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图12 (al)中的Xl部分的放大图,图12 (bl)示出了正在利用一对密封部冲压模181、182冲压密封部位相应部50A时的情况,图12(b2)示出了图12(bl)中的X2部分的放大图。图13是以剖面示出利用盒部按压工具183按压盒部20的情况的、第8端子加工部180的说明图,图14是示出第8端子加工工序中的光纤激光焊接的情况的外观图。图15(a)是以剖面示出光纤激光焊接的情况的说明图,图15(b)是图15(a)中的X部放大图。
[0123]如图2至图5所示,在制造装置I中,作为经过多个阶段对平板状的端子基材300A分阶段地进行冲裁或弯曲等适当的加工的单元,从传送件长度方向Lc的上游侧Lcu起,沿着下游侧Lcd以串联的方式排列配置有I个端子预加工部100和8个端子加工部110?
180。
[0124]如图2所示,端子预加工部100和端子加工部110?180分别配置成:能够将沿着传送件320的长度方向按照规定的间距等间隔地配设的多个端子配件1A中的、相应于两个间距的量的、相邻的2个端子配件1A作为一组,同时进行加工。
[0125]在端子预加工部100中进行的端子加工预加工工序中,如图3(a)、(bl)、(cl)所示,对端子基材300A进行冲裁和弯曲加工。
[0126]详细来说,虽然未图示,端子预加工部100由冲裁单元和弹性接触片弯曲加工单元构成,该冲裁单元具有冲裁刃模,在从上游侧供给平板状的端子基材300A的同时,该冲裁刃模通过冲压将该端子基材300A的通过部分冲裁成带状的端子连结带300的形状,该弹性接触片弯曲加工单元弯曲加工出从盒部20的底面部25向端子轴向的前端侧呈舌片状延伸设置的弹性接触片21。
[0127]在此,将平板状的端子配件1A中的与盒部20相应的部分设定为盒部位相应部20A,将与过渡部40相应的部分设定为过渡相应部40A,将与压接部60相应的部分设定为压接部位相应部60A。而且,将盒部20上的底面部25、右侧面部22、左侧面部23、以及上面部24 ( —侧上面部240和另一侧上面部241)分别设定为底面相应部25A、右侧面相应部22A、左侧面相应部23A、上面相应部24A (—侧上面相应部240A和另一侧上面相应部241A)。另夕卜,将过渡相应部40A上的与密封部50相应的部分设定为密封部位相应部50。
[0128]并且,在端子预加工部100中,上述的冲裁单元和弹性接触片弯曲加工单元可以分别配置,也可以在传送件长度方向Lc上配置在相同的部位,另外,在将冲裁单元和弹性接触片弯曲加工单元在传送件长度方向Lc上分别配置的情况下,其排列顺序并不特别限定。
[0129]8个端子加工部110?180是主要进行绕端子轴向的弯曲加工的部位,如图2所示,根据对端子连结带300的通过端子预加工部100后的端子配件1A进行的加工内容,由第I端子加工部110、第2端子加工部120、第3端子加工部130、第4端子加工部140、第5端子加工部150、第6端子加工部160、第7端子加工部170、以及第8端子加工部180构成,它们分别从传送件长度方向Lc的上游侧起沿着下游侧以该顺序配置。
[0130]另外,将在这些第I端子加工部110至第8端子加工部180中进行的加工分别设定为第I端子加工工序至第8端子加工工序。
[0131 ] 在端子制造方法中,主要通过从第I端子加工工序至第4端子加工工序,主要对端子配件1A的端子轴向Lt上的盒部位相应部20A进行绕端子轴向Lt的弯曲加工,并且,主要通过第5端子加工工序和第6端子加工工序,主要对端子配件1A的端子轴向Lt上的压接部位相应部60A进行加工,并通过第7端子加工工序和第8端子加工工序对密封部位相应部50进行加工。
[0132]在第I端子加工工序中,在第I端子加工部110,如图3(c2)所示,使平板状的盒部位相应部20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立起。具体来说,进行下述这样的弯曲加工:使盒部位相应部20A上的、与右侧面相应部22A在宽度方向的外侧连接的一侧上表面相应部240A、和与左侧面相应部23A在宽度方向的外侧连接的另一侧上面相应部241A,相对于底面相应部25A绕端子轴立起绝对值为大致60度左右的角度。
[0133]在第2端子加工工序中,如图3 (c3)所示,在第2端子加工部120,进行下述这样的弯曲加工:使盒部位相应部20A上的右侧面相应部22A和右侧面相应部23A相对于底面相应部25A绕端子轴立起。与此同时,如图3 (b3)所示,进行如下的立起加工:使过渡相应部40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和压接部位相应部60A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平滑地立起成弧状。
[0134]详细来说,在第2端子加工部120,如图6所示,具备由上推模122和上推支承模123构成的过渡部上推工具121。
[0135]如图6 (a)所示,上推支承模123和上推模122相对于过渡相应部40A对置配置在上下各侧。进行下述这样的底部抬高加工:在将上推支承模123配置于过渡相应部40A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将上推模122朝向过渡相应部40A推压,由此,如图6(b)所示,将过渡相应部40A的整个底面相对于压接部位相应部60A抬高。
[0136]并且,图6(b)中的端子配件A的纵剖视图示出了沿图3(a)中的C-C线的剖视图。
[0137]由此,通过使过渡相应部40A底部抬高,由此能够追随盒部位相应部20A上的右侧面相应部22A和右侧面相应部23A的立起形状变形,避免过渡相应部40A断裂。
[0138]在第3端子加工工序中,在第3端子加工部130,图4 (Cl)所示,将盒部位相应部20A上的右侧面相应部22A和右侧面相应部23A相对于底面相应部25A分别弯曲加工至绝对值为60度左右的立起角度。
[0139]由此,将一侧上面相应部240A及右侧面相应部22A、和另一侧上面相应部241A及右侧面相应部23A弯曲加工成在底面相应部25A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互相以左右对称形状对置的姿势。
[0140]并且,在第3端子加工工序中,如图4 (bI)所示,对压接部位相应部60A不进行任何加工。
[0141]在第4端子加工工序中,在第4端子加工部140,如图4(c2)所示,盒部位相应部20A上的在底面相应部25A的各侧立起的一对上面相应部240A、241A中,以使另一侧上面相应部241A相对于一侧上面相应部240A成为倒伏的状态利用未图示的按压工具从上方按压另一侧上面相应部241A。
[0142]并且,在第4端子加工部140,如图4 (b2)所示,对压接部位相应部60A不进行任何加工。
[0143]在第5端子加工工序中,在第5端子加工部150,如图4(c3)所示,以使一侧上面部240与另一侧上面部241重合的方式进行弯曲加工。由此,能够使盒部位相应部20A形成为沿端子轴向Lt较长的长方体形状的盒部20。
[0144]而且,在第5端子加工工序中,在上述的盒部位相应部20A的弯曲加工工序的同时,如图4(a)、(b3)所示,对压接部位相应部60A进行高曲率加工工序。
[0145]高曲率加工工序是下述这样的工序:随着将压接部位相应部60A从未加工形状弯曲加工成筒状,对压接部位相应部60A中的、塑性变形成规定的弯曲加工形状的变形部位中的至少一部分,以比该塑性变形的曲率高的曲率进行弯曲加工。
[0146]详细来说,通过第5端子加工部工序之后的工序,将压接部位相应部60A从未加工形状最终弯曲加工成图7的双点划线所示这样的圆筒状,所述未加工形状是:如图7中的单点划线所示这样形成为平板形状,并且使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绕端子轴呈弧状变形而得到的形状。
[0147]在使压接部位相应部60A的宽度方向全部呈圆弧状塑性变形而最终将压接部位相应部60A弯曲加工成圆筒状之前,在第5端子加工部工序中的高曲率加工工序中,使压接部位相应部60A的宽度方向(周向)的中间部分以具有高曲率弯曲部60z的方式形成为如图7中的实线所示这样的大致V字形状,该高曲率弯曲部60z是以比将压接部位相应部60A从未加工形状塑性变形成圆筒状的曲率高的曲率,对压接部位相应部60A的宽度方向(周向)的中间部分进行弯曲加工而成的。
[0148]具体来说,利用图8所示这样的高曲率加工工具151进行高曲率加工工序。
[0149]高曲率加工工具151由凸状按压工具152和凹模153构成。
[0150]凸状按压工具152形成为在周向的一部分具有凸部152a的杆状,所述凸部152a以比将压接部位相应部60A从上述的未加工形状塑性变形成圆筒状的曲率高的曲率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凹模153形成为与凸状按压工具152的凸部152a的凸形相对应的凹形。
[0151]如图8(a)所示,将凸状按压工具152和凹模153隔着压接部位相应部60A配置在上下各侧,使凸状按压工具152的周向上的凸部152a在从上方与压接部位相应部60A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对置的状态下向下侧按压压接部位相应部60A,由此,如图8(b)所示,能够利用凸状按压工具152和凹模153使压接部位相应部60A塑性变形成在垂直剖视观察时为大致V字状。
[0152]由此,能够在压接部位相应部60A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形成高曲率弯曲部60z,该高曲率弯曲部60z是以比使压接部位相应部60A塑性变形成圆筒状时的曲率高的曲率进行弯曲加工而成的。
[0153]在接下来的第6端子加工工序中,在第6端子加工部160,进行下述这样的整形工序:将通过高曲率加工工序被弯曲加工成垂直截面大致V字形的压接部位相应部60A,如图5(bl)和图9所示这样整形为圆筒状的压接部60。
[0154]在整形工序中,使用图10所示这样的整形工具161进行。整形工具161由一对外周整形用按压模162、163构成。
[0155]一对外周整形用按压模162、163相对于压接部位相应部60A分别配置在上下各侦牝且分别具备凹部162a、163a,所述凹部162a、163a形成为具有与圆筒状的压接部60的外周面相同的曲率的半圆形截面,并且,一对外周整形用按压模162、163在各凹部162a、163a互相对置的状态下以能够接近或远离的方式移动。
[0156]在整形工序中,如图10(a)所不,将一对外周整形用按压模162、163以凹部162a、163a互相对置的状态相对于压接部位相应部60A配置在上下各侧,在该状态下,如图10 (b)所示这样利用一方的外周整形用按压模162和另一方的外周整形用按压模163对垂直截面为大致V字形状的压接部位相应部60A进行冲压加工。
[0157]此时,使压接部位相应部60A的周向上的、特别是图9中的带点部分向径向外侧弯曲,由此,能够最终将压接部位相应部60A作为压接部60整形为具有规定的曲率的圆筒状,从而能够形成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在周向上互相对接的状态的圆筒状的压接部60(参照图9) ο
[0158]并且,在一对外周整形用按压模162、163之间也可以具备未图示的圆柱状的芯杆,所述芯杆能够在利用这一对外周整形用按压模162、163冲压加工压接部位相应部60A时将压接部位相应部60A引导成圆筒状。
[0159]另外,如图5(b2)和图ll(al)所示,在上述的第6端子加工工序中,随着使压接部60形成为圆筒状,密封部位相应部50A被弯曲加工直至垂直剖视观察时为大致U字形状。
[0160]接下来的第7端子加工工序作为在第8端子加工部180中进行密封部形成工序时的预备工序,使密封部位相应部50A从图ll(al)所示的状态以对置端部60t彼此接近的方式收缩而整形为图11 (a2)所示这样的大致圆筒状。
[0161]具体来说,在第7端子加工部170,如图11 (bl)、(b2)所示,具备使密封部位相应部50A收缩成大致圆筒状的密封部收缩工具171,该密封部整形工具171由上下各侧的一对外周整形模172、173和内周整形芯杆174构成。
[0162]如图11 (bl)所示,在将内周整形芯杆174插入于在周向的上端具有间隙的圆弧状的密封部位相应部50A的状态下,如图ll(b2)所示,利用配置在上下各侧的一对外周整形模172、173按压,由此能够使密封部位相应部50A收缩成大致圆筒状。
[0163]在第8端子加工工序中,在第8端子加工部180,将大致圆筒状的密封部位相应部50A压缩成扁平形状而形成密封部50。
[0164]详细来说,如图12 (al)和图13所示,在第8端子加工部180具备对密封部位相应部50A进行压缩的一对密封部冲压模181、182和按压盒部20的盒部按压工具183。
[0165]在一对密封部冲压模181、182上的、分别与密封部位相应部50A对置的对置面上形成有压接面181A、182A,该压接面181A、182A具有与密封部50相应的宽度。
[0166]在一对密封部冲压模181、182中的、相对于密封部位相应部50A配置在上侧的上侧密封部冲压模181上,如图12(a2)所示,在压接面181A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即与密封部位相应部50A的在周向的对置端部50t彼此对接的状态下对置的对置部分相应的部分上,形成有凸部181a。凸部181a的顶端部分形成为平缓的圆弧状,并且,凸部181a形成为以密封部位相应部50A的板厚的大致一半左右的突出长度向下方突出。
[0167]另外,所述盒部按压工具183构成为在退避位置Pl和按压位置P2之间升降自如,如图13中的假想线所示,所述退避位置Pl是所述盒部按压工具183相对于盒部20的上面部24退避至上方的位置,如图13中的实线所示,所述按压位置P2是所述盒部按压工具183按压盒部20的上面部24的位置。
[0168]在第8端子加工工序中的密封部形成工序,首先,使盒部按压工具183从退避位置Pl下降至按压位置P2,利用该盒部按压工具183在与盒部20的上表面轻轻抵接的状态下按压该盒部20。
[0169]这样,利用盒部按压工具183按压盒部20,与此同时,在将上述结构的一对密封部冲压模181、182分别相对于密封部位相应部50A配置在上下各侧的状态下,如图12 (bl)和图13所示,使上侧的密封部冲压模181相对于下侧的密封部冲压模182下降来冲压大致圆筒状的密封部位相应部50A,由此,能够将该密封部位相应部50A压缩成周向上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相对置的规定的部分互相重合的扁平形状,从而形成为密封部50。
[0170]并且,在密封部50上的在上下各侧互相重合的重合部分中,将位于上侧的部分设定为上侧重合部分50u,并且将位于下侧的部分设定为下侧重合部分50d (参照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