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过热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1497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过热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防过热电容器,包括多个电容及电容器的金属壳体,电容全部放置在金属壳体中,所述金属壳体为内部中空,金属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及出水口,且进水口在金属壳体的底部,出水口在金属壳体的顶部,导热介质通过进水口进入金属壳体并最终从出水口流出。本发明所述防过热电容器,在电容器的金属壳体内部循环流动导热介质,将多余的热量导出,在电容器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随时监控内部温度并适时报警。该电容器一方面实现了降温,同时实现了电容器的过热保护,其结构简单,有效解决电容器过热问题,实施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防过热电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器,尤其是一种防过热电容器。
【背景技术】
[0002]电容器通常通过接线端子接入外部电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容器的接线端子一次性接入电路后,很少进行插拔,但是对接入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现有的接线端子,通常采用焊接连接,很容易产生虚焊导致接触不可靠。此外,压接配合需要使用专业的压接工具,在实际压接过程中由于人员操作不当,也有可能带来不可靠的连接。因此,现有的电容器接线端子,不管是采用焊接连接,还是采用压接方式都不能够提供可靠的连接,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过热电容器。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过热电容器,包括多个电容及电容器的金属壳体,电容全部放置在金属壳体中,所述金属壳体为内部中空,金属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及出水口,且进水口在金属壳体的底部,出水口在金属壳体的顶部,导热介质通过进水口进入金属壳体并最终从出水口流出。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相邻的电容之间还设置有传感器,在电容器外部设置报警装置,传感器与外部的报警装置连接。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传感器与电容直接接触。
[000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防过热电容器,在电容器的金属壳体内部循环流动导热介质,将多余的热量导出,在电容器内部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随时监控内部温度并适时报警。该电容器一方面实现了降温,同时实现了电容器的过热保护,其结构简单,有效解决电容器过热问题,实施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所述防过热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0010]本发明所述防过热电容器包括:多个电容I及电容器的金属壳体2,电容I全部放置在金属壳体2中。金属壳体2为内部中空。
[0011]任何一个电容I发生过热后,导致金属壳体2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电容器过热,在中空的金属壳体2上设置有进水口3及出水口 4,且进水口 3在金属壳体2的底部,出水口 4在金属壳体2的顶部。导热介质,如水等,通过进水口 3进入金属壳体2并最终从出水口 4流出。
[0012]由于出水口 4比进水口 3位置高,因此,金属壳体2内部始终充满导热介质,并不断循环流动,这样将多余的热量导出,保证了电容器防过热。
[0013]实际上,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实现将电容器内部的热量导出,但由于其内部热量急剧上升时,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相邻的电容I之间还设置有传感器5,传感器5与外部的报警装置6连接。传感器5与电容I直接接触,保证准确显示出内部温度。当电容器内部温度过高时,传感器5第一时间感应出温度并将信号传输给报警装置6,当达到报警装置临界值时,报警装置6发出警报,并可自动切断电源,避免电容器发生爆炸等安全隐患。
【权利要求】
1.一种防过热电容器,包括多个电容(I)及电容器的金属壳体(2),电容(I)全部放置在金属壳体(2)中,其特征是,所述金属壳体(2)为内部中空,金属壳体(2)上设置有进水口(3)及出水口(4),且进水口(3)在金属壳体(2)的底部,出水口(4)在金属壳体(2)的顶部,导热介质通过进水口(3)进入金属壳体(2)并最终从出水口(4)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过热电容器,其特征是,相邻的电容(I)之间还设置有传感器(5 ),在电容器外部设置报警装置(6 ),传感器(5 )与外部的报警装置(6 )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过热电容器,其特征是,传感器(5)与电容(I)直接接触。
【文档编号】H01G2/10GK103700494SQ201310709729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1日
【发明者】汪秀义 申请人:铜陵源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