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自绝缘本体凹陷的收容腔、延伸入收容腔内的舌板、安装于舌板上的导电端子以及遮蔽壳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端子以及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所述基部设有两侧壁及位于两侧壁之间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定位在支持壁上的金属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前后之间被该金属片间隔开。所述侧壁上设有让位口,所述金属片两侧设有限位在该让位口内且部分向外突出侧壁的勾形弹片以用于抵持遮蔽壳体,如此设置,加大了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屏蔽效果,防止由于传输速率增大而造成的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速传输的差分信号端子对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考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第CN102315560A号揭露 的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为一种堆叠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 干导电端子,定位导电端子的绝缘座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 基部向前凸伸的两相互平行的舌片。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别安装在上下两舌片上的两组导 电端子,这两组导电端子分别设有位于绝缘本体后侧的四排连接部。基于现有连接器体积 较小的发展趋势,该四列连接部之间比较接近,在高速传输信号的时候,此堆叠的电连接器 的两组导电端子之间会形成信号干扰。因此在两组导电端子之间设置了金属片以解决差分 信号对端子之间的干扰,而绝缘座本身已经需要安装四排导电端子的连接部,再在其有限 的体积和空间内安装进金属片,在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会造成产品不良率的提高,进而影 响生产成本。
[0003]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电连接器。
[0005]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有收容 腔及延伸入收容腔内的舌板的绝缘本体、安装于舌板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 遮蔽壳体,所述收容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收容腔与第二收容腔,所述舌板包括相互平行 的第一舌板与第二舌板,所述第一舌板位于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二舌板位于第二收容腔 内,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安装于第一舌板上的若干第一端子以及安装于第二舌板上的若 干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位于舌板后方的基部,所述基部设有底壁、位于收容腔两 侧的两侧壁、连接两侧壁且位于后方的后壁及自后壁向前凹陷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 端子及第二端子均设有坚直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基部还设有位于收容空间前侧且与后壁 平行的支持壁及自支持壁向前进一步凹陷的若干端子限位槽,所述第二端子的连接部收容 在端子限位槽内,所述第二端子设有坚直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干涉定 位在所述支持壁上的金属片,所述第一端子的连接部与第二端子的连接部之间自上而下完 全被所述金属片间隔开,所述侧壁上设有自后向前凹陷的若干让位口,所述金属片两侧设 有限位在所述让位口内且部分向外突出侧壁的勾形弹片,所述勾形弹片与所述遮蔽壳体弹 性抵接。
[0006]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收容在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本体,所述 第一舌板自第一本体向前延伸在第一收容腔的前端,所述金属片的最高处位于第一本体的 下方。
[0007]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五根,相应第一端子的连接部排列为一 排,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四根,相应所述第二端子的连接部前后排列为对应平行的两列。
[0008]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第一端子的连接部射出成型的绝缘 块,若干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接地端子及位于第一接地端子两侧的两对差分 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连接部宽度大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连接部的宽度。
[0009]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部还设有自底壁向下延伸形成的安装块及位于安 装块底部的安装面,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连接部还包括有延伸超出底壁的加长部,所述加 长部的宽度大于其他两对差分信号的连接部的宽度,所述加长部向下未延伸超出所述安装 面。
[0010]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块设有位于绝缘块两侧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 所述让位口相配合将绝缘块定位在收容空间内。
[0011]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勾形弹片部分限位于安装部与让位口的内壁之间。
[0012]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舌板设有面向第二舌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端 子设有安装在第一表面上的接触部,所述第二舌板设有面向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位于第 二表面相对侧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端子设有分别安装在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的接触部。
[0013]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舌板的厚度小于第二舌板。
[0014]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蔽壳体设有延伸超出基部底壁的第一对固持脚及位 于第一对固持脚后侧的第二对固持脚,所述第二对固持脚对称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两对 差分信号端子。
[0015]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将金属片直接安装在绝缘本体上,并 且通过金属片自身的弹性干涉定位在绝缘本体内,利用绝缘本体自身的结构形成让位口与 金属片的勾形弹片相配合,从而使得本案电连接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0018] 图3与图2相似,但取自另以角度。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部分分解图。
[0020] 图5是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进一步拆分的部分分解图。
[0021] 图6与图5相似,但取自另一角度。
[0022]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23]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为基于USB3. OBType接口并可 达到10G传输速率的一种USB3. 1连接器(USB协会(USB-IF)发布之3. 1之接口规范)。所 述电连接器100可以与USB2. 0B型对接插头(未图示),USB3. 0B型对接插头(未图示)插 接或者USB3. 1B型插头(未图示)插接,其包括:绝缘本体1、设于绝缘本体1上的若干导 电端子2及包覆绝缘本体1的金属遮蔽壳体3。
[0025] 参图3所示,结合图6及图7,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第二本体11、12及固定于 第二本体12后端的绝缘块13。第二本体12前端凹设有用以收容对接插头的收容腔14,收 容腔14包括第一收容腔141及位于第一收容腔141下方并与第一收容腔141相连通的第 二收容腔142,第一收容腔141小于第二收容腔142。第一本体11设有向前延伸入第一收 容腔141内的第一舌片16。第二本体12包括基部17及自基部17延伸入第二收容腔142 内的第二舌片18。第一、第二舌片16、18相互平行,而且第一舌片16的厚度小于第二舌片 18。结合图5所示,所述基部17设有底壁171、位于收容腔14两侧的两侧壁172、连接两侧 壁172且位于后方的后壁173、自后壁173向前凹陷形成的收容空间174、位于收容空间174 前侧且与后壁173平行的支持壁175、自支持壁175向前贯穿基部17且与第一收容腔141 连通,用以固定第一本体11的固定槽176、沿前后方向贯穿基部17的四个收容槽177以及 自支持壁175向前并向下延伸的端子限位槽178,所述端子限位槽178与所述收容槽177相 互连通。所述两侧壁172上设有自后向前凹陷形成的若干让位口 179。参图7所示,所述第 二舌片18设有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第二表面181、182,第一、第二表面181、182上分别设 有自收容槽177向前延伸的凹槽183。第一舌片16具有朝向第二舌片18的下表面,即对接 面162。所述第二本体12还设有自底壁171后端两侧向下突伸形成的安装块1710,所述安 装块1710设有安装并贴靠在电路板(未图示)上表面的安装面1711。
[0026] 参图2及图5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有若干第一端子21及若干第二端子22, 第二端子22为USB2. 0B型连接器端子,可连接USB2. 0B型对接插头;第一、第二端子21、22 共同构成USB3. 0B型连接器端子,可连接USB3. 0B型对接插头及传输速率更快的USB3. 1B 型插头。每一导电端子2包括位于前端的接触部23、与接触部23相连的定位部24、自定位 部24垂直向下弯折延伸的连接部25及自连接部25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穿孔型焊接脚26。 第一端子21的接触部23排设于第一舌片16对接面162上,第一端子21的定位部(未图 示)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包覆成型于第一本体11内,第一端子21的所有连接部25及焊接 脚26均位于同一坚直面上,且第一端子21的所有连接部25均包覆成型于绝缘块13内。所 述第一端子21的所有连接部25均向下延伸超出所述第二本体12的底壁171,但未超出第 二本体12安装块1710的安装面1711。
[0027] 结合图6所示,第一端子21设置为五根,第一、第二对差分信号端子211、212及第 一接地端子213,第一对差分信号端子211包括第一、第二信号端子2111、2112,第二对差分 信号端子212包括第三、第四信号端子2121、2122,第一端子21沿第一舌片16的宽度方向 排布为:第一信号端子2111、第二信号端子2112、第一接地端子213、第三信号端子2121、 第四信号端子2122。第一信号端子2111与第四信号端子2122的结构相对于第一接地端子 213的中轴线相互对称,第二信号端子2112与第三信号端子2121的结构相对于第一接地端 子213沿中轴线也相互对称。第一、第二信号端子2111之间的间距与第三、第四信号端子 212U2122的间距相等,第一接地端子213位于第二、第三信号端子2112、2121的中间位置, 其中第二、第三信号端子2112、2121的连接部25相较各自对应的焊接脚26均沿第一接地 端子213的中线向外偏移,如此设置,传输速率为标准USB3. 0连接器传输速率的大致两倍, 通过加大两对差分信号端子连接部25之间的距离,减少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相互串扰, 改善差分信号端子对之间的高频性能,在保持与标准USB3. OB Type连接器相同输出输入界 面的情况下,提升电连接器100的传输速率,使其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对传输速率的要求。
[0028] 结合图4所述,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3的连接部25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一对、第二 对差分信号端子211、212的连接部25。请结合图6所示,其中第一接地端子213的连接部 25还包括一向下延伸超出绝缘本体1的底壁121并延伸靠近安装面1711的加长部251,所 述加长部251的宽度小于连接部25的宽度。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13的焊接脚26宽度小于 其连接部25及加长部251,并且所述焊接脚26自加长部251的中部向下延伸而成。所述加 长部251靠近电路板的上表面。如此设置,加大了接地端子213的接地效果,防止由于传输 速率增大而造成的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防止了电连接器的EMI。
[0029] 结合图4至图7所述,第二端子22设置为四根,其定位部24固持在第二本体12的 四个收容槽177内。第二端子22包括第三对差分信号端子221、第二接地端子222及电源 端子223,第三对差分信号端子221包括第五、第六信号端子2211、2212,第五信号端子2211 与电源端子223排设于第二舌片18的第一表面181上,而第六信号端子2212与第二接地 端子222排设于第二舌片18的第二表面182上。其中,第五、第六信号端子221U2212在 上下及前后方向上相互对齐,电源端子223与第二接地端子222也在上下及前后方向上相 互对齐,并且第五信号端子2211与电源端子223的连接部25、焊接脚26位于第一坚直面 上,第六信号端子2212与第二接地端子222的连接部25收容在端子限位槽178内、且与焊 接脚26位于第二坚直面上,第二坚直面位于第一坚直面的前方,第一、第二端子21、22的连 接部25、焊接脚26整体排列于三个相互平行的坚直面上。
[0030] 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一位于第一端子21的连接部25与第二端子22的第二 连接部25之间的金属片6。所述金属片6整体收容在收容空间174内并抵靠支持壁175, 且与绝缘本体两侧壁172相互干涉以达成定位。所述金属片6设有限位在让位口 179内 且部分向外突出侧壁172的勾形弹片61。所述勾形弹片61向外抵接遮蔽壳体3以达成接 地。所述金属片6的最高处位于第一本体11的下沿,以将第一端子21与第二端子22前后 隔开,进而阻止第一与第二端子21、22之间的信号串扰。
[0031]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将第一本体11包覆第一端子21接触部23与定位部24 上,而绝缘块13包覆于第一端子21连接部25上,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结合图4所示,第 一接地端子213的连接部25设有定位孔252,有利于提高接地端子213与绝缘块13成型时 的结合强度。所述绝缘块13还设有位于两侧以安装至让位口 179内的安装部131
[0032] 参图2及图7所示,遮蔽壳体3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部并围设形成所述收容腔14, 遮蔽壳体3包括顶壁31、分别自顶壁31向下垂直弯折延伸的两侧壁32、前端壁33及固持 于侧壁32后端用以包覆绝缘本体1后端的后盖34,两侧壁32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用以与电 路板相固定的第一对固持脚321、位于侧壁32后端向下延伸的第二对固持脚323及向内侧 延伸有扣持在绝缘本体1底部的固持片322。前端壁3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侧壁32相扣 持,其设有与收容腔14相贯通的开口 330及延伸入收容腔14内的弹片332。两侧壁32上 设有扣持部325,后盖34两侧分别向前延伸有扣持臂341,扣持臂341上设有扣持在扣持部 325上的扣持孔345。所述第二对固持脚323对称设于两对差分信号211、212的两侧,减少 电连接器100后端因为第一、第二对差分信号端子211、212之间的干扰,进而减少差分信号 的衰减。
[0033]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 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设有收容腔及延伸入收容腔内的舌板的绝缘本体、安装于舌 板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收容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收容腔 与第二收容腔,所述舌板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舌板与第二舌板,所述第一舌板位于第一收 容腔内,所述第二舌板位于第二收容腔内,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安装于第一舌板上的若 干第一端子以及安装于第二舌板上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位于舌板后方的 基部,所述基部设有底壁、位于收容腔两侧的两侧壁、连接两侧壁且位于后方的后壁及自后 壁向前凹陷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均设有坚直延伸的连接部,所述基 部还设有位于收容空间前侧且与后壁平行的支持壁及自支持壁向前进一步凹陷的若干端 子限位槽,所述第二端子的连接部收容在端子限位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 干涉定位在所述支持壁上的金属片,所述第一端子的连接部与第二端子的连接部之间自上 而下完全被所述金属片间隔开,所述侧壁上设有自后向前凹陷的若干让位口,所述金属片 两侧设有限位在所述让位口内且部分向外突出侧壁的勾形弹片,所述勾形弹片与所述遮蔽 壳体弹性抵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收容在第一收容腔 内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舌板自第一本体向前延伸在第一收容腔的前端,所述金属片的最 高处位于第一本体的下方。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五根,相应第一端子 的连接部排列为一排,所述第二端子包括四根,相应所述第二端子的连接部前后排列为对 应平行的两列。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与第一端子的连 接部射出成型的绝缘块,若干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一接地端子及位于第一接地 端子两侧的两对差分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连接部宽度大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的 连接部的宽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还设有自底壁向下延伸形成 的安装块及位于安装块底部的安装面,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连接部还包括有延伸超出底壁 的加长部,所述加长部的宽度大于其他两对差分信号的连接部的宽度,所述加长部向下未 延伸超出所述安装面。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设有位于绝缘块两侧的安 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让位口相配合将绝缘块定位在收容空间内。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勾形弹片部分限位于安装部与让 位口的内壁之间。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板设有面向第二舌板的第 一表面,所述第一端子设有安装在第一表面上的接触部,所述第二舌板设有面向第一表面 的第二表面及位于第二表面相对侧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端子设有分别安装在第二表面和 第三表面的接触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板的厚度小于第二舌板。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设有延伸超出基部底壁 的第一对固持脚及位于第一对固持脚后侧的第二对固持脚,所述第二对固持脚对称设置, 且分别靠近所述两对差分信号端子。
【文档编号】H01R13/6585GK203911137SQ201420058639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7日
【发明者】俞春明, 陆宝锋, 郑小琴, 郑启升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