。
[0046]图26是表示实验例I的试验结果的线图。
[0047]图27是表示实验例2的试验结果的线图。
[0048]图28是实施例3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正面图。
[0049]图29是图28的XXIX-XXIX线箭头截面图。
[0050]图30是实施例4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0051]图31是实施例5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立体图。
[0052]图32是从前端侧观察的实施例6的火花塞的前端部的俯视图。
[0053]图33是从前端侧观察的实施例6的其他火花塞的前端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在上述本发明的内燃机用的火花塞中,将向燃烧室插入的一侧设为前端侧,将其相反侧设为基端侧。
[0055]此外,对置部中的引导构件侧的侧面不需要必须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