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座体和第一面盖,座体围成线缆容纳腔,线缆容纳腔开设有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在第一开口处设置有接线座,座体在第一开口两侧安装有第一螺钉,一个第二开口处安装有一个集线座,第一面盖盖合在接线座、多个集线座和座体上,其中,多个第二开口设置在相对于第一开口的位置上;多个集线座朝向同一端,多个集线座设置在两个第一螺钉的轴线之间的位置上。通过将多个集线座背向第一开口设置,从而使得相邻连接器之间的多个线缆均不会发生相互干涉,使得螺丝刀可顺利地对螺钉进行操作,在提升操作方便性的同时,也使得该连接器布局更为容易。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连接器是在电气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是连接不同设备上的电路或者 连接电路中不同的模块,使电流或者信号得以流通或传输,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现有的 连接器包括一个公连接器以及一个母连接器,其连接方式通常为通过公连接器插入到母连 接器中,公连接器中的电连接端子和母连接器中的电连接端子电连接。
[0003] 参照图1,图1是现有的一种连接器1,连接器1包括壳体11,壳体11围成用于容纳 线缆的线缆容纳腔,在线材容纳腔的一端上设置有开口 111,开口 111用于安装接线座(未 示出),壳体11在开口 111的两侧上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分别安装有螺钉15和螺钉16, 螺钉15和螺钉16用于固定连接其他连接器。线材容纳腔还设置有三个开口,三个开口分 别安装有集线座12、集线座13和集线座14,线缆穿过集线座12、集线座13或集线座14到 达线缆容纳腔,线缆再分别接入对应的接线座中,而集线座12、集线座13和集线座14用于 将穿过在其中的线缆进行固定,使得线缆不容易受到拉扯外力破外。集线座12朝向左侧设 置,集线座14朝向右侧设置,集线座13朝向后侧设置,集线座12的轴线与接线座13的轴 线的夹角大致为45°,集线座14的轴线与接线座13的轴线的夹角大致为45°。
[0004] 连接器1与其他连接器进行连接时,则将开口 111上的接线座与其他连接器的接 线座对接,并通过螺钉15和螺钉16与该连接器进行固定连接,在将螺钉15和螺钉16进行 连接时,尤其连接器需要在空间狭小的机柜中进行安装时,需要采用细小和狭长的螺丝刀 对螺钉进行旋转,然而,从图1可见,集线座12的位置与螺丝刀对螺钉15旋转时的位置发 生干涉,集线座14的位置与螺丝刀对螺钉16旋转时的位置发生干涉,使得螺丝刀无法方便 地对螺钉15和螺钉16进行操作,给使用人员带来不便,影响其工作效率。同时,当多个连 接器1并排安装时,由于集线座12朝向左侧设置,集线座14朝向右侧设置,所以一个连接 器的集线座12的线缆将与另一个连接器的集线座14的线缆相互干涉,在机柜空间有限的 情况下,不利于线缆和连接器的布局。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其易于布局的连接器。
[0006]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座体和第一面盖,座 体围成线缆容纳腔,线缆容纳腔开设有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在第一开口处设置有接 线座,座体在第一开口两侧安装有第一螺钉,一个第二开口处安装有一个集线座,第一面盖 盖合在接线座、多个集线座和座体上,其中,多个第二开口设置在相对于第一开口的位置 上;多个集线座朝向同一端,多个集线座设置在两个第一螺钉的轴线之间的位置上。
[0007]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将集线座设置在两个螺钉的轴线之间的位置上,并将多个 集线座呈朝向同一端设置,使得螺丝刀在不干涉集线座和线缆的情况下直接对位于侧面的 螺钉进行操作,即使在空间有限的机柜内和多个上述连接器并排分别的情况下。由于多个 集线座背向第一开口设置,从而使得相邻连接器之间的多个线缆均不会发生相互干涉,使 得螺丝刀可顺利地对螺钉进行操作,在提升操作方便性的同时,也使得该连接器布局更为 容易。
[0008]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集线座包括第一基座和安装在第一基座上的第二面盖,第一 基座和第二面盖围成线缆固定腔,第一基座在线缆固定腔的一端上贯穿地形成有第一定位 孔。
[0009] 由上可见,线缆首先通过定位孔定位,在通过第二面盖的盖合,使得线缆在面盖和 机座的夹持力下固定在线缆固定腔中,从而使得线缆不容易受拉扯外力破坏,在提供连接 器稳定性的同时,也提1?集线座的装配效率,提1?生广效率。
[0010]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集线座在线缆固定腔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螺钉和第三螺钉, 第二螺钉设置在外壁的第一侧壁靠近第一定位孔的端部上,第三螺钉设置在外壁的第二侧 壁远离第一定位孔的端部上。
[0011] 由上可见,将螺钉错位地设置在上下两端,使得相邻的集线座的螺钉相互错位,通 过这种错位螺钉布局使得集线座的布局更为合理高效,有利于为连接器提供良好的出线方 向,使得多个连接器之间的布局更为容易。
[0012]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面盖在第二螺钉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座体在第 二螺钉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螺钉穿过第二定位孔安装到第一安装孔,面 盖在第三螺钉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座体在第三螺钉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 安装孔,第三螺钉穿过第三定位孔安装到第二安装孔。
[0013] 由上可见,通过定位孔和安装孔的设置,能够方便使用人员迅速地对线缆进行夹 持固定,能够提高装配效率。
[0014]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基座在线缆固定腔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筋条,第二面盖 在线缆固定腔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二筋条。
[0015] 由上可见,在线缆固定腔设置的筋条可提高对线缆的夹持力,有利于提高连接器 的稳定性。
[0016]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基座沿第一定位孔的径向向外形成有第--^位台,第二 开口的内壁沿第一定位孔的径向向内形成有第-N立槽,第-N立台与第-N立槽卡合。
[0017] 由上可见,通过卡位台和卡位槽的配合,有效地简化装配步骤,从而提高生产装配 效率。
[0018]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座体在多个第二开口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筋条。
[0019] 由上可见,侧壁设置的筋条可为使用人员提供防滑功能,通过该防滑筋条,使用人 员可方便对连接器进行拔插。
[0020]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集线座包括第二基座,第二基座贯穿地形成有第二定位孔,集 线座沿第二定位孔的径向向外形成有第三卡位台,第二开口的内壁沿第二定位孔的径向向 内形成有第二卡位槽,第三卡位台与第二卡位槽卡合,第二基座、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卡位台 一体成型。
[0021] 由上可见,通过一体成型的集线座对线缆进行夹紧,再将套装有线缆的集线座卡 合到连接器相应的卡位槽中,即完成对线缆的稳固步骤,有效地简化装配步骤,从而提高生 产装配效率。
[0022]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开口的数量为三个,每一个第二开口均安装有集线座,相 邻的两个集线座的轴线的夹角小于等于5度。
[0023] 由上可见,当集线座的数量为三个时,将相邻的两个集线座的夹角设置成小于等 于5度,使得集线座上的螺钉既互不干涉,也使得集线座在两侧螺钉之间,继而使得螺丝刀 可顺利地对两侧螺钉进行操作,在提升操作方便性的同时,也使得该连接器布局更为容易。
[0024]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可安装在第二出口处的密封板,密封板形 成有第二卡位台,第二卡位台可与第-N立槽卡合。
[0025] 由上可见,当连接器不需要多个集线座对线缆进行紧固时,可采用密封板对连接 器进行密封,使得连接器能够保持密封,避免水汽和异物进入线缆容纳腔内,破坏正常的电 连接,同时也提高连接器的适用性和泛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现有连接器的结构图。
[0027]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8]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0029]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一实施例中座体的结构图。
[0030]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一实施例中集线座的分解图。
[0031]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一实施例中集线座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0032] 图7是两个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并排时结构图。
[0033] 图8是两个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并排时结构图。
[0034] 图9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三实施例去掉面盖后的结构图。
[0035]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四实施例中的集线座的结构图。
[0036] 图1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第四实施例中的集线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37]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连接器第一实施例:
[0039] 参照图2和图3,图2是连接器2的结构图,图3是连接器2的分解图。连接器2 包括座体22和面盖21,面盖21开设有四个通孔262,座体22围成线缆容纳腔221,线缆容 纳腔221开设有开口 222、开口 223、开口 224和开口 225,开口 222设置在线缆容纳腔221 一端部上,开口 223、开口 224和开口 225设置相对于开口 222的另一端部上。在开口 22出 安装有接线座28。
[0040] 参照图4并结合图3,图4是座体22的结构图。座体22在开口 222的两侧壁上 开设有通孔23,每个通孔23内均设置有螺钉24,螺钉24朝向开口 222的开口方向所设置。 座体22在线缆容纳腔221内设置有四个安装孔261和接地孔226,四个安装孔261设置在 与四个通孔262对应地位置上,接地孔226设置在靠近开口 224的位置上。座体22在开口 223、开口 224和开口 225的两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防滑筋条25。在开口 223处安装有集线 座31,在开口 224处安装有集线座32,在开口 225处安装有集线座33。
[0041] 座体22在开口 223处的两内侧壁上向内设置有卡位槽227,座体22在开口 224处 的两内侧壁上向内设置有卡位槽228,座体22在开口 225处的两内侧壁上向内设置有卡位 槽229。开口 223、开口 224和开口 225均背朝开口 222设置。
[0042] 参照图5和图6,并结合图3,图5和图6是集线座31的分解图,由于集线座31、集 线座32和集线座33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所以仅以集线座31作详细阐述。集线座31包 括基座311和面盖312,基座311开设有凹槽321,凹槽321的底壁在垂直于凹槽321的延 伸方向上形成有三个筋条313,基座311在凹槽321靠内的端部上沿凹槽321的延伸方向贯 穿地开设有定位孔318,基座311在定位孔318的外壁上沿定位孔318的径向向两侧开设有 卡位台319。基座311在凹槽321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孔315和安装孔317,安装孔315和 安装孔317分别位于凹槽321的两侧壁上,安装孔315设置在位于远离定位孔318的一端 侧壁上,安装孔317设置在位于靠近定位孔318的一端侧壁上。
[0043] 面盖312在凹槽312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凹槽322,凹槽322的底壁在垂直于凹槽 322的延伸方向上形成有三个筋条323,面盖312在凹槽322的外壁上设置有定位孔314和 定位孔316,定位孔314和定位孔316分别位于凹槽322的两外侧壁上,定位孔314设置在 位于远离定位孔318的一端侧壁上,定位孔316设置在位于靠近定位孔318的一端侧壁上。 线缆穿过定位孔318后,面盖312盖合在凹槽321的上方,凹槽322和凹槽321之间围成了 本实施例的线缆固定腔,并且通过肋条313和肋条323加强对线缆的夹持力,最后通过螺钉 262穿过定位孔314安装到安装孔315中,螺钉263穿过定位孔316安装到安装孔317中。
[0044] 在装配连接器2时,首先将多根线缆分别穿过集线座31、集线座32和集线座33的 定位孔,再将线缆中的导线分别对应地接入接线座28中。同时,在接地孔226(见图3)上安 装有接地螺钉(未示出),将导线中的地线与接地螺钉、基座21壳体电连接,以此完成地线 的连接。再将接线座28、集线座31、集线座32和集线座33安装到对应的位置上,具体地, 将接线座28安装在开口 222处,并通过两侧的螺钉24将接线座28的位置进行固定,将集 线座31安装到开口 223处,并通过卡位部319与卡位槽227卡合,对集线座31的位置进行 固定。
[0045] 同理,集线座32和集线座33的安装方法与集线座31的安装方法相同,将集线座 32安装到开口 224处,并通过集线座32的卡位部与卡位槽228卡合,以及将集线座33安 装到开口 225处,并通过集线座33的卡位部与卡位槽229卡合。随后对位于集线座中的线 缆进行固定,即将集线座31的面盖312盖合在基座311的上方,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 而位于集线座32和集线座33的线缆同样采用此方法进行紧固。最后将面盖21盖合在接 线柱28、基座22、开口 223、开口 224和开口 225的上方,并通过四个螺钉27分别穿过通孔 262安装到安装孔261中,以完成对连接器2各零部件的装配。
[0046] 参照图7,图7是连接器2与连接器4并排时且去除面盖后的结构图,连接器2与 连接器4具有完成相同的结构特性。从图7可见,连接器2的集线座31、集线座32和集线 座33均朝向开口 222的背侧所设置,同时集线座31、集线座32和集线座33均设置在两个 螺钉24的轴线之间的位置上,集线座31与集线座32的相对侧壁上的螺钉相互上下错开, 集线座32与集线座33的相对侧壁上的螺钉亦相互上下错开。集线座31的定位孔的轴线 与集线座32的定位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 1,集线座32的定位孔的轴线与集线座33的 定位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2, α?和α2的角度均为5°。相同地,连接器4包括集线 座41、集线座42和集线座43,集线座41的定位孔的轴线与集线座42的定位孔的轴线之间 的夹角为α 3,集线座42的定位孔的轴线与集线座43的定位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 4, α 3和α 4的角度均为5°。
[0047] 在连接器2与连接器4并排地安装到对应的连接器时,连接器2与连接器4相对 一侧的螺钉24与螺钉44之间的间距为L1,通常地,该距离L1为10毫米,在间距10毫米并 排连接时,连接器2与连接器4之间则形成一个可利用螺丝刀进行操作的空间。如需要对 螺钉24进行操作时,以螺钉24的顶端为起点,该顶端与集线座33外侧螺钉的最外侧形成 一切线,该顶端与集线座41外侧螺钉的最外侧形成另一切线,该两切线形成夹角α 6,同时 该两切线的空间形成了螺钉24的操作空间。如需要对螺钉44进行操作时,以螺钉44的顶 端为起点,该顶端与集线座33外侧螺钉的最外侧形成一切线,该顶端与集线座41外侧螺钉 的最外侧形成另一切线,该两切线形成夹角α 5,同时该两切线的空间形成了螺钉44的操 作空间。可见,通过将集线座设置在两个螺钉的轴线之间的位置上,并将多个集线座呈朝向 同一端设置,使得螺丝刀在不干涉集线座和线缆的情况下,在夹角α 5和夹角α 6形成的操 作空间内直接对螺钉进行操作,即使在空间有限的机柜内,亦可方便地对螺钉进行操作。 [0048] 优选地,相邻集线座的定位孔的轴线可以设置成相互平行,相互平行时,则夹角 α 5和夹角α 6具有更大的角度,有利于增加其操作空间,方便使用人员使用。
[0049] 连接器第二实施例:
[0050] 参照图8,在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原理上,连接器第二实施例与连接器第一实施例 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2采用的50针或50孔的接线座28,接线座 28的宽度为L2,而连接器第二实施例采用的连接器57采用的37针和37孔的接线座58, 接线座58的宽度为L4,由于接线座28与接线座58的规格不同,所以L4大于L2,使得连接 器57在接线座58的一端相对于连接器2在接线座28的一端具有更长的宽度。图8是连 接器57和连接器59并排地安装时的结构图,连接器57和连接器59具有相同结构特征。
[0051] 连接器57包括集线座51、集线座52和集线座53,集线座51的定位孔的轴线与集 线座52的定位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 7,集线座52的定位孔的轴线与集线座53的定位 孔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8, α 7和α8的角度均为5°。
[0052] 连接器57与连接器59相对一侧的螺钉24与螺钉44之间的间距为L3,通常地, 该距离L3为10毫米,在间距10毫米并排连接时,连接器57与连接器59之间则形成一个 可利用螺丝刀进行操作的空间。如需要对连接器57的螺钉进行操作时,以该螺钉的顶端为 起点,该顶端与集线座53外侧螺钉的最外侧形成一条切线,该顶端与集线座56外侧螺钉的 最外侧形成另一条切线,该两切线形成夹角α 9,同时该两切线的空间形成了该螺钉的操作 空间。如需要对连接器59的螺钉进行操作时,以该螺钉的顶端为起点,该顶端与集线座53 外侧螺钉的最外侧形成一条切线,该顶端与集线座56外侧螺钉的最外侧形成另一条切线, 该两切线形成夹角α 10,同时该两切线的空间形成了该螺钉的操作空间。可见,由于37针 的接线座58具有更长的宽度,所以α 9和α 10均大于α 5和α 6,使得连接器57和连接器 59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0053] 连接器第三实施例:
[0054] 参照图9,在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器2还可以包括多个密封板61,密 封板61在其侧壁上向外形成了卡位台611,密封板61可安装在开口 223、开口 224或开口 225上,使用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性地安装,将卡位台611与开口的卡位槽进行 卡合后,再将面盖21盖合,便可完成对开口 223、开口 224或开口 225的密封,有效地提高连 接器的密闭性。
[0055] 连接器第四实施例:
[0056] 参照图10和图11,在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除了采用集线座31、集线座32 和集线座33外,还可以选择性地选用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接线座7。集线座7包括基座 71,在基座71贯穿地形成有集线孔72,集线孔72在靠外侧的一端上开设有多个筋条75,多 个筋条75沿周向延伸设置,基座71沿集线孔72的径向向外形成有卡位台73,卡位台73在 基座71的两侧向外延伸。基座71在朝向内侧的端面上设置有两个带斜面的凸起74,两个 凸起74以集线孔72轴线为中心对称地设置在端面的两侧上。优选地,在集线孔72的内壁 沿周向还设置有多个筋条(未标示),多个肋条均匀地沿轴向分布在集线孔72的内壁上, 通过集线孔72内壁的筋条可对导线等线缆更进一步地固定。集线孔72内壁的筋条、筋条 75、基座71、集线孔72、卡位台73、凸起74 -体成型。采用集线座7安装到连接器2时,卡 位台73与连接器2的开口的卡位槽卡合,以起固定作用。
[0057] 由上可见,通过将集线座设置在两个螺钉的轴线之间的位置上,并将相邻集线座 的轴线夹角以5度或平行的方式设置,使得螺丝刀在不干涉集线座和线缆的情况下直接 对位于侧面的螺钉进行操作,即使在空间有限的机柜内和多个上述连接器并排分别的情况 下,由于多个集线座背向第一开口设置,从而使得相邻连接器之间的多个线缆均不会发生 相互干涉,使得螺丝刀可顺利地对螺钉进行操作,在提升操作方便性的同时,也使得该连接 器布局更为容易。
【权利要求】
1. 连接器,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围成线缆容纳腔,所述线缆容纳腔开设有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在 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接线座,所述座体在所述第一开口两侧安装有第一螺钉,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开口处安装有一个集线座; 第一面盖,所述第一面盖盖合在所述接线座、多个所述集线座和所述座体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二开口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上; 多个所述集线座朝向同一端,多个所述集线座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螺钉的轴线之间的 位置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线座包括第一基座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的第二面盖,所述第一基座和第 二面盖围成线缆固定腔,所述第一基座在所述线缆固定腔的一端上贯穿地形成有第一定位 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线座在所述线缆固定腔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螺钉和第三螺钉,所述第二螺钉设 置在所述外壁的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端部上,所述第三螺钉设置在所述外壁的 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端部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盖在所述第二螺钉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座体在所述第二螺钉 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安装到所述第一安装 孔; 所述面盖在所述第三螺钉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座体在所述第三螺钉 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螺钉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孔安装到所述第二安装 孔。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座在所述线缆固定腔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一筋条,所述第二面盖在所述线缆 固定腔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二筋条。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座沿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径向向外形成有第一卡位台,所述第二开口的内 壁沿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径向向内形成有第一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台与所述第一卡位槽卡 合。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体在所述多个第二开口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第三筋条。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线座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贯穿地形成有第二定位孔,所述集线座沿所 述第二定位孔的径向向外形成有第三卡位台,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沿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径 向向内形成有第二卡位槽,所述第三卡位台与所述第二卡位槽卡合,所述第二基座、第二定 位孔和所述第三卡位台一体成型。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口的数量为三个,每一个所述第二开口均安装有所述集线座,相邻的两个 所述集线座的轴线的夹角小于等于5°。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可安装在第二出口处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形成有第二卡位 台,所述第二卡位台可与所述第-N立槽卡合。
【文档编号】H01R11/03GK203850453SQ201420276014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郭俊敏, 汪应涛 申请人:浩亭(珠海)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