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突跳式温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8107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突跳式温控器,以改善动触点、静触点与接线端子的电连接可靠性。该突跳式温控器的静触片、第一接线端子通过第一铆钉压紧于壳体的内外两侧,动触点组件中的弹片、第二接线端子通过第二铆钉压紧于壳体的内外两侧;关键在于第一铆钉与第二铆钉的穿钉方向均从壳体内向壳体外,所述第二铆钉与动触点组件中的弹片安装孔为过盈配合和/或者第一铆钉与定接板安装孔为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方便的前提下,改善了弹片、定接板与接线端子的电连接可靠性,从而使得突跳式温控器的工作更加可靠,也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所用到的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大大节省了维修费用。
【专利说明】 一种突跳式温控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突跳式温控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家用电器使用的突跳式温控器主要用作控温、过热保护等,突跳式温控器产品的动触头、静触头组件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是分别通过铆钉的铆接压力使壳体产生弹性变形而拉紧,由于钉头在壳体内铆接时因钉头阻碍钉体无法膨胀与弹片、定接板过盈配合,如果提前过盈配合再装配,因弹片厚度只有0.2左右,很易在装配过程松动,因此,在长期的反复冷热工作后,这种拉紧力会逐渐变小导致接触电阻变大,从而影响产品寿命。
[0003]专利号为98200816.3公开了一种《带铆钉套的突跳式温控器》,其在作为载流元件连接件的铆钉上装有铆钉套,其两端分别与触头组件的底部及接线端子相接。在高温的环境中,即使壳体的弹性力松弛了,载流元件之间仍能通过铆钉套保持良好的连接。上述方案虽然解决了铆钉松动的问题,但增加了安装铆钉套的工序,成本增加,也容易遗漏钉套,装配也不方便而且模具很易损坏,目前应用不多。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突跳式温控器,以改善动触点、静触点与接线端子的电连接可靠性。
[0005]本实用新型的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壳体、铝盖、导向架、双金属碟片、动作杆、由定接板、静触点构成的静触片、由动触点、弹片构成的动触点组件、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所述静触片、第一接线端子通过第一铆钉压紧于壳体的内外两侧,所述动触点组件中的弹片、第二接线端子通过第二铆钉压紧于壳体的内外两侧;关键在于所述第一铆钉与第二铆钉的穿钉方向均从壳体内向壳体外,所述第二铆钉与动触点组件中的弹片安装孔为过盈配合和/或者第一铆钉与定接板安装孔为过盈配合。
[0006]由于第一铆钉、第二铆钉在装配过程中,其钉头端的钉体与弹片或者定接板的安装孔过盈配合,大大增加了接触面积,并使得第二铆钉与动触点组件中的弹片之间,以及第一铆钉与定接板安装孔之间不再仅仅依靠铆钉的拉紧力作用而保障电连接可靠性,而是增加了铆钉的钉体与安装孔的过盈配合来保障电连接可靠性,这样就减少了壳体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厚度变化对电连接可靠性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整体电连接的可靠性。
[0007]进一步地,为提高铆钉与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所述第一铆钉与第一接线端子的安装孔为过盈配合和/或者第二铆钉与第二接线端子的安装孔为过盈配合。
[0008]为方便安装,所述第一铆钉、第二铆钉为变径铆钉,所述变径铆钉的钉头端的钉体外径大于钉尾端的钉体外径。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铆钉、第二铆钉为渐变径铆钉,所述变径铆钉的钉体外径由钉头端向钉尾端逐渐减小。
[0009]上述突跳式温控器的装配方法包括组装动触点组件步骤、安装静触片与第一接线端子步骤、安装动触点组件与第二接线端子步骤,配杆步骤、放双金属碟片步骤、封盖步骤、检测步骤,关键在于:
[0010]所述安装动触点组件与第二接线端子步骤如下:用铆钉机将第二铆钉穿过弹片的安装孔,并使得第二铆钉与弹片的安装孔过盈配合,且第二铆钉钉头与弹片贴紧,然后将动触点组件放入壳体中,再将第二铆钉由内向外依次穿过壳体壁、第二接线端子的安装孔后铆接,从而将动触点组件的弹片、第二接线端子通过第二铆钉压紧于壳体的内外两侧。
[0011]进一步地,在安装动触点组件与第二接线端子步骤中,采用模具冲压的方式使第二铆钉与弹片的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下模具的一端管壁的截面为楔形;将所述第二铆钉钉头贴紧弹片后,将上模具的底面与第二铆钉钉头贴紧,然后利用上模具冲压弹片安装孔的周边,使得下模具的楔形管壁与弹片相抵,从而使得弹片安装孔与第二铆钉钉体过盈配合,这样可以确保第二接线端子与第二铆钉的连接可靠。
[0012]所述安装静触片与第一接线端子步骤如下:用铆钉机将第一铆钉穿过定接板的安装孔,并使得第一铆钉与定接板的安装孔过盈配合,且第一铆钉钉头与定接板贴紧,然后将静触片放入壳体中,再将第一铆钉由内向外依次穿过壳体壁、第一接线端子的安装孔后铆接,从而将静触片的定接板、第一接线端子通过第一铆钉压紧于壳体的内外两侧。
[0013]进一步地,采用模具冲压的方式使第一铆钉与定接板的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下模具的一端管壁的截面为楔形;将所述第一铆钉钉头贴紧定接板后,将上模具的底面与第一铆钉钉头贴紧,然后利用上模具冲压定接板安装孔的周边,使得下模具的楔形管壁与定接板相抵,从而使得定接板安装孔与第一铆钉钉体过盈配合,这样可以确保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一铆钉的连接可靠。
[0014]铆钉在铆接过程中,其钉尾端膨胀自然会与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的安装孔过盈配合。
[0015]组装动触点组件步骤、配杆步骤、放双金属碟片步骤、封盖步骤、检测步骤与传统突跳式温控器的装配步骤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0016]本实用新型的突跳式温控器,在装配方便的前提下,改善了弹片、定接板与接线端子的电连接可靠性,从而使得突跳式温控器的工作更加可靠,也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所用到的模具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大大节省了维修费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突跳式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实施例1的第二铆钉与弹片的安装原理示意图。
[0019]图3是实施例1的第一铆钉与定接板的安装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壳体1、铝盖2、导向架3、双金属碟片4、动作杆5、由定接板6、静触点7构成的静触片、由动触点8、弹片9构成的动触点组件、第一铆钉10、第二铆钉11、第一接线端子12、第二接线端子13,所述动作杆5安装于导向架3中,动作杆5的端部朝向弹片9 ;所述双金属碟片4位于铝盖2与动作杆5之间;所述静触片、第一接线端子12通过第一铆钉10压紧于壳体I的内外两侧,所述动触点组件中的弹片9、第二接线端子13通过第二铆钉11压紧于壳体I的内外两侧;关键在于所述第一铆钉10与第二铆钉11的穿钉方向均从壳体I内向壳体I外,所述第一铆钉10与定接板6安装孔、第一接线端子12的安装孔均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铆钉11与动触点组件中的弹片9安装孔、第二接线端子13的安装孔均为过盈配合。
[0023]上述突跳式温控器的装配方法包括组装动触点组件步骤、安装静触片与第一接线端子步骤、安装动触点组件与第二接线端子步骤,配杆步骤、放双金属碟片步骤、封盖步骤、检测步骤,关键在于:
[0024]所述安装动触点组件与第二接线端子步骤如下:用铆钉机依靠引导针16将第二铆钉11穿过弹片9的安装孔,并使得第二铆钉11与弹片9的安装孔过盈配合,且第二铆钉11钉头与弹片9贴紧,然后将动触点组件放入壳体I中,再将第二铆钉11由内向外依次穿过壳体I壁、第二接线端子13的安装孔后铆接,从而将动触点组件的弹片9、第二接线端子13通过第二铆钉11压紧于壳体I的内外两侧。
[0025]如图2所示,在安装动触点组件与第二接线端子步骤中,采用模具冲压的方式使第二铆钉11与弹片9的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14和下模具15,所述下模具15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下模具15的顶端管壁的截面为楔形;所述引导针16由弹簧向上顶出下模具15的顶端并穿过弹片9安装孔;所述第二铆钉11使用半自动铆钉机依靠弹性浮动的引导针16自动将第二铆钉11穿过弹片9安装孔,所述第二铆钉11钉头贴紧弹片9后,上模具14底面与下模具15的顶端楔形管壁冲压弹片9安装孔的周边,使弹片9安装孔向内扩张,从而使得弹片9安装孔与第二铆钉11钉体过盈配合,这样可以确保第二接线端子13与第二铆钉11的连接可靠。
[0026]所述安装静触片与第一接线端子步骤如下:用铆钉机依靠引导针16将第一铆钉10穿过定接板6的安装孔,并使得第一铆钉10与定接板6的安装孔过盈配合,且第一铆钉10钉头与定接板6贴紧,然后将静触片放入壳体I中,再将第一铆钉10由内向外依次穿过壳体I壁、第一接线端子12的安装孔后铆接,从而将静触片的定接板6、第一接线端子12通过第一铆钉10压紧于壳体I的内外两侧。
[0027]如图3所示,采用模具冲压的方式使第一铆钉10与定接板6的安装孔过盈配合,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14和下模具15,所述下模具15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下模具15的顶端管壁的截面为楔形;所述引导针16由弹簧向上顶出下模具15的顶端并穿过定接板6安装孔;所述第一铆钉10使用半自动铆钉机依靠弹性浮动的引导针16自动将第一铆钉10穿过定接板6安装孔,所述第一铆钉10钉头贴紧定接板6后,上模具14底面与下模具15的顶端楔形管壁冲压定接板6安装孔的周边,使定接板6安装孔向内扩张,从而使得定接板6安装孔与第一铆钉10钉体过盈配合,这样可以确保第一接线端子12与第一铆钉10的连接可靠。
[0028]组装动触点组件步骤、配杆步骤、放双金属碟片步骤、封盖步骤、检测步骤与传统突跳式温控器的装配步骤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0029]由于第一铆钉10与定接板6的安装孔、第二铆钉11与弹片9的安装孔均过盈配合,大大增加了接触面积,又由于铆钉在铆接过程中,其钉尾端膨胀而与第一接线端子12、第二接线端子13的安装孔过盈配合,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壳体、铝盖、导向架、双金属碟片、动作杆、由定接板、静触点构成的静触片、由动触点、弹片构成的动触点组件、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所述静触片、第一接线端子通过第一铆钉压紧于壳体的内外两侧,所述动触点组件中的弹片、第二接线端子通过第二铆钉压紧于壳体的内外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与第二铆钉的穿钉方向均从壳体内向壳体外,所述第二铆钉与动触点组件中的弹片安装孔为过盈配合和/或者第一铆钉与定接板安装孔为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与第一接线端子的安装孔为过盈配合和/或者第二铆钉与第二接线端子的安装孔为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第二铆钉为变径铆钉,所述变径铆钉的钉头端的钉体外径大于钉尾端的钉体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钉、第二铆钉为渐变径铆钉,所述变径铆钉的钉体外径由钉头端向钉尾端逐渐减小。
【文档编号】H01H37/52GK204011272SQ20142033845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梁其章 申请人:广东福尔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