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交直流两用接触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器中控制用的交直流两用接触器。
现接触器的种类很多,无论在电子、机械、化工、纺织、轻工等等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各类电器的自动控制。接触器的原理是线圈通电后,使其动触点动作,与静(或定)触点相接,接通有关电源,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其特点是简单、实用,把触点封闭起来,还成为防爆接触器。由于线圈通电有交流、直流之分,接触器分为直流、交流接触器两大类。目前接触器也有相应弱点,其一费电,这是由于接触器的触点在接通其间,线圈内一直保留有电流缘故。接着来的其二弱点是,线圈的长时间通电,使其发热,降低其使用寿命,甚至烧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接触器,即交直流两用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成含有底座1、支架2、动触头3、定触头4、定铁芯5、动铁芯8、动触头支架6、线圈7,定触头4固定在支架2上,动触头3固定在动触头支架6上,且动触头支架6与动铁芯8相固定,特征在于动铁芯8的芯柱内装有芯盒装置,芯盒装置由动芯9、销座12、定位销10、弹簧11构成,动芯9可在动铁芯8的芯柱内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除具有工作可靠等特点外还有以下优点1、节电,只要接通线圈电源后,动、定触点相接触,但在接触其间,线圈内无电流通过,达到接电目的。
2、成本低,由于接触器工作其间,线圈内无电流通过,则铁芯内不会产生涡流,铁芯可用一般铁质材料代替昂贵的矽钢片,使接触器成本大大低于一般接触器。
3、寿命长,由于线圈不发热,铁芯内无涡流,使整个接触器的寿命大大延长。
4、由于本实用新型通电为瞬间,因此交直流通用。
下面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动铁芯8结构及芯盒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4是动铁芯8结构及芯盒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5是动铁芯8结构及芯盒装置附视示意图。
图6是动芯9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是底座,用于支撑固定整个接触器,2是支架,定触头4固定其上,支架2和底座1相固定后,整个接触器就大致固定好了。动触头3数目同定触头数目一样多,固定在动触头支架6上,动触头支架6和动铁芯8相固定,动铁芯8和定铁芯5构成整个铁芯,其裁面成E形,定铁芯5可固定在底座1上;动铁芯8的芯柱内装有芯盒装置(如图3、4、5、所示),销座12由螺丝13固定在芯柱上,动芯9上有环形槽和定位槽两槽,环形槽为首尾相连槽,它有Ⅰ、Ⅱ两个槽底(最低部),两槽底之间可以是平滑槽沟,也可以是阶梯槽沟(图7是阶梯槽沟示意图,即有A、B、C、D四个阶梯,从Ⅰ槽底到Ⅱ槽底只能是沿C、D槽沟,而从Ⅱ槽底到Ⅰ槽底只能沿B、A槽沟);定位槽是一条形槽,动芯9底部还有一通孔,通过通孔可使动芯9固定在定铁芯5上,动芯9可在动铁芯8芯柱中上下移动,定位销10为U形,其一端在环形槽内,其一端在定位槽内,定位销后有压簧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线圈7通电后,由于磁力吸引,动铁芯8下降,但并末与定铁芯5完全相接,其间有一间隙,此时动、定触头相接触(完成自动控制过程),动铁芯8下降过程中,动芯9在动铁芯8的芯柱内上升,其定位销10的上端由Ⅱ槽内沿B、A两阶梯滑动到Ⅰ槽底内,完成此过程后,线圈7断电,由于定位销10作用,动铁芯8不会上升,则动、定触头保持接触,保持工作状态,由于线圈7内无电流,达到节电目的,当自动控制需要结束时,再给线圈7通一次电,动铁芯8再向下降一间隙大小距离,此时,由弹簧作用,定位销10上端沿C、D两阶梯槽沟由槽底Ⅰ到达槽底Ⅱ内,动铁芯8上升,动、定触头脱离接触,自动控制工作状态结束。再来一次,重复上述动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工作可靠,节电,成本低,寿命长。仅节电一项,若现行接触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每年可为国家节电数十亿度,可以预料,本实用新型有广泛的用途。
权利要求1.一种交直流两用接触器,含有底座1、支架2、动动触头3、定触头4、定铁芯5、动铁芯8、动触头支架6、线圈7、定触头4固定在支架2上,动触头3固定在动触头支架6上,且动触头支架6与动铁芯8相固定,其特征在于动铁芯8的芯柱内装有芯盒装置,其芯盒装置由动芯9、销座12、定位销10、弹簧11构成,动芯9可在动铁芯8的芯柱内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两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动芯9有环形槽和定位槽,环形槽有Ⅰ、Ⅱ两个槽底,两个槽底之间可以是平滑槽沟,也可以是阶梯槽沟,定位槽为一条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器中控制用的交直流两用接触器。本实用新型主要有底座、支架、动、定触头、线圈及动、定铁芯构成,特征是动铁芯芯柱内装有由动芯销座、定位销、弹簧构成的芯盒装置。本实用新型除具有构造新颖,工作可靠等特点外,还具有节电,成本低、寿命长、交直流两用之优点,仅节电,若现接触器采用本技术,每年节电可达数十亿度。
文档编号H01H51/00GK2214705SQ9422408
公开日1995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2日
发明者邵国哲, 柯方元, 李正飞, 刘俊轩, 李永胜, 崔可太 申请人:邵国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