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式端子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04245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孔式端子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孔式端子,其能够实现使被压入固定的壳体的小型化和装配加工精度的提高。该圆筒孔式端子(11)具有:通过插入配对侧针式端子来进行电连接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连接并与汇流条电连接的导体连接部(15);和沿着收容于壳体的端子收容室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外周面(25)的周向突出设置,并被压入端子收容室的内壁的三个压入突起(17)。
【专利说明】孔式端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入固定于壳体的孔式端子。
【背景技术】
[0002]已知有一种收容于壳体的端子收容室,通过使设置于比箱形(方头)、圆形等筒状端子连接部更靠后的把持凸缘、压入突起等卡合部与端子收容室的内壁卡合,而被把持于端子收容室内的孔式端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如图5所示,装载于例如电动汽车的逆变器内部的端子板500具备与未图示的汇流条(导体)的端子连接部相连的具有导电布图的方筒孔式端子509 (孔式端子)和收容各方筒孔式端子509的绝缘树脂制壳体501。壳体501形成有多个(图示例中为三个)一体成型的并列的端子收容室503。端子收容室503在壳体501的连接器结合面侧开设有用于插入配对侧针式端子的针式端子插入开口 505。各端子收容室503的与针式端子插入开口 505相反的一侧分别形成为端子安装开口 507,且在壳体501的后方开口。并且,从端子安装开口 507插入方筒孔式端子509。
[0004]方筒孔式端子509具有:作为用于插入未图示的配对侧针式端子以实现电连接的筒状端子连接部的方筒状端子连接部511 ;与该方筒状端子连接部511连接并利用螺栓-螺母等与汇流条电连接的导体连接部513 ;和被压入端子收容室503的压入突起515(参照图6 (a))。
[0005]方筒状端子连接部511与导体连接部513之间设有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517。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517成为用于从平板状导体连接部513将进行方筒状端子连接部511的冲压加工时所产生的应力集中予以分散的区域。
[0006]压入突起515突出设置于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517与导体连接部513之间的两侦U。如图6 (b)所示,通过以预定的按压力将方筒孔式端子509插入端子收容室503,使压入突起515切削端子收容室503的内壁519并发生变形,以压入固定于壳体501并安装为不致脱落的形态。
[0007]端子板所用的孔式端子除了上述方筒孔式端子509以外,还有如图7所示的圆筒孔式端子521。圆筒孔式端子521具有:前端具有针式端子进入口 524的作为筒状端子连接部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523 ;与该圆筒状端子连接部523连接,并通过焊接与汇流条电连接的导体连接部513 ;和压入突起515。
[0008]圆筒状端子连接部523与导体连接部513之间设有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517。压入突起515突出设置在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517与导体连接部513之间的两侧。
[0009]在先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22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3]但是,由于上述现有的方筒孔式端子509及圆筒孔式端子521的压入突起515设于比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517更靠后方,因此必须在两者之间确保专用的形成区域,以致存在端子整体长度变长、壳体501大型化的问题。另外,当为了缩短端子整体长度而缩短筒状端子连接部与导体连接部513之间的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517时,又有可能在加工筒状端子连接部时出现不合理状况,导致端子母材出现龟裂或裂缝。而且,由于方筒孔式端子509及圆筒孔式端子521的多个压入突起515突出设置在偏离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517与导体连接部513之间的筒状端子连接部的中心轴Xl的轴心的平板部的两侧,因此,多个压入突起515的压入位置无法配置成与筒状端子连接部的中心轴Xl同心,压入时难于以较高中心位置精度在端子收容室503装配加工方筒孔式端子509及圆筒孔式端子521。
[0014]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被压入固定的壳体的小型化和装配加工精度的提高的孔式端子。
[0015]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结构达成。
[0017](I) 一种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具有:通过插入配对侧针式端子来进行电连接的筒状端子连接部;与上述筒状端子连接部连接并与导体电连接的导体连接部;和沿着收容于壳体的端子收容室的 上述筒状端子连接部的外周面的周向突出设置,并被压入上述端子收容室的内壁的三个以上的压入突起。
[0018]根据上述(I)的结构的孔式端子,无需在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与导体连接部之间确保用于形成压入突起的专用区域,与压入突起突出设置于比筒状端子连接部更靠后方的现有孔式端子相比,能够缩短端子的整体长度。由此能够实现安装有孔式端子的壳体的小型化。且由于压入突起沿着筒状端子连接部的外周面突出设置,因此,与压入突起设置于偏离筒状端子连接部的中心轴的平板部的现有的孔式端子相比,能够提高孔式端子的筒状端子连接部被压入端子收容室内时的中心位置精度。
[0019](2)所述的孔式端子的特征在于,在(I)所述结构的孔式端子中,压入突起沿着上述外周面的周向等间隔形成。
[0020]根据上述(2)的结构的孔式端子,压入时所受到的来自端子收容室的内壁的反作用力将从外周面均匀(周向等间隔)作用于筒状端子连接部的中心轴,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压入时的中心位置精度。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压入突起沿周向等间隔形成,使得能够限制筒状端子连接部相对于端子收容室的中心的位置的压入突起能够为最少数目的三个。
[0021](3)所述的孔式端子的特征在于,在(I)或(2)所述结构的筒状端子中,上述筒状端子连接部呈圆筒状。
[0022](4)所述的孔式端子的特征在于,在(I)~(3)中任一项所述的孔式端子中,压入突起的数目为四个。
[0023](5)所述的孔式端子的特征在于,在(4)所述结构的孔式端子中,上述圆筒状端子连接部包括对接缝隙部,上述压入突起配置成相对于穿过上述对接缝隙部与上述圆筒状端子的中心轴之间的假想直线呈轴对称。
[0024]根据上述(3)~(5)中任一项结构的孔式端子,能够提高筒状端子连接部被压入端子收容室内时的中心位置精度。[0025]发明的效果
[0026]根据本发明的孔式端子,能够实现被压入固定的壳体的小型化和装配加工精度的提闻。
[0027]以上,简要说明了本发明。进而通过参照附图通读下述用于实施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称为“实施方式”),能够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细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 (a)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孔式端子的俯视图,图1 (b)是图1 (a)所示孔式端子的立体图,图1 (c)是图1 (b)的C-C剖视图。
[0029]图2是图1所示孔式端子收容至壳体的端子收容室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0030]图3是图2的II1-1II剖视图。 [0031]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孔式端子的筒状端子连接部的纵剖视图。
[0032]图5是由现有孔式端子和壳体构成的端子板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0033]图6 Ca)是图5所示端子板收容有孔式端子的状态下的水平剖视图,图6 (b)是图6 Ca)的B部放大图。
[0034]图7 Ca)是现有圆筒孔式端子的俯视图,图7 (b)是图7 Ca)所示圆筒孔式端子的立体图,图7 (C)是图7 (a)所示圆筒孔式端子的侧视图。
[0035]符号说明
[0036]3 壳体
[0037]7端子收容室
[0038]9 内壁
[0039]11圆筒孔式端子(孔式端子)
[0040]13圆筒状端子连接部(筒状端子连接部)
[0041]15导体连接部
[0042]17压入突起
[0043]23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
[0044]25外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0046]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孔式端子的圆筒孔式端子11具有作为筒状端子连接部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导体连接部15和压入突起17。圆筒孔式端子11是通过对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端子母材(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进行冲压加工、弯曲加工,使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导体连接部15以及压入突起17成为一体而形成。
[0047]本实施方式的圆筒孔式端子11如图2以及图3所示,是通过将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收容至绝缘树脂制壳体3的端子收容室7,并与具有导电布图的未图示的汇流条(导体)的端子连接部连接,以构成例如搭载于电动汽车的逆变器内部的端子板I。
[0048]壳体3 —体成形有多个并列的端子收容室7。端子收容室7在壳体3的连接器结合面侧开设有用于插入配对侧针式端子的针式端子插入开口 2。各端子收容室7的与针式端子插入开口 2相反的一侧形成端子安装开口 6,且在壳体3的后方开口。并且,从端子安装开口 6插入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进而将壳体3装配于铝、铝合金等制成的金属制屏蔽箱5。
[0049]圆筒孔式端子11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呈前端开口作为针式端子进入口 19的圆筒状。将未图示的配对侧针式端子的针状端子连接部从针式端子进入口 19插入至内侧,使该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与配对侧针式端子电连接。在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靠后侧,沿着轴线方向设有多个周向凹进的凹条部21 (serration:花键),凹条部21在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内侧成为凸条部(未图示),以提高与配对侧针式端子的接触性。
[0050]如图1所示,导体连接部15经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23连接至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后方,导体连接部15呈方形板状,并通过焊接与汇流条电连接。设置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与导体连接部15之间的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23俯视时呈梯形,即,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宽度Wl向导体连接部15的宽度W2逐渐变宽。将该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23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与导体连接部15之间的预定长度设为LI。
[0051]本实施方式的圆筒孔式端子11的全长L为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23的长度L1、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长度L2和导体连接部15的长度L3的合计值(L=Ll + L2 + L3)。圆筒孔式端子11由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宽度方向的宽度为W2的长条状端子母材经弯曲加工而成,且从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长度为L2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此时,在该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与平板状导体连接部15之间确保了长度为LI的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23。圆筒孔式端子11通过在导体连接部15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之间设置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23,从平板状的导体连接部15将进行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弯曲加工时所产生的应力集中予以分散。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23的长度LI设定为端子母材不致出现应力集中裂纹等的最小值。
[0052]在本实施方式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上,在后端与凹条部21之间突出设置有压入突起17。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后端是指与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23连接的部位。SP,本实施方式的压入突起17并非如图7所示的现有结构的圆筒孔式端子521中的压入突起515所示地设置在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23与导体连接部15之间。因此,由于圆筒孔式端子11的比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23更靠后方的长度(即导体连接部15的长度L3)可以无需确保压入突起专用的形成区域,因此其全长L将短于现有结构的圆筒孔式端子521的全长。
[0053]压入突起17在筒状端子连接部的外周面25沿着周向突出设置有三个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三个压入突起17沿着周向配置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外周面25。通过将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插入端子收容室7,而将压入突起17压入端子收容室7的内壁9。即,在圆筒孔式端子11中,通过使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压入突起17切削端子收容室7的内壁9并发生变形,以压入固定于壳体3并安装为不致脱落的形态。
[0054]在本实施方式的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中,三个压入突起17沿着外周面25的周向等间隔形成,因此,配置于外周方向的压入突起17配置成中心角为120°的等间隔。通过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内侧进行锻造加工,使压入突起17形成为四棱锥状。需要说明的是,锻造加工既可以在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成形之前的平板状端子母材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成形之后进行。[0055]接着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圆筒孔式端子11的作用。
[0056]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圆筒孔式端子11,无需在端子触点部形成区间23与导体连接部15之间确保用于形成压入突起17的专用区域,与压入突起17比筒状端子连接部还向后方突出的现有圆筒孔式端子521 (参照图7)相比,能够缩短端子的整体长度L。由此,能够实现安装有圆筒孔式端子11的壳体3的小型化。
[0057]另外,由于压入突起17沿着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外周面25突出设置,因此,与压入突起515设置在偏离圆筒状端子连接部523的中心轴Xl的轴心的平板部的两侧的现有结构的圆筒孔式端子521相比,本实施方式的圆筒孔式端子11提高了将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压入端子收容室内时的中心位置精度。
[0058]另外,在压入突起17沿周向等间隔配置的圆筒孔式端子11中,压入时所受到的来自端子收容室7的内壁9的反作用力将从外周面25均匀(沿周向等间隔)作用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中心轴X2,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压入时的中心位置精度。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使压入突起17沿周向等间隔形成,使得能够限制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相对于端子收容室7的中心的位置的压入突起17能够为最少数目的三个。
[0059]进而,在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呈圆筒状的圆筒孔式端子11中,能够提高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被压入端子收容室7内时的中心位置精度。
[0060]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对孔式端子为具有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圆筒孔式端子11的情形做出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孔式端子为筒状端子连接部呈方筒状端子连接部的方筒孔式端子时也能够实现同样的作用效果。
[0061]另外,尽管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对压入突起17沿着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的外周面25的周向等间隔形成的情形做出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孔式端子也能够如图4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圆筒孔式端子31所示,压入突起17沿着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A的外周面25的周向非等间隔设置。
[0062]利用圆筒孔式端子(孔式端子)31中的压入突起17的配置,还能够使压入时所受到的来自端子收容室7的内壁9的反作用力围绕端子收容室7的中心从多个方向均匀作用于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A,从而提高圆筒孔式端子31压入时的中心位置精度。在该情况下,优选将多个(图示例中设为四个)压入突起17配置成相对于穿过圆筒状端子连接部13A的对接缝隙部29与中心轴X2的假想直线X呈轴对称。
[0063]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圆筒孔式端子11、31,能够实现被压入固定的壳体3的小型化和装配加工精度的提高。
[0064]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进行变形和改良等。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数目以及配置部位等没有限定,可以为任意形态,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过插入配对侧针式端子来进行电连接的筒状端子连接部; 与所述筒状端子连接部连接并与导体电连接的导体连接部;和沿着收容于壳体的端子收容室的所述筒状端子连接部的外周面的周向突出设置,并被压入所述端子收容室的内壁的三个以上的压入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入突起沿着所述外周面的周向等间隔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端子连接部呈圆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入突起的数目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孔式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状端子连接部包括对接缝隙部, 所述压入突起 配置成相对于穿过所述对接缝隙部与所述圆筒状端子的中心轴之间的假想直线呈轴对称。
【文档编号】H01R13/02GK104022388SQ201410067162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日
【发明者】松原邦宪, 田中雅宏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