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线电缆加工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用于对线缆的导体表面涂敷油剂,以控制线缆护套与导体之间的附着力。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线缆(线缆为电线电缆的简称,以下同)绝缘材料特别是护套材料由已往的PVC (PVC :聚氯乙烯)改用环保的低烟无卤材料,低烟无卤材料如低烟无卤聚烯烃、光伏电缆所用的辐照交联PE (PE :聚乙烯),等等,此类材料具有理想的环保、耐油、耐磨和耐候性。但是,在挤出过程中,也就是将护套挤覆于导体外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粘度大并且在交联过程中产生变化,从而使绝缘护套与导体之间的附着力偏大,于是产生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电缆在施和敷设后的使用过程中不免存在扭转情形,从而存在线缆短路、断路乃至引发火灾之类的事故隐患;其二,在弯曲时由于护套相对于导体不能滑动,因此易被拉伸而损及绝缘护套,并且在拉伸时护套与导体产生摩擦同样会损及护套。毫无疑问,如 果能够使绝缘护套与导体之间的附着力合理控制,那么上述技术问题便可避免。在向导体挤覆绝缘护套之前即在挤出之前,向导体表面涂抹油剂如具有环保效果的油性离型剂,可以减轻导体(业界习惯称线芯)与屏蔽层或外被(护套)之间的摩擦,从而在线缆弯曲时使护套具有相对滑动能力,避免拉伸致损并且可显著地增进线缆的耐摇摆和耐扭转物理性。目前,业界对导体表面涂抹油性离型剂的方法是在导体途经的通道上设置一储油容器,在储油容器内投入油剂(如前述的油性离型剂),并且在储油容器的对应两侧的壁体上各开设一供导体通过的孔,当导体途经储油容器的容腔时便在表面蘸及油剂。这种方法虽有方便简练之效果,但是存在以下欠缺一是由于导体表面所沾附的油剂的量无法控制,因此难以满足工艺要求,即难以满足绝缘护套与导体的附着力控制要求;二是由于导体蘸及油剂并行出储油容器时缺乏对油剂量的管束,因此会出现油剂从导体上滴落的情形,一方面浪费油剂,另一方面造成作业场所的污染。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授权公告号CN101599325B推荐有“橡套电缆密闭式高效布粉装置”,该专利方案是在由内、外模组成的绞缆模对复数根导电线芯绞合的同时将滑石粉通过布粉管输送到内模中,使滑石粉分布于各线芯表面以及缝隙中,避免在后续工艺中因电缆护套层(专利称橡套)与线芯粘黏而影响电缆质量,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04至0006栏。可见,该专利方案中所涉滑石粉(专利称隔离粉料)的作用是起填缝,因而对于在光伏电缆缆芯表面喷敷滑石粉不具有可借鉴的意义;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916622B提供有“光伏电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该专利方案是使滑石粉沾附到导体(专利称光伏线芯)上。可见,这两项专利都是针对粉末而言的,因而对于导体表面涂抹液态的油剂不具有借鉴意义。又,CN201191537Y介绍有“一种新型电缆填充模具”,该专利方案通过油膏填充泵将位于箱体内的熔融(箱体内设有加热器)的石油膏泵入设置于箱体的箱腔上部的填充模的模腔(专利称填充腔)内,并且在搅拌器搅拌状态下使石油膏沾附到一组成缆线上,并且在行出填充模后由并线模并合成股。及,CN102800442A介绍有“六类网络线的充油装置及充油方法”,该专利申请方案将一箱体的箱体腔分隔为前段腔体和后段腔体,在前段腔体内投放电缆油膏,在后段腔体的腔壁上设置成缆模,数对对绞线引入前段腔体沾及电缆油膏,在行出前段腔体并途经后段腔体后由成缆模成缆。由于冗余的即从对绞线上滴淌的电缆油膏由后段腔体收集,因而能防止浪费并且避免造成对作业现场的污染。但是,这两项专利技术方案同样对导体表面蘸附油性离型剂不具有借鉴意义。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的生产区域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沾附于导体表面的油剂量实施控制而藉以满足绝缘护套与导体之间的附着力工艺要求、有利于避免出现油剂从导体上淌滴而藉以节约油剂并且防止对工作场所产生污染和有益于体现结构简练而藉以方便制作和操作的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包括一底座板,在该底座板上设置有一油剂回收桶;一支柱,该支柱以垂直状态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一油剂供应容器和一吸油毡槽,油剂供应容器固定在所述支柱的上部,并且在该油剂供应容器的顶部设有加液口,而底部延伸有一出液口,加液口和出液口均与油剂供应容器的油剂供应容器腔相通,吸油毡槽固定在支柱上,并且对应于油剂供应容器的下方,在该吸油毡槽的吸油毡槽腔内设置有一对彼此上下叠置的吸油毡,并且在吸油毡槽的一侧壁体上开设有一导体引入口,而在吸油毡槽的另一侧的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导体引入口的位置开设有一导体引出口 ;一用于对所述的吸油毡加压或减压而藉以改变吸油毡吸入的油液量的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该吸油 毡吸油量控制机构与所述吸油毡槽固定,并且对应于吸油毡的上方;一供油剂机构,该供油剂机构与所述的出液口相连接并且在途经所述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后与所述吸油毡槽腔相通;一冗余油剂回收管,该冗余油剂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油毡槽的吸油毡槽腔的槽腔底壁配接并且与吸油毡槽腔相通,而冗余油剂回收管的另一端伸展到所述的油剂回收桶内。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板为矩形或圆形的板状体,所述的支柱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圆形或多边形。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油毡为无纺织纤维毡或海绵。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体引入口和导体引出口均与所述吸油毡槽的上沿相通并且呈英文字母的U字形。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包括一组螺杆、一组弹簧、一吸油毡压板、一弹簧力作用板、一固定顶板和一调节螺杆,调节螺杆螺纹配设在固定顶板上,并且该调节螺杆的下端与弹簧力作用板朝向固定顶板的一侧接触,固定顶析固定在一组螺杆的上端,弹簧力作用板上下移动地套置在一组螺杆上,并且对应于固定顶板的下方,吸油毡压板浮动地套置在一组螺杆的下端并且位于弹簧力作用板的下方,一组弹簧的数量与所述的一组螺杆的数量相等,其中一组螺杆中的每一根螺杆上套设一个弹簧,并且弹簧的一端支承在弹簧力作用板朝向吸油毡压板的一侧,而弹簧的另一端支承在吸油毡压板朝向弹簧力作用板的一侧,一组螺杆的下端端部与所述的吸油毡槽的吸油毡槽腔的槽腔底壁固定,所述的结油剂机构在依次途经所述固定顶板、弹簧力作用板和吸油毡压板后与所述的吸油毡槽腔相通,所述的出液口为具有一个接口的一字形出液口或具有两个接口的Y形出液口。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吸油毡槽的吸油毡槽腔的所述槽腔底壁上固定有与一组螺杆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螺杆固定座,所述螺杆的所述下端端部与螺杆固定座固定。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吸油毡槽的吸油毡槽腔的所述槽腔底壁上开设有一出油孔,所述的冗余油剂回收管的所述一端与该出油孔连接。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加液口上配设有一盖。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出液口为具有一个接口的一字形出液口时,所述的供油剂机构包括第一供油管和第一供油管阀门,第一供油管的一端与出液口配接,而第一供油管在依次穿过固定顶板上的第一供油管让位孔、弹簧力作用缸上的第二供油管让位孔和吸油毡压板上的第三供油管让位孔后与所述吸油毡腔相通,第一供油管阀门设置在第一供油管的管路上。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的出液口为具有两个接口的Y形出液口时,所述的供油剂机构包括第一供油管、第一供油管阀门、第二供油管和第二供油管阀门,第一供油管的一端与出液口的两个接口中的其中一个接口配接,第一供油管的另一端在依次穿过固定板上的第一供油管让位孔、弹簧力作用板上的第二供油管让位孔和吸油毡压板上的第三供油管让 位孔后与所述吸油毡腔相通,第一供油管阀门配设在第一供油管的管路上,第二供油管的一端与出液口的两个接口中的另一个接口配接,第二供油管的另一端在依次穿过固定顶板上的第四供油管让位孔、弹簧力作用缸板上的第五供油管让位孔和吸油毡压板上的第六供油管让位孔后与吸油毡腔相通,第二供油管阀门配设在第二供油管的管路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由于通过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可对位于吸油毡槽腔内的吸油毡加压或减压,从而使吸油毡的蓄油量发生变化,使途经一对吸油毡之间的导体上的油剂附着量改变,以满足护套与导体之间所需的附着力工艺要求;由于可由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对吸油毡的蓄油量进行控制,因此行出吸油毡槽的导体不会出现淌滴,既不会造成浪费,也不会造成污染;由于整体结构简单,因此不仅可以方便制造,而且可以方便使用。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见图1,给出了一底座板I,该底座板I在本实施例中为矩形的板状体,更确切地讲为正方形的板状体,然而如果将底座板I设计成圆形的板状体即圆盘体或者其它类似的形状,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变化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在底座板I上安顿有即放置有一油剂回收桶11,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使用状态下将该油剂回收桶11放置于底座板I的附近,也就是说不放在底座板I上,那么也同样视为等效性变换。给出了一以垂直状态固定在底座板I上的支柱2,在本实施例中,支柱2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但并不排斥圆形或多边形。在支柱2的高度方向的上部以焊接、铆接或以其它类似的固定方式固定有一油剂供应容器3,在该油剂供应容器3的顶部构成有一加液口 31,并且在加液口 31上配设有一盖311,在油剂供应容器3的底部固定有一出液口 32,该出液口 32包括前述的加液口 31均与油剂供应容器3的容器腔相通。在本实施例中,出液口 32为具有两个接口的Y形出液口,业界习惯称这种Y形出液口为三通接口。给出了一吸油毡槽4,该吸油毡槽4固定在支柱2的高度方向的下方,更具体地讲对应于前述油剂供应容器3的下方,在该吸油毡槽4的吸油毡槽腔41内铺设有一对彼此叠置的吸油毡411,吸油毡411既可采用无纺织纤维毡,也可采用海绵,本实施例择用无纺织纤维毡。在吸油毡槽腔41的槽腔底壁上并且位于槽腔底壁的四个角部(吸油毡槽4为矩形的盒状体)各焊固有一螺杆 固定座412,在槽腔底壁上并且大体上居于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出油孔413,由该出油孔413将吸油毡槽腔41内的冗余油剂引出。在吸油毡槽4的一侧的壁体上开设有一导体引入口 42,而另一侧的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导体引入口 42的位置开设有一导体引出口 43。如图所示,由于导体引入口 42和导体引出口 43均与吸油毡槽4的上沿相通,因此形成犹如英文字母的U字形状。请继续见图1,给出了一与吸油毡槽4固定的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5,该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5包括一组螺杆51、一组弹簧52、一吸油毡压板53、一弹簧力作用压板54、一固定顶板55和一调节螺杆56,调节螺杆56通过焊固在固定顶板55的中央位置的调节螺杆螺母561螺纹配设在固定顶板55上,并且该调节螺杆56的下端穿过固定顶板55 (通过调节螺杆螺母561)与弹簧力作用板54朝向固定顶板55的一侧接触,也就是说调节螺杆56的下端端面抵触在弹簧力作用板54的正央央。矩形的固定顶板55的四个角部通过位于螺杆51上端的并且成对配置的固定顶板定位螺母552而固定在一组螺杆51的上端。矩形的弹簧力作用析54的四个角部上下移动或称浮动地套置在一组螺杆51上,并且对应于固定顶板55的下方。矩形的吸油毡压板53的四个角部浮动地套置在一组螺杆51的下端并且位于弹簧力作用板54的下方。一组弹簧52的数量与一组螺杆51的数量相等,S卩,一组弹簧52和一组螺杆51的数量均各为四个,由此而可知,每一根螺杆51上分配有一枚弹簧52,并且弹簧52的一端(图示上端)支承在弹簧力作用板54朝向吸油毡压板53的一侧,而弹簧52的另一端(图示下端)支承在吸油毡压板53朝向弹簧力作用板54的一侧,一组即四根螺杆51的下端端部与前述的螺杆固定座412固定。当由操作者使调节螺杆56顺时针旋转时,调节螺杆56下行,推动弹簧力作用板54下行,由弹簧52将作用缸转移给吸油毡压板53,从而由吸油毡压板53在前述的吸油毡411施压,在该状态下吸油毡411吸储的油剂量便随着吸油毡压板53的下行程度的增大而减少,反之亦然。被吸油毡压板53从吸油毡411中挤压出的油剂自前述的出油孔413引出。给出了一用于向吸油毡槽41更确切地讲向吸油毡411提供油剂如环保型油性离型剂的一供油剂机构6,该供油剂机构6与前述的出液口 32相连接,并且在途经前述的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5后与吸油毡槽腔41相通。前述的供油剂机构6的结构形式有以下两种,第一种结构形式是与具有一个接口的单接口的出液口 32即一字形接口(业界称为两通)相适应;第二种结构形式是与具有两个接口的即前述的Y形出液口的双接口的出液口 32 (业界称为三通)相适应。就第一种结构形式而言,那么供油剂机构6包括一第一供油管61和一第一供油管阀门62,第一供油管61的一端与出液口 32配接,另一端在依次穿过开设在固定顶板55上的第一供油管让位孔551a、开设在弹簧力作用板54上的第二供油管让位孔541a和开设在吸油毡压板53上的第三供油管让位孔531a后与吸油毡槽腔41相通,对吸油毡41提供油剂,第一供油管阀门62也可称为第一供油管开关,配设在第一供油管61的管路上。在采用该第一种结构形式时,尽可能使第一供油管61的出油口对应于吸油毡41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就第二种结构形式而言,在第一种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增加第二供油管63和第二供油管阀门64,并且前述的出液口 32为具有两个接口的Y形出液口(即前述的三通接口),第一供油管61的一端与出液口 32的两个接口中的其中一个接口配接,另一端如前所述,第二供油管63的一端与出液口 32的两个接口中的另一个接口配接,第二供油管63的另一端在依次穿过开设于固定顶板55上的第四供油管让位孔551b、开设于弹簧力作用板54上的第五供油管让位孔541b和开设于吸油毡压板53上的第六供油管让位孔531b后与吸油毡槽腔41相通。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供油剂机构6采用前述的第二种结构形式,在这种结构形式下,第一、第二供油管61、63的出油口分别对应于吸油毡4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上方。给出了一冗余油剂回收管7,该冗余油剂回收管7的一端与前述的出油孔413配接,另一端伸展到前述的油 剂回收桶11内,油剂回收桶11内的油剂回用于油剂供应容器3。申请人:简述本发明的使用,导体8自导体引入口 42进入吸油毡槽腔41,并且在途经一对吸油毡411之间后从导体引出口 43引出。如果需要减少对导体8表面的油剂涂抹量时,那么按申请人在上面的描述,使吸油毡压板53下行,由该吸油毡压板53压迫吸油毡411,使吸油毡411吸储的油剂挤出,挤出的油剂经出油孔413和冗余油剂回收管7进入油剂回收桶11内。反之,当要增大导体8的表面沾附的油剂量时,那么由操作者将前述调节螺杆56向逆时针方向旋动,吸油毡压板53便上行,吸油毡411变得疏松而增大吸储油剂的量,于是途经吸油毡411处的导体8的表面的油剂附着量相应增加。向吸油毡411提供油剂由供油剂机构6保障。
权利要求
1.一种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板(I),在该底座板(I)上设置有一油剂回收桶(11);一支柱(2),该支柱(2)以垂直状态固定在所述底座(I)上;一油剂供应容器(3)和一吸油毡槽(4),油剂供应容器(3)固定在所述支柱(2)的上部,并且在该油剂供应容器(3)的顶部设有加液口(31),而底部延伸有一出液口(32),加液口(31)和出液口(32)均与油剂供应容器(3)的油剂供应容器腔相通,吸油毡槽(4)固定在支柱(2)上,并且对应于油剂供应容器(3)的下方,在该吸油毡槽(4)的吸油毡槽腔(41)内设置有一对彼此上下叠置的吸油毡(411),并且在吸油毡槽(4)的一侧壁体上开设有一导体引入口(42),而在吸油毡槽(4)的另一侧的壁体上并且在对应于导体引入口(42)的位置开设有一导体引出口(43)用于对所述的吸油毡(411)加压或减压而藉以改变吸油毡(411)吸入的油液量的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5),该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5)与所述吸油毡槽(4)固定,并且对应于吸油毡(411)的上方;一供油剂机构(6),该供油剂机构(6)与所述的出液口(32)相连接并且在途经所述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5)后与所述吸油毡槽腔(41)相通;一冗余油剂回收管(7),该冗余油剂回收管(7)的一端与所述吸油毡槽(4)的吸油毡槽腔(41)的槽腔底壁配接并且与吸油毡槽腔(41)相通,而冗余油剂回收管(7)的另一端伸展到所述的油剂回收桶(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板(I)为矩形或圆形的板状体,所述的支柱(2)的横截面形状呈矩形、圆形或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毡(411)为无纺织纤维毡或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引入口(42)和导体引出口(43)均与所述吸油毡槽(4)的上沿相通并且呈英文字母的U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5)包括一组螺杆(51)、一组弹簧(52)、一吸油毡压板(53)、一弹簧力作用板(54)、一固定顶板(55)和一调节螺杆(56),调节螺杆(56)螺纹配设在固定顶板(55)上,并且该调节螺杆(56)的下端与弹簧力作用板(54)朝向固定顶板(55)的一侧接触,固定顶析(55)固定在一组螺杆(51)的上端,弹簧力作用板(54)上下移动地套置在一组螺杆(51)上,并且对应于固定顶板(55)的下方,吸油毡压板(53)浮动地套置在一组螺杆(51)的下端并且位于弹簧力作用板(54)的下方,一组弹簧(52)的数量与所述的一组螺杆(51)的数量相等,其中一组螺杆(51)中的每一根螺杆(51)上套设一个弹簧(52),并且弹簧(52)的一端支承在弹簧力作用板(54)朝向吸油毡压板(53)的一侧,而弹簧(52)的另一端支承在吸油毡压板(53)朝向弹簧力作用板(54)的一侧,一组螺杆(51)的下端端部与所述的吸油毡槽(4)的吸油毡槽腔(41)的槽腔底壁固定,所述的结油剂机构(6)在依次途经所述固定顶板(55)、弹簧力作用板(54)和吸油毡压板(53)后与所述的吸油毡槽腔(41)相通,所述的出液口(32)为具有一个接口的一字形出液口或具有两个接口的Y形出液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吸油毡槽(4)的吸油毡槽腔(41)的所述槽腔底壁上固定有与一组螺杆(51)的数量相等的并且位置相对应的螺杆固定座(412),所述螺杆(51)的所述下端端部与螺杆固定座(412)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油毡槽(4)的吸油毡槽腔(41)的所述槽腔底壁上开设有一出油孔(413),所述的冗余油剂回收管(7)的所述一端与该出油孔(4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加液口(31)上配设有一盖(31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出液口(32)为具有一个接口的一字形出液口时,所述的供油剂机构(6)包括第一供油管¢1)和第一供油管阀门(62),第一供油管¢1)的一端与出液口(32)配接,而第一供油管¢1)在依次穿过固定顶板(55)上的第一供油管让位孔(551a)、弹簧力作用缸(54)上的第二供油管让位孔(541a)和吸油毡压板(53)上的第三供油管让位孔(531a)后与所述吸油毡腔(41)相通,第一供油管阀门¢2)设置在第一供油管¢1)的管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出液口(32)为具有两个接口的Y形出液口时,所述的供油剂机构(6)包括第一供油管(61)、第一供油管阀门(62)、第二供油管¢3)和第二供油管阀门(64),第一供油管¢1)的一端与出液口(32)的两个接口中的其中一个接口配接,第一供油管¢1)的另一端在依次穿过固定板(55)上的第一供油管让位孔(551a)、弹簧力作用板(54)上的第二供油管让位孔(541a)和吸油毡压板(53)上的第三供油管让位孔(531a)后与所述吸油毡腔(41)相通,第一供油管阀门(62)配设在第一供油管(61)的管路上,第二供油管(63)的一端与出液口(32)的两个接口中的另一个接口配接,第二供油管出3)的另一端在依次穿过固定顶板(55)上的第四供油管让位孔(551b)、弹簧力作用缸板(54)上的第五供油管让位孔(541b)和吸油毡压板(53)上的第六供油管让位孔(531b)后与吸油毡腔(41)相通,第二供油管阀门(64)配设在第二供油管¢3)的管路上。
全文摘要
一种线缆护套附着力控制装置,属于电线电缆加工设施领域。包括底座板,其上设置油剂回收桶;支柱,固定在底座上;油剂供应容器固定在支柱的上部,在油剂供应容器的顶部设有加液口,底部延伸出液口,吸油毡槽固定在支柱上,在吸油毡槽的吸油毡槽腔内设置一对吸油毡,在吸油毡槽的一侧壁体上开设导体引入口、另一侧的壁体上开设导体引出口;吸油毡吸油量控制机构,与吸油毡槽固定;供油剂机构,与出液口相连接且与吸油毡槽腔相通;冗余油剂回收管,其一端与吸油毡槽的吸油毡槽腔的槽腔底壁配接并且与吸油毡槽腔相通、另一端伸展到油剂回收桶内。优点满足护套与导体之间所需的附着力工艺要求;不会造成浪费及污染;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和使用。
文档编号H01B13/24GK103065737SQ2013100382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毕研超, 孙彦伟 申请人: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