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主流的阳极材料为商业化的石墨,其已接近石墨的理论容量(372mAh/g),因此,仅仅依靠改进石墨阳极材料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的空间已经很小。硅由于能与锂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Li3.5Si,因此能够提供高达3500mAh/g的容量,大约为石墨容量的十倍,因此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然而,合金化反应中,伴随着300%的体积变化,电接触变差和循环衰减剧烈等问题限制了其商业推广(Journal ofPower Sources, Volumes 163, 9 November 2006, Pages 1003-1039)。人们对合金阳极材料的上述缺点已经做出大量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例如,通过减小硅的颗粒尺寸,减少其绝对体积的变化,能够防止粉体的脱落;再如,将纳米硅颗粒分散在导电网络中,能够保持硅颗粒的电接触。如美国3M公司的美国专利US 7,871, 727 B2通过将无定形的硅分散到Al-Fe等金属合金中制得S1-Al-Fe合金产品,其首次效率可达85%,与传统石墨的首次效率相差无几。尽管硅合金的循环问题已经得到了不少改进,然而其核心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根据我们的计算,合金处锂材料的容量和体积的变化成线性关系,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人们更关心体积能量密度,考虑到材料的压实及脱嵌锂电压,在合金类材料中,Sn,Al和Si相对于石墨有体积能量密度的优势。虽然已有不少专利申请中的阳极材料用到了以上三种物质(尤其是Si和Sn),但是为了缓解整个阳极片的体积变化,很多专利申请均着重在控制这些物质的含量上。客观的说,对这些物质含量的控制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整个阳极片的体积变化,但是从它们的局部微观曲线可以看出,颗粒的膨胀仍然较大,这就导致阳极片表面的SEI膜(固体电解质膜)在来回充放电过程中容易遭受破坏,导致电解液的大量消耗,最终导致电池跳水现象的发生。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包含合金阳极材料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既能解决合金阳极材料较大的体积变化带来的粉料脱落问题,又能较大程度上缓解阳极片的变形,并能保护阳极片表面的SEI膜的稳定性,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包含合金阳极材料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既能解决合金阳极材料较大的体积变化带来的粉料脱落问题,又能较大程度上缓解阳极片的变形,并能保护阳极片表面的SEI膜的稳定性,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包括固态电解质层和合金颗粒,所述合金颗粒分散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内,所述合金颗粒的粒径为5nm-300nm。若合金颗粒的粒径小于5nm,由于颗粒太小,制备起来比较困难;而若合金颗粒的粒径大于300nm,则由于颗粒太大,会导致材料的体积膨胀太大,颗粒容易粉碎,粉碎后产生的新鲜表面容易发生副反应,形成SEI膜,导致电解液的分解。优选为5nm-100nmo作为本发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外表面包覆有导电包覆层。导电包覆层可以保护分散有合金颗粒的固态电解质层不受破坏,同时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和电化学活性,增加材料的反应活性。作为本发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合金颗粒以网状或纳米点状的形式分布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内。其中,网状分布时(网状分布是指合金颗粒在固态电解质层内分散均匀,颗粒之间相互接触呈线性分布),一方面有利于电子电导的传输,另一方面,由于网状分布的合金颗粒有一个尺度是在纳米级别,因此有利于抑制材料的体积膨胀。而纳米点状分布(点状分布是指合金颗粒在固态电解质层内均匀不连续分散)的合金颗粒则能有效抑制材料的体积膨胀。因此,优选为网状分布。作为本发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合金颗粒通过导电子材料连接成网状分布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内,从而保证好的电子电导,所述导电子材料为导电碳(SP)、碳纳米管(CNT)、气相成长碳纤维(VGCF)和浙青系碳纤维(PCF)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导电子材料的质量与所述导电子材料和所述合金颗粒的质量总和的比值为
0.1%_10%。若导电材料太少,起不到良好的导电效果,而若导电材料太多,不仅会导致材料内部分散的均匀性变差,同时会降低材料的容量。作为本发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合金颗粒为Al-Li合金颗粒、S1-Li合金颗粒、Sn-Li合金颗粒、S1-Sn-Li合金颗粒、S1-Cr合金颗粒、S1-Al合金颗粒,Al-S1-Sn合金颗粒,Fe-Si合金颗粒,N1-Si合金颗粒,Co-Sn合金颗粒,Fe-S1-Al合金颗粒,Al-Sn合金颗粒,Cu-Si合金颗粒和S1-Sn-Fe-Cu合金颗粒中的至少一种。这些合金颗粒具有体积能量密度的优势,相较于石墨而言,能够存储更多的金属锂并提供更高的容量。作为本发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固态电解质层中的固态电解质为氮化锂、硅酸锂、硼酸锂、偏硼酸锂、磷酸锂、氮化磷酸锂、硅硫化锂、铝硫化锂和磷硫化锂中的至少一种。这些固态电解质可以起到很好的导离子的作用,而且能够避免合金颗粒与电解液的反应,从而避免电解液的消耗,改善其循环性能。作为本发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包覆层的材质为碳或导电聚合物。二者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并可以保护保护分散有合金颗粒的固态电解质层不受破坏,同时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和电化学活性,增加材料的反应活性。所述导电聚合物为聚乙炔、聚噻吩、聚吡咯和聚苯胺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几种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性能优异,而且容易获得。导电包覆层的厚度为0.5-10 u m,若导电包覆层的厚度太小,起不到良好的包覆效果,而若导电包覆层的厚度太大,则不仅会导致材料的浪费,而且由于包覆层太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材料的导电性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固态电解质层保护粒径为5nm-300nm的合金颗粒,防止合金颗粒因为较大的体积变化带来的粉料脱落,而且还能抑制材料的体积膨胀,进而缓解阳极片的变形;固态电解质还起到传输锂离子的作用,并能隔绝合金颗粒和电解液的反应,避免电解液的消耗,保护阳极片表面的SEI膜的稳定性,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合金颗粒分散于固态电解质层内的步骤。具体的,本发明公开了三种将合金颗粒分散于固态电解质层内的方法,第一种是将合金颗粒与固态电解质混合后,加热熔融或者蒸发成气态,立即冷凝,使合金颗粒分散于固态电解质层内的步骤。加热的方式可以选择普通加热,也可以选择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因为合金颗粒在被加热后迅速冷凝,能够以网状或纳米点状的结晶形态生长于固态电解质层内。第二种是将合金颗粒分散于固态电解质的混浊液中,然后进行自干性热处理,使合金颗粒以网状形式分散于固态电解质层内。第三种是将固态电解质通过气相沉积的方法覆盖在合金颗粒的表面,从而使合金颗粒以点状形式分散于固态电解质层内。作为本发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改进,其还包括在惰性气氛下,在分散有合金颗粒的固态电解质层外包覆导电包覆层的步骤。包覆的方法可以采用固相灼烧法,还可以采用液相包覆的方法。作为本发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的一种改进,在将所述合金颗粒分散于所述固态电解质的过程中,加入了导电碳、碳纳米管、气相成长碳纤维和浙青系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合金颗粒通过导电子材料连接成网状分布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成本较低,只需简单的加热和冷凝步骤,就能方便地将合金颗粒分散于固态电解质层内,使得固态电解质层能够保护合金颗粒,防止合金颗粒因为较大的体积变化带来的粉料脱落,而且还能抑制材料的体积膨胀,进而缓解阳极片的变形;固态电解质还起到传输锂离子的作用,并能隔绝合金颗粒和电解液的反应,避免电解液的消耗,保护阳极片表面的SEI膜的稳定性,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8的阳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阳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阳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1至13的阳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包括固态电解质层I和合金颗粒2,合金颗粒2分散于固态电解质层I内,合金颗粒2的粒径为5nm-300nm,并且固态电解质层I的外表面还包覆有导电包覆层3。其中,合金颗粒2以网状形式分布于固态电解质层I内。其中,固态电解质层I中的固态电解质为氮化锂,合金颗粒2为S1-Cr-O合金颗粒,导电包覆层3的材质为碳。其中导电包覆层3的厚度为I U m。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固态电解质层I中的固态电解质为硅酸锂,合金颗粒2为S1-L1-O合金颗粒,导电包覆层3的材质为聚乙炔,导电包覆层3的厚度为2 u m。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固态电解质层I中的固态电解质为硼酸锂,合金颗粒2为S1-L1-O合金颗粒,导电包覆层3的材质为聚噻吩,导电包覆层3的厚度为3 u m。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固态电解质层I中的固态电解质为磷酸锂,合金颗粒2为Al-S1-Sn合金颗粒,导电包覆层3的材质为聚吡咯,导电包覆层3的厚度为4 y m。实施例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固态电解质层I中的固态电解质为硅硫化锂,合金颗粒2为S1-Sn-Fe-Cu合金颗粒,导电包覆层3的材质为聚苯胺,导电包覆层3的厚度为
5u m0实施例6,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固态电解质层I中的固态电解质为磷硫化锂,合金颗粒2为Co-Sn合金颗粒,导电包覆层3的厚度为6 ii m。实施例7,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固态电解质层I中的固态电解质为铝硫化锂,合金颗粒2为S1-Al-O合金颗粒,导电包覆层3的厚度为7iim。实施例8,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固态电解质层I中的固态电解质为硅酸锂,合金颗粒2为Cu-S1-O合金颗粒,导电包覆层3的厚度为8 ii m。实施例9,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固态电解质层I中的固态电解质为硼酸锂,合金颗粒2为N1-S1-O合金颗粒,并且合金颗粒2以纳米点状分布于固态电解质层内(如图2所示),导电包覆层3的厚度为9iim。实施例10,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固态电解质层I中的固态电解质为偏硼酸锂,合金颗粒2为Al-Sn合金颗粒,固态电解质层I外无导电包覆层3 (如图3所示)。实施例1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固态电解质层I中的固态电解质为硼酸锂,合金颗粒2为N1-S1-O合金颗粒,并且合金颗粒2以纳米点状分布于固态电解质层内,颗粒与颗粒之间通过导电子材料4连续均匀分布(如图4所示),导电包覆层3的厚度为9pm。本实施例中,导电子材料4为VGCF,并且导电子材料4的质量与导电子材料4和合金颗粒2的质量总和的比值为0.58%。实施例12,与实施例11不同的是:导电子材料4为CNT,并且导电子材料4的质量与导电子材料4和合金颗粒2的质量总和的比值为10%。实施例13,与实施例11不同的是:导电子材料4为PCF ,并且导电子材料4的质量与导电子材料4和合金颗粒2的质量总和的比值为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实施例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1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纳米Si颗粒、Cr2O3和氮化锂按质量比1:1:1经球磨混合后,在惰性气氛中以1000-1700°C的温度对该混合物进行加热,纳米Si和Cr2O3反应形成S1-Cr-O合金,然后迅速将其冷凝,得到S1-Cr-O合金颗粒分散于氮化锂中。浙青首先经过预热氧化,热氧化温度300°C为宜。然后再将内部分散有S1-Cr-O合金颗粒的氮化锂置于经预热氧化处理的浙青中,在氩气保护下,经400-800°C的温度下煅烧,在氮化锂外包覆一层碳,且其厚度为I Pm,即得到实施例1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1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2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硅和碳酸锂按质量比1:2球磨混合后,在惰性气氛中以1200-2000°C的温度对该混合物进行加热,经反应形成S1-L1-O化合物,将其迅速将其冷凝成S1-L1-O合金颗粒。再将此合金颗粒分散于硅酸锂混浊液中(质量比为1:5),在高于60°C的惰性气氛中进行自干性热处理,使得合金以网状形式分布于硅酸锂内,即硅酸锂包覆在S1-L1-O合金的周围。接着,将内部分散有S1-L1-O合金的硅酸锂置于聚乙炔乳液中进行液相包覆,然后在40°C下干燥5h,使得硅酸锂外包覆一层聚乙炔,且其厚度为2 u m,即得到实施例2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1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3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硅和SiO2按1:1的质量比例混合,在真空气氛中1400°C蒸发形成蒸汽,然后将蒸汽在冷凝端冷凝,形成SiOx粉末颗粒。再将获得的SiOx粉末、碳酸锂粉末和硼酸锂粉末球磨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经1200-1500°C反应4h,其中SiOx粉末和碳酸锂粉末反应得到S1-L1-O合金,然后迅速冷凝,使得S1-L1-O合金以网状形式分布于硼酸锂内(或者也可以说,硼酸锂包覆在S1-L1-0合金的周围),得到内部分散有S1-L1-0合金的硼酸锂。接着,将内部分散有S1-Li/S1-L1-0合金的硼酸锂置于聚噻吩乳液中进行液相包覆,然后在40°C下干燥5h,使得硼酸锂外包覆一层聚噻吩,且其厚度为3 u m,即得到实施例3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1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4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Sn,Si和Al (质量比依次为1:2:3)的混合物放入惰性气氛的电磁感应炉中,加热至该混合物熔融,将其喷射至高速旋转的铜辊上,甩带成非晶化合物,而后再将该非晶合金经慢速球磨粉碎成非晶粉末。而后将磷酸锂经气相沉积覆盖于非晶粉末表面,即形成了Al-S1-Sn合金以点状形式分散在磷酸锂内部。将内部分散有Al-S1-Sn合金的磷酸锂置于聚吡咯乳液中进行液相包覆,在40°C下干燥5h,使得磷酸锂外包覆一层聚吡咯,且其厚度为4 u m,即得到实施例4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1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5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无定形纳米娃、Sn-Fe-Cu合金和娃硫化锂(按质量1:1:20)球磨混合后放入惰性气氛的电磁感应炉中,加热至该混合物熔融,经喷射雾化迅速冷凝成无定形化合金,形成的Sn-S1-Cu-Fe无定形合金以网状形式分散在娃硫化锂内部。接着,将内部分散有Sn-S1-Cu-Fe合金的硅硫化锂置于聚苯胺乳液中进行液相包覆,然后在40°C下干燥5h,使得硅硫化锂外包覆一层聚苯胺,且其厚度为5 u m,即得到实施例5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1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6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Co-Sn合金粉末和磷硫化锂按照质量比例1:3球磨混合,并将该混合物蒸发成蒸汽后在冷凝端迅速冷凝,形成的Co-Sn合金以网状形式分散在磷硫化锂内部。浙青首先经过预热氧化,热氧化温度300 °C为宜。然后再将内部分散有Co-Sn合金的磷硫化锂置于经预热氧化处理的浙青中,在氩气保护下,经400-1200°C的温度下煅烧,使得磷硫化锂外包覆一层碳,且其厚度为6 ym,即得到实施例6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2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7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硅、Al2O3和铝硫化锂按照质量比例1:2:14混合,然后将该混合物在高温下蒸发成蒸汽,然后将蒸汽在冷凝端迅速冷凝,形成的S1-Al-O合金以网状形式分散在铝硫化锂内部。接着,将内部分散有S1-Al-O合金的铝硫化锂置于浙青中,在400-1200°C的温度下煅烧,使得铝硫化锂外包覆一层碳,且其厚度为7 u m,即得到实施例7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8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硅和CuO按照质量比例5:2混合,在惰性气氛中以1200-2000°C的温度对该混合物进行加热熔融,Si和CuO反应形成Cu-S1-O化合物,将其迅速冷凝成Cu-S1-O合金颗粒。再将此合金颗粒分散于硅酸锂混浊液中(质量比为7:10),在高于60°C的惰性气氛中进行自干性热处理,使得合金以网状形式分布于硅酸锂内,即硅酸锂包覆在Cu-S1-O合金的周围。浙青首先经过预热氧化,热氧化温度300°C为宜。然后再将内部分散有Cu-S1-O合金的硅酸锂置于经预热氧化处理的浙青中,在氩气保护下,经400-1200°C的温度下煅烧,使得硅酸锂外包覆一层碳,且其厚度为8 u m,即得到实施例8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9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硅、NiO和硼酸锂按照质量比例1:4:12混合,在惰性气氛中以1500-2000°C的温度对该混合物进行加热,硅和NiO反应形成N1-S1-O合金,然后迅速将其冷凝,使得N1-S1-O合金以纳米点状形式分布于硼酸锂内(或者也可以说,硼酸锂包覆在N1-Si合金的周围),得到内部分散有N1-S1-0合金的硼酸锂。接着,将内部分散有N1-S1-O合金的硼酸锂置于浙青中,在400-1200°C的温度下煅烧,使得氮化锂外包覆一层碳,且其厚度为9 u m,即得到实施例9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10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Sn、Al和偏硼酸锂按照质量比例1:1:15混合,在惰性气氛中以1800-2000°C的温度对该混合物进行加热,Sn和Al在该高温下形成的Al-Sn合金以蒸汽的方式均匀分散于偏硼酸锂中,然后迅速将其冷凝,使得Al-Sn合金以网状形式分布于偏硼酸锂内(或者也可以说,偏硼酸锂包覆在Al-Sn合金的周围),得到内部分散有Al-Sn合金的偏硼酸锂,即得到实施例10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11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VGCF、NiO, SiO2和硼酸锂按照质量比例0.1:1:4:12混合,在惰性气氛中以1500-2200°C的温度对该混合物进行加热,NiO和SiO2反应形成N1-S1-O合金,然后迅速将其冷凝,使得N1-S1-O合金与VGCF形成网状连续分布于硼酸锂内(或者也可以说,硼酸锂包覆在N1-S1-O合金与VGCF的周围),得到内部有网状分布的N1-S1-O合金的硼酸锂。浙青首先经过预热氧化,热氧化温度300°C为宜。然后再将内部分散有N1-S1-O合金的硼酸锂置于浙青中,在氩气保护下,经400-800°C的温度下煅烧,N1-S1-O外包覆一层碳,且其厚度为9 ym,即得到实施例11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实施例2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12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4不同的是,将VGCF变成CNT,并且CNT、Ni0、Si02和硼酸锂按照质量比例为 1.89:1:4:12。实施例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施例13提供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4不同的是,将VGCF变成PCF,并且PCF、Ni0、Si02和硼酸锂按照质量比例为 0.53:1:4:12。将实施例1至13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作为阳极活性物质,分别与粘接齐U、增稠剂和导电剂按照相同的配比加入溶剂中,搅拌成浆料后,按照涂布、冷压和裁片等工序制得阳极片,再将该阳极片与阴极片和隔膜按照卷绕、注液和容量等工序制备得到锂离子电池,电池编号依次为S1-S13。作为对比,分别以硅、硅和石墨的混合物(二者的质量比为10:1)为阳极活性物质,按照上述工序制成锂离子电池,电池编号依次为Dl和D2。对编号分别为S1_S13、D1和D2的电池进行以下循环测试:分别从编号为S1-S13、Dl和D2的电池中取出三个电池,在25°C下,以IC恒流充电至4.2V,恒压至0.05C后,静置30min后,以IC恒流放电至3.0V,静置30min,依次循环500周。然后计算电池经历5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和厚度膨胀率,其中,电池的容量保持率=第500周的放电容量/第一周的放电容量X 100%,电池的厚度膨胀率=(第500周的厚度-循环前的厚度)/循环前的厚度,并计算每组三个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平均值和厚度膨胀率平均值,所得结果示于表I。表1:编号为为S1_S13、D1和D2的电池的循环测试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态电解质层和合金颗粒,所述合金颗粒分散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内,所述合金颗粒的粒径为5nm-30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外表面包覆有导电包覆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颗粒以网状或纳米点状的形式分布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颗粒为S1-L1-O合金颗粒、Sn-L1-O合金颗粒、S1-Sn-Li合金颗粒、S1-Cr-O合金颗粒、Al-S1-Sn合金颗粒、S1-Al-O合金颗粒、N1-S1-O合金颗粒、Co-Sn合金颗粒、Fe-S1-Al合金颗粒,Sn-Al合金颗粒、Al-L1-O合金颗粒、Cu-S1-O合金颗粒和S1-Sn-Fe-Cu合金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中的固态电解质为氮化锂、硅酸锂、硼酸锂、偏硼酸锂、磷酸锂、氮化磷酸锂、硅硫化锂、铝硫化锂和磷硫化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包覆层的材质为碳或导电聚合物,所述导电聚合物为聚乙炔、聚噻吩、聚吡咯和聚苯胺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导电包覆层的厚度为0.5-10 u 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颗粒通过导电子材料连接成网状分布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内,所述导电子材料为导电碳、碳纳米管、气相成长碳纤维和浙青系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所述导电子材料的质量与所述导电子材料和所述合金颗粒的质量总和的比值为0.1%-10%。
8.—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合金颗粒分散于固态电解质层内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惰性气氛下,在分散有合金颗粒的固态电解质层外包覆导电包覆层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合金颗粒分散于所述固态电解质的过程中,加入了导电碳、碳纳米管、气相成长碳纤维和浙青系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包括固态电解质层和合金颗粒,所述合金颗粒分散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内,所述合金颗粒的粒径为5nm-300nm。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固态电解质层保护粒径为5nm-300nm的合金颗粒,防止合金颗粒因为较大的体积变化带来的粉料脱落,而且还能抑制材料的体积膨胀,进而缓解阳极片的变形;固态电解质还起到传输锂离子的作用,并能隔绝合金颗粒和电解液的反应,避免电解液的消耗,保护阳极片表面的SEI膜的稳定性,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该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H01M4/38GK103208617SQ2013100920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钟开富 申请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