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属于一种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过渡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包括位于两端的铜质或铝质的金属板以及设于两金属板之间的编织带,所述编织带与金属板之间的结合面为弧焊接或爆炸焊接,所述编织带之间设有一盘放线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使用范围广。
【专利说明】 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属于一种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过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比较庞大的电气设备之间,因其就位后误差比较大,因此,需要采用软连接来调节设备前后左右的余量。目前采用的软连接主要有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以及铜绞线装置,但是目前使用的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其编织带的长度是限定的,不能根据需要改变编织带的长度,这就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范围广的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包括位于两端的铜质或铝质的金属板以及设于两金属板之间的编织带,所述编织带与金属板之间的结合面为弧焊接或爆炸焊接,所述编织带之间设有一盘放线机构。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盘放线机构包括一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盘放线架。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一盘放线把手。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盘放线架包括分别安装于外壳的上、下壳体内壁上的上、下转盘以及设于上、下转盘之间的转轴。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上、下转盘通过固定件与外壳的上、下壳体固结。
[00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应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编织带之间设有一盘放线机构,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空间大小以及电气设备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编织带的长度,这样的结构设计有效的增加了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其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盘放线机构截面示意图。
[0015]以上附图中:1、金属板;2、编织带;3、盘放线机构;31、外壳;32、盘放线架;321、上转盘;322、下转盘;323、转轴;33、盘放线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7]实施例一:
[0018]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包括位于两端的铜质或铝质的金属板I以及设于两金属板I之间的编织带2,所述编织带2与金属板I之间的结合面为弧焊接或爆炸焊接,所述编织带2之间设有一盘放线机构3,盘放线机构3包括一外壳31以及设于外壳31内部的盘放线架32,所述盘放线架32包括分别安装于外壳31的上、下壳体内壁上的上、下转盘321、322以及设于上、下转盘321、322之间的转轴323。
[0019]优选地,作为一可实施例,外壳31的外部设有一盘放线把手33。
[0020]优选地,作为另一可实施例,上、下转盘321、322通过固定件与外壳31的上、下壳体固结。
[00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22]体积较大的电气设备就位后,在需要连接的两设备之间放置本实用新型的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通过操作盘放线把手33来改变两编织带之间的距离。
[002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端的铜质或铝质的金属板(I)以及设于两金属板(I)之间的编织带(2),所述编织带(2)与金属板(I)之间的结合面为弧焊接或爆炸焊接,所述编织带(2)之间设有一盘放线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放线机构(3)包括一外壳(31)以及设于外壳内部的盘放线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1)的外部设有一盘放线把手(3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放线架(32)包括分别安装于外壳(31)的上、下壳体内壁上的上、下转盘(321、322)以及设于上、下转盘(321、322)之间的转轴(3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铝编织带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转盘(321,322)通过固定件与外壳(31)的上、下壳体固结。
【文档编号】H01B5/12GK203813048SQ201420125151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0日
【发明者】马正龙 申请人:泰州市鹏龙电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