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补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油浸式互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便携式补油装置。该便携式补油装置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开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底部,所述出油口连通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抽油动力组件,所述油箱连接便携件。本发明能够减小补油装置的体积,降低补油操作的耗用时间,减少人力成本,方便携带。
【专利说明】便携式补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油浸式互感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为油浸式电压互感器、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补油的便携式补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压互感器(简称PT)是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它把高电压按比例关系变换成100V或更低等级的标准二次电压,供保护、计量、仪表装置使用。同时,使用电压互感器可以将高电压与电气工作人员隔离。
[0003]电流互感器(简称CT)是一种电流变换装置。它将高压和低压大电流变成电压较低的小电流供给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并将仪表和保护装置与高压电路隔开。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电流均为5安或I安,这使得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使用安全、方便,也使其在制造上可以标准化。
[0004]目前在电力系统广泛使用的是油浸式电流互感器(CT)、油浸式电压互感器(PT),它们是由绝缘纸和绝缘油作为绝缘介质,一般为户外型,在我国各种电压等级均常见。根据电气设备预试规程和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需要对设备内部绝缘油的质量进行周期性的油样检测(油气体色谱分析或微量水测量等)。由于经常性取油样,造成部分互感器油位下降甚至偏低,影响互感器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对油位偏低的互感器进行补油和油位调整工作。
[0005]传统互感器补油检修时,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准备补油所需的工器具材料,将油桶和笨重的补油机多人协作搬运至工具车上面,需耗时30分钟;步骤2、到达作业现场,按照安全规定履行完全部的作业许可手续后,多人协作,将油桶和补油机搬运至互感器下方,连接油桶,补油机,需耗时30min;步骤3、两人协作接取电源,用于补油机工作;步骤4、将补油机与互感器注油阀连接,进行注油工作,当油位达到合格标准后,关闭补油机,关闭互感器注油阀;步骤5、整理现场,搬运油桶和注油机至工具车上,两人协作前去断开电源,恢复至检修工作前状态,需耗时20min。由以上传统检修步骤可以看出,除去必要的互感器注油时间,约有90min都是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和后期检修现场的清理工作。这些工作多数是由于油桶和补油机重量过重而引起的时间浪费,极大的影响了检修的工作效率。
[0006]CN103903833油浸式互感器补油装置,针对互感器上金属膨胀器的支撑力度和伸缩高度进行改进,包括提升螺杆、支臂和吊装杆,支臂的根部与提升螺杆通过螺纹相连接,支臂的钩端设有支撑螺杆,支撑螺杆与油浸式互感器顶部的托盘相连接,提升螺杆的下端与吊装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提升螺杆的上部设有手把。所述吊装杆的端部与抓钩铰接,抓钩的钩端对应金属膨胀器碟片的外沿。与现有技术相比,一人即可进行金属膨胀器碟片的吊起补油,取代了目前多人参与下的补油方式,为日常工作提供了方便,更为检修工作争取了时间,也大大提高了注油操作的安全性。但是,该装置还需要借助原有的补油装置,在补油之前需要组装补油装置,仍然浪费较多时间,且大型油罐不容易携带。
[0007]CN103000341便携式补油装置,包括吸油管、吸泵、开关、电池仓以及出油管,吸油管与吸泵的进口联接,吸泵的出口与出油管联接,吸泵的尾端固定有电池仓,电池仓的尾端联接有旋纽式开关,补油作业时将吸油管插入放置在高空车上的油桶内并将出油管插入电流互感器顶部膨胀器后,即可通过旋纽式开关启动吸泵对电流互感器实施补油作业。这种结构改进了出油部分,但是,还是需要将大油桶搬到高处,并将大油桶与改进的出油结构对应性连接,搬运工作复杂,且各组件连接较为费时。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补油装置,以精简油浸式电压互感器、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补油步骤和减少负载量的问题。
[000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补油装置,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开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底部,所述出油口连通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抽油动力组件,所述油箱连接便携件。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便携件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油箱。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便携件包括:背带,所述背带的各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油箱。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油箱的外表面开有出油管收纳槽;或,所述油箱的外表面设有一个以上的用于收纳和固定所述出油管的卡扣。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的便携式补油装置还包括: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处于所述油箱的下方,所述动力箱的壳体与所述油箱的壳体连为一个整体结构,所述动力箱和所述油箱之间通过油箱底隔开;所述抽油动力组件置于所述动力箱内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抽油动力组件包括:抽油泵和电源,所述抽油泵设置于出油管上,并与所述电源进行电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抽油动力组件还包括:控制器和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电源开关相连。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出油管的手持部位设置出油开关,所述出油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抽油动力组件还包括:控制处理器,所述出油管由导油管和出气管组成,所述导油管上设置进油阀,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气压阀,所述气压阀和所述进油阀均与控制处理器相连。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和/或外接电源。
[00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补油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包括油箱,油箱连接便携件,操作者通过便携件即可提或背或抗到操作区,简单方便,补油后直接按上述步骤撤出操作区即可。油箱开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自进油口可以向油箱提前注满油。出油口设置于油箱的底部,出油口连通出油管,出油管上设置抽油动力组件,出油管插入油浸式电压互感器、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后,通过抽油动力组件即可从油箱抽出油进行补油。整个补油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整个工作节省了前期准备工具、上下搬动补油工具、补油后收视操作区等步骤,方便携带,省时省力,节省人力成本,方便快捷,容易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便携式补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2]考虑到目前电力系统为油浸式电压互感器、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补油的工作中,涉及的工具较为笨拙,造成补油工作步骤复杂,费时费力,且需要多人合作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携式补油装置:
[0023]该便携式补油装置,包括:油箱、油箱开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出油口设置于油箱的底部,出油口连通出油管,出油管上设置抽油动力组件,油箱连接便携件。
[0024]其包括油箱,油箱连接便携件,操作者通过便携件即可提或背或抗到操作区,简单方便,补油后直接按上述步骤撤出操作区即可。油箱开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自进油口可以向油箱提前注满油。出油口设置于油箱的底部,出油口连通出油管,出油管上设置抽油动力组件,出油管插入油浸式电压互感器、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后,通过抽油动力组件即可从油箱抽出油进行补油。整个补油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携带,整个工作节省了前期准备工具、上下搬动补油工具、补油后收视操作区等步骤,省时省力,节省人力成本,方便快捷,容易操作。
[0025]接下来,本发明将通过对该便携式补油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0026]实施例1:
[0027]便携式补油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油箱3、抽油动力组件、便携件,其中,油箱3开有进油口 I和出油口,外部油自进油口 I注入到油箱3内,进油口 I的设置位置不做限定,但是,鉴于重力作用,进油口 I建议开在油箱3的上部或顶部,进油口 I在不往油箱3注油的时候都用盖子密封,以防止油挥发,或油箱3歪倒后油洒出来。充分利用重力原理,油箱3的出油口设置于油箱3的底部,当出油口与外部联通时,油受重力的作用自油箱3底部的出油口流出。出油口连接出油管9,出油管9的管口与出油口密封连接。为了提高出油的速度,在出油管9上设置抽油动力组件,抽油动力组件通过抽油动力将油快速从油箱3抽出。由于本发明的便携式补油装置体积小,很容易携带,因此,在油箱3上连接了便携件,操作者只要通过便携件就可以将该补油装置轻松带到补油操作区。
[0028]其中,便携件为提手2,该提手2的两端固定在油箱3上,提手2通常与油箱3的上部连接,提手2可以是单提手或双提手,提手2具体形式、数量不做较多限定,制备人员、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使用、生产等活动。
[0029]其中,油箱3的外表面开有出油管9收纳槽,出油管9在不使用时直接放置到收纳槽中即可,为了整个补油装置的外形美观,收纳槽的开口可以设置盖子,盖子与油箱3的外表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表面。
[0030]其中,抽油动力组件可以放置于动力箱4中,动力箱4与油箱3共同组成便携式补油装置,二者的壳体连为一个整体结构,由于油箱3的出油口开在底部,抽油动力组件与出油口相连,并提供抽油动力,因此,装载抽油动力组件的动力箱4通常置于油箱3的下方,二者采用油箱3底隔开。动力箱4能够对抽油动力组件进行收纳,使整个便携式补油装置更加整洁,一个整体结构提高便携性。
[0031]该抽油动力组件包括:抽油泵7和电源6,抽油泵7设置于出油管9上,并与电源6进行电连接,抽油泵7通电后产生抽力,将油从油箱3抽出,油进入出油管9,接着进入待补油的油浸式电压互感器、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0032]为了实现自动化的出油控制,抽油动力组件还包括:控制器和感应器,感应器设置于出油管9的出油端,感应器设置于出油管9的出油端,感应器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电源开关5相连。这种方式为方式一,其工作原理为:当补满油后,感应器感应到油液面,将感应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并处理后,发出停止补油的信号,电源开关5接到信号后自动断电。基本完成自动化控制的效果,减少人为判断的工作量,且减少人为判断失误造成的各种连锁问题,比如:油漾出,或者油并没有加满,增加补油次数等等。
[0033]为了实现对出油的控制,该实施例还可以在出油管9的手持部位设置出油开关,该出油开关与控制器相连。这种方式为方式二,其工作原理:感应器将信号发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号并处理后,将停止出油的信号发给出油管9上的出油开关。
[0034]需要说明的是,方式一、方式二可以共存,也可以仅采用其中一种,为了提高控制的保险系数,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种方式共存的技术方案。
[0035]其中,电源6是为了给抽油泵7供电,电源6可采用多种样式,样式一:外接电源(配外接电源插头8);样式二:不可再充电的蓄电池;样式三:可再次充电的蓄电池。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种样式:样式一和样式三。
[0036]该便携式补油装置的整体尺寸仅为:长35厘米X宽20厘米X高45厘米,较为小巧,携带方便。
[0037]实施例2:
[0038]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0039]提手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式替换:背带,背带相对提手来说,称重量更大,且承载力分摊到后背,更方便携带,且更加灵活,背带的各端分别固定于油箱,背带上设置长度调节件,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要适应性调整背带的长度,比较方便。
[0040]为了对出油管进行收纳,替换开设出油管收纳槽的方案,在油箱的外表面固定一个以上的卡扣,收纳时,出油管可以直接放置于卡扣内,卡扣起到收纳和固定出油管的作用。
[0041]为了对出油进灯自动化控制,替换控制器和感应器的方案,抽油动力组件包括:控制处理器,出油管由导油管和出气管组成,导油管上设置进油阀,出气管上设置气压阀,气压阀和进油阀均与控制处理器相连。其工作原理为:在加油的时候,导油管进行补油,互感器中的气体自出气管导出,当补满油后,出气管的压力增加,气压阀关闭并将关闭信号发给控制处理器,控制处理器接收信号并处理后,发出停止补油信号,进油阀接到停止补油信号后,关闭,补油停止。这种自动化控制方式为机械控制,更加安全、方便。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开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设置于所述油箱的底部,所述出油口连通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抽油动力组件,所述油箱连接便携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件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油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件包括:背带,所述背带的各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油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的外表面开有出油管收纳槽;或,所述油箱的外表面设有一个以上的用于收纳和固定所述出油管的卡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处于所述油箱的下方,所述动力箱的壳体与所述油箱的壳体连为一个整体结构,所述动力箱和所述油箱之间通过油箱底隔开; 所述抽油动力组件置于所述动力箱内部。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动力组件包括:抽油泵和电源,所述抽油泵设置于出油管上,并与所述电源进行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动力组件还包括:控制器和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电源开关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的手持部位设置出油开关,所述出油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动力组件还包括:控制处理器,所述出油管由导油管和出气管组成,所述导油管上设置进油阀,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气压阀,所述气压阀和所述进油阀均与控制处理器相连。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充电电池和/或外接电源。
【文档编号】H01F27/14GK104252950SQ20141047516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7日
【发明者】李立, 陈小迎, 毛哲龙, 侯志明, 李亮, 何越超, 范振亚, 王爱民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鹤壁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