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温控装置,包括温控旋钮、温控器,所述温控旋钮与温控器配合,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温控旋钮位置的温控面板,所述温控面板安装于温控旋钮与温控器之间。通过设置用于限制温控旋钮位置的温控面板,所述温控面板安装于温控旋钮与温控器之间,使得温控装置通过温控面板对温控旋钮进行限位,避免利用温控器的内部结构来对旋钮进行限位,减少了温控器由于受到与温控旋钮配合以及运作时的作用力导致失效的风险,提高了温控器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成为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必须品,例如冰箱、冷柜、酒柜、饮料箱等制冷器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电器。这些电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一般这些制冷器上都设有用于控制温度的温控器,这些温控器采用触摸、按键或旋钮转动的方式来控制温控器内某些零部件运作,从而改变制冷器内部的设置温度。
[0003]目前一般是采用旋钮的轴插入温控器的孔内或温控器的轴插入旋钮的孔内,通过它们之间的过盈配合来固定旋钮,并且通过温控器本身的结构来限制旋钮的转动范围。如图1、图2所示的旋钮与温控器,温控器与旋钮的装配过程如下:位于旋钮(4)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套管(41),套管(41)的内孔与旋柄(5)的轴配合,然后通过旋钮(4)与温控器的卡接完成了温控器与旋钮的装配,通过施加作用力在旋柄(5)上对温控器进行控制,套管(41)在管口沿轴向开有槽口(411),使套管(41)的内孔在管口部为孔径可扩张的弹性孔,保证了旋柄(5)的轴顺利插入套管(41)的内孔;其次,在套管(41)的外围设置有限位环(42)和限位卡(43),限位环(42)位于温控器的限位孔(6)的内周形成径向限位;再次,在套管(41)的外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支撑筋(7 ),通过支撑筋(7 )的支撑使得套管(41)的内孔与旋柄(5 )之间紧紧配合,便于施加作用力在旋柄(5)上对温控器进行控制。
[0004]但是这种技术只能依靠温控器的内部结构来对旋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限位,温控器作为制冷器的关键电器件关系到整个制冷器的运行且抵抗外力作用有限,利用温控器来对旋钮进行限制存在使用过于频繁且会直接受到力的冲击等问题,导致温控器存在较大的失效风险,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坏温控器,减少温控器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整个制冷器的正常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温控装置,通过设置安装于温控旋钮与温控器之间的温控面板限制温控旋钮的位置,避免利用温控器的内部结构来对旋钮进行限位,减少了温控器由于受到与温控旋钮配合以及运作时的作用力导致失效风险,提高了温控器的使用寿命。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提供一种温控装置,包括温控旋钮、温控器,所述温控旋钮与温控器配合,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温控旋钮位置的温控面板,所述温控面板安装于温控旋钮与温控器之间。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实用新型温控装置,通过设置用于限制温控旋钮位置的温控面板,所述温控面板安装于温控旋钮与温控器之间,使得温控装置通过温控面板对温控旋钮进行限位,避免利用温控器的内部结构来对旋钮进行限位,减少了温控器内部结构的复杂度,同时也减少了温控器由于受到与温控旋钮配合以及运作时的作用力导致失效的风险,提高了温控器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旋钮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旋钮与温控器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温控装置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温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图4温控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图5的A-A向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图5的B-B向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温控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图8拆卸旋转把柄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为图8全剖示意图。
[0020]图11为温控面板与温控旋钮配合的剖视图。
[0021]图12为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3为图12的剖视图。
[0023]图14为温控装置安装后的剖视图。
[0024]图15为温控装置的温控旋钮与温控面板配合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6为温控装置的温控旋钮与温控面板受上下作用力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7为温控装置的第二限位块旋转到第三限位块处的示意图。
[0027]图18为温控装置的第二限位块旋转到第三限位块处的受力示意图。
[0028]图19为温控装置的第二限位块旋转通过第三限位块处的示意图。
[0029]图20为温控装置的第一限位块旋转通过第四限位块处的示意图。
[0030]图21为温控装置的第二限位块旋转到第四限位块处的示意图。
[0031]图22为温控面板的安装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3和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温控装置的实施例一,包括温控旋钮1、温控器2,温控旋钮I与温控器2配合,温控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温控旋钮I位置的温控面板3,温控面板3安装于温控旋钮I与温控器2之间。
[0036]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用于限制温控旋钮I位置的温控面板3,温控面板3安装于温控旋钮I与温控器2之间,使得温控装置通过温控面板3对温控旋钮I进行限位,避免利用温控器2的内部结构来对温控旋钮I进行限位,减少了温控器2由于受到与温控旋钮I配合以及运作时的作用力导致失效的风险,提高了温控器2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不需要通过温控器2来控制温控旋钮1,避免破坏作为制冷器关键电器件的温控器2,从而提高了整个制冷器稳定运行的可靠性。温控面板3的设置主要是起到保护温控器2的作用,所以只要能够满足这种要求的温控面板3都是可以的,温控面板3的具体形状也是可以变化的,但是一定要保证与温控旋钮I以及温控器2可靠连接,保证整个装置工作运行顺利。
[0037]实施例2
[0038]如图3至图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温控装置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类似,所不同之处如下面所述。
[0039]具体地,如图5、图9以及图14所示,温控面板3设有用于装配温控旋钮I的安装件31,安装件31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内环上设有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第一缺口结构311开口处的宽度值e大于第二缺口结构312开口处的宽度值f,第二缺口结构312最远端位置处到安装件31的中心处的距离值h大于第一缺口结构311最远端位置处到安装件31的中心处的距离值g。另外,温控旋钮I设有与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配合的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第一限位块11的宽度值a大于第二缺口结构312开口处的宽度值f并且小于第一缺口结构311开口处的宽度值e,第二限位块12的宽度值b小于第二缺口结构312开口处的宽度值f ;第二限位块12最远端位置处到温控旋钮I的中心处的距离值d大于第一缺口结构311最远端位置处到安装件31的中心处的距离值g并且小于第二缺口结构312最远端位置处到安装件31的中心处的距离值h,第一限位块12最远端位置处到温控旋钮I的中心处的距离值c小于第一缺口结构311最远端位置处到安装件31的中心处的距离值g。上述设置使得e>a>f>b,h>d>g>c。由于e > a > f > b,使得第一限位块11与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限位块12与第二缺口结构312能够从宽度尺寸上进行可靠的安装配合,且不会出现安装混乱。且h>d>g>c,使得第一限位块11与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限位块12与第二缺口结构312能够从长度尺寸上进行可靠的安装配合。这样设置限制了安装的唯一性,且由于都是一一对应的尺寸安装,可以保证温控旋钮I快捷地安装到温控面板3上,提高了装配的便利性。
[0040]其中,如图14和图16所示,温控旋钮I与温控面板3配合安装到位时,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与温控面板3的底面35紧密贴合。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与温控面板3的底面35紧密贴合,可使得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受到Fl或F2作用力时不会产生移动,起到了轴向限位的作用,保证了装配的可靠性。另外,如图10、图11和图14所示,温控旋钮I设有弧形的安装盖13,温控面板3设有安装槽32,安装盖13的外沿边131与安装槽32的外沿边321间隙配合;并且安装盖13与安装槽32相配合形成配合面,安装盖13的第一配合面132与安装槽32的第二配合面322紧密贴合。效果如下:在温控旋钮I顺利安装到温控面板3上时,温控旋钮I旋转一定角度时,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错开了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处且与温控面板3的底面35紧密贴合,此时安装到位;这样设置优点如下:当温控旋钮I受到外力Fl时,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受到温控面板3的底面35的限制,使得温控旋钮I不会被拉出来;在温控旋钮I受到外力F2时,安装盖13的第一配合面132受到安装槽32的第二配合面322的限制而不能往内部前进,起到了轴向限位的作用,提高了温控旋钮I装配的可靠性。安装盖13的外沿边131与安装槽32的外沿边321间隙配合的设置,使得温控旋钮I的径向移动被限制。
[0041]另外,如图5所示,温控面板3还设有用于限制温控旋钮I旋转位置的第三限位块33、第四限位块34,第三限位块33、第四限位块34均设于邻近安装件31环形结构的内环处。第三限位块33、第四限位块34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温控旋钮I循环旋转超出标志位导致温控器失效。温控面板3中心处到第三限位块33、第四限位块34的最小距离值r大于第一限位块11最远端位置处到温控旋钮I的中心处的距离值c且小于第二限位块12最远端位置处到温控旋钮I的中心处的距离值d。第三限位块33距离温控面板3中心最近处的侧面为起导向作用的斜面结构m,这样设置是为了保证在正常的旋转范围内能顺利旋转且又能有效的限制温控旋钮I旋转的位置,避免旋转超出范围导致失效。
[0042]其中,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相对两侧均设有倒角n,或者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用于与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配合的相对两侧设有倒角n,这样设置是为了防止因加工出现误差或变形而导致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与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配合安装后,两侧相互干涉,影响旋转。本实施例是通过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的相对两侧设置倒角η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只要能够保证温控旋钮I顺利旋转,倒角η的大小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的。
[0043]另外,如图10至图14所示,温控旋钮I上设有旋转轴14,温控器2上设有用于安装旋转轴14的安装口 21,旋转轴14与安装口 21相配合,这样设置使得外界作用力作用于温控旋钮I的旋转轴14,旋转轴14带动温控器2中的电器件随着温控旋钮I的转动而转动,从而更改温控器2中的设定温度。
[0044]其中,如图8所示,温控旋钮I上设有用于施加作用力的旋转把柄15,旋转把柄15上设有用于提示旋转位置的凹槽结构151,凹槽结构151内部设有涂层结构。旋转把柄15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施加作用力于温控旋钮I上。凹槽结构151以及涂层结构的设置是为了提示旋转位置并用涂层结构明显提示出来。本实施例中涂层结构为红色涂层,当然除了本实施例外,涂层结构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凸显出来便于观察就行。例如涂层结构可为蓝色涂层、紫色涂层等等。
[0045]另外,如图22所示,温控面板3上设有若干标志位,是为了标示温控面板3上的温度的控制区间,避免温控旋钮I旋转超出范围。本实施例中的标志位为Cold、Mid以及Colder标志出的三个标志位;Cold、Mid以及Colder之间相隔的区间就是温控区间。
[0046]本实施例温控装置具体的装配、旋转、限位等的过程如图3至图22所示,具体操作如下:
[0047](I)装配:首先温控旋钮I与安装件31的配合安装,温控旋钮I的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与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配合安装;安装盖13的外沿边131与安装槽32的外沿边321间隙配合;并且安装盖13与安装槽32相配合形成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安装盖13的第一配合面132与安装槽32的第二配合面322紧密贴合(此后温控旋钮I旋转的过程中的第一配合面132与第二配合面322 —直贴合);随之,温控旋钮I旋转一定角度,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与温控面板3的底面35紧密贴合;然后,装上温控器2,温控旋钮I的旋转轴14与温控器2安装口 21配合;最后,外界施加作用力,通过作用力作用于温控旋钮I的旋转轴14,旋转轴14带动温控器2中的电器件随着温控旋钮I的转动而转动,从而更改温控器2中的设定温度,如图14所示。
[0048](2)旋转:顺时针旋转温控旋钮I到一定的角度时,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错开了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处且与温控面板3的底面35紧密贴合;此时当温控旋钮I旋转到如图15所述的位置处,即使受到Fl或F2作用力,也不会产生移动,如图16所示;当继续作用力,第二限位块12碰触到第三限位块33,第二限位块12受到垂直力F3作用(如图18所示),开始产生变形,直到尺寸d小于尺寸r,温控旋钮I的第二限位块12旋转通过第三限位块33,此时温控旋钮I的凹槽结构151对准温控面板3上的标志位colder,此时温控旋钮I由于受到第三限位块33的限制,无法进行逆时针旋转,如图19和图22所示;
[0049](3)如图20所示,当旋转到此位置处时,由于尺寸c < r (如图5和图9所示),第一限位块11不会与第四限位块34碰触,顺利通过;由于a>f、d > g,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与温控面板3的底面35仍然紧密贴合,温控旋钮I与温控面板3仍然紧密配合,不会滑落;
[0050](4)继续顺时针旋转温控旋钮1,如图21所示,当旋转到此位置处时,由于d>r,第四限位块34阻挡第二限位块12通过,无法继续顺时针旋转温控旋钮I,此时,温控旋钮I的凹槽结构151对准温控面板3上的标志位cold (如图22所示)。
[0051]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温控装置,包括温控旋钮(I)、温控器(2),所述温控旋钮(I)与所述温控器(2)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温控旋钮(I)位置的温控面板(3),所述温控面板(3)安装于所述温控旋钮(I)与所述温控器(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面板(3)设有用于装配所述温控旋钮(I)的安装件(31),所述安装件(31)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内环上设有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所述第一缺口结构(311)开口处的宽度值(e)大于所述第二缺口结构(312)开口处的宽度值(f ),所述第二缺口结构(312)最远端位置处到所述安装件(31)的中心处的距离值(h)大于第一缺口结构(311)最远端位置处到安装件(31)的中心处的距离值(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旋钮(I)设有与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对应配合的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所述第一限位块(11)的宽度值(a)大于所述第二缺口结构(312)开口处的宽度值(f)并且小于所述第一缺口结构(311)开口处的宽度值(e),所述第二限位块(12)的宽度值(b)小于所述第二缺口结构(312)开口处的宽度值(f);所述第二限位块(12)最远端位置处到所述温控旋钮(I)的中心处的距离值(d)大于第一缺口结构(311)最远端位置处到所述安装件(31)的中心处的距离值(g)并且小于所述第二缺口结构(312)最远端位置处到所述安装件(31)的中心处的距离值(h),所述第一限位块(12)最远端位置处到所述温控旋钮(I)的中心处的距离值(c)小于所述第一缺口结构(311)最远端位置处到所述安装件(31)的中心处的距离值(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温控旋钮(I)与温控面板(3)配合安装到位,所述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与所述温控面板(3)的底面(35)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旋钮(I)设有弧形的安装盖(13),所述温控面板(3)设有安装槽(32),所述安装盖(13)的外沿边(131)与安装槽(32)的外沿边(321)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面板(3)还设有用于限制温控旋钮(I)旋转位置的第三限位块(33)、第四限位块(34),所述第三限位块(33)、第四限位块(34)均设于邻近安装件(31)环形结构的内环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面板(3)中心处到第三限位块(33)、第四限位块(34)的最小距离值(r)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1)最远端位置处到所述温控旋钮(I)的中心处的距离值(c)且小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2)最远端位置处到所述温控旋钮(I)的中心处的距离值(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块(33)距离所述温控面板(3)中心最近处的侧面为起导向作用的斜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结构(311)、第二缺口结构(312)相对两侧均设有倒角,或者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用于与第一缺口结构(311 )、第二缺口结构(312 )配合的相对两侧设有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旋钮(I)上设有旋转轴(14),所述温控器(2)上设有用于安装旋转轴(14)的安装口(21 ),所述旋转轴(14)与安装口(21)相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旋钮(I)上设有用于施加作用力的旋转把柄(15),所述旋转把柄(15)上设有用于提示旋转位置的凹槽结构(151 ),所述凹槽结构(151)内部设有涂层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面板(3)上设有若干标志位。
【文档编号】H01H19/03GK204204714SQ201420522606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杨明芳, 郭玉华, 王旭东 申请人: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