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振子及具有该天线振子的天线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01678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天线振子及具有该天线振子的天线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天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天线振子及具有该天线振子的天线。上述天线振子,包括振子部件,所述振子部件包括辐射部和连接于所述辐射部的巴伦部,所述天线振子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振子部件耦合并产生次级辐射的寄生部件,所述寄生部件包括上寄生构件和下寄生构件,所述上寄生构件设置于所述振子部件的上方,所述下寄生构件呈环状,所述下寄生构件套于所述振子部件外围。上述天线包括馈电部件和反射部件,还包括上述的天线振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振子及具有该天线振子的天线,其通过设置用于与所述振子部件耦合并产生次级辐射及锐化波束的寄生部件,寄生部件与振子部件可引起有益次级辐射,具有小型化的显著优点。
【专利说明】天线振子及具有该天线振子的天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振子及具有该天线振子的天线。
【背景技术】
[0002]移动通信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快捷的信息沟通。同时需求的增加亦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
[0003]现有技术中,基站天线为了达到65°的水平面3dB波瓣宽度和适当的前后比指标,往往通过增加反射板的尺寸来获得,这就会导致天线整体体积较大,在造成视觉污染的同时,还会增加制造成本和建设成本。常规基站天线通常由众多的零部件组成,尤其对于采用空气耦合馈电的天线,非一体化的设计难以保证天线的一致性和期望性能。现有基站天线还存在阻抗带宽和方向图带宽较窄的问题,宽带天线无论在从节约空间还是提高通信系统容量上都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0004]综上,现有技术中,基站中的天线存在尺寸大、安装不方便等问题,基站天线作为系统的终端,其小型化和宽带特性的实现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振子及具有该天线振子的天线,其尺寸小、安装方便。
[0006]一方面,作为第一种实施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振子,包括振子部件,所述振子部件包括辐射部和连接于所述辐射部的巴伦部,所述天线振子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振子部件耦合并产生次级辐射的寄生部件,所述寄生部件包括上寄生构件和下寄生构件,所述上寄生构件设置于所述振子部件的上方,所述下寄生构件呈环状,所述下寄生构件套于所述振子部件外围。
[0007]结合第一种实施情况,作为第二种实施情况,所述辐射部一体连接于所述巴伦部的一端,所述巴伦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反射部件,所述辐射部包括多个辐射振子,各所述辐射振子周向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巴伦部上。
[0008]结合第二种实施情况,作为第三种实施情况,所述振子部件为±45°双极化交叉振子,所述辐射振子呈片状或环状。
[0009]结合第二种实施情况,作为第四种实施情况,所述辐射振子呈方形环状。
[0010]结合第一至四中任一种实施情况,作为第五种实施情况,所述上寄生构件呈板状,所述下寄生构件呈多边形环状或圆环状。
[0011]第二方面,作为第一种实施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馈电部件和反射部件,还包括上述的天线振子,所述馈电部件连接于所述振子部件,所述振子部件连接于所述反射部件。
[0012]结合第二方面中第一种实施情况,作为第二方面中第二种实施情况,所述巴伦部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巴伦部划分为多个分部的隔槽。
[0013]结合第二方面中第二种实施情况,作为第二方面中第三种实施情况,所述辐射振子设置有四个,所述隔槽设置有两个并将所述巴伦部划分为四个分部,两个所述隔槽垂直交叉设置,四个所述分部分别为第一分部、第二分部、第三分部和第四分部,其中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三分部对角设置,所述第二分部与所述第四分部对角设置。
[0014]结合第二方面中第三种实施情况,作为第二方面中第四种实施情况,所述辐射振子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辐射振子的其中一个边角均一体连接于各所述分部,四个所述辐射振子排列成方形结构。
[0015]结合第二方面中第三种实施情况,作为第二方面中第五种实施情况,所述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上均设置有馈电孔,所述第三分部和第四分部上均设置有平衡孔;所述馈电部件包括两个馈电体,所述馈电体包括馈电介质体和连接于所述馈电介质体的馈电探针;其中一所述馈电体的馈电介质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部的馈电孔内,所述馈电探针连接于所述第三分部或连接于第三分部上的辐射振子上;另一所述馈电体的馈电介质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部的馈电孔内,所述馈电探针连接于所述第四分部或连接于第四分部上的辐射振子上,两个所述馈电体的馈电探针交错设置。
[0016]结合第二方面中第一至五中任一种实施情况,作为第二方面中第六种实施情况,所述反射部件包括方形的底板的连接于所述底板四周的侧板。
[0017]结合第二方面中第一至五中任一种实施情况,作为第二方面中第七种实施情况,所述上寄生构件呈方形片状且与所述振子部件间距设置,所述上寄生构件通过绝缘的第一支架连接于所述振子部件或所述反射部件或安装面。
[0018]结合第二方面中第一至五中任一种实施情况,作为第二方面中第八种实施情况,所述下寄生构件呈方形环状且位于所述辐射部与所述反射部之间,所述下寄生构件通过绝缘的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振子部件或所述反射部件或安装面。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振子及具有该天线振子的天线,其通过设置用于与所述振子部件耦合并产生次级辐射的寄生部件,寄生部件与振子部件可引起有益次级辐射,有益次级辐射使天线在反射部件尺寸很小的情况下依然能达到设定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具有小型化的显著优点,组阵后可满足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宽频和高性能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 (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的整体装配立体示意图;
[0021]图1 (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的正视图;
[0022]图1 (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的俯视图;
[0023]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中振子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 (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中振子部件的俯视图;
[0025]图2 (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中振子部件的仰视图;
[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中馈电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中反射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中寄生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5(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振子中寄生部件的俯视图;[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的工作频率一驻波比曲线图;
[003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的工作频率一端口耦合系数曲线图;
[0032]图8 (a)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在-45°振子单端口馈电时1.71GHz频率点的水平面方向图(左)和垂直面方向图(右),图中包含主极化和交叉极化;
[0033]图8(b)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在-45°振子单端口馈电时1.79GHz频率点的水平面方向图(左)和垂直面方向图(右),图中包含主极化和交叉极化;
[0034]图8 (C)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在-45°振子单端口馈电时1.88GHz频率点的水平面方向图(左)和垂直面方向图(右),图中包含主极化和交叉极化;
[0035]图8(d)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在-45°振子单端口馈电时1.92GHz频率点的水平面方向图(左)和垂直面方向图(右),图中包含主极化和交叉极化;
[0036]图8 (e)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在-45°振子单端口馈电时2.04GHz频率点的水平面方向图(左)和垂直面方向图(右),图中包含主极化和交叉极化;
[0037]图8(f)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在-45°振子单端口馈电时2.17GHz频率点的水平面方向图(左)和垂直面方向图(右),图中包含主极化和交叉极化;
[0038]图8 (g)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在-45°振子单端口馈电时2.49GHz频率点的水平面方向图(左)和垂直面方向图(右),图中包含主极化和交叉极化;
[0039]图8(h)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在-45°振子单端口馈电时2.58GHz频率点的水平面方向图(左)和垂直面方向图(右),图中包含主极化和交叉极化;
[0040]图8 (i)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在-45°振子单端口馈电时2.69GHz频率点的水平面方向图(左)和垂直面方向图(右),图中包含主极化和交叉极化;
[0041]图9(a)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的±45°振子在各个频率点的3dB水平波束宽度、3dB垂直波束宽度、交叉极化比、单元增益以及主极化前后比的指标汇总;
[0042]图9(b)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的±45°振子在各个频率点的3dB水平波束宽度、3dB垂直波束宽度、交叉极化比、单元增益以及主极化前后比的指标汇总;
[0043]图9(c)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的±45°振子在各个频率点的3dB水平波束宽度、3dB垂直波束宽度、交叉极化比、单元增益以及主极化前后比的指标汇总。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4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振子,可作为阵元应用于移动通信基站上,例如小型化宽带基站。
[0046]如图1 (a)、图1 (b)、图1 (C)所不,上述天线振子包括振子部件21和用于与振子部件21耦合并产生次级辐射的寄生部件24。振子部件21可以连接于天线中的馈电部件22和反射部件23,具体地,馈电部件22连接于振子部件21,振子部件21连接于反射部件23。
[0047]如图1 (a)、图1 (b)、图1 (C)所示,寄生部件24通过与振子部件21耦合并产生有益的次级辐射,可以起到控制波束宽度和主极化前后比的作用,以增加天线的阻抗带宽以及锐化主波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大反射板的尺寸来控制波束宽度和前后比而导致天线尺寸过大的问题,从而在保证半功率波束、前后比符合指标等前提下,增加了阻抗带宽和方向图带宽,缩小天线中外形最大的反射部件23的尺寸,进而使天线实现小型化,利于减小天线所需的安装空间,降低天线的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使天线便于安装。而且,通过寄生部件24实现波束的锐化和天线频带的拓宽,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可以实现多个网络的共用,也可以为高性能的IMT-Advanced (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高级国际移动通信)系统所需的有源一体化天线提供设计方案。
[0048]具体地,如图1 (a)、图1 (b)、图1 (C)所示,寄生部件24包括上寄生构件241和下寄生构件242,上寄生构件241设置于振子部件21的上方且与振子部件21相距设置,以形成有益的次级辐射。下寄生构件242呈环状,下寄生构件242套于振子部件21外围且与振子部件21间距设置,以形成有益的次级辐射。上寄生构件241和下寄生构件242与振子部件21均隔开,即上寄生构件241和下寄生构件242与振子部件21均无电连接的关系,以形成耦合。上寄生构件241和下寄生构件242在可以谐振在低频端,向低频拓展了带宽,弓丨向单元可以谐振在高频端,向高频拓展了带宽,总体表现为增加了振子的阻抗带宽。常规振子需要在一个相对尺寸较大的反射板来保证增益和合适的波束宽度;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天线,由于寄生部件24的存在,可以在相对尺寸较小的反射板条件下保证较高的增益和合适的波束宽度。这是由于振子部件21 (引向单元)、寄生部件24的次级辐射和振子的主辐射在主方向上叠加,从而获得比单独振子更高的增益和更窄的波束。
[0049]具体地,如图1 (a)、图1 (b)、图1 (C)所示,振子部件21包括辐射部211和巴伦部212,巴伦部212可用于进行平衡馈电及支撑辐射部211。巴伦是平衡不平衡转换器的英文音译,原理是按天线理论,偶极天线属平衡型天线,而同轴电缆属不平衡传输线,若将其直接连接,则同轴电缆的外皮就有高频电流流过(按同轴电缆传输原理,高频电流应在电缆内部流动,外皮是屏蔽层,是没有电流的),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天线的辐射。因此,就要在天线和电缆之间加入平衡不平衡转换器,把流入电缆屏蔽层外部的电流扼制掉,也就是说把从振子流过电缆屏蔽层外皮的高频电流截断。辐射部211 —体连接于巴伦部212的一端,巴伦部212的另一端连接于反射部件23。天线部件可一体铸造或一体机加工成型,其可以有效提高天线部件的一致性,且能增加端口隔离度和交叉极化比,另外还能缩短制造周期和减少制造成本。
[0050]具体地,辐射部211包括多个辐射振子,辐射振子可呈方形环状等合适形状。
[0051]具体地,所述上寄生构件241可呈板状等合适形状,例如外形呈方形的片状、外形呈圆形的片状、截面呈弧形或波浪形的片状等。所述下寄生构件242可呈多边形环状或圆环状等合适形状。
[00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上述的天线振子和馈电部件22和反射部件23,具体地,馈电部件22连接于振子部件21,振子部件21连接于反射部件23。
[0053]具体地,如图2 (a)、图2 (b)、图2 (C)所示,巴伦部212的上设置有用于将巴伦部212划分为多个分部的隔槽2120。本实施例中,福射振子设置有四个,分别为211a、211b、211c、211d ;各辐射振子211a、211b、211c、211d周向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于巴伦部212的分部上。隔槽2120深度是由辐射体表面延伸至距巴伦部212的底部I至5毫米处或设置为其它深度。
[0054]具体地,如图2 (a)、图2 (b)、图2 (C)所示,隔槽2120设置有两个并将巴伦部212划分为四个分部。巴伦部212的横截面呈方形,两个隔槽2120垂直交叉设置以等分巴伦部212,四个分部分别为第一分部212a、第二分部212b、第三分部212c和第四分部212d,其中第一分部212a与第三分部212c对角设置,第二分部212b与第四分部212d对角设置。
[0055]具体地,如图2 (a)、图2 (b)、图2 (C)所示,第一分部212a与第三分部212c的对角处、第三分部212c与第四分部212d的对角处均切设有三角槽2124,三角槽2124与隔槽2120等深。这样,可以提高端口隔离度及增大交叉极化比,在天线小型化的前提下提高天线的性能。
[0056]具体地,如图2 (a)、图2 (b)、图2 (C)所示,辐射振子可呈多边形环状,本实施例中,辐射振子呈方形环状,可以有效延长电流路径,利于进一步实现天线结构的小型化。四个辐射振子的其中一个边角均一体连接于各分部,四个辐射振子排列成方形结构,其结构紧凑,利于进一步减小天线所占用的尺寸。
[0057]辐射振子采用方形环结构可以延长电流路径,四个紧凑排列的方形环明显减小了辐射振子所占的面积,在保证性能的条件下,实现了辐射部211的小型化设计。四个方形环状的辐射振子分属±45°双极化振子的四个臂,四个方形环状的辐射振子排列为一个大的正方形。
[0058]具体地,如图2 (a)、图2 (b)、图2 (C)和图3所示,馈电部件22包括两个馈电体,馈电体包括馈电介质体221和连接于馈电介质体221的馈电探针222 ;第一分部212a和第二分部212b上均设置有馈电孔2121,馈电孔2121用于填充馈电探针222和馈电介质体221,分别为±45°振子馈电。第三分部212c和第四分部212d上均设置有平衡孔2122 ;其中一馈电体的馈电介质体221设置于第一分部212a的馈电孔2121内,馈电探针222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于第三分部212c或连接于第三分部212c上的辐射振子上;另一馈电体的馈电介质体221设置于第二分部212b的馈电孔2121内,馈电探针222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于第四分部212d或连接于第四分部212d上的辐射振子上,两个馈电体的馈电探针222交错设置。
[0059]如图2 (a)、图2 (b)、图2 (C)和图3所示,馈电孔2121和平衡孔2122可以均呈圆形且均设置于各相应分部的中轴处,相应地,馈电介质体221可呈圆柱状。本实施例中,相邻辐射振子的最小间距为隔槽2120的宽度,各分部和其上面的馈电通孔或平衡孔2122同轴设置。
[0060]具体地,如图2 (a)、图2 (b)、图2 (C)和图3所示,第一分部212a的上端和第三分部212c的上端分别开设有用于容纳其中一馈电探针222的第一缺口 2123a和第三缺口2123c,第二分部212b的上端和第四分部212d的上端分别开设有用于容纳另一馈电探针222的第二缺口 2123b和第四缺口 2123d,且第二缺口 2123b和第四缺口 2123d深于或浅于第一缺口 2123a和第三缺口 2123c,这样,两个馈电体可以上下错位设置,互不影响,天线可靠性佳。通过设置第一缺口 2123a和第三缺口 2123c、第二缺口 2123b和第四缺口 2123d,馈电的同时还能起到固定馈电探针222的作用。
[0061]本实施例中,如图2 (a)、图2 (b)、图2 (C)和图3所示,天线需要组装的馈电部分由馈电探针222和圆柱型的馈电介质体221组成,馈电探针22221和馈电介质体22123组合固定于馈电孔2121和第三缺口 2123c中为-45°的辐射振子馈电,馈电探针222和馈电介质体221组合固定于馈电孔2121和第四缺口 2123d中为+45°辐射振子馈电。
[0062]具体地,如图2 (a)、图2 (b)、图2 (C)和图3所示,馈电孔2121贯穿于巴伦部212,平衡孔2122为盲孔,且平衡孔2122与隔槽2120的深度相等。
[0063]具体地,如图4所示,反射部件23包括方形的底板231的连接于底板231四周的侧板232。底板231距辐射部211的中心的距离为天线频率的四分之一波长。
[0064]具体地,如图4所示,底板231的中央设置有安装孔233,天线部件的底部插入安装孔233并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底板231,安装孔233可为通孔,其形状可以与巴伦部212的外形相匹配。安装孔233可呈方形,以与方形的巴伦部212匹配。
[0065]具体地,如图1 (b)、图1 (C)和图5 (a)、图5 (b)所示,上寄生构件241呈片状且与振子部件21间距设置,上寄生构件241通过绝缘的第一支架连接于振子部件21或反射部件23或安装面,安装面可为天线的安装面,例如地面、楼顶、天线支架等。
[0066]本实施例中,如图1 (b)、图1 (C)和图5 (a)、图5 (b)所示,上寄生构件241呈矩形片状,且上寄生构件241与振子部件21同轴设置。
[0067]具体地,如图1 (b)、图1 (C)和图5 (a)、图5 (b)所示,下寄生构件242呈环状且位于辐射部211与反射部之间,下寄生构件242通过绝缘的第二支架连接于振子部件21或反射部件23或安装面。
[0068]具体地,如图1 (b)、图1 (C)和图5 (a)、图5 (b)所示,下寄生构件242呈多边形环状或圆环状,且上寄生构件241、下寄生构件242与振子部件21同轴设置。本实施例中,下寄生构件242呈四边形环状。
[0069]本实施例中,振子部件21、馈电探针222、反射部件23、上寄生构件241、下寄生构件242可全部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包裹馈电探针222的圆柱型馈电介质体221可选用介电常数为1.5-3.0的介质材料,更优地,馈电介质体221可选用介电常数为2.1-2.6的介质材料。
[007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天线,其使用一体化设计技术实现±45°双极化振子辐射部211和巴伦部212的一体化铸造,保证了天线的一致性,同时能够增加端口隔离度和交叉极化比。辐射振子采用方形环结构延长电流路径,从而实现振子的小型化设计。为了达到最佳的方向图特性和驻波特性,反射板距辐射体间距接近中心频率处的四分之一波长,并且增加了一定高度的垂直侧板232,形成反射腔体。为了弥补反射板尺寸减小带来的波瓣宽度和前后比过大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天线,其在辐射体上下方增加方形片和方形环两个寄生结构来控制波束和前后比,另外寄生结构引起的次级辐射还起到了增加阻抗带宽的作用。
[0071]可以理解地,上寄生构件241、下寄生构件242等部件的尺寸、形状和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0072]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化双极化基站天线单元具有宽带特性,同时满足基站天线关于端口隔离度、交叉极化比以及主极化前后比的指标。本实用新型天线可实现1.71GHz?2.69GHz的工作频带指标,实际仿真的工作频带要大于指标值。
[007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天线,其组装过程如下:在利用一体化铸造技术加工完振子部件21、反射部件23和上寄生构件241、下寄生构件242后,振子部件21的巴伦部212的下端插入反射部件23的底板231上的安装孔233中,对齐并且焊接到一起。从上方依次插A -45°辐射振子和+45°辐射振子的馈电探针222和馈电介质体221并固定好馈电探针222。上寄生构件241通过支撑结构支撑在辐射振子上,下寄生构件242同样通过支撑结构固定在辐射振子上。最后只需将馈电电缆内芯焊接在反射部件23底部的馈电孔2121中的馈电探针222上,然会将外芯焊接在馈电孔2121周围的金属上,天线即可实现正常工作。
[0074]本实用新型提供天线,其优点可通过以下仿真结果进一步说明:
[0075]1、仿真内容:
[0076]利用仿真软件对上述实施例天线的电压驻波比、端口隔离度、远场辐射方向图进行仿真计算。
[0077]2、仿真结果:
[0078]图6为天线的工作频率一电压驻波比曲线。通过图6可发现,本实用新型天线在电压驻波比小于1.5条件下的工作频带大于1.71GHz-2.69GHz,这些是移动通信需要的工作频段,这说明本实用新型天线具有良好的阻抗带宽特性。
[0079]图7为天线的工作频率-端口耦合系数曲线图。通过图7可发现,本实用新型天线在1.71GHz-2.69GHz整个工作频带内的端口隔离度大于43dB,要优于普通基站天线的端口隔尚度指标。
[0080]图8是本实用新型天线在-45°振子单端口馈电时的水平面方向图(左)和垂直面方向图(右),方向图中包含主极化和交叉极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方向图在1.71GHz-2.69GHz整个工作频带内变化平缓,主瓣内的交叉极化水平较低,主极化前后比较高,同时还可以看出后瓣主要是由交叉极化引起。
[0081]图10 (a)、图10(b)、图10 (C)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的±45°振子在各个频点的3dB水平波瓣宽度、3dB垂直波瓣宽度、±30°波瓣内的交叉极化比、单元增益以及主极化前后比的指标汇总。从表中可以看出,3dB水平波束宽度和3dB垂直波束宽度变化平缓,基本满足指标要求(1710MHz ?1880MHz-75° ±5。,1920MHz ?2170MHz_70° ±5。,2490MHz ?2690MHz-65° ±5° ),说明本实用新型天线同样具有良好的方向图带宽。交叉极化比大于19dB,主极化前后比大于30dB,满足基站天线的指标要求。
[00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化宽带双极化基站天线,主要解决现有基站天线电尺寸大和工作带宽窄的问题。其振子部件21通过一体化铸造技术进行加工,在减小反射腔体尺寸的同时增加了寄生部件24,寄生部件24、辐射部211中心在同一轴线上。寄生部件24引起的次级辐射能够起到减小波瓣宽度和增加阻抗带宽的目的,实际加工中设计专门的固定装置把上寄生构件241和下寄生构件242固定于反射部件23上。除了馈电通孔中的介质外,天线其余部分可以全部由金属材质构成,一体化铸造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天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天线具有小型化和宽带特性,组阵后可满足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宽频和高性能的需求。
[008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线振子,包括振子部件,所述振子部件包括辐射部和连接于所述辐射部的巴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振子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振子部件耦合并产生次级辐射的寄生部件,所述寄生部件包括上寄生构件和下寄生构件,所述上寄生构件设置于所述振子部件的上方,所述下寄生构件呈环状,所述下寄生构件套于所述振子部件外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部一体连接于所述巴伦部的一端,所述辐射部包括多个辐射振子,各所述辐射振子周向间隔排列且分别连接于所述巴伦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部件为±45°双极化交叉振子,所述辐射振子呈片状或环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振子呈方形环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寄生构件呈板状,所述下寄生构件呈多边形环状或圆环状。
6.一种天线,包括馈电部件和反射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振子,所述馈电部件连接于所述振子部件,所述振子部件连接于所述反射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部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巴伦部划分为多个分部的隔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振子设置有四个,所述隔槽设置有两个并将所述巴伦部划分为四个分部,两个所述隔槽垂直交叉设置,四个所述分部分别为第一分部、第二分部、第三分部和第四分部,其中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三分部对角设置,所述第二分部与所述第四分部对角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振子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辐射振子的其中一个边角均一体连接于各所述分部,四个所述辐射振子排列成方形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上均设置有馈电孔,所述第三分部和第四分部上均设置有平衡孔;所述馈电部件包括两个馈电体,所述馈电体包括馈电介质体和连接于所述馈电介质体的馈电探针;其中一所述馈电体的馈电介质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部的馈电孔内,所述馈电探针连接于所述第三分部或连接于第三分部上的辐射振子上;另一所述馈电体的馈电介质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部的馈电孔内,所述馈电探针连接于所述第四分部或连接于第四分部上的辐射振子上,两个所述馈电体的馈电探针交错设置。
11.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件包括方形的底板的连接于所述底板四周的侧板。
12.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寄生构件呈方形片状且与所述振子部件间距设置,所述上寄生构件通过绝缘的第一支架连接于所述振子部件或所述反射部件或安装面。
13.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寄生构件呈方形环状且位于所述辐射部与所述反射部之间,所述下寄生构件通过绝缘的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振子部件或所述反射部件或安装面。
【文档编号】H01Q21/24GK203386887SQ201320217092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5日
【发明者】万方文, 刘 英, 易浩, 王坤鹏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