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变压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681647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电变压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压电振子的压电变压器,该压电振子采用由压电性陶瓷构成的矩形片。
背景技术
作为变压器,已知有将线圈绕在铁心上的电磁式变压器。该电磁式变压器由于尺寸大、消耗功率大、以及产生电磁噪音和发热,所以不适合作为小型电气设备的电源使用。例如,作为静电发生装置或液晶显示器的背面光点亮用的高电压电源中的变压器,虽然不需要大的输出电流,但却需要1kV-数瓦左右的输出电压,同时要求降低电磁噪音和消耗功率、以及小型化等。
另一方面,由于利用压电现象的压电变压器几乎不产生电磁噪音,且能小型化,所以可以研究将其作为小型设备的电源用变压器的实用化的问题。
参照图1(a)及(b),现有的压电变压器11备有压电性陶瓷矩形片13;在从该压电性陶瓷矩形片13的一端起沿纵向的大约一半的部分(以下称第1部分)沿厚度方向相对地设置的2个表面电极15、15;以及在两个表面电极之间的上述第1部分的内部沿厚度方向互相间隔开形成的多个内部电极16、17。另外,表面电极15、15分别连接着在上述第1部分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形成的侧面电极18、19,同时每隔一个内部电极16和剩余的内部电极17分别连接。另外,还备有在与压电性陶瓷矩形片13的上述第1部分相反一侧的半部分(以下称第2部分)的端面上形成的输出、取出用的端面电极20。
通过将直流电压加在侧面电极18、19之间,能对压电陶瓷矩形片13的上述第1部分进行极化处理。即,压电性陶瓷矩形片13在表面电极15、15及内部电极16、17各电极之间被极化,其极化方向如图1(b)中的小箭头所示,在内部电极16、17各自的两侧彼此方向相反。再者,通过将直流电压再加在2个表面电极15和端面电极20之间,如图1(b)中的大箭头所示,压电性陶瓷矩形片13的第2部分沿纵向被极化。
另外,具有上述的多个内部电极的类型,实际上是在制造时将内部电极和压电体互相交替地重叠形成的,所以称为重叠型。与此不同,还知道有这样一种类型的电极,它不设内部电极、而在相对的表面电极15、15之间使厚度方向的极化只朝向一个方向。这种类型在制造时不需要进行重叠,只在一个压电体的表面上构成电极即可,以下称为单片型。
说明图1(a)及(b)所示的压电变压器的工作情况。
将侧面电极18、19中的一个作为接地电极,将交流电压作为输入电压加在另一个电极上,上述交流电压的频率与压电性陶瓷矩形片13沿长度方向振动时的1波长共振方式的共振频率相等,这样,重叠型压电变压器就能起压电振子的作用,如图2(a)及(b)所示,分别以所示的位移分布和变形分布进行振动。这时,利用压电效应,在表面电极15及内部电极16、17和端面电极20之间产生交流电压。所产生的交流电压的大小基本上由表面电极15及内部电极16、17之间的距离、表面电极15和端面电极20之间的距离、以及输入电压决定。
即,在压电变压器中,通过利用压电效应的能量变换、即电-机械-电变换,能获得压电电压。因此,在具有这种变换系统的压电变压器中,为了满足低电压驱动、小型、高升压比(输出电压/输入电压)的要求,而减薄压电片的厚度和/或减薄输入电极(表面电极和内部电极)之间的厚度。其结果是输入阻抗变小,从而输入电流(动态电流)增大。由于输入电流通过机械变换而变换成振动速度,所以由于输入电流的增大,当振动速度及振幅超过所使用的压电陶瓷的固有振动程度的极限(意味着振子在振动速度大、振幅大时由于发热造成的温度(ΔT)达到规定值的振动速度,该规定值可选定例如ΔT=25℃)时,会出现与发热增大的同时效率下降的不理想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获得一种既能满足消耗功率低、驱动电压低、小型、高升压比的要求,又能使振动速度低、发热量小、效率高的压电变压器的结构。
发明的公开如果采用本发明,则能获得具有以下特征的压电变压器,即它备有具有从第1端延伸到相对一侧的第2端的片长、片宽和片厚、且沿该片长从上述第1端至第2端假想地被4等分地连续地排列的4个区的矩形压电片;设在从上述4个区中作为输入区被选择的至少2个区上、接收与上述片长的一半长度相等的波长对应的频率的交流输入电压、驱动上述压电片进行2波长共振用的输入电极装置;以及设在上述4个区中剩下的至少1个区的一位置处、输出由上述压电片的2波长共振发生的交流输出电压用的输出电极装置,而且上述输入区沿上述片的厚度方向极化,上述剩下的至少1个区沿上述片的长度方向极化。
另外,如果采用本发明,则能获得本发明的第2~第11方面所述的压电变压器。
如果采用本发明,则能获得这样一种压电变压器,即将与矩形压电体的2波长共振方式对应的频率的电压加在输入电极上,使矩形压电体以2波长共振方式振动,通过该振动而从输出端获得由压电效应产生的电压,与1波长共振方式的情况相比,能从输出侧取出2倍能量,所以对应于相同的电流,能获得振动速度及发热量都小、效率高的压电变压器。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现有的1波长型压电变压器的说明图,(a)是简略的斜视图,(b)是沿(a)中的1B-1B线的剖面图。
图2(a)及(b)是分别表示驱动图1中的压电变压器时压电陶瓷片的位移分布和变形分布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的示意图,(a)是其简略的斜视图,(b)是沿图(a)中的3B-3B线的剖面图,(c)是沿图(a)中的3C-3C线的剖面图,(d)是沿图(a)中的3D-3D线的剖面图。
图4(a)及(b)是分别表示驱动图3中的压电变压器时压电陶瓷片的位移分布和应力分布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的示意图,(a)是其简略的斜视图,(b)及(c)分别是沿图(a)中的5B-5B线及5C-5C线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的示意图,(a)是其简略的斜视图,(b)、(c)及(d)分别是沿图(a)中的6B-6B线、6C-6C线及6D-6D线的剖面图。另外,沿(a)图中的6C′-6C′线的剖面与(c)图相同。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的示意图,(a)是其简略的斜视图,(b)、(c)及(d)分别是沿图(a)中的7B-7B线、7C-7C线及7D-7D线的剖面图。
实施发明用的最佳形态用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
参照图3(a)、(b)、(c)及(d),压电变压器21有由压电性陶瓷(例如,PZT=铅·锆酸盐·钛酸盐)构成的矩形片23。假定将该压电性陶瓷矩形片23沿其长度方向4等分,且等分后的4个区在图中从左至右分别为第1~第4区A1、A2、A3及A4。在长度方向上两端的第1及第4区A1及A4分别沿其厚度方向相对的表面上形成输入用的表面电极24a、25a、24b、25b,在这些区的内部沿厚度方向且互相简隔开形成多个内部电极26a、27a、26b、27b。这些表面电极及内部电极是平面电极,沿矩形片23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存在于第1及第4区的内部,被限定在各区内。
还在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侧面上形成侧面电极28a、29a、28b、29b。在第1区A1中,表面电极24a及25a和内部电极26a及27a是这样形成的,即每隔1个的内部电极26a和一侧的表面电极25a连接在侧面电极28a上,其它的每隔1个的内部电极27a和另一侧的表面电极24a连接在侧面电极29a上。另一方面,在第4区A4中,表面电极24b及25b和内部电极26b及27b是这样形成的,即每隔1个的内部电极26b和一侧的表面电极25b连接在侧面电极29b上,其它的每隔1个的内部电极27b和另一侧的表面电极24b连接在侧面电极28b上。
如后文所述,这些表面电极、内部电极、侧面电极作为施加以2波长共振方式驱动矩形片23用的输入电压的输入电极装置。另外,第1及第4区A1及A4是设置输入电极装置的区,所以称为输入区。
另外,在压电性陶瓷矩形片23的中央侧的第2及第3区A2及A3的边界部分,环绕着矩形片23形成带状的表面电极30,在内部沿厚度方向互相间隔开形成多个带状的内部电极31。如图所示,带状表面电极由存在于矩形片23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的部分和与它们连接的侧面部分构成,该侧面部分构成凸缘状的电极。带状内部电极31各自的两端与带状表面电极的内表面连接,更详细地说,与侧面的凸缘状的电极部分的内表面连接。如后文所述,这些带状的表面及内部电极30、31被作为输出电极装置用。
第1及第4区A1及A4各部分的侧面电极28a和28b互相连接,29a和29b互相连接,在它们之间施加直流电压,于是在上述第1及第4区A1及A4部分进行极化处理。极化方向如图3(b)及(c)中的箭头所示,在厚度方向上在各内部电极的两侧极化方向相反。另外,图3(b)所示的左侧的第1区A1部分的极化方向和图3(c)所示的右侧的第4区A4部分的极化方向彼此相反。
另外,第1区A1的侧面电极28a、29a互相连接,且在与带状电极30之间施加直流电压,于是第2区A2如图3(a)中的粗箭头所示,沿纵向向右的方向被极化(当然也可以向左)。同样,第4区A4的侧面电极28b、29b互相连接,且在与带状电极30之间施加直流电压,于是第3区A3如图3(a)中的粗箭头所示,沿纵向向右的方向被极化。
两侧的两个侧面电极28a、28b互相连接,两侧的另两个侧面电极29a、29b互相连接,在它们之间施加交流电压。设其频率为与矩形片23的长度的一半相等的波长的频率,矩形片23进行呈图4(a)及(b)所示的位移及变形状态的振动。由于该振动,能在输出电极30和电极28a、28b、29a或29b之间获得升高了的交流输出电压。
以下,具体地说明该压电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由高Qm的PZT构成的数个给定形状的压电陶瓷印刷电路基板上的给定位置,作为内部电极图形,用银-钯电极膏印刷内部电极26a、26b及带状内部电极31。另一方面,在压电陶瓷印刷电路基板上同样印刷内部电极27a、27b及带状内部电极31。接着,将多个这样的印刷电路基板互相重叠,再在其上面重叠没有电极图形的陶瓷印刷电路基板,构成重叠体。再对该重叠体进行热压结合,在大气中在1100℃的温度下烧结2小时,制成烧结体。接着,用银-钯膏在烧结体的表面上形成通过预先重叠而在内部形成的电极图形的投影图形,在侧面部分形成与内部电极连接的输入用的侧面电极及输出用的凸缘状的侧面电极。如此,形成表面电极24a、25a、24b、25b,侧面电极28a、29a、28b、29b及带状表面电极30。
另外,在单片型压电变压器的情况下,没有内部电极26a、27a、26b、27b、31,只将电极设在表面上。即,不需要重叠多层(即层数为1)。
图3所示结构的纵向2波长共振方式的重叠型压电变压器及单片型压电变压器具有长42mm、宽12mm、厚1.5mm的尺寸,还制成了宽度为6mm,其它尺寸与上述相同的压电变压器。另外作为比较例,按同样的尺寸制作了图1所示的现有的罗真(ロゼ-ン)式结构的1波长共振方式的重叠型压电变压器、以及按相同的输入侧重叠结构、以相同的尺寸制作了近年来新设计的3/2波长共振方式的压电振子(所谓对称3次罗真式重叠型压电变压器)。这些重叠型压电变压器的极化是在硅油中,在温度为150℃、电场强度为1.2kV/mm的条件下进行的。
测定了如上制造的压电变压器的特性。其结果示于表1。
另外,在这些重叠型压电变压器中,发热ΔT达到25℃时,振动速度的极限约为0.22m/s。
参照表1,在1波长共振方式的比较例中,不管是单片型的还是重叠型的,尺寸为42×12×1.5时,发热少,振动速度也达不到极限程度。可是,在将宽度尺寸减小一半而减小了振子的体积的情况下(尺寸为42×6×1.5的情况下),振动速度超过极限程度而变为0.395m/s,发热也变为43℃。
另外,在3/2波长共振方式的比较例中,即使任何类型,任何尺寸的压电变压器,与1波长共振方式相比,振动速度(m/s)低,发热最大为5℃。
在本发明的2波长共振方式的重叠型压电变压器的情况下,与上述2个比较例相比,可知不管是哪种类型,也不管是哪种尺寸的压电变压器,在相同的输出功率的条件下,振动速度及发热ΔT都低。另外,如果增加重叠层数,则升压比变大,能实现电压更低的驱动。
表1共振共振输入输出升压振动发热重叠尺寸波长频率电压电压比 速度ΔT 层数(mm)(kHz) (rmsV) (rmsV) (m/s) (℃)1 73.548.5401.2 8.270.20010 142×12×1.5波 73.350.0400.5 8.010.39543 142×6×1.573.59.9 400.9 40.49 0.19910 542×12×1.5长 73.313.5400.5 29.60 0.39543 542×6×1.53/2 120.0 33.5400.0 11.90 0.1421 142×12×1.5波 116.5 53.0399.2 7.530.1795 142×6×1.5118.6 11.5403.4 35.00 0.1431 342×12×1.5长 116.3 22.6400.2 17.70.1795 442×6×1.52 155.1 56.0401.6 7.170.0850 142×12×1.5波 149.4 81.0404.3 5.000.1200.5 142×6×1.5155.1 9.6 401.6 41.80 0.0850 642×12×1.5长 149.4 10.3402.7 39.09 0.1200.5 842×6×1.5因此,对于小型化的要求来说,本发明的2波长共振方式的重叠型压电变压器从升压比、振动速度及发热的观点来看都是优异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矩形片23的表面和背面形成了表面电极,但也可以如以下的实施例所示,可以省去表面电极。如果省去表面电极,则有利于表面的绝缘。
其次,参照图5(a)、(b)及(c),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也与上述实施例一样,将输入电极装置和输出电极装置设在压电性陶瓷矩形片23上。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样,假定沿压电性陶瓷矩形片23的纵向,将其4等分成图5(a)所示的从左至右的第1~第4区A1~A4,本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其输入电极装置设在第2及第3区A2及A3,输出电极装置作为端面电极32a及32b设在矩形片的纵向的两端面上,这一点基本上与图3中的压电变压器不同。更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将图3中设在第4区A4及第1区A1中的内部电极及侧面电极的结构分别设在第2区A2及第3区A3。各区的内部电极分别为26a、27a及26b、27b,并示于图5(b)及(c)。侧面电极用参照符号28a、29a及28b、29b表示,分别设在两侧面。另外,在图3中作为输入电极装置的主要元件设置的表面电极24a~25b,在本实施例中不使用。
用与图3中的实施例同样的方法进行极化处理。在第2及第3区A2及A3内,极化方向在厚度方向上,其方向为图5(b)及(c)中的箭头所示的方向。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不使用表面电极,所以在最上层的内部电极的上方及最下层的下方不进行极化。
另外,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之间的第1及第4区A1及A4,如图5(a)中的粗箭头所示,被沿纵向向右极化。
本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在将矩形片23的长度与2波长相当的频率的交流输入电压加在侧面电极28及29之间时,由于压电效应,矩形片进行具有图4(a)及(b)所示的位移分布及应力分布的振动。该振动的结果能利用压电效应而在端面电极32a、32b之间获得输出电压。
该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按照与图3中的实施例同样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不同的是印刷电路基板上的内部电极用的电极图形的形成位置不同;重叠后不需要再重叠没有电极图形的印刷电路基板;烧结后不需要设置表面电极;侧面电极的位置不同;以及形成端面电极作为输出电极。
制造了遵照本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元件。烧结条件为在1100℃下烧结2小时,极化条件为在150℃的硅油中,在1kV/mm的电场强度下极化15分钟。为了评价所得到的压电变压器的特性,将直径为2.2mm、长为220mm的冷阴极管作为负载,施加正弦波输入电压,驱动该压电变压器。测定了这时的升压特性及稳定亮灯时的振动速度和发热的关系。将该测定结果示于表2。
为了比较,在相同的尺寸、重叠层数、烧结及极化条件下制成现有结构的罗真式的压电变压器,进行了相同的评价实验,将其结果示于同一表2。
表2罗真式 本发明尺寸(mm) 42×6×1.542×3×1.5共振频率(kHz)78 150重叠层数 65输入电压(Vpp)18 24管电流(mA) 55升压比 50 45振动速度(m/s)0.38 0.15发热量ΔT(℃)65 8效率(%) 80 84参照表2可知,在现有的压电变压器中,振动速度为0.38m/s,发热为65℃。可是,在本发明的压电变压器中,升压比为45低一些的压电变压器,在输出(管电流)相同的情况下,振动速度及发热量ΔT都低,效率更好。
参照图6(a)~(d),再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对该图和图3(a)~(d)进行比较可知,将表面电极从图3(a)所示的压电变压器的结构中除去,另一方面,也将与设在第4区A4中的结构相同的内部电极及侧面电极增设在压电性陶瓷矩形片23的第2区A2中。即,将第1、第2及第4区A1、A2及A4作为输入区。作为输出电极装置的带状内部电极设在第3区A3的中央部分。
图中,第1、第2及第4区A1、A2及A4的内部电极及侧面电极分别与图3相同,在参照数字中附加a、b及c字符来表示。第1、第2及第4区A1、A2及A4的内部电极及侧面电极构成输入电极装置。作为输出电极装置的带状内部电极用与图3相同的参照数字表示,设置凸缘状的侧面电极34、35作为外部电极。
在本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中,与图3所示实施例同样地进行极化处理,在第1及第2区A1及A2中的极化方向如图6(b)及(c)中的箭头所示,在第4区A4中与第2区A2相同,如图6(c)所示。第3区A3如图6(a)中的箭头所示,沿纵向朝向中央的输出电极的方向被极化。
在该压电变压器中,侧面电极28a、28b及28c互相连接,另一方面,29a、29b及29c互相连接,在它们之间施加矩形片23的长度与2波长相当的频率的交流输入电压。其结果是矩形片由于压电效应进行具有图4(a)及(b)所示的位移分布及应力分布的振动。该振动的结果能利用压电效应而在端面电极34、35上出现输出电压。该输出电压的取出与下述任一电极之间进行,即从输出电极一方的侧面电极34或35和输入电极中的侧面电极28a、28b、28c、29a、29b及29c中的任意一个(作为地,也可以作为输入输出公用的接地端)之间进行。
该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按照与图3中的实施例同样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不同的是印刷电路基板上的内部电极用的电极图形的数目增加;输出用的带状电极的形成位置不同;重叠后不需要再重叠没有电极图形的印刷电路基板;烧结后不需要设置表面电极;侧面电极的数目不同;以及形成作为输出电极的侧面电极。
制造了遵照本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元件。烧结条件为在1100℃下烧结2小时,极化条件为在150℃的硅油中,在1kV/mm的电场强度下极化15分钟。为了评价所得到的压电变压器的特性,附加进行了与图5所示实施例相同的评价实验。将其结果示于表3。
为了比较,在相同的尺寸、重叠层数、烧结及极化条件下制成现有结构的罗真式的压电变压器,进行了相同的评价实验,将其结果示于同一表3。
表3罗真式本发明共振频率(kHz) 78 155元件尺寸(mm) 42×6×1.542×3×1.5重叠层数 6 6输入电压(Vpp) 1815管电流(mA) 5 5升压比 5060振动速度(m/s) 0.38 0.2发热量ΔT(℃) 4025效率(%) 8084
由表3可知,本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与现有的罗真式的压电变压器相比较,在升压比方面毫不逊色,体积减小了一半,在输出(管电流)相同的情况下,振动速度低,因此发热量变小。
参照图7(a)~(d),再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具有与图6中的实施例大致相同的结构,但第4区A4中的内部电极和侧面电极被除掉。即,不同点在于以第1及第2区A1及A2作为输入区。另外,作为输出电极装置的带状内部电极及其侧面电极移到了第3及第4区A3及A4的边界部分。还有,在第4区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接地用端面电极32作为输出的接地电极端。
因此,第1及第2区A1及A2的极化如图7(b)及(c)所示,与图6(b)及(c)相同,第3及第4区A3及A4的极化方向沿纵向朝向输出电极的带状电极及端面电极。
在该压电变压器中,侧面电极28a及28b互相连接,另一方面,29a及29b互相连接,在它们之间施加矩形片23的长度与2波长相当的频率的交流输入电压。其结果是利用压电效应,矩形片进行具有图4(a)及(b)所示的位移分布及应力分布的振动。该振动的结果能利用压电效应而在输出用的侧面电极34、35上出现输出电压。该输出电压能从侧面电极34或35和端面电极32之间取出。
制造方法基本上与图6中的实施例相同,不同点在于重叠时不形成第3区的内部电极图形,输出用的带状内部电极用图形的位置不同,形成烧结后的输出用的侧面电极和端面电极。
表4罗真式 本发明共振频率(kHz) 78155元件尺寸(mm) 42×6×1.542×3×1.5重叠层数 6 5输入电压(Vpp) 1828管电流(mA) 5 5升压比 5045振动速度(m/s) 0.38 0.2发热量ΔT(℃) 4025效率(%) 8084
制作了图7中的实施例的压电变压器。极化条件及烧结条件与图6中的实施例相同。
为了评价如上制作的压电变压器的特性,附加进行了与图5所示实施例相同的评价实验。将其结果示于表4。
为了比较,在相同的尺寸、重叠层数、烧结及极化条件下制成现有结构的罗真式的压电变压器,进行了相同的评价实验,将其结果示于同一表4。
由表4可知,本发明的压电变压器与现有的罗真式的相比较,升压比低一些的压电变压器,其体积即使减小了一半,在输出(管电流)相同的情况下,振动速度低,因此发热量变小。
另外,在图5~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虽然未采用表面电极,但与图3中的实施例一样,也可以设置表面电极。通过采用表面电极,设了输入电极的区沿其厚度方向全部被极化,有助于振动,所以从输出方面来看是有利的。另外,在采用表面电极的情况下,在图3中的实施例已说明过,可以不使用内部电极,只有表面电极,呈单片型的结构。
另外,作为压电片,举例示出了PZT陶瓷片,但如果是具有压电性能的其它材料也可以。再者,作为电极,举例示出了用银-钯印刷的薄膜,当然也可以使用其它导电性的薄膜。
以上就几个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各种实施形态都是可能的。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与现有的罗真式压电变压器相比较,能获得体积减小1/2、在相同的输出功率下、振动速度低、发热少、效率高的压电变压器,特别是能提供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面光点亮用的电源的压电变压器。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电变压器,其特证在于备有具有从第1端延伸到相对一侧的第2端的片长、片宽和片厚、且沿该片长从上述第1端至第2端假想地被4等分地连续地排列的4个区的矩形压电片;设置在从上述4个区中作为输入区被选择的至少2个区上、接收与上述片长的一半长度相等的波长对应的频率的交流输入电压、驱动上述压电片进行2波长共振用的输入电极装置;以及设置在上述4个区中剩下的至少1个区的一位置处、输出由上述压电片的2波长共振发生的交流输出电压用的输出电极装置,而且上述输入区沿上述片的厚度方向极化,上述剩下的至少1个区沿上述片长方向极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电片在上述片的宽度方向上有互相相对的侧面;上述输入电极部具有在上述各输入区中形成的多个平面电极,上述多个平面电极被限定在该输入区内,沿上述片长方向及上述宽度方向延伸,而且在上述片的厚度方向上互相间隔开形成,以及为了将上述交流输入电压加在上述相对的侧面上而设在上述各输入区内的两个侧面电极;该两个侧面电极中的1个连接着上述平面电极中的互相邻接的每2个中的1个,另一个侧面电极连接着上述平面电极中的互相邻接的每2个中的另1个;上述各输入电极通过预先将直流电压加在上述2个侧面电极上,而在上述平面电极中的彼此邻接的每2个之间被极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平面电极作为内部电极被埋入上述压电片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电片在上述片的厚度方向上有互相相对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述平面电极内的2个在上述输入区内设在上述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其余的平面电极作为内部电极被埋入上述压电片中。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电极装置有沿上述片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在片的厚度方向上互相间隔开的多个带状电极;以及在上述相对的侧面上形成、且与上述带状电极的两端分别连接、取出上述交流输出电压用的2个输出侧面电极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状电极作为内部带状电极被埋入上述压电片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状电极内的2个分别设在上述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其余的带状电极作为内部带状电极被埋入上述压电片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1~第4上述4个区沿上述片的长度方向从上述第1端按该顺序排列到上述第2端,上述输入区是分别与上述第1端及上述第2端邻接的上述第1区及第4区,该第1区及第4区互相沿相反的方向被极化,上述输出电极装置设在上述第2区及第3区的边界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1~第4上述4个区沿上述片的长度方向从上述第1端按该顺序排列到第2端,上述输入区是互相邻接的上述第2区及第3区,该第2区及第3区互相沿相反的方向被极化,上述输出电极装置由设在上述第1端及第2端上的电极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1~第4上述4个区沿上述片的长度方向从上述第1端按该顺序排列到第2端,上述输入区是上述第1区、第2区及第4区,该第1区和上述第2及第4区互相沿相反的方向被极化,上述输出电极装置在上述片的长度方向上设在上述第3区的中央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1~第4上述4个区沿上述片的长度方向从上述第1端按该顺序排列到第2端,上述输入区是上述第1区及第2区,该第1区及第2区互相沿相反的方向被极化,上述输出电极装置设在上述第3区及第4区的边界部分,输出用的接地电极设在上述第2端上。
全文摘要
一种压电变压器,它有沿长度方向等分的第1至第4区(A1、A2、A3、A4),在第1及第4区(A1、A4)设有平面电极(24、25、26、27)作为输入电极,同时沿厚度方向极化,在其余的第2及第3区(A2、A3)的边界上设有带状电极(30、31)作为输出电极,构成压电变压器(21)。该变压器体积小、振动速度低、发热少、效率高。输入电极不限于第1及第4区,上述2波长共振时,可设在位移分布互相相反的2个或3个区中,输出电极设在其它区中。
文档编号H01L41/107GK1178603SQ97190051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30日
发明者胜野超史, 布田良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