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端子和接合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5445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接合端子和接合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个地用于连接器壳体中的接合端子。该接合端子包括:电线压接部;端子本体,该端子本体要容纳在连接器壳体的端子室中(端子本体包括底壁和分别从底壁的两侧垂直延伸的一对侧壁);以及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分别从端子本体的一对侧壁横向向外延伸。在接合端子中,一对前壁从侧壁的前端朝着彼此垂直延伸,使得前壁的端缘互相面对。侧壁(14)最大程度弯曲,直到前壁的端缘互相接触。因此,能够使接合端子的结构变得坚固。
【专利说明】接合端子和接合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个地与连接器壳体一起使用并且在该连接器壳体中与另一个 相邻的接合端子(或其它相邻的接合端子)电连接的接合端子,并且涉及一种包括壳体和 接合端子的接合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下面列出的专利文献1(PTL1)公开了一种包括接合端子的现有技术的接合连接 器。如图6和7所示,接合连接器50包括连接器壳体51和容纳在连接器壳体51中的多个 接合端子60。注意,在图6中仅示出了一个接合端子60,并且其它接合端子60在图6中未 示出。
[0003] 连接器壳体51设置有由分隔壁52隔开的多个端子室53。狭缝54形成在每个分 隔壁52上。
[0004] 接合端子60包括:电线压接部61,电线W与电线压接部61连接;端子本体62,端 子本体62与电线压接部61 -体地设置;和一对接触片63, 一对接触片63与端子本体62 - 体地设置。端子本体62主要由底壁62a和一对侧壁62b构成。端子本体62插入到端子室 53内,并从而容纳在端子室53中。接触片63分别从侧壁62b的上端横向向外弯曲。
[0005] 接合端子60的两个接触片63分别位于邻接的狭缝54中。在狭缝54中,接合端 子60的一侧接触片63与紧邻的接合端子60的另一侧接触片63接触。狭缝54中的接触 片63重叠,以互相接触。因此,相邻的接合端子60互相电接触。
[0006] 根据现有技术的接合连接器50,相邻的接合端子60直接互相电接触,使得不需要 额外的连接相邻的接合端子60的构件,诸如插置的导电部件和与导电部件结合的构件。
[0007] 引用列表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 :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 H6-36268


【发明内容】

[0010] 技术问题
[0011]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接合端子60中,通过弯曲导电(金属)板以形成底壁62a和 一对侧壁62b而制成端子本体62,并且通过弯曲导电(金属)板以从侧壁62b分别向外延 伸而制成一对接触片63。由于端子本体62的上平面变为打开的,所以端子本体62结构薄 弱。
[0012] 当组装线束等时,如果如图7所示的箭头表示的外力作用在端子本体62上,则端 子本体62经受高度变形,直到侧壁62b互相接触。即,接合端子变形到塑性变形范围(超 出弹性变形范围),使得不能维持接合端子60的结构。
[001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结构坚固的接合端子和使用多个该接合端子的接合连接器。
[0014] 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 一种接合端子,多个地用于连接器壳体中,并且该接合 端子包括:电线压接部,电线与该电线压接部连接;端子本体,该端子本体要容纳在所述连 接器壳体的端子室中,该端子本体包括底壁和分别从所述底壁的两个侧端垂直延伸的一对 侧壁;以及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分别从所述端 子本体的所述一对侧壁横向向外延伸,其中,一对前壁从所述侧壁的前端朝着彼此垂直延 伸,使得所述前壁的端缘互相面对。
[0016]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合连接器,该接合连接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 由多个分隔壁隔开的多个端子室;以及至少两个相邻的接合端子,该至少两个相邻的接合 端子分别容纳在所述多个端子室之中的相邻的端子室中,其中,每个所述相邻的接合端子 包括:电线压接部,电线与该电线压接部连接;端子本体,该端子本体容纳在所述多个端子 室之中的端子室中;以及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 分别从所述端子本体的两侧横向向外延伸,每个所述相邻的接合端子包括底壁和分别从所 述底壁的两个侧端垂直延伸的一对侧壁,并且所述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从所述侧 壁延伸,在位于所述相邻的接合端子之间的多个狭缝之中的狭缝中,一个相邻的接合端子 的所述第一接触部与另一个相邻的接合端子的所述第二接触部电接触,每个所述相邻的接 合端子的一对前壁从所述侧壁的前端朝着彼此垂直延伸,使得所述前壁的端缘互相面对。
[0017] 在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优选地,通过弯曲分别从所述侧壁的所述前端延 伸的部分,所述前壁分别形成在所述侧壁的所述前端处。
[0018] 在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还优选地,通过弯曲从所述底壁的前端延伸的部 分,辅助前壁也形成在所述底壁的所述前端处,使得所述辅助前壁闭合所述端子本体的未 由所述前壁闭合的前部平面的前部区域。
[0019] 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0]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外力施加到端子本体的侧壁,使得侧壁最大程度 弯曲,直到前壁的端缘互相接触。但是防止侧壁进一步弯曲。因此,能够使接合端子的结构 变得坚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接合端子和接合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2]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II-II线截取的截面图。
[0023] 图3是接合端子的透视图。
[0024] 图4是接合端子的前视图。
[0025] 图5是示出接合端子(从其底侧观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0026] 图6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接合端子和接合连接器的透视图。
[0027] 图7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容纳接合端子的接合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将参考图1至5说明接合连接器和接合端子的实施例。
[0029] 接合连接器1包括非导电性壳体2和容纳在连接器壳体2中的多个接合端子10。 注意,在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接合端子10,并且其它接合端子10未在图1中示出。
[0030] 连接器壳体2设置有由分隔壁3隔开的多个端子室4。狭缝5形成在每个分隔壁 3上。相邻的端子容纳室4经由狭缝5互相连通。矛杆6-体地形成在连接器壳体上。矛 杆6分别与端子室4结合。矛杆6形成为带钩的片,并且具有分别从端子室4的底部突出 的爪部。每个矛杆6都锁定已经插入到端子室4内的接合端子10,以防止接合端子10从端 子室4被拉出。
[0031] 如图3至5所示,通过弯曲具有给定尺寸的导电(金属)板来形成接合端子10。 接合端子10包括:电线压接部11,电线与电线压接部11连接;端子本体12,端子本体12与 电线压接部11 一体地设置;以及一对第一接触部20和第二接触部21,一对第一接触部20 和第二接触部21与端子本体12 -体地设置。
[0032] 端子本体12由底壁13、一对侧壁14和15、一对前壁16和辅助前壁17构成。端 子本体12插入到端子室4内,并从而容纳在端子室4中。矛杆接收孔13a形成在底壁13 上。矛杆接收部13a将要与上述形成在壳体2上的矛杆6接合。由于矛杆接收孔13a与矛 杆6的爪部接合,所以防止接合端子10从端子室4被拉出。
[0033] 端子本体12的一对前壁16分别从侧壁14和15的前端向内弯曲。前壁16的端 缘16a互相对置,并且在端缘16a之间形成间隙。设定间隙的宽度,使得当由于图4所示的 外力F弯曲,直到端缘16a互相接触时,侧壁14和15不达到塑性变形范围,而是维持在弹 性变形范围内。
[0034] 端子本体12的辅助前壁17从底壁13的前端向内弯曲。辅助前壁17闭合未由前 壁16闭合的端子本体12的前平面中的前部区域。注意,通过与前壁16接触,辅助前壁17 也用作用于防止侧壁14和15过度弯曲的止动件。
[0035] -对第一接触部20和第二接触部21分别从端子本体12的两侧向外横向延伸。第 一接触部20从侧壁14的上端横向向外延伸。第二接触部21由从侧壁15的上端横向向外 延伸的上接触片2la、和从第一接触部20的内部上缘延伸的下接触片21b构成。第一接触 部20的高度水平设定在上接触片21a的高度水平与下接触片21b的高度水平之间的范围 中(参见图4)。下接触片21b贯穿形成在侧壁15上的孔,使得下接触片21b的端部位于上 接触片21a正下方。上接触片21a和下接触片21b平行定位,并且在上接触片21a与下接 触片21b之间形成间隙。
[0036] 如图2所示,接合端子10的第一接触部20和第二接触部21分别位于邻接的狭缝 5中。接合端子10的第一接触部20插入到紧邻的接合端子60的第二接触部21的上接触 片21a与下接触片21b之间的间隙内,以与第二接触部21的下接触片21b接触。因此,相 邻的端子室4中的两个接合端子10互相电接触。
[0037] 根据上述构造,如图4所示,外力F施加到侧壁14和15,使得侧壁14和15最大程 度地弯曲,直到前壁16的端缘16a互相接触。但是防止侧壁14和15进一步弯曲。因此, 能够使接合端子10的结构变得坚固。
[0038] 在侧壁14和15弯曲直到端缘16a互相接触的状态下,侧壁14和15不达到塑性 变形范围,而是保持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即,端缘16a的接触位置设定在侧壁14和15的弹 性变形范围中。因此,能够确实防止接合端子10弯曲到其塑性变形范围。
[0039] 通过弯曲从侧壁14和15的前端延伸的部分,前壁16形成在侧壁14和15的前端 处。因此,前壁16与侧壁14和15之间的弯曲边界具有圆形(曲线)形状。结果,接合端 子10能够平顺地插入到端子室4内。
[0040] 通过弯曲从底板13的前端延伸的部分,辅助前壁17形成在端子本体12的底壁13 的前端处。因此,辅助前壁17与底壁13之间的弯曲边界也具有圆形(曲线)形状。结果, 接合端子10能够平顺地插入到端子室4内。
[0041] 另外,辅助前壁17闭合未由前壁16闭合的前部区域。因此,辅助前壁17防止用于 将接合端子10从壳体2移除的移除工具(未示出)错误地插入到端子本体12内。此外, 如上所述,辅助前壁17通过与前壁16接触来防止侧壁14和15过度地弯曲。
[0042] 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不需要必须将接合端子10容纳在所有的端子室 4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空的端子室4使一组接合端子10和另一组接合端子10电分 离。但是一组(或另一组)中的接合端子10能够互相电连接。
【权利要求】
1. 一种接合端子,多个地用于连接器壳体中,该端子包括: 电线压接部,电线与该电线压接部连接; 端子本体,该端子本体要容纳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端子室中,该端子本体包括底壁和 分别从所述底壁的两个侧端垂直延伸的一对侧壁;以及 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分别从所述端子本体 的所述一对侧壁横向向外延伸,其中,一对前壁从所述侧壁的前端朝着彼此垂直延伸,使得 所述前壁的端缘互相面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端子,其中 通过弯曲从所述侧壁的所述前端延伸的部分,所述前壁分别形成在所述侧壁的所述前 端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合端子,其中 通过弯曲从所述底壁的前端延伸的部分,辅助前壁进一步形成在所述底壁的前端处, 使得所述辅助前壁闭合所述端子本体的未由所述前壁闭合的前部平面的前部区域。
4. 一种接合连接器,包括: 壳体,该壳体包括由多个分隔壁隔开的多个端子室;以及 至少两个相邻的接合端子,该至少两个相邻的接合端子分别容纳在所述多个端子室之 中的相邻的端子室中,其中 每个所述相邻的接合端子包括:电线压接部,电线与该电线压接部连接;端子本体,该 端子本体容纳在所述多个端子室之中的端子室中;以及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该 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分别从所述端子本体的两侧横向向外延伸, 每个所述相邻的接合端子包括底壁和分别从所述底壁的两个侧端垂直延伸的一对侧 壁,并且所述一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从所述侧壁延伸, 在位于所述相邻的接合端子之间的多个狭缝之中的狭缝中,一个相邻的接合端子的所 述第一接触部与另一个相邻的接合端子的所述第二接触部电接触, 每个所述相邻的接合端子的一对前壁从所述侧壁的前端朝着彼此垂直延伸,使得所述 前壁的端缘互相面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合连接器,其中,在每个所述相邻的接合端子中, 通过弯曲从所述侧壁的所述前端延伸的部分,所述前壁分别形成在所述侧壁的所述前 端处。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接合连接器,其中,在每个所述相邻的接合端子中, 通过弯曲从所述底壁的前端延伸的部分,辅助前壁进一步形成在所述底壁的前端处, 使得所述辅助前壁闭合所述端子本体的未由所述前壁闭合的前部平面中的前部区域。
【文档编号】H01R43/16GK104115346SQ201280069901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坂元信幸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