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包括插头体(1)、护套(3)、调整齿轮(5)、活动齿轮(7);所述的插头体(1)采用塑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插头体(1)上下爿壳体内安装架上分别设有凹陷坑和插口及电源线固定架(9)并一次性注塑成型,插头体(1)下爿壳体凹馅坑内陷装两个对称的插子(2),插子(2)内段设置活动轮(4)并一次性连体注塑成型,活动轮(4)内端连体增设活动齿轮(7)并一次性注塑成型;所述的插子(2)外围套设护套(3),护套(3)采用橡胶薄壁又折叠式喉管形套管,提高伸缩能力与空间,所述的活动齿轮(7)啮合调整齿轮(5)起到变动角度。
【专利说明】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类电器电源插头的改进发明。
(二)【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市场上公知的各类电插头的插子都是露出在外,该技术设计古老,落后,存在不安全隐患。这种插头只能应用于小学以上的年龄人员,禁用于小学以下的幼儿玩耍。随着电器事业的发展,幼儿出于好奇最喜欢玩耍拔插插头、吸尘器、电视机等类。但是,该系列电器都离不开电源插头,家中电源插头的安全保护牵着家长能否放心上班与担心。
(三)
【发明内容】
[0003]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该技术设计既应用于小学以上的人员,又能让幼儿拔出插头或插入的安全性。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完成的;一种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包括插头体、护套、调整齿轮、活动齿轮;所述的插头体上下月壳体分别设有凹陷坑和插口并一次性注塑成型,插头体壳体凹陷坑内陷装插子,插子内段设置活动轮,插子内终端铜板铰接电源线座,活动轮内端连体设活动齿轮。
[0005]所述的插子外围套设护套,护套采用橡胶薄壁又折叠式喉管形套管。
[0006]所述的活动齿轮啮合调整齿轮,两侧调整齿轮中心轴上设置角度调整钮,起到配合插座孔位形状变动角度。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公开的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该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安全,构思科学,方便调整插子与插座孔型配合,投资成本底。
(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正剖视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侧剖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1]附图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技术结构,下面再结构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其实施例:包括插头体(I)、护套(3)、调整齿轮(5)、活动齿轮(7);所述的插头体(I)采用塑材料一次性注塑成型,插头体(I)上下月壳体内安装架上分别设有凹陷坑和插口及电源线固定架(9)并一次性注塑成型,插头体(I)下月壳体凹陷坑内陷装两个对称的插子(2),插子(2)采用铜板材料冲件成型,提高导电性能,插子(2)内段设置活动轮(4)并采用塑材料一次性连体注塑成型,插子(2)内终端铜板露出铰接电源线座(8)弹性铜片起到导电,电源线座(8)冲压成型插装在插头体(I)内凹坑内,电源线座(8)设有螺丝固定电源线,其电源线插入电源线座(8)用螺丝固定,活动轮(4)中段周圈设置凸出架子陷装在插头体(1)下月壳体两条横架中间,防止插头体(1)插入和拔出导致脱离插子(2)而影响质量与危险,活动轮(4)内端连体增设活动齿轮(7)并一次性注塑成型;所述的插子(2)外围套设护套(3),护套(3)采用橡胶薄壁又折叠式喉管形套管,提高伸缩能力与空间,护套(3)内端包设弹性皮圈环状陷装在插头体(1)横架凹圈环凹槽内;所述的活动齿轮(7)啮合调整齿轮(5),调整齿轮
(5)两侧连体注塑成型,两侧调整齿轮(5)中心轴上设置角度调整钮(6),起到配合插座孔位形状变动角度,然后上下月插头体(1)盖合扣压内部零部件又使用螺丝插入螺孔(10)扭紧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包括插头体(1)、护套(3)、调整齿轮(5)、活动齿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体(1)上下月壳体分别设有凹陷坑和插口并一次性注塑成型,插头体(1)壳体凹陷坑内陷装插子(2),插子(2)内段设置活动轮(4),插子(2)内终端铜板铰接电源线座(8),活动轮(4)内端连体设活动齿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子⑵外围套设护套(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保护插子的可调电源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齿轮(7)啮合调整齿轮(5),两侧调整齿轮(5)中心轴上设置角度调整钮(6),起到配合插座孔位形状变动 角度。
【文档编号】H01R13/44GK203415737SQ201320491141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6日
【发明者】陈玺, 葛建秋, 陈仁多 申请人:陈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