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和智能健康监测手表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极连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和智能健康监测手表。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包括穿设于壳体侧壁的导电电极、设置于壳体内的柔性电路板和设置于壳体内的主电路板,电极触点导通结构还包括弹性导电件,弹性导电件一端抵于导电电极,弹性导电件的另一端抵顶于柔性电路板,且弹性导电件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电导通,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主电路板。智能健康监测手表具有上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和智能健康监测手表,其弹性导电件及柔性电路板可作为中间导通桥梁,使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变得简单,无需进行焊接,利于节省费用,降低了操作难度,利于产品的生产。
【专利说明】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和智能健康监测手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极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和智能健康监测手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电子设备,其侧面的电极导通结构通常通过焊接的结构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不方便,焊接时操作难度大,不利于产品的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种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和智能健康监测手表,其利于产品的生产。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包括穿设于壳体侧壁的导电电极、设置于壳体内的柔性电路板和设置于壳体内的主电路板,所述电极触点导通结构还包括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一端抵于所述导电电极,所述弹性导电件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且所述弹性导电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电导通,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导电件为金属弹片或金属螺旋弹簧。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电路板的正面设置有插座,所述柔性电路板插接于所述插座。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贴,所述弹性导电件将所述柔性电路板抵于所述支架的侧面。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主电路板一侧弯折的弧形导向部。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插接于所述壳体内。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电极为铜柱。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为塑胶件,所述导电电极通过镶嵌注塑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侧壁。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电极的内侧具有用于供所述弹性导电件伸入的孔位。
[00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健康监测手表,所述智能健康监测手表具有上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
[001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和智能健康监测手表,其弹性导电件及柔性电路板可作为中间导通桥梁,将导电电极与主电路板连接形成完整的连通电路。解决了侧向导通连接焊线的不便利,使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变得简单,无需进行焊接,利于节省费用,降低了操作难度,利于产品的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2]图7是图6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7]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8]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包括穿设于壳体100侧壁的导电电极200、设置于壳体100内的柔性电路板310 (FPC,FlexiblePrinted Circuit board)和设置于壳体 100 内的主电路板 320 (PCBA, Printed CircuitBoard+Assembly),导电电极200位于主电路板320的一侧,即导电电极200的轴线可与主电路板320所在平面平行或重合。所述电极触点导通结构还包括弹性导电件400,所述弹性导电件400 —端抵于所述导电电极200,所述弹性导电件400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柔性电路板310,且所述弹性导电件400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10之间电导通,所述柔性电路板310电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320。这样,弹性导电件400及柔性电路板310可作为中间导通桥梁,将导电电极200与主电路板320连接形成完整的连通电路。解决了侧向导通连接焊线的不便利,使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变得简单,无需进行焊接,利于节省费用,降低了操作难度,利于产品的生产。
[0029]具体地,所述弹性导电件400可为金属弹片或金属螺旋弹簧等,其弹性佳。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电件400为金属螺旋弹簧。
[0030]具体地,所述主电路板320的正面设置有插座330,所述柔性电路板310插接于所述插座330,其连接方便。
[0031]具体地,所述壳体100内还设置有支架110,所述支架110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10相贴,所述弹性导电件400将所述柔性电路板310抵于所述支架110的侧面,以便弹性导电件400可以可靠地与柔性电路板310上的导电点连接。
[0032]具体地,所述支架110的上端设置有朝向于所述主电路板320 —侧弯折的弧形导向部111,以使柔性电路板310平缓地延伸至主电路板320,避免柔性电路板310折弯角度过于锐利而损坏柔性电路板310,产品可靠性佳。
[0033]具体地,所述支架110可插接于所述壳体100内,以便于装配,当然,支架110也可一体成型于壳体100。
[0034]具体地,所述导电电极200可为铜柱、铝柱等,其导电效果好。
[0035]具体地,所述壳体100可为塑胶件,所述导电电极200可以通过镶嵌注塑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100侧壁,其生产效率高。
[0036]具体地,所述导电电极200的内侧具有用于供所述弹性导电件400伸入的孔位201,以便于产品的装配。
[00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健康监测手表,所述智能健康监测手表具有上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
[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和智能健康监测手表,其弹性导电件400及柔性电路板310可作为中间导通桥梁,将导电电极200与主电路板320连接形成完整的连通电路。解决了侧向导通连接焊线的不便利,使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变得简单,无需进行焊接,利于节省费用,降低了操作难度,利于产品的生产。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穿设于壳体侧壁的导电电极、设置于壳体内的柔性电路板和设置于壳体内的主电路板,所述电极触点导通结构还包括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一端抵于所述导电电极,所述弹性导电件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且所述弹性导电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间电导通,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主电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为金属弹片或金属螺旋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的正面设置有插座,所述柔性电路板插接于所述插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相贴,所述弹性导电件将所述柔性电路板抵于所述支架的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主电路板一侧弯折的弧形导向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插接于所述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电极为铜柱。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塑胶件,所述导电电极通过镶嵌注塑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壳体侧壁。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电极的内侧具有用于供所述弹性导电件伸入的孔位。
10.一种智能健康监测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健康监测手表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触点导通结构。
【文档编号】H01R4/48GK204243219SQ201420646703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马学军, 戴南湖 申请人: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