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组合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04883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遮覆于绝缘座体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片,所述绝缘座体包括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说金属外壳包围该舌板部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第二端子分别设有裸露于对接腔内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对设置,金属片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第一、第二端子形成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使得第一、第二端子结构可靠,金属片设置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不仅可以防止第一、第二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还可以压紧第一、第二端子模组。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信号屏蔽功效的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0002]【【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67498号揭露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接地片,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舌板,该对接舌板于相对两表面分别设有向后贯穿基部的端子收容槽,导电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槽内,所述对接舌板于相对两表面之间设有向后贯穿基部的插槽,接地片位于该插槽内。所述接地片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导电端子间的信号干扰,但是,由于所述端子收容槽及插槽较长,导致导电端子及接地片在组装至绝缘本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折断的现象。
[0003]所以,希望提出一种新的方案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其信号屏蔽效果较佳且端子结构可靠。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遮覆于绝缘座体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片,所述绝缘座体包括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说金属外壳包围该舌板部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第二端子分别设有裸露于对接腔内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对设置,金属片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该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遮覆于绝缘座体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片,所述绝缘座体包括向前延伸的舌板部,金属外壳包围该舌板部形成收容第二连接器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及自第一、第二绝缘体延伸至对接腔的第一、第二端子,所述绝缘座体、第一、第二绝缘体共同构成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对设置,金属片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第二端子形成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使得第一、第二端子结构可靠,金属片设置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不仅可以防止第一、第二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还可以压紧第一、第二端子模组。
[0008]【【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组合未插接状态时的立体组合图。
[0009]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合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0010]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合插接后的立体组合图。
[0011]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组合沿A-A线的剖视图。
[0012]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13]图6为图5所示第一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14]图7为图5所示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互组装在一起,与金属外壳及绝缘座体相互分离的立体分解图。
[0015]图8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合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6]图9为图8所示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17]图10为图9所示第二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0018]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9]【【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合1000,该电连接器组合1000包括安装于电路板300的电连接器100及连接于线缆用于与电连接器100相对接的对接连接器200,所述电连接器100亦称为第一连接器100,对接连接器200亦称为第二连接器200。
[0020]请参阅图1至图4,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I的导电端子及固定于绝缘本体I的金属外壳2,所述金属外壳2包围绝缘本体I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11,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基部10及自基部10向前延伸入对接腔11的对接舌板12,所述对接舌板12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分别排设在第一、第二表面上的第一端子31及第二端子32,所述电连接器100埋设有一金属片4用以防止第一、第二端子31、32之间的信号干扰,该金属片4用金属制成且与金属外壳2相接触,所述电连接器100即为上述第一连接器100,所述绝缘本体I即为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绝缘本体I。
[0021]下面将结合图5至图7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第一连接器100,所述第一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座体13、收容于绝缘座体13的第一端子模组14、第二端子模组15、遮覆于该绝缘座体13的上述金属外壳2及上述金属片4,所述金属片4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之间,该金属片4具有信号屏蔽的功效,所述金属片4包括平板状的主体部41及自该主体部41侧边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接触耳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片4形成了一对相对设置用以与金属外壳2相接触的接触耳部42,所述主体部41 一体成型于绝缘座体13内,该绝缘座体13包括固持部131及自固持部131向前延伸的舌板部132,所述金属壳体2包围该舌板部132形成上述对接腔11,所述固持部131设有贯穿后表面及下表面的容置空间133及设置于该固持部131相对两侧壁的固持槽134,所述固持部131设有分隔部135,该分隔部135自舌板部132向后延伸而形成,形成后的分隔部135位于容置空间133内将该容置空间133的前面部分分隔成堆叠设置的两个收容空间,所述舌板部132于相对设置的两表面设有若干的端子收容槽,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相对设置且分别包括第一、第二端子31、32,第一、第二端子31、32则收容于所述端子收容槽,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片4的主体部41与绝缘座体13 —体成型,该主体部41的前面部分位于舌板部132内,主体部41的后面部分则位于分隔部135内,所述接触耳部42自绝缘座体13相对两侧延伸出该绝缘座体13并位于该绝缘座体13所设的收容部136内。
[0022]所述第一端子31 —体成型于第一端子模组14,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4包括埋设有第一端子31的第一绝缘体141,第一端子31包括位于第一绝缘体141前方且裸露于对接腔11内的第一接触部310及延伸出第一绝缘体141的第一连接脚311,所述第一端子31包括第一信号端子31a及第一接地端子31b,每两个相邻的第一信号端子31a组成一对第一信号差分对,每两对相邻的第一信号差分对之间设有一个第一接地端子31b,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接地端子31b之间夹设有一对第一信号差分对,所述第一绝缘体141自其下表面向下设有一对固定柱142。
[0023]所述第二端子32 —体成型于第二端子模组15,所述第二端子模组15包括埋设有第二端子32的第二绝缘体151,第二端子32包括位于第二绝缘体151前方且裸露于对接腔11内的第二接触部320及延伸出第二绝缘体151的第二连接脚321,所述第二端子32包括第二信号端子32a及第二接地端子32b,所述第二绝缘体151于其上表面凹设有与固定柱142相互配合的固定槽152,该固定槽152向下贯穿第二绝缘本体151的下表面,为了使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相互组装后再顺利的组装至绝缘座体13,所述第二绝缘体151于其上表面的两端向上向外设有一对锁定臂153。
[0024]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4向下组装至第二端子模组15后位于两个锁定臂153之间,所述固定柱142与固定槽152相互配合以使组装后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相互固定在一起,相互组装在一起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自后向前插入并组装在绝缘座体13内,组装入绝缘座体13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收容于容置空间133内,所述分隔部135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之间,即所述金属片4位于分隔部135内的部分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之间,所述锁定臂153固持于固持槽134内且与绝缘座体13所设的锁定部137堆叠设置,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310、320分别位于舌板部132相对设置的两表面上,所述金属片4则位于舌板部132相对两表面之间,所述舌板部132即作为前述对接舌板12,组装在一起的固持部131、第一、第二绝缘体141、151即组成前述基部10,所述金属外壳2固定于基座10并包围对接舌板12形成一输入、输出接口,结合图2,所述堆叠设置在一起的锁定臂153及锁定部137—同卡扣固定在金属外壳2所设的卡槽21内,所述金属外壳2进一步设有向内延伸至收容部136的接触臂22,该接触臂22与接触耳部42相接触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臂22与接触耳部42呈弹性抵接。
[0025]图5至图7为对本发明的第一连接器100的介绍,下面将结合图8至图10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第二连接器200,所述第二连接器200包括第二绝缘本体5及收容于该第二绝缘本体5的对接端子6,所述第二绝缘本体5向前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侧壁51,该两侧壁51包围形成一位于两侧壁之间的对接槽52,沿对接方向上,所述两侧壁51上设有若干贯穿第二绝缘本体5后端面的端子通道53,两排对接端子6分别固持于上述端子通道53内且包括设置于一端的对接部61及设置于另一端的连接部62,当对接端子6收容于端子通道53内时,所述对接部61裸露于对接槽52内,所述连接部62位于第二绝缘本体5的后边缘的后方,所述第二绝缘本体5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部54。
[0026]所述第二连接器200包括有插设于固定部54所设的导引槽541内的内部电路板
7,该内部电路板7用于与对接端子6的连接部62相连接,所述内部电路板7相对于连接部62的另一端设有导电垫片71用于与导电线缆(未标示)相连,所述内部电路板7于其表面还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垫片72,所述第二连接200还包括有对接壳体,该对接壳体包括包围第二绝缘本体5及内部电路板7的第一壳体81及第二壳体82,所述第一壳体81包括包围两侧壁51的的屏蔽框口 811及遮覆于第二绝缘本体51后面部分及内部电路板7的屏蔽罩812,第二壳体82与屏蔽罩812相互组装在一起用于遮覆内部电路板7,结合图4,所述散热垫片72与第一壳体81相接触。当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相互对接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31、32与相应的对接端子6接触并取得电性连接,第一连接器100的金属外壳2与第二连接器200的对接壳体接触以达到信号屏蔽的功效,与此同时,各零组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内部电路板7,热量通过内部电路板7传导至散热垫片72,然后途经第一壳体81、第一连接器100的金属外壳2及该金属外壳2的接触臂22传导至金属片4以将电连接器系统在正常工作中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换个说法,当第一连接器100与第二连接器200相互对接时,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第二端子31、32及第二连接器200的对接端子6构成第一传导路径,金属片4、金属外壳2、对接壳体及散热垫片72构成了第二传导路径,即所述金属片4的设置还用以将该电连接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分散出去,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金属片4的设置还可以用于加强固定之功效,比如对两边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
14、15会产生压紧的作用。
[0027]综上所述,第一、第二端子31、32形成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使得第一、第二端子结构可靠,金属片4设置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14、15之间,不仅可以防止第一、第二端子之间的信号干扰还可以压紧第一、第二端子模组。
[0028]本实施方式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当然,本发明也可采用其他实施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遮覆于绝缘座体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片,所述绝缘座体包括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的舌板部,所说金属外壳包围该舌板部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第一、第二端子分别设有裸露于对接腔内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对设置,金属片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设有延伸出绝缘座体以与金属外壳相接触的接触耳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向外开设有收容部,前述金属片自侧边缘弯折形成位于收容部内的接触耳部,金属外壳设有与该接触耳部相接触的接触臂。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设有分隔部,所述金属片的前面部分位于舌板部内,金属片的后面部分位于分隔部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部向后延伸形成上述分隔部,该分隔部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分别排列于舌板部的相对两表面上,所述金属片位于舌板部相对两表面之间。
7.—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该第一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收容于绝缘座体的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遮覆于绝缘座体的金属外壳及金属片,所述绝缘座体包括向前延伸的舌板部,金属外壳包围该舌板部形成收容第二连接器的对接腔,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分别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及自第一、第二绝缘体延伸至对接腔的第一、第二端子,所述绝缘座体、第一、第二绝缘体共同构成第一绝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相对设置,金属片位于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与线缆连接,该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收容于第二绝缘本体的对接端子、与对接端子连接的内部电路板及遮覆于第二绝缘本体的对接壳体,所述内部电路板上设有散热垫片用以与对接壳体接触,所述金属片延伸出第一绝缘本体以与金属外壳相接触,当第一、二连接器相互对接时,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第二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的对接端子构成第一传导路径,所述散热垫片、对接壳体、金属壳体及金属片构成第二传导路径,所述第二连接器产生的热量沿第二传导路径传导出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设有自其侧边缘弯折形成的接触耳部,金属壳体设有与接触耳部接触的接触臂,热量通过接触臂传导至金属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上述舌板部,所述第一、第二端子分别包括裸露于舌板部相对两表面的第一、第二接触部,所述金属片的前面部分位于舌板部内,金属片的后面部分位于基部内。
【文档编号】H01R13/514GK104183962SQ201410212672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3日
【发明者】杨安仁, 特伦斯·F·李托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