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配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将电接触元件与通过所述电接触元件保持的帽体部可靠地接合的端子配合器。该端子配合器(1)设置有:电接触元件(6),该电接触元件(6)放置在一端,并且形成为管状并且将配对端子装配到电接触元件(6)中;电线连接部(9),该电线连接部(9)放置在另一端,并且将电线压接在该电线连接部(9)中;以及帽体部件(3),该帽体部件(3)装配到电接触元件(6)的端部并且保持在所述端部处。在电接触元件(6)的所述端部处设置与帽体部件(3)接合的第一接合部(28),并且在帽体部件(3)中设置与第一接合部(28)接合的第二接合部(41)。
【专利说明】端子配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使得电接触部和在该电接触部处保持的帽体部件可靠地接合到一起的端子配合器。
【背景技术】
[0002]例如,车辆安装有各种电子装置和电气组件。线束用于向这些电子装置和电气组件传输源自电源诸如电池的电力以及源自控制装置等的控制信号。
[0003]线束包括设置有用于与电子装置或者电气组件连接的连接器的端部。线束由捆扎到一起的多根电线形成,并且电线的端部连接到在所述连接器中收纳的端子配合器。
[0004]通过下料并且成形金属板而形成端子配合器,并且因此端子配合器的边缘是锐利的。因此,当端子配合器插入到连接器中并且收纳在连接器中时,连接器的内侧有可能被端子配合器的边缘切削并且损坏。
[0005]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防止损坏连接器的内侧的端子配合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如在图6和图7中所示,专利文献I所示端子配合器101包括:形成为管状形状从而将配对端子装配于此的电接触部106 ;通过压接将电线连接于此的电线连接部109 ;以及被插入到电接触部106中并且设置在电接触部106的远端处的帽体部件103。
[0006]引用列表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0.2000-91014
【发明内容】
[0009]待解决的问题
[0010]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传统的端子配合器101存在问题。即,近年来随着端子配合器缩小尺寸,帽体部件103已经缩小尺寸,并且这正在引起在电接触部106和帽体部件103之间的接合力降低。因此,为了防止帽体部件103脱落,有必要在帽体部件103的轴部103a上涂布粘结剂以通过粘结剂的粘结力在电接触部106处保持帽体部件103。
[0011]因此,当将帽体部件103装接到端子配合器101时有必要涂布粘结剂,从而引起工人的负担增加。
[0012]此外,存在以下问题:可能存在由涂布粘结剂的工人的技术水平的差异引起的、用于将帽体部件103保持到端子配合器101的保持力的变化。
[0013]而且,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使用消耗性的粘结剂,成本增加。
[0014]本发明意在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电接触部和在电接触部处保持的帽体部件可靠地接合到一起的端子配合器。
[0015]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配合器,包括:电接触部,该电接触部设置在一端处,并且形成为管状形状使得将配对端子装配到所述电接触部;电线连接部,该电线连接部设置在另一端处,并且布置成紧固电线;以及帽体部件,该帽体部件装配到所述电接触部的远端并且保持在该远端处;其中,布置成与所述帽体部件接合的第一接合部设置在所述电接触部的所述远端处;并且其中,所述帽体部件设置有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第二接合部。
[00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的端子配合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设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在所述电接触部的纵向方向上从所述电接触部的所述远端的边缘突出,以及竖立部,该竖立部在基本垂直于所述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突起部的远端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设置有:竖立片,该竖立片在基本平行于所述竖立部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帽体部件的一端延伸并且布置成与所述竖立部接合,以及膨出部,该膨出部在所述电接触部的纵向方向上从所述竖立片膨出并且布置成与所述电接触部的内周面接合。
[0018]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0019]根据在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发明,端子配合器如此布置,使得设置在电接触部的远端处的第一接合部与设置在帽体部件处的第二接合部接合。因此,在不使用粘结手段诸如粘结剂的情况下,能够将帽体部件可靠地保持在电接触部处。
[0020]因此,当将帽体部件装接到端子配合器时,无需涂布粘结剂,从而减轻工人的负担。
[0021]此外,因为无需给帽体部件涂布粘结剂,所以能够将帽体部件可靠地保持在端子配合器处而不受到工人的技术水平的影响。
[0022]而且,不再需求消耗性的粘结剂,从而削减成本。
[0023]如上所述,根据在第二方面中描述的发明,端子配合器如此布置,使得电接触部的第一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帽体部件的第二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因此,在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接合力进一步增强。因此,能够将帽体部件更加可靠地保持在端子配合器处。
[0024]此外,端子配合器如此布置,使得将帽体部件沿着垂直于电接触部的纵向方向的方向装配。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将帽体部件在电接触部的纵向方向上拉出。
[0025]附图简要说明
[0026]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配合器的构造;
[0027]图2是图1所示端子配合器沿着线I1-1I截取的截面图;
[0028]图3A是示出图1所示端子配合器的帽体部件的构造并且示出帽体部件的远端侧的透视图;
[0029]图3B是示出图1所示端子配合器的帽体部件的构造并且示出帽体部件的后端侧的透视图;
[0030]图4A是图1所示端子配合器的电接触部的透视图并且示出电接触部的前侧;
[0031]图4B是图1所示端子配合器的电接触部的透视图并且示出电接触部的后侧;
[0032]图5是示出具有本发明的端子配合器的连接器的构造的截面图;
[0033]图6示出传统端子配合器的构造;并且
[0034]图7示出图6所示传统端子配合器沿着线V1-VI截取的截面图。
[0035]附图标记列表[0036]I端子配合器
[0037]3帽体部件
[0038]6电接触部
[0039]8接合部
[0040]9电线连接部
[0041]28第一接合部
[0042]31突起部
[0043]33竖立部
[0044]41第二接合部
[0045]43延伸部
[0046]45竖立片
[0047]49膨出部
[0048]61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以下,参考图1到5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在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配合器I包括:电接触部6,其设置在端子配合器I的一个端侧处,并且布置成被装配到配对端子并且电连接到配对端子;接合部8,其设置在端子配合器I的中央部处,并且布置成当收纳在连接器61中时(图5所示)与接合矛状物76接合;以及电线连接部9,其设置在端子配合器I的另一个端侧处,并且通过紧固电线而布置成与电线电连接。端子配合器I包括通过压制并且弯曲由铜或者铜合金或者铝或者铝铜制成的金属板而制成的本体部2。
[0050]电接触部6包括一对周壁部15、15,并且通过弯曲该一对周壁部15、15而形成为环管状形状。电接触部6包括狭缝6a、第一接合部28和帽体部件3。
[0051]狭缝6a在电接触部6的全部长度之上沿着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设置。狭缝6a由在彼此之间带有空间地面对彼此的该一对周壁部15、15各自的边缘形成。
[0052]如在图2和图4中所示,第一接合部28设置在电接触部6的远端处。第一接合部28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设置有从电接触部6的远端的边缘突出的突起部31以及从突起部31的远端延伸的竖立部33。
[0053]突起部31在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上从电接触部6的远端部的边缘突出。突起部31在狭缝6a的相对侧上位于电接触部6的外周上。
[0054]通过弯曲突起部31形成竖立部33。竖立部33从突起部31的远端延伸,并且在垂直于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竖立部33延伸到电接触部6在狭缝6a—侧上的内周面的延长线的附近。竖立部33的远端被斜切,并且因此其角部被倾斜地切除。在竖立部33和电接触部6的远端在狭缝6a —侧上的边缘之间设置有空间,用于与帽体部件3的第二接合部41 (稍后描述)相接合。 [0055]帽体部件3由柔性 合成树脂诸如聚氯乙烯树脂和聚丙烯树脂制成。如在图2和图3中所示,帽体部件3包括形成为锥形形状的锥形部51和布置成与电接触部6的第一接合部28接合的第二接合部41。[0056]锥形部51具有形成为与电接触部6的外周面的外径基本相同的直径的大直径部,并且锥形部51的直径随着朝向其远端延伸而逐渐地减小。位于远端处的锥形部51的小直径部的直径是大直径部的直径的大约一半。
[0057]第二接合部41包括从延伸部43延伸的竖立片45,以及设置在竖立片45处的膨出部49。第二接合部41设置在沿着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从锥形部51的大直径部的边缘延伸的延伸部43处。第二接合部41形成为钩状形状。
[0058]延伸部43设置在电接触部6的狭缝6a沿着纵向方向的延长线上。延伸部43形成为遵从锥形部51的大直径部的形状的弧状形状。
[0059]竖立片45在垂直于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竖立片45延伸到电接触部6在第一接合部28的突起部31 —侧上的内周面的附近。竖立片45形成得比延伸部43更窄。竖立片45布置成与电接触部6的第一接合部28的竖立部33接合。竖立片45和锥形部51的大直径部一起地形成的凹槽部47,在该凹槽部47中收纳竖立部33。在垂直于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插入和装配所述帽体部件3,因此可靠地防止了将帽体部件3在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上拉出。
[0060]膨出部49在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上从竖立片45的近端膨出,并且膨出的尺寸从竖立片45的远端朝向近端逐渐地增加。膨出部49比延伸部43的远端更向外膨出。因此,膨出部49在狭缝6a —侧上与电接触部6的内周面接合。
[0061]如在图1中所示,接合部8形成为矩形管状形状,并且包括本体部2、从本体部2延伸的一对侧壁19、19以及从该一对侧壁19、19延伸并且相互重叠的一对上端面20、20。接合部8和电接触部6经由本体部2和从本体部2延伸的一对侧壁17、17 —体地形成。
[0062]电线连接部9包括布置成以压接方式紧固电线的芯线的芯线紧固部10,以及布置成以压接方式紧固电线的被覆的外套紧固部12。电线连接部9和接合部8经由本体部2和从本体部2延伸的一对侧壁21、21 —体地形成。
[0063]芯线紧固部10包括从本体部2延伸的一对芯线紧固片23、23。该一对芯线紧固片23、23设置有沿着该一对芯线紧固片23、23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多个(在所示实例中,三个)突起。因此,当紧固电线的芯线时,所述突起咬住芯线的表面,从而在该一对紧固片23、23处固定芯线。
[0064]外套紧固部12包括从本体部2延伸的一对外套紧固片25、25。该一对外套紧固片25、25位于比该一对芯线紧固片23、23低。因此,当通过该一对芯线紧固片23、23紧固芯线时,该一对外套紧固片25、25同轴地布置。
[0065]如在图5中示例性地示出,如上所述布置的端子配合器I收纳在连接器61中。连接器61包括在其中收纳端子配合器I的内壳64以及装配并且收纳该内壳64的外壳63。
[0066]内壳64设置有将端子配合器I插入并且固定于其中的端子配合器收纳部73、73。端子配合器收纳部73、73的每一个包括布置成与端子配合器I的接合部8接合的接合矛状物76。
[0067]外壳63包括:布置成被装配到配对连接器的装配部的连接器锁定部65 ;能够通过弯曲连接器锁定部65而释放连接器锁定部65及所述装配部的装配状态的锁定释放杠杆部66 ;防止锁定释放杠杆部66的不当操作的覆盖部68 ;以及将配对连接器的配对端子插入其中并且与固定到内壳64的端子配合器1、I连通的通孔70、70。[0068]为了将端子配合器I固定到上述连接器61,将端子配合器I插入到内壳64的端子配合器收纳部73、73的每一个中,并且推动端子配合器I直至接合矛状物76和接合部8彼此接合。此时,因为帽体部件3设置在端子配合器I的电接触部6的远端处,所以能够防止端子配合器收纳部73的内侧受到损坏。
[0069]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端子配合器I包括:电接触部6,其设置在一端处,并且形成为管状形状从而配对端子装配到该电接触部6 ;设置在另一端处并且布置成紧固电线的电线连接部9 ;以及被装配到电接触部6的远端并且被保持在该远端处的帽体部件3。电接触部6的远端设置有布置成与帽体部件3接合的第一接合部28,并且帽体部件3设置有布置成与第一接合部28接合的第二接合部41。
[0070]因此,对于端子配合器I,设置在电接触部6的远端处的第一接合部28与设置在帽体部件3处的第二接合部41接合。因此,在不使用粘结手段诸如粘结剂的情况下,能够将帽体部件3可靠地保持在电接触部6处。
[0071]因此,当将帽体部件3装接到端子配合器I时,无需涂布粘结剂,从而减轻工人的负担。
[0072]此外,因为无需向帽体部件3涂布粘结剂,所以能够将帽体部件3可靠地保持在端子配合器I处,而不受到工人的技术水平影响。
[0073]而且,不再需求消耗性的粘结剂,由此削减成本。
[0074]而且,根据该实施例,端子配合器I布置为使得第一接合部28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设置有:在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上从电接触部6的远端的边缘突出的突起部31 ;以及在基本垂直于突起部31的突出方向的方向上从突起部31的远端延伸的竖立部33。而且,第二接合部41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设置有:在基本平行于竖立部33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从帽体部件3的一端延伸并且布置成与竖立部33接合的竖立片45 ;以及在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上从竖立片45膨出并且布置成与电接触部6的内周面接合的膨出部49。
[0075]因此,在端子配合器I中,因为电接触部的第一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帽体部件的第二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所以在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接合力进一步增强。因此,能够将帽体部件更加可靠地保持在端子配合器处。
[0076]此外,在传统的端子配合器中,将帽体部件3沿着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装配。作为对照,在本发明的端子配合器I中,将帽体部件3沿着垂直于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的方向装配。因此,可靠地防止了帽体部件3被沿着电接触部6的纵向方向拉出。
[0077]在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S卩,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修改和实施。
[0078]工业适用性
[0079]能够通过将其收纳在设置在线束的端子处的连接器中而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配合器,该端子配合器具有与配对连接器的端子装配并且电连接的一端、与连接器中的接合矛状物接合的中央部以及将线束的电线紧固并且电连接于此的另一端。
【权利要求】
1.一种端子配合器,包括: 电接触部,该电接触部设置在一端处并且形成为管状形状,使得将配对端子装配到该电接触部; 电线连接部,该电线连接部设置在另一端处,并且布置成紧固电线;以及 帽体部件,该帽体部件装配到所述电接触部的远端并且保持在该远端处, 其中,布置成与所述帽体部件接合的第一接合部设置在所述电接触部的所述远端处,并且 其中,所述帽体部件设置有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第二接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配合器, 其中,所述第一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设置有: 突起部,该突起部在所述电接触部的纵向方向上从所述电接触部的所述远端的边缘突出,以及 竖立部,该竖立部在基本垂直于所述突起部的突出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突起部的远端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形成为钩状形状,并且设置有: 竖立片,该竖立片在基本平行于所述竖立部的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帽体部件的一端延伸,并且布置成与所述竖立部接合,以及 膨出部,该膨出部在所述电接触部的所述纵向方向上从所述竖立片膨出,并且布置成与所述电接触部的内周面接合。
【文档编号】H01R13/04GK103563182SQ201280026643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日
【发明者】小岛弘嗣, 泽田敦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