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5722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电连接器由外部导体、绝缘座、端子构成,在被外部导体收容的绝缘座使用掺入有玻璃纤维等填充物的LCP树脂时,有时会因填充物分布不均匀等原因而造成绝缘座的中盖部无法在其根部的适当位置折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绝缘座具有:被筒状部收容的主体部、用于对配置在接触部的支承面上的中心导体进行夹压的中盖部,中盖部在其根部具有切去中盖部的表面而形成的切入部,外部导体具有在与筒状部间的边界处被弯曲以覆盖该筒状部的外盖部,在将该外盖部弯曲以覆盖筒状部时,外盖部对中盖部施加按压力,中盖部在切入部的位置处弯曲,在中盖部的按压面与端子的接触部的支承面之间夹压中心导体。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L型同轴连接器这样的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被构成L型同轴连接器的外部导体所收容的绝缘座。
【背景技术】
[0002]笔记本电脑等信息设备、便携式终端等小型电子设备的内部配线使用很多根小型的同轴电缆。例如,使用连接电缆时的连接器高度达到Imm左右的低背化同轴电缆。另外,为了将这些同轴电缆与基板上的配合连接器及其它同轴电缆等连接,还使用各种形状的同轴连接器。以往,为了在同轴连接器的中心端子上电连接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进行的是锡焊。然而,采用该电连接方法时,需要花费要求熟练经验的锡焊作业的工时,有时会产生无法提高生产率的问题。
[0003]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现有技术,可举出日本专利特开2008-147094号公报(专利文献I)记载的同轴电连接器,其具有外部导体、电介质、中心端子和按压构件,其中,上述外部导体具有轴线沿着同轴电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且在一端侧开口的嵌合筒状部,上述电介质被收纳并保持在上述嵌合筒状体内,上述中心端子包括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配合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并被上述电介质保持,上述按压构件对配置在上述连接部的支承面上的上述中心导体进行按压,上述外部导体具有盖部和围绕部,其中,上述盖部在其与上述嵌合筒状部间的边界处被弯曲以覆盖该嵌合筒状部,上述围绕部与上述盖部连续地形成,并在该盖部弯曲后围绕保持同轴电缆。
[0004]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同轴连接器中,在同轴电连接器上连接同轴电缆时,将除去同轴电缆的端部覆盖物而露出的中心导体配置在支承面上,该支承面形成于本发明的同轴电连接器的中心端子的连接部。之后,使外部导体的盖部弯曲来对按压构件施加按压力,按压构件受到该力而在该按压构件的按压面与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面之间夹压上述电缆的中心导体。另外,在上述按压构件的按压面和端子的连接部的支承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有位置限制部,中心导体随着被夹压在上述按压面与支承面之间而被上述位置限制部保持于标准位置。这样,专利文献I记载的同轴电连接器具有可在不焊接连接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情况下将中心导体保持于标准位置的一定效果。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147094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8-22851号公报
[0007]然而,当专利文献I记载的盖状按压构件使用在液晶聚合物(LCP:liquidcrystal polymer)树脂等中填充了玻璃纤维、碳纤维和云母等填充物的成形材料时,随着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在弯曲盖状按压构件时,按压构件根部的弯曲的位置(即弯曲位置)不固定,会产生无法在按压构件的按压面与连接部的支承面之间的标准位置夹压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情况。例如,在利用掺入有填充物的LCP树脂等来成形按压构件时,会因按压构件根部的填充物的分布不均勻或在该根部的弯曲位置正好存在填充物等,而产生按压构件不在根部的适当位置弯曲的情况。[0008]在这种情况下,盖状按压构件的按压面会偏离与连接部的支承面准确重叠的位置,无法利用足够的按压力在标准位置夹压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其结果是,会产生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变差、高频特性不稳定的问题。
[0009]另外,作为相当于如上所述的盖状按压构件的构件,可举出日本专利特开平8-22851号公报(专利文献2)记载的同轴插头连接器中的由绝缘件构成的绝缘盖,该绝缘盖存在于壳部与插头内部触点之间,以使插头外部导体与插头内部触点之间绝缘。该绝缘盖通过与插头外部导体的盖部一起关闭来覆盖配置于插头外部导体的颈部内的同轴电缆的电介质。绝缘体即由绝缘件构成的绝缘盖通过其内侧的铰链与绝缘件主体连接,在关闭绝缘盖时,铰链被弯曲。
[0010]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具有铰链的绝缘盖,由于该铰链在平面上具有一定宽度,因此当使用在LCP树脂等中填充了填充物的成形材料来成形绝缘件时,会因与上面一样的原因而在关闭绝缘盖时产生绝缘盖的铰链的弯曲位置不固定的情况。也就是说,会产生在形成绝缘盖的铰链的平面中无法在适当的位置弯曲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1 ] 鉴于这样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由外部导体、被该外部导体收容的绝缘座、与绝缘座嵌合的端子形成,为了能在不焊接连接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情况下在绝缘座的中盖部的内表面与端子的上表面之间夹压同轴电缆,绝缘座的中盖部始终能在其根部的适当位置稳定地弯曲。
[0012]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是包括外部导体、绝缘座和端子的同轴连接器,其中,上述外部导体具有在电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于一端侧开口的嵌合用的筒状部,上述绝缘座被收纳并保持在上述筒状部内,上述端子包括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的接触部以及与配合端子嵌合的嵌合部,并被上述绝缘座保持,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座具有:被上述筒状部收容的主体部、用于对配置在上述接触部的支承面上的上述中心导体进行夹压的中盖部,上述中盖部在其根部具有切去上述中盖部的表面而形成的切入部,上述外部导体具有外盖部,该外盖部在其与上述筒状部间的边界处被弯曲以覆盖该筒状部,在将该外盖部弯曲以覆盖上述筒状部时,上述外盖部对上述中盖部施加按压力,上述中盖部受到该力而在上述切入部的位置弯曲,从而在上述中盖部的按压面与上述端子的上述接触部的支承面之间夹压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中心导体。
[0013]绝缘座的中盖部在因受到来自外盖部的按压力而朝接触部侧倒下时,始终会在呈容易折弯的形状的切入部的位置折弯,因此,能使中盖部朝可利用足够的按压力夹压并固定中心导体的标准位置弯曲、倒下。其结果是,能事先防止同轴电缆的断线、同轴电缆特性阻抗的变差、不稳定的高频特性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前的状态的图。
[0015]图2是表示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前的外部导体的结构的图。
[0016]图3是表示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前的绝缘座的结构的图。
[0017]图4是表示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前的端子的结构的图。[0018]图5是表示在将绝缘座和端子压入并嵌合后的状态下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图。
[0019]图6是表示在将同轴电缆配置于绝缘座和端子上的状态下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图。
[0020]图7是表示在折弯外部导体的外盖部、按压绝缘座的中盖部并将其折弯的状态下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图。
[0021]图8是图7所示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剖视图。
[0022]图9是表示在将外部导体的外盖部、绝缘座的中盖部完全关闭并固定的状态下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图。
[0023]图10是图9所示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剖视图。
[0024]图11是表示在嵌入了端子的状态下的绝缘座的图。
[0025]图12是表示在中盖部的外侧设有切入部的绝缘座的图。
[0026]图13是表示在中盖部的内侧设有切入部的绝缘座的图。
[0027]图14是表示在中盖部的内外两侧设有切入部的绝缘座的图。
[0028](符号说明)
[0029]100外部导体
[0030]104筒状部
[0031]106 间隙
[0032]108保持臂
[0033]112外盖部
[0034]116突状座部
[0035]120切入槽
[0036]122环状锁定槽
[0037]124a、124b 卡定部
[0038]128a、128b 卡定部
[0039]132弯曲部
[0040]136平盖部
[0041]140 侧部
[0042]144突状部
[0043]148固定部
[0044]152 侧部
[0045]156屏蔽线铆接部
[0046]160 侧部
[0047]164突状部
[0048]168外皮铆接部
[0049]176突状部
[0050]200绝缘座
[0051]204主体部
[0052]208 肩部
[0053]212中盖部[0054]216端子收容部
[0055]220凸缘部
[0056]224a、224b 突出部
[0057]228a,228b 突出部
[0058]232 座部
[0059]236中心导体引导面
[0060]240 斜面
[0061]244隆起部
[0062]248引导壁
[0063]252肩部端面
[0064]256a>256b端子卡定部
[0065]260a、260b端子卡定部
[0066]262前端侧面
[0067]264中盖部凹面
[0068]266座部凸面
[0069]270、270a、270b、270c 切入部
[0070]300 端子
[0071]302电缆侧端部
[0072]304接触部
[0073]308嵌合部
[0074]312凹凸部
[0075]314中盖侧端部
[0076]316突起部
[0077]318中心导体限制面
[0078]320a、320b 舌状片
[0079]322a、322b 压入部
[0080]324a、324b 压入部
[0081]Cl中心导体
[0082]C2电介质
[0083]C3屏蔽线
[0084]C4 外皮
【具体实施方式】
[0085]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图中,原则上对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重复说明。
[0086]图1是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前的状态下的将各构件分离表示的图。另外,图2?图4是表示各构成零件的细节的图。在本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中,同轴电缆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于L型同轴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的插接方向。该L型同轴连接器由外部导体100、绝缘座200和端子300构成,其中,上述外部导体100与同轴电缆(参照图6?图10)的屏蔽线电连接,上述绝缘座200被外部导体100收容,上述端子300被绝缘座200收容,并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电连接。
[0087]外部导体100是通过对磷青铜等导电性材料的金属板进行冲裁、折弯等加工而制成的。如图2所示,外部导体100由筒状部104、两个保持臂108和外盖部112等构成的,其中,上述筒状部104被卷成大致圆筒状,并在周向的一个部位具有间隙106,上述两个保持臂108从间隙106两侧的位置延伸,并与配合连接器插接方向(上下方向)平行,上述外盖部112在直径方向上位于与间隙106相反的一侧,并以从上述筒状部104的上端竖立的方式设置。
[0088]筒状部104是将绝缘座200的主体部204收容于同心位置的部分,在其内表面上具有承托绝缘座200的主体部204的突状座部116。另外,在筒状部104的径向外侧,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用于赋予弹性的切入槽120。在筒状部104的与保持臂108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侧的上部以及保持臂108各自的上部形成有卡定部124a、124b、128a、128b,这些卡定部124a、124b、128a、128b用于压入并固定绝缘座200。另外,在筒状部104的外周面下端附近形成有与配合连接器嵌合时起到锁定功能的环状锁定槽122。
[0089]外盖部112具有:呈缩颈形状的弯曲部132 ;与弯曲部132相连,弯曲时覆盖筒状部104的平盖部136 ;弯曲后将保持臂108包围并固定的固定部148 ;铆接并包围同轴电缆的屏蔽线以进行电连接的屏蔽线铆接部156 ;以及铆接并包围同轴电缆的外皮的外皮铆接部168。连接同轴电缆时,外盖部112在与筒状部104连接的连接部分即弯曲部132处弯曲,覆盖在同轴电缆上。
[0090]平盖部136在其两端具有弯曲时朝下方弯曲的侧部140。另外,在平盖部136的当弯曲部132弯曲时位于内侧的面上通过压花加工形成了突状部144。两个侧部140的内表面彼此间的距离与筒状部104的外径相同或比筒状部104的外径大。
[0091]固定部148在其两端具有弯曲时朝下方弯曲的侧部152。弯曲部132弯曲后,侧部152与保持臂108的外表面接触,并绕到保持臂108的下方。
[0092]屏蔽线铆接部156具有侧部160,在弯曲部132弯曲后将同轴电缆的屏蔽线铆接并包围来进行电连接。另外,在屏蔽线铆接部156的当弯曲部132弯曲时位于内侧的面上通过压花加工形成了突状部164,即便同轴电缆在延伸方向上被拉拽,同轴电缆也不容易脱离连接器。
[0093]外皮铆接部168也具有侧部172,在弯曲部132弯曲后铆接并包围同轴电缆的外皮。另外,在外皮铆接部168的当弯曲部132弯曲时位于内侧的面上通过压花加工形成了突状部176,即便同轴电缆在延伸方向上被拉拽,同轴电缆也不容易脱离连接器。
[0094]图3表示绝缘座200的详细结构,图3(a)是立体图,图3(b)是俯视图。绝缘座200是通过对绝缘材料进行模制成形而制成的。作为该绝缘材料,例如可使用在液晶聚合物(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树脂等中填充了玻璃纤维、碳纤维和云母等填充物的材料等具有耐热性和柔软性的材料。如图3所示,绝缘座20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主体部204 ;从主体部204的上部位置朝半径方向外侧的同轴电缆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肩部208 ;以及在半径方向外侧位于与肩部208相反的一侧,朝上方延伸的中盖部212。在绝缘座200的肩部208两侧倾斜地立设有引导壁248,该引导壁248用于在中盖部212弯曲时对其进行引导。
[0095]在绝缘座200的主体部204上沿上下方向贯穿地形成有由大致方形内筒面构成的端子收容部216,该端子收容部216收容端子300的舌片状嵌合部308,在主体部204的上部周缘形成有凸缘部220。另外,在凸缘部220中,在与肩部208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侧形成有朝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224a、224b。另外,在肩部208上方的与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两侧也形成有朝外侧突出的突出部228a、228b。
[0096]中盖部212能在与主体部204连接的部分处弯曲。中盖部212的长度是在中盖部212完全弯曲的状态下使中盖部212的前端在延伸方向上位于与肩部208的肩部端面252相同的位置的长度或比该长度稍短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盖部212在弯曲后于切入部的位置从外侧进行切去,在内侧则保持与主体部204连接的状态,但在本发明中,也可在弯曲时将中盖部212与主体部的连接部分全部切断。
[0097]肩部208的肩部端面252比端子300的电缆侧端部302 (参照图4)更靠电缆延伸方向外侧。在主体部204内侧和臂部内侧,具有以从主体部204的与中盖部212连接的连接位置延伸至肩部端面252的方式从电缆侧观察呈矩形地切除而形成的形状。在该呈矩形地切除而形成的形状的底面即座部232的端子收容部侧的一部分配置有端子300,座部232在比电缆侧端部302更靠电缆延伸方向外侧的位置因比端子300的电缆延伸方向长而具有中心导体引导面236,在该中心导体引导面236的上表面不配置端子300。座部232在电缆侧缘部具有向着前端朝下方延伸的斜面240。另外,该中心导体引导面236具有朝上方隆起的隆起部244,隆起部244的端部侧形成上述斜面240的一部分。
[0098]图4表示端子300的详细结构,图4 (a)是立体图,图4(b)是图4 (a)的C 一 C截面处的剖视图。端子300是通过对磷青铜等导电性材料的金属板进行冲裁、折弯等加工而制成的。在通常情况下,在支架上以一定的间隔安装多个相同的端子,在例如电缆侧端部302与支架连接的状态下对端子实施折弯加工等。端子300在从支架上拆下端子300的电缆侧端部302后用于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如图4所示,端子300具有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接触而被电连接的接触部304、与配合连接器的端子嵌合的嵌合部308。另外,端子300具有压入部324a、324b、322a、322b,这些压入部324a、324b、322a、322b用于与绝缘座200的端子卡定部256a、256b、260a、260b分别嵌合。
[0099]接触部304呈沿同轴电缆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大致平面形状,且在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接触的上表面设有凹凸部312,该凹凸部312以与中心导体咬合来防止同轴电缆脱出的方式由多个凹部形成。另外,在与该大致平面的延伸方向相反的一侧的中盖侧端部314附近设有突起部316,该突起部316用于在连接同轴电缆时进行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定位,并限制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前端位置。突起部316呈将限制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前端过度进入里侧的中心导体限制面318作为一边(第一边)的大致三角形的平面形状,与上述第一边相对的顶点位于中盖侧端部314的附近。突起部316是通过从接触部304的下侧敲打出凸纹而形成的。另外,突起部316从中心导体限制面318朝中盖侧端部314向下倾斜,在中盖侧端部314附近最低。另外,突起部316在三角形的与上述第一边相对的顶点处最低,为与接触部304的平坦面相同的高度。另外,就突起部316的宽度而言,在平面形状中,中心导体限制面318的宽度最宽,中盖侧端部314附近最窄。
[0100]例如,作为限制中心导体的前端位置的手段,在通过敲打出凸纹来形成长方形的突起部时,压入部324a、324b部分的强度可能会变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压入部324a、324b的附近、即中盖侧端部314的附近,敲打出的凸纹的宽度和高度最小,因此,该部分的强度可被维持在规定强度以上。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突起部316可利用这样的形状来对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前端进行定位,并保持端子300的强度。
[0101]图4所示的突起部316呈大致三角形,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即使是类似的其它形状,也可起到同样的效果。例如,突起部316也可以是梯形。在这种情况下,突起部316形成将同轴电缆侧的第一边(中心导体限制面318)作为下底、将中盖侧端部314侧的第二边作为上底的梯形。另外,上述第一边形成限制中心导体的前端位置的中心导体限制面318,上述第二边位于压入部324a、324b的附近。
[0102]如图4所示,嵌合部308具有从接触部304的两端朝下方延长的两个舌状片320a、320b。舌状片320a、320b以越靠下方则彼此间的距离越窄的方式倾斜,该距离最短的部分比配合连接器的端子(配合端子)的中心导体的大小要小。另外,舌状片320a、320b的前端以彼此间的距离变宽的方式倾斜,以便能将配合端子的中心导体朝中心侧引导。与配合连接器连接时,通过配合连接器的端子的中心导体的嵌合部将两个舌状片320a、320b撑开来产生舌状片320a、320b的朝内侧方向的弹力,利用该弹力来把持配合端子的嵌合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300是阴型端子,但在本发明中,端子也可以是阳型端子。
[0103]另外,舌状片并不局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0104]图5是外部导体100、绝缘座200和端子300组装后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图。上述连接器如下所述地进行组装。首先,以将绝缘座200的主体部204收容于外部导体100的筒状部104的方式进行插接,藉此,将绝缘座200的突出部224a、224b压入外部导体100的卡定部124a、124b中,并将绝缘座200的突出部228a、228b安装于外部导体100的卡定部128a、128b上。然后,将端子300的嵌合部308以收容于绝缘座的端子收容部216的方式压入,藉此,使端子300的压入部322a、322b、324a、324b分别压入绝缘座200的端子卡定部260a、260b、256a、256b。由此,将端子300的接触部304的下表面载放并固定于绝缘座200的座部232的上表面。
[0105]图6是表示将同轴电缆配置于连接器后的状态的图。在端子300压入并固定后,将同轴电缆配置在连接器上。同轴电缆使用剥线器等进行3级剥线加工,使中心导体Cl、电介质C2、屏蔽线C3和外皮C4从同轴电缆的前端依次露出。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Cl配置在端子300的接触部304和绝缘座200的座部232的中心导体引导面236上,以使同轴电缆的电介质的截面与绝缘座200的肩部端面252抵接并使中心导体Cl与端子300接触。中心导体Cl露出的部分太长时,中心导体Cl的前端会与突起部316的中心导体限制面318抵接,使电介质C2的截面不与肩部端面252抵接,或使中心导体Cl挠曲,因此,组装操作者能容易地发现组装异常。
[0106]图7是在将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Cl载放于接触部304后使外盖部112弯曲到中途的图。使外盖部112弯曲时,中盖部212因受到来自外盖部112的平盖部136的内表面(主要是其内表面的突状部144)的按压力而与外盖部112 —起弯曲。另外,图8表示图7的A — A截面处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在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Cl的因电介质等被剥离而露出的部分Cll的下方,存在端子300的接触部304和绝缘座200的座部232的中心导体引导面236。另一方面,同轴电缆的电介质C2、屏蔽线C3和外皮C4位于绝缘座200的电缆延伸方向外侧。
[0107]另外,在使外部导体100的外盖部112 (特别是平盖部136)以覆盖筒状部104的方式倒下时,使其弯曲部弯曲。此时,利用外部导体100的平盖部136对绝缘座200的中盖部212的外表面施加按压力。然后,中盖部212因受到该按压力而在中盖部212的内表面(即按压面)与端子300的接触部304的上表面(即用于支承中心导体Cl的支承面)之间夹压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Cl。之后,利用固定部148包围保持臂108,并以外盖部112不会打开的方式固定外盖部112的位置。然后,利用屏蔽线铆接部156将屏蔽线C3铆接并包围,确保屏蔽线C3与外部导体100电连接。另外,利用外皮铆接部168将外皮C4铆接并包围,以同轴电缆不会脱离连接器的方式进行固定。如上所述,中心导体Cl被夹压,屏蔽线C3和外皮C4被铆接并包围而变形,但电介质C2既不被夹压也不被铆接并包围,即使是在同轴电缆被固定于连接器的状态下也不会产生变形。因此,连接器连接时电缆的阻抗等电气特性的变化较少。
[0108]图9是表示固定后的连接器和同轴电缆的图,图10是表示图9的B — B截面处的剖视图。利用中盖部212的内表面(按压面)和端子300的接触部304的上表面(支承面)来夹压中心导体Cl,确保端子300与中心导体Cl电连接。由于接触部304上表面的凹凸部312与中心导体Cl咬合,因此,中心导体Cl不易离开端子300,可稳定地保持中心导体的电连接。另外,利用中盖部212的内表面和绝缘座200的隆起部244所形成的夹压力来保持中心导体Cl。
[0109]中心导体Cl利用中盖部212的内表面和端子300的接触部304的上表面所形成的夹压力来确保电连接,并被中盖部212的内表面和隆起部244所形成的夹压力保持,因此,不必通过锡焊将中心导体Cl固定在端子上。
[0110]图11是表示在端子300插接于绝缘座200,端子300的压入部322a、322b、324a、324b分别压入并固定于绝缘座200的端子卡定部260a、260b、256a、256b的状态下的绝缘座200的图。在使外部导体100的外盖部112弯曲时,绝缘座200的中盖部212在中盖部212的外表面上受到来自外盖部112的平盖部136的按压力,中盖部212被位于肩部208的槽部内侧的两侧且倾斜立设的引导壁248和位于中盖部212的两侧面的前端侧面262引导,朝用于正确固定中心导体Cl的位置(即标准位置)弯曲而倒下。另外,中盖部212的前端侧面262分别与引导壁248接触或与引导壁248隔着极小的间隙相对,中盖部凹面264也与座部凸面266接触或与座部凸面266隔着极小的间隙相对,在中盖部212的内表面与端子300的接触部304之间夹压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Cl。
[0111]作为用于成形绝缘座200的材料,可使用具有耐热性和柔软性的材料,例如在液晶聚合物(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树脂等中填充了玻璃纤维、碳纤维和云母等填充物的成形材料。
[0112]在利用掺入有填充物的LCP树脂等成形绝缘座200时,会因中盖部212根部的填充物的分布不均匀或在该根部的弯曲位置正好存在填充物等,而产生中盖部212不在根部的适当位置弯曲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中盖部212的按压面会偏离与端子300的接触部304的支承面准确重叠的位置,无法利用足够的按压力在标准位置夹压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Cl,其结果是,有时会产生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变差、高频特性不稳定的问题。
[0113]为了使中盖部212从其根部的适当位置弯曲,并使中盖部212的按压面能始终在标准位置将中心导体Cl朝接触部304的支承面夹压,如图11所示,在中盖部212的根部设有中盖部212的厚度最薄的切入部270。切入部270是位于中盖部212的根部并沿中盖部21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呈V字形或U字形等容易折弯的形状的槽(即凹口)。另外,切入部270也可设于中盖部212根部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面。切入部270的V字形状的槽例如利用沿槽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锐角斜面形成。
[0114]在因受到来自外盖部112的按压力而朝接触部304侧倒下时,中盖部212会在呈容易折弯的形状的切入部270的位置发生折弯,因此,能使中盖部212弯曲并倒向可充分地夹压并固定中心导体Cl的标准位置。在使中盖部212弯曲以在中盖部212的按压面与接触部304的支承面之间夹压中心导体Cl时,有时切入部270的至少一部分会被切断。即使在切入部的一部分或全部被切断时,中盖部212也会因从外盖部112 (特别是平盖部136)受到的足够按压力而被固定,另外,通过中盖部凹面264与座部凸面266嵌合,前端侧面262与引导壁248相对,可限制中盖部212相对于电缆延伸方向在横向上移动,通过中盖部凹面264的前端面与引导壁248的中盖侧侧面(与肩部端面252相反的一侧的侧面)相对,可限制中盖部212在电缆延伸方向上移动。由此,即使在中盖部212被切断时,也能防止中盖部212在电缆延伸方向或其横向上脱离。另外,将切入部270的一部分切断来使中盖部212弯曲能防止中盖部212在不是切入部270的位置的不适当位置不合适地弯曲。也就是说,能使中盖部212在切入部270的位置准确地形成弯曲状态。因此,以中盖部212的局部切断为前提时,要比中盖部212在折弯时因不合适地弯曲而朝意外的方向弯曲更为理想。
[0115]图12表示作为切入部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在与中盖部212弯曲倒向接触部304的方向相反的一侧、即中盖部212根部的外侧设置切入部270a的绝缘座200。
[0116]图13表示作为切入部的另一实施方式而在中盖部212弯曲倒向接触部304的方向、即中盖部212根部的内侧设置切入部270b的绝缘座200。
[0117]图14表示作为切入部的又一实施方式而在中盖部212根部的外侧和内侧、即两侧设置切入部270c的绝缘座200。
[0118]无论采用切入部270a、270b、270c中的哪一个切入部,中盖部212在受到来自外盖部112的按压力而朝接触部304侧倒下时均会在切入部的位置折弯,因此,能使中盖部212朝可充分夹压并固定中心导体Cl的标准位置弯曲、倒下。另外,不仅仅是中盖部212的内外表面,也可在中盖部212根部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面沿侧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切入部。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这些切入部。
[0119]上面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人完成的发明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这是自不待言的。
[0120]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121]L型同轴连接器这样的电连接器有着各种用途,例如可在信息通信设备产业和汽车产业等广泛的产业领域中用于信息设备和电子设备的内部配线等。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是包括外部导体、绝缘座和端子的同轴连接器,其中,所述外部导体具有在电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的嵌合方向上于一端侧开口的嵌合用的筒状部,所述绝缘座被收纳并保持在所述筒状部内,所述端子包括与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连接的接触部以及与配合端子嵌合的嵌合部,并被所述绝缘座保持,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座具有:被所述筒状部收容的主体部、用于对配置在所述接触部的支承面上的所述中心导体进行夹压的中盖部, 所述中盖部在其根部具有切去所述中盖部的表面而形成的切入部, 所述外部导体具有外盖部,该外盖部在其与所述筒状部间的边界处弯曲以覆盖该筒状部, 在将所述外盖部弯曲以覆盖所述筒状部时,所述外盖部对所述中盖部施加按压力,所述中盖部受到该力而在所述切入部的位置弯曲,从而在所述中盖部的按压面与所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支承面之间夹压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中心导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入部位于所述中盖部的根部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入部位于所述中盖部的根部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入部位于所述中盖部的根部的内外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入部位于所述中盖部的根部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面。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中盖部弯曲以在所述中盖部的按压面与所述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支承面之间夹压所述同轴电缆的所述中心导体时,所述切入部的至少一部分被切断。
【文档编号】H01R24/38GK103427256SQ201310134236
【公开日】2013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
【发明者】泽井隆志, 土田雅裕 申请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