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太阳电池正面栅线电极结构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ー种太阳电池正面栅线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正面栅线电极结构包括主栅线和副栅线,为了均匀收集电流,主栅线和副栅线均为等间距排列。由于电池正面为受光面,所以正面栅线电极会遮挡一定的受光面积,通常用正面栅线电极面积与电池正面总面积的比值来定义遮光比例,传统电池的遮光比例为6_8%。一·般情况下,主栅线的面积保持不变。因此正面栅线电极遮光比例的变化通常是由副栅线的变化引起的。当副栅线遮光比例大的时候,副栅线与电池的接触面积较大时,接触性能变好,但同时也会降低受光面积,使得电池转换效率降低,同时银浆的耗量也会増加,増加了生产成本。传统电池的副栅线数目较少,栅线的间距(相邻两根副栅线中心位置的距离)较大,通常为2-3mm,栅线的宽度也较宽,通常为50-80 u m,很难有进ー步提升电池转换效率的空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遮光比例较小、电流收集效果好、生产成本低且电池转换效率高的太阳电池正面栅线电极结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电池的正面栅线电极结构,包括若干根主栅线和多根等间距密集排列且与主栅线垂直的副栅线,所述所有的主栅线与副栅线的面积总和与电池正面总面积的比值为4-6%。所述副栅线的宽度为20-70 u m,且所述相邻的两条副栅线之间的间距为l_2mm。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更细更密的副栅线结构,降低了正面栅线电极的的遮光比例,使得太阳电池总的受光面积增加,缩短了相邻副栅线之间的距离,使得电流的收集效果更好,电池的串联电阻更小,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另外正面栅线电极面积的減少也降低了银浆的耗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电池正面栅线电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主栅线;2、副栅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太阳电池的正面栅线电极结构,包括若干根主栅线I和多根等间距密集排列且与主栅线I垂直的副栅线2,所述所有的主栅线I与副栅线2的面积总和与电池正面总面积的比值即遮光比例为4-6%。所述副栅线2的宽度为20-70 y m,且所述相邻的两条副栅线2之间的间距为1-2mmo具体实施例一一种156*156尺寸电池正面栅线电极结构,主栅线I为3根,宽度% 1.6mm,副栅线2为95根,相邻副栅线2间距为1. 644mm,副栅线2宽度为40 u m,计算得出正面栅线遮光比例为5. 44%。具体实施例ニ ー种156*156尺寸电池正面栅线电极结构,主栅线I为3根,宽度为1. 6mm,副栅线2为120根,相邻副栅线2间距为1. 298mm,副栅线2宽度为30 u m,计算得·出正面栅线遮光比例为5. 31%。具体实施例三ー种125*125尺寸电池正面栅线电极结构,主栅线I为2根,宽度为1. 6mm,副栅线2为85根,相邻副栅线2间距为1. 47mm,副栅线2宽度为45 u m,计算得出正面栅线遮光比例为5. 54%。具体实施例四ー种125*125尺寸电池正面栅线电极结构,主栅线I为2根,宽度为1. 6mm,副栅线2为105根,相邻副栅线2间距为1. 187mm,副栅线2宽度为35 u m,计算得出正面栅线遮光比例为5. 42%。以上实施例同时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与电池尺寸无关。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电池正面栅线电极结构,包括若干根主栅线(I)和多根等间距密集排列且与主栅线(I)垂直的副栅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的主栅线(I)与副栅线(2)的面积总和与电池正面总面积的比值为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正面栅线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栅线(2)的宽度为20-70 μ m,且所述相邻的两条副栅线(2)之间的间距为l-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电池正面栅线电极结构,包括若干根主栅线(1)和多根等间距密集排列且与主栅线(1)垂直的副栅线(2),所述所有的主栅线(1)与副栅线(2)的面积总和与电池正面总面积的比值为4-6%,采用这种结构的太阳能电池遮光比例较小、电流收集效果好、生产成本低且电池转换效率高。
文档编号H01L31/0224GK202855751SQ20122061377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刘伟, 陈筑, 刘晓巍, 詹国平, 蔡二辉 申请人:宁波尤利卡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