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型电子部件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01678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绕线型电子部件的利记博彩app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绕线型电子部件,其使用了即使将多个芯部放入相同的容器进行保管、搬运也难以产生啮入的芯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型电子部件(100)包括具有绕线芯部(1)、第一凸缘部(2)、第二凸缘部(3)的芯部(200)、和线圈导体(4),在从第一凸缘部的上方俯视观察芯部的情况下,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随着从绕线芯部的大致中心(P)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远离绕线芯部而缩小,在引出通过绕线芯部的大致中心且与上述两个方向平行的第一假想线(X)的情况下,在第一假想线与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的间隔(A),比第一凸缘部或第二凸缘部在该部分的厚度(B)小。
【专利说明】绕线型电子部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线圈、变压器等绕线型电子部件,更详细而言,涉及具备具有绕线芯部、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芯部的绕线型电子部件。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的领域中,广泛使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4394号公报)中公开的绕线型电子部件,该绕线型电子部件具备具有绕线芯部、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鼓型的芯部,并将线圈导体卷绕于绕线芯部。
[0003]在图10中示出了上述绕线型电子部件所使用的现有的鼓型的芯部的一个例子。
[0004]鼓型的芯部500由铁素体等材质形成,并具有绕线芯部101、形成于绕线芯部101的一端的板状的第一凸缘部102、以及形成于绕线芯部101的另一端的板状的第二凸缘部103。
[0005]在芯部500,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恒定。另外,上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相同,都为厚度N。此外,有时还会使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的厚度不相同,使它们形成为不同的尺寸。
[0006]在第二凸缘部103的底面形成有未图示的一对电极。
[0007]使用了芯部500的绕线型电子部件构成为,将由实施了绝缘被覆的铜等构成的线圈导体(未图示)卷绕于绕线芯部101,并将其两端与上述一对电极连接。此外,有时还会在卷绕于绕线芯部101的线圈导体上进一步涂覆环氧树脂等树脂。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54394号公报
[0009]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鼓型的芯部500中,在对制造出的多个芯部500放入相同的容器中进行保管、或进行搬运时,有时芯部500会彼此啮入。
[0010]S卩,通常将制造出的多个芯部500放入相同的容器中进行保管、或者搬运至下一个工序即绕线工序等,但此时若被施加振动等,则有时某芯部500的第一凸缘部102或者第二凸缘部103会啮入其它的芯部500的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
[0011]在图11中示出了芯部500与芯部500啮合的状态。
[0012]若芯部500啮入芯部500,则另外需要解除该啮入的操作,所以存在生产率降低的问题。或者,在解除啮入的操作中,存在芯部500破损导致合格率降低的问题。
[0013]此外,例如在不同的场所(工厂)进行制造芯部500的工序、和将线圈导体卷绕于芯部500的工序而必须通过卡车等输送机构搬运芯部500的情况下,存在由于输送机构的振动而导致芯部500啮入芯部500的情况。
[0014]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例如有下述方法,即:如图12所示的芯部600那样,通过维持高度尺寸不变并减小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从而增大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N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能够防止芯部600啮入芯部600的情况。
[0015]然而,根据该方法,由于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较小,所以会限制卷绕于绕线芯部101的线圈导体的卷绕数,从而存在无法将绕线型电子部件的特性(电感值等)形成为所希望的特性的问题。
[0016]另外,作为解决该问题的其它的方法,例如有下述方法,S卩:如图13所示的芯部700那样,通过维持高度尺寸不变并减小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N从而增大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由于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大,所以能够增加卷绕于绕线芯部101的线圈导体的卷绕数,并且即使芯部700啮入芯部700也能够容易地解除。
[0017]然而,根据该方法,由于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N较小,所以第一凸缘部102以及第二凸缘部103不具备足够的强度,因而例如在芯部500彼此碰撞的情况下、芯部700与其它部件碰撞的情况下,在制造工序中用工具等处置芯部700时,存在破裂或缺损的问题。
[0018]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例如有下述方法,SP:如图14所示的芯部800那样,通过增大高度尺寸来增大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N并且还增大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由于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的厚度N较大,所以具备足够的强度,而且由于第一凸缘部102与第二凸缘部103之间的间隔M较大,所以能够增加卷绕于绕线芯部101的线圈导体的卷绕数,并且即使芯部800啮入芯部800也能够容易地解除。
[0019]然而,根据该方法,由于芯部800的高度尺寸较大,所以存在使用了该芯部800的绕线型电子部件的高度尺寸变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20]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产生的,作为其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型电子部件具备:芯部,其包括具有中心轴的绕线芯部、设置于绕线芯部的一端的板状的第一凸缘部、以及设置于绕线芯部的另一端的板状的第二凸缘部;以及线圈导体,其卷绕于绕线芯部,在从中心轴方向俯视观察芯部的情况下,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随着从中心轴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远离绕线芯部而缩小,在从中心轴方向俯视观察芯部的情况下,在引出通过中心轴且与上述两个方向平行的第一假想线的情况下,在第一假想线与第一凸缘部的端面以及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比第一凸缘部或者第二凸缘部在该部分的厚度小。
[002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型电子部件由所涉及的构造构成,所以即使在制造过程中将多个芯部放入相同的容器中进行保管、搬运,也不易产生芯部啮入芯部的情况。
[0022]此外,随着从中心轴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远离绕线芯部而缩小的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能够形成为连续地缩小。例如,以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之间的间隔随着远离绕线芯部而缩小的方式,将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的对置面形成为锥状(倾斜面状)、R状(曲面状),从而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能够形成为连续地缩小。
[0023]芯部例如是通过如下方式制造而成,即:将由铁素体等构成的原料粉体填充于具有规定形状的金属模具中,进行加压而成型为一体,然后从金属模具中取出,并以规定的轮廓进行烧制,但在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之间的间隔随着远离绕线芯部而非连续地缩小的情况下,例如在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的对置面形成为阶梯状而非连续地缩小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将成型的芯部从金属模具中取出的问题。与此相对,在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的对置面形成为锥状、R状而连续地缩小的情况下,容易将成型的芯部从金属模具中取出。
[0024]另外,在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的对置面形成为阶梯状的情况下,在将线圈导体卷绕于制造出的芯部的绕线芯部的工序中,存在线圈导体被阶梯部分钩住的问题。与此相对,在第二凸缘部与第一凸缘部的对置面形成为锥状、R状的情况下,在将线圈导体卷绕于制造出的芯部的绕线芯部的工序中,线圈导体不会被钩住。
[0025]此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型电子部件而言,在引出通过中心轴且与第一假想线垂直的第二假想线的情况下,在第二假想线与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的间隔,能够比在第一假想线与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或第二凸缘部的厚度小。在该情况下,在制造过程中,即使将多个芯部放入相同的容器中进行保管、搬运,也不易产生芯部啮入芯部的情况。
[0026]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型电子部件而言,在第一假想线与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的间隔,能够比在第二假想线与第一凸缘部以及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或第二凸缘部的厚度小。在该情况下,在制造过程中,即使将多个芯部放入相同的容器中进行保管、搬运,也不易产生芯部啮入芯部的情况。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型电子部件,在制造过程中,即使将多个芯部放入相同的容器中进行保管、搬运,也不易产生芯部啮入芯部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100的立体图。
[0029]图2是表示绕线型电子部件100所使用的芯部200的立体图。
[0030]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芯部200的俯视图。
[0031]图4是表不图2所不的芯部200的王视图。
[0032]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芯部200的侧视图。
[0033]图6的(A)、(B)分别是表示图2所示的芯部200彼此未发生啮入的情况的说明图。
[0034]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未图示)所使用的芯部300的立体图。
[0035]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未图示)所使用的芯部400的立体图。
[0036]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芯部400的侧视图。
[0037]图10是表示现有的绕线型电子部件(未图示)所使用的芯部500的立体图。
[0038]图11是表示图10所示的芯部500彼此发生啮入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9]图12是表示图10所示的芯部500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芯部600彼此未发生啮入的情况的说明图。
[0040]图13是表示即使图10所示的芯部500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芯部700彼此发生啮入也能够容易地解除的情况的说明图。[0041]图14是表示即使图10所示的芯部500的变形例所涉及的芯部800彼此产生啮入也能够容易地解除的情况的说明图。
[0042]附图标记说明:[0043]1、11、21…绕线芯部;2、12、22…第一凸缘部;3、13、23…第二凸缘部;4…线圈绕线;X…第一假想线;Y…第二假想线;9…绕线芯部的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进行说明。
[0045]【第一实施方式】
[0046]在图1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电感线圈)100。另外,在图2~图5中示出了绕线型电子部件100所使用的鼓型的芯部200。其中,图1以及图2是立体图,图3是俯视图,图4是主视图,图5是侧视图。
[0047]绕线型电子部件100具备由例如铁素体等材质构成的鼓型的芯部200。
[0048]芯部200具有:具有中心轴P的绕线芯部1、形成于绕线芯部I的中心轴P方向一端的板状的第一凸缘部2、以及形成于绕线芯部I的另一端的板状的第二凸缘部3。
[0049]在本实施方式中,芯部200的绕线芯部I呈四棱柱状。其中,绕线芯部I的形状任意,也可以是圆柱状、椭圆柱状、或者四棱柱状以外的多棱柱状。
[0050]对于芯部200而言,在从中心轴P的方向俯视观察芯部200时,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间隔,沿着大体从中心轴P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的第一假想线X的方向随着远离绕线芯部I而缩小。此处,第一假想线X可以通过中心轴P,也可以在公差范围内与中心轴P分离。即,在绕线芯部I与第一凸缘部2、第二凸缘部3的端面之间,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的对置面分别形成为锥状Τ,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间隔随着沿第一假想线X的方向远离绕线芯部I而连续地缩小。
[0051]而且,在第一假想线X与第一凸缘部2以及第二凸缘部3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的间隔Α,比第一凸缘部2或第二凸缘部3在该部分的厚度B小。
[0052]其结果是,对于芯部200而言,如图6的(A)所示,即使两块芯部200彼此沿第一假想线X方向接近,也不会出现另一方的芯部200的第一凸缘部2或第二凸缘部3啮入一方的芯部200的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情况。原因在于,上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间隔A比第一凸缘部2或第二凸缘部3的厚度B小。
[0053]另外,对于芯部200而言,在引出大体通过绕线芯部I的中心轴9且与第一假想线X垂直的第二假想线Y的情况下,在第二假想线Y与第一凸缘部2以及第二凸缘部3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的间隔D,比在第一假想线X与第一凸缘部2以及第二凸缘部3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2或第二凸缘部3的厚度B小。此外,从绕线芯部I的大致中心轴P朝向第二假想线Y方向,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间隔均匀。另外,第二假想线Y可以通过中心轴P,也可以在公差范围内从中心轴P错开。
[0054]其结果是,对于芯部200而言,如图6的(B)所示,即使两块芯部200彼此在第一假想线Y方向接近,也不会出现另一方的芯部200的第一凸缘部2或第二凸缘部3啮入一方的芯部200的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情况。原因在于,上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间隔D比第一凸缘部2或第二凸缘部3的厚度B小。
[0055]另外,对于芯部200而言,在第一假想线X与第一凸缘部2以及第二凸缘部3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与第二凸缘部的间隔A,比在第二假想线Y与第一凸缘部2以及第二凸缘部3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2或第二凸缘部3的厚度C小。
[0056]其结果是,对于芯部200而言,如图6的(B)所示,即使两块芯部200彼此在第一假想线Y方向接近,也不会出现另一方的芯部200的第一凸缘部2或第二凸缘部3啮入一方的芯部200的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情况。原因在于,上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间隔A比第一凸缘部2或第二凸缘部3的厚度C小。
[0057]此外,如果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而减少啮入情况的发生,则能够抑制由于解除啮入的操作引起的生产率的降低、抑制由于在解除啮入的操作时芯部破损弓I起的合格率的降低。
[0058]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芯部200中,在第二凸缘部3的两侧部形成有凸部3a。如图1所示,凸部3a是为了在将后述的线圈导体4拉回至形成于第二凸缘部3的底面的同样后述的电极(未图示)时易于进行线圈导体4相对于第二凸缘部3的侧部的定位而形成的。在第一凸缘部2的两侧部也形成有凸部2a。此外,第一凸缘部2以及第二凸缘部3的形状只要满足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便任意,例如,也可以是多边形、圆形、带有圆角的形状等。另外,凸部2a、3a不是必须的,也可以省略。
[0059]虽未图示,但在第二凸缘部3的底面形成有一对电极。
[0060]对于使用了芯部200的本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子部件100而言,如图1所示,由实施了绝缘被覆的铜等构成的线圈导体4卷绕于绕线芯部1,其两端与一对上述电极连接。此夕卜,由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100是电感线圈,所以在绕线芯部I卷绕有一根线圈导体,但也可以在第二凸缘部3的底面形成两对电极,并在绕线芯部I卷绕两根线圈导体来构成变压器。
[0061]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子部件100而言,虽在图1中省略了图示,但在卷绕于绕线芯部I的线圈导体4上,用于保护而涂覆有环氧树脂等构成的树脂。
[0062]由所涉及的构造构成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100例如是由以下方法制造出来的。
[0063]首先,制造芯部200。芯部200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即:将由铁素体等构成的原料粉体填充于具有规定形状的金属模具,进行加压而成型为一体,之后从金属模具中取出,并以规定的轮廓进行烧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芯部200中,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间隔随着从绕线芯部I的大致中心P沿第一假想线X的方向远离绕线芯部I而缩小,与此相对,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间隔在从绕线芯部I的大致中心P朝向第二假想线Y方向上均匀,这是为了能够将借助金属模具一体成型的芯部200从金属模具中取出。即:在使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间隔也随着从绕线芯部I的大致中心P朝向第二假想线Y方向远离绕线芯部I而缩小的情况下,如果金属模具不是构造极其复杂的分割式金属模具,那么就无法将一体成型的芯部200从金属模具中取出。
[0064]接下来,在第二凸缘部3的底面形成一对电极(未图示)。电极例如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涂覆含有成为主要成分的金属的导电膏,并以规定的温度进行烧结。
[0065]接下来,使用线圈装置将线圈绕线4卷绕于绕线芯部I。[0066]接下来,通过热压接分别将线圈绕线4的两个端部连接于电极。更详细而言,将线圈绕线4拉出至电极的主面,并用加热头对其进行按压,由此利用热来熔化线圈绕线4的绝缘被覆,同时切断线圈绕线4并进行热压接。
[0067]最后,在卷绕于绕线部I的线圈绕线4上涂覆例如热固化性的环氧树脂,并加热使之固化,由此完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100。
[006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100的构造、以及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内容,还可以依照实用新型的主旨实施各种变更。
[0069]例如,在绕线型电子部件100中,在第一假想线X与第一凸缘部2以及第二凸缘部3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的厚度相等,都为厚度B,并且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之间的间隔A比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的厚度B小,但只要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的厚度的任意一方满足该条件便可。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降低芯部200啮入芯部200的情况的发生。
[0070]另外,在绕线型电子部件100中,将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的对置面的双方都形成为锥状T,但只要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的任意一方形成为锥状T便可。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降低芯部200啮入芯部200的情况的发生。
[0071]【第二实施方式】
[0072]在图7中示出了第二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未图示)所使用的鼓型的芯部300。
[0073]芯部300具有绕线芯部11、形成于绕线芯部11的一端的板状的第一凸缘部12、以及形成于绕线芯部11的另一端的板状的第二凸缘部13。
[0074]对于芯部300而言,第一凸缘部12与第二凸缘部13的对置面分别形成为R状R,第一凸缘部12与第二凸缘部13之间的间隔随着沿第一假想线X的方向远离绕线芯部11而连续地缩小。另外,第一凸缘部12、第二凸缘部13分别在两侧部形成有凸部12a、13a。
[0075]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构成为在绕线芯部11卷绕有线圈绕线(未图示),并在卷绕于绕线芯部11的线圈绕线上涂覆有由环氧树脂等构成的树脂(未图示)。
[0076]这样,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绕线型电子部件而言,也可以将第一凸缘部12与第二凸缘部13的对置面形成为R状R,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降低芯部300啮入芯部300的情况的发生。
[0077]【第三实施方式】
[0078]在图8、图9中示出了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未图示)所使用的鼓型的芯部400。其中,图8是表示芯部400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芯部400的侧视图。
[0079]芯部400具有绕线芯部21、形成于绕线芯部21的一端的板状的第一凸缘部22、以及形成于绕线芯部21的另一端的板状的第二凸缘部23。
[0080]芯部400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芯部200相同,第一凸缘部22与第二凸缘部23的对置面分别形成为锥状T。然而,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芯部200中,在绕线芯部I与第一凸缘部2、第二凸缘部3的端面之间,第一凸缘部2与第二凸缘部3的对置面形成为锥状T,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芯部400中,在绕线芯部21的大致中心P (第二假想线Y)与第一凸缘部22、第二凸缘部23的端面之间,第一凸缘部22与第二凸缘部23的对置面形成为锥状T。即,本实施方式的芯部400的锥状T比第一实施方式的芯部200的锥状T长。此外,芯部400的锥状T与芯部200的锥状T倾斜的角度大致相同。
[0081]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绕线型电子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构成为在绕线芯部21卷绕有线圈绕线(未图示),并在卷绕于绕线芯部21的线圈绕线上涂覆有由环氧树脂等构成的树脂(未图示)。
[0082]这样,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芯部400的锥状T比第一实施方式的芯部200的锥状T长,所以本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子部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绕线型电子部件100相比,第一凸缘部22与第二凸缘部23之间的收容线圈绕线的空间更大,从而能够以更多的卷绕数将线圈绕线卷绕于绕线芯部21。
【权利要求】
1.一种绕线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芯部,其包括具有中心轴的绕线芯部、设置于所述绕线芯部的一端的板状的第一凸缘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绕线芯部的另一端的板状的第二凸缘部;以及 线圈导体,其卷绕于所述绕线芯部, 在从所述中心轴方向俯视观察所述芯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随着从所述中心轴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远离所述绕线芯部而缩小, 在从所述中心轴方向俯视观察所述芯部的情况下,在引出通过所述中心轴且与所述两个方向平行的第一假想线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假想线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的间隔,比所述第一凸缘部或所述第二凸缘部在该部分的厚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随着从所述中心轴附近朝向彼此相反的两个方向远离所述绕线芯部而缩小的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之间的间隔连续地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线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引出通过所述中心轴且与所述第一假想线垂直的第二假想线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假想线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的间隔,比在所述第一假想线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所述第一凸缘部或所述第二凸缘部的厚度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型电子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假想线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第二凸缘部的间隔,比在所述第二假想线与所述第一凸缘部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二凸缘部的端面交叉的部分的、所述第一凸缘部或所述第二凸缘部的厚度小。
【文档编号】H01F27/30GK203397813SQ201320212910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
【发明者】坂东政博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