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改良的信号和电力传输结构的插座电连接器及与之相对应的插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插座电连接器及与之相对应的一插头电连接器,可将一信号线缆连接器和一电源线缆连接器整合到一起,从而通过一根线缆实现视频源设备(如电脑、DVD、游戏机)与显示设备(如显示器、电视、投影仪)之间的包括影音信号传输和电力传输在内的电连接。如中国专利ZL200920002141. I公开了一种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其中,该插头电连接器包含一第一绝缘壳体,包括一第一主体部及一由该第一主体部的顶面往上凸伸的第一凸部,该第一主体部具有一上舌板及一下舌板,且该上舌板、·下舌板分别设有多个第一端子槽,该第一凸部设有两个第二端子槽;多根第一端子,分别设于各第一端子槽,且各具有一凸伸出该第一主体部的后壁面的导接部;两根第二端子,分别设于各第二端子槽,且各具有一凸伸出该第一凸部的前壁面的插接部、及一凸伸出该第一凸部的后壁面的导接部;及一第一金属件,包覆于该第一绝缘壳体外,并于相邻所述两根第二端子的插接部侧具有一第一对接口。该插座电连接器包含一第二绝缘壳体,包括一第二主体部、一由该第二主体部的顶面往上凸伸的第二凸部、一由该第二主体部往前延伸的第三舌板、及一由第二凸部往前延并与该第三舌板相间隔的延伸部,且设有分别位于该第三舌板上、下侧的多个第三端子槽及两个贯穿该第二凸部及延伸部的第四端子槽;多根第三端子,分别设于各第三端子槽,且各具有一位于该第三舌板处的接触部;两根第四端子,分别设于各第四端子槽,且各具有一接触部;及一第二金属件,包覆于该第一绝缘壳体外,并具有一相邻于该第三舌板侧的第二对接口。该电连接器组合包括一上述的插头电连接器和一上述的插座电连接器,二者可通过该第一对接口及第二对接口相互插接,并使所述的多根第一端子与所述多根第三端子形成电连接,且使所述的两根第二端子与所述两根第四端子形成电连接,以实现同时传输影音信号及电力,容易理线且节省空间。但是,现有的这种插头电连接器中用于传输电力的第二端子的插接部是裸露、不受保护地笔直向前伸出,在与现有的这种插座电连接器配合使用时,插头电连接器上的第二端子的插接部容易因为插入不当被插座电连接器上的延伸部顶弯导致失效,致使视频源设备与显示设备之间的电力连接的可靠性较低。另外,与插头电连接器上的第二端子相配合的插座电连接器上的第四端子是由呈倒U形的固定臂相向突伸出两接触部,这种第四端子接触部的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加工,且占据的空间较大也不利于紧凑形设计。此外,这种现有的插座电连接器中位于第三舌板上下两侧的第三端子的接触部是呈上下相对排列设置,其上下两侧相对的两接触部是面对面的,这种接触部设置方式在使用较高频率传输影音信号时容易产生信号杂讯,不利于提高信号传输质量。此外,这种插座连接器中的用于传输电力的第二导电端子仅可为符合一种信号传输标准的插头连接器提供额外的电力,其功能较为单一。并且,这种插座电连接器中的第二对接口是由第二金属件包围形成,由金属薄片弯折而成的屏蔽壳体具有接合缝,其结构强度较差,在长期插接使用后容易发生开裂变形,导致连接器失效。因而,实在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 步改进以适应现在产品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改良的信号和电力传输结构的插座电连接器,可以使视频源设备与显示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得到提高并且有利于加工制造和紧凑形设计。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包括提出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lie),包括一第一主体部(Ille),由该第一主体部(Ille)相互平行地向前延伸出的一第一舌板(112e)以及一第二舌板(113e),该第一舌板(112e)的板面宽度大于该第二舌板(113e)的板面宽度,该第一舌板(112e)在相对的第一、第二两表面(1128e、1129e)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容置槽(1123e),该第二舌板(113e)的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容置槽(1131e、1132e);传输信号的多根第一导电端子(12e),分别设于该多个第一容置槽(1123e),每根第一导电端子(12e)具有一平板形的对接部(121e)和一焊接部(122e),其中位于第一舌板(112e)第一表面(1128e)的第一导电端子(12e)的对接部(121e)与位于第一舌板(112e)第二表面(1129e)的第一导电端子(12e)的对接部(121e)呈交错排列设置;传输电力的至少两根第二导电端子(13e),分别设于该至少两个第二容置槽(1131e、1132e),每根第二导电端子(13e)具有一平板形的对接部(131e)和一焊接部(132e);其中,在该第一舌板(112e)周围形成将该第一舌板(112e)包围在其中的一第一对接腔(1451e),在该第二舌板(113e)周围形成将该第二舌板(113e)包围在其中的一第二对接腔(1452e),该第一对接腔(1451e)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对接腔(1452e)的宽度,该第二对接腔(1452e)与该第一对接腔(1451e)相互贯通地叠置组合而成一第一收容腔(145e);该第一绝缘本体(lie)还包括一第三主体部(161e)以及一第三舌板(162e);该第三主体部(161e)由该第一主体部(Ille)向上延伸出,该第三舌板(162e)由该第三主体部(161e)向前延伸出,该第三舌板(162e)与该第二舌板(113e)平行,该第三舌板(162e)的板面宽度大于该第二舌板(113e)的板面宽度,该第三舌板(162e)在相对的第三、第四两表面(1628e、1629e)上设置有多个第五容置槽(1621e);其中,在该第三舌板(162e)周围形成将该第三舌板(162e)包围在其中的一第五对接腔(1641e),在该第二舌板(113e)周围形成将该第二舌板(113e)包围在其中的一第六对接腔(1642e),该第五对接腔(1641e)的宽度大于该第六对接腔(1642e)的宽度,该第六对接腔(1642e)与该第五对接腔(1641e)相互贯通地叠置组合而成一第三收容腔(164e),该第六对接腔(1642e)与该第二对接腔(1452e)在该第二舌板(113e)周围重叠以实现该第二舌板(113e)的共用;该插座电连接器(Ie)还包括多根第五导电端子(167e)以及装设在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的一第一屏蔽壳体(14e),所述多根第五导电端子(167e)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第五容置槽(1621e),每根第五导电端子(167e)具有一平板形的对接部(1671e)和一焊接部(1672e),所述多根第五导电端子(167e)中位于第三舌板(162e)第三表面(1628e)的端子的对接部(1671e)与位于第三舌板(162e)第四表面(1629e)的端子的对接部(1671e)呈交错排列设置。该插座电连接器(Ie)还包括两个弹性扣件(171e),分别装设在该第一收容腔(145e)的底部和第三收容腔(164e)的顶部;每一个弹性扣件(171e)具有用以固定安装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的一安装部(1711e)和两个弹性扣臂(1712e)。该弹性扣件(171e)的安装部(171 Ie)包括一锁固单元(1715e)和两个卡固单元(1716e),该锁固单元(1715e)的前端具有用以抓持该第一绝缘本体(lie)的弯钩(1717e),该卡固单元(1716e)的后端具有用以插置该第一绝缘本体(lie)的卡挚部(1718e)。
该插座电连接器(Ie)还包括至少一固持元件(172e)每个固持元件(172e)的后部设置有用以固定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的固定部(1721e),其前部设置有与对接电连接器上的卡钩配合的卡持孔(1722e)。该第一屏蔽壳体(14e)包括一顶板(141e)、两个侧板(142e)以及一前板(148e),该前板(148e)的中部延伸设有两个U形部(1481e),每个U形部(1481e)具有两个弹性扣臂(1482e、1483e),它们是分别在该第一收容腔(145e)的顶部和该第三收容腔(164e)的底部从该前壁(148e)由前往后地延伸,该两个侧板(142e)还分别设有在该第一收容腔(145e)的侧部从该前壁(148e)由前往后地弯折延伸的弹性扣臂(1425e)。每个U形部(1481e)中的一个弹性扣臂(1483e)中部设有一扣持孔(1484e)以对应卡持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的一^^固部(1119e)。第一导电端子(12e)是遵照一第一信号传输标准布设在该第一舌板(112e)上;而第五导电端子(167e)是遵照一第二信号传输标准布设在该第三舌板(162e)上。该第一收容腔(145e)呈上部小下部大的凸字形;所述两根第二导电端子(13e)中的一根是用于连接电源负极,而另一根是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其中用于连接电源负极的第二导电端子(13e)的对接部(131e)末端相对用于连接电源正极的第二导电端子(13e)的对接部(131e)末端在第二舌板(113e)上是处于较前的位置,且所述两根第二导电端子(13e)的两焊接部(132e)之间的间距是大于两对接部(131e)之间的间距。该第一收容腔(145e)与该第三收容腔(164e)都是在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凹设而成的,并且该第一对接腔(1451e)的插入深度与该第五对接腔(1641e)的插入深度不同。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提出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其能对应插入上述的插座电连接器的第三收容腔(164e),其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31e),包括一第二主体部(311e)以及由该第二主体部(311e)的顶面凸伸出的一第二凸部(312e),该第二主体部(311e)的中部设置有一第三对接腔(317e),该第三对接腔(317e)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容置槽(3111e),该第二凸部(312e)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四容置槽(3124e);多根第三导电端子(32e),分别设于所述的多个第三容置槽(311Ie),每根第三导电端子(32e)包括一对接部(321e)和一焊接部,该对接部(321e)为具有弹性的突起状,其中位于第三对接腔(317e)上侧的第三导电端子的对接部(321e)与位于第三对接腔(317e)下侧的第三导电端子的对接部(321e)呈上下交错排列设置;用于传输电力的至少两根第四导电端子(33e),分别设于所述至少两个第四容置槽(3124e),每根第四导电端子(33e)包括一对接部(331e)和一焊接部,其中该对接部(331e)为具有弹性的突起状;及一第二屏蔽壳体(34e),包覆于该第二绝缘本体(31e)的外周,该第二屏蔽壳体(34e)与该第二凸部(312e)围合形成一第四对接腔(318e),该第四导电端子(33e)的对接部(331e)是从该第四容置槽(3124e)向下朝向该第四对接腔(318e)突设而出的,其中该第四对接腔(318e)的前缘相对第三对接腔(317e)的前缘处于向前突出的位置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第二导电端子的对接部设计为平板形,并将其收容在第二舌板一表面的第二收容槽内,使得第二导电端子对接部的结构变得较为简单易于制造并且有利于紧凑形设计;另外,通过将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更改为上下交错排列设置也可以减少信号杂讯,从而可以使视频源设备与显示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得到提高;再者,通过在第一绝缘本体上凹设·成型第一收容腔和第三收容腔,并使二者的供电部分重叠,不但具有较好的强度、不容易开裂或变形,而且能够以紧凑的结构使第二舌板可以为两种不同信号传输标准的插头电连接器供电。
图I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电连接器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电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电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电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电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其中第一屏蔽壳体被省略。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电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与一第一线缆连接器插接的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与一第二线缆连接器插接的立体图,其中在第二线缆连接器的前部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插头电连接器的一优选实施例。图9是图8所示第二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第二线缆连接器的主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电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与第二线缆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1中Z-Z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如图I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电连接器的一优选实施例,同时包括了一个带电源供应的HPDP(High Power Display Port)插座接口和一个带电源供应的HDMI插座接口,并且该两个插座接口部分重叠以实现电力传输部分的共享。该插座电连接器Ie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lie,装设在该第一绝缘本体Ile上的多根第一导电端子12e与两根第二导电端子13e以及多根第五导电端子167e,装设在该第一绝缘本体Ile上的两个弹性扣件171e和两个固持元件172e,装设于该第一绝缘本体Ile上的一第一屏蔽壳体He以及装设在该第一绝缘本体Ile后端底部的一第一定位件15e。如图4所示,该第一绝缘本体Ile包括一第一主体部I lie,由该第一主体部Ille向前延伸出的一第一舌板112e和一第二舌板113e,由该第一主体部Ille向上延伸出的一第三主体部161e以及由该第三主体部161e向前延伸出的一第三舌板162e。如图3所示,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凹设形成一上部小、下部大呈凸字形的一第一收容腔145e,其包括上下叠置且相互连通的一第一对接腔1451e和一第二对接腔1452e。其中该第一舌板112e位于第一对接腔1451e内,该第一对接腔1451e可供一不带电源供应的 标准的DP(Display Port)插头插入到其内。该第二舌板113e位于第二对接腔1452e内,该第二对接腔1452e位于第一对接腔1451e的上方,宽度较第一对接腔1451e要窄很多。类似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还凹设形成一上部大、下部小呈倒凸字形的一第三收容腔164e,其包括上下叠置且相互连通的一第五对接腔1641e和一第六对接腔1642e。其中该第三舌板162e位于第五对接腔1641e内,该第五对接腔1641e可供一标准的HDMI插头插入到其内,该第五对接腔1641e的插入深度与该第一对接腔1451e的插入深度不同。该第二舌板113e也位于第六对接腔1642e内,该第六对接腔1642e位于第五对接腔1641e的下方,宽度较第五对接腔1641e要窄很多。第六对接腔1642e与第二对接腔1452e在第二舌板113e周围重叠,从而使该第三收容腔164e和第一收容腔145e存在部分重叠以实现第二舌板113e的共用。该第一舌板112e包括一平板状的基部1121e和由该基部1121e的左右两侧缘分别向下突伸出的两个防误插凸肋1122e,该第一舌板112e的两个防误插凸肋1122e可以防止其他不同类型的插头错误插入到该插座电连接器I中。该第一舌板112e的基部1121e包括上下相对的第一表面1128e和第二表面1129e,该第一表面1128e朝向上方,第二表面1129e朝向下方。该第一表面1128e和第二表面1129e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容置槽1123e。该第一舌板112e可以与一标准的DP插头电连接器相插接。该第二舌板113e与第一舌板112e是上下平行设置的,并且第一舌板112e的宽度Wl是大于该第二舌板113e的宽度W2,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防止对接插头电连接器误插。该第二舌板113e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容置槽1131e、1132e。该第三舌板162e包括上下相对的一第一表面1628e和一第二表面1629e,该第一表面1628e朝向上方,而第二表面1629e朝向下方。该第一表面1628e和第二表面1629e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五容置槽1621e。该第三舌板162e可以与一标准的HDMI插头电连接器相插接。每根第一导电端子12e包括一平板形的对接部121e和一焊接部122e。这些第一导电端子12e的对接部121e设置在该第一舌板112e的第一容置槽1123e中,用以传输高清视频的影音信号。其中位于第一舌板112e上表面1128e的第一导电端子12e的对接部121e与位于第一舌板112e下表面1129e的第一导电端子12e的对接部121e呈上下交错排列设置,也就是说这些对接部121e沿上下方向互不面对,这样一来可以增大上下两排第一导电端子12e的对接部121e之间的间距,减少在进行高频数据传输时的信号串扰从而提高
信号传输质量。每根第二导电端子13e包括一平板形的对接部131e和一焊接部132e。一根第二导电端子13e是用于连接电源负极,另一根第二导电端子13e是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其中用于对应连接电源负极的一根第二导电端子13e的对接部131e末端相对于用于对应连接电源正极的另一根第二导电端子13e的对接部131e末端在第二舌板113e上是处于较前的位置处,从而在热插拔时可以使显示设备内部残留的正电荷可以通过后脱离接触的连接电源负极的第二导电端子13e经由插头电连接器向外释放,有利于保障显示设备的正常工作。这两根第二导电端子13e是用于传输显示设备工作所需的电力,从而可以减少使用一条独立的显示设备电力线缆。另外,两根第二导电端子13e的焊接部132e之间的间距大于对接部131e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增大在对应电路板上两相应焊接孔的间距以适应大电流应用。每根第五导电端子167e包括一平板形的对接部1671e和一焊接部1672e。这些第·输高清视频的影音信号。其中位于第三舌板162e上表面1628e的第一导电端子167e的对接部1671e与位于第三舌板162e下表面1629e的第一导电端子167e的对接部1671e呈上下交错排列设置,这样一来可以增大上下两排第五导电端子167e的对接部1671e之间的间距,减少在进行高频数据传输时的信号串扰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两个弹性扣件171e,分别装设在该第一收容腔145e的底部和第三收容腔164e的顶部。每个弹性扣件171e具有用以固定安装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的一安装部1711e和两个弹性扣臂1712e。具体地,该安装部1711e包括一锁固单元1715e和两个卡固单元1716e,该锁固单元1715e的前端具有用以抓持该第一绝缘本体Ile上的勾槽1117e的弯钩1717e,该卡固单元1716e设置在弹性扣臂1712e的后端,具有用以插置于该第一绝缘本体Ile的卡挚部1718e。两个固持元件172e,装设在该第一收容腔145e中第一对接腔1451e的顶部(参见图2、图6)。每个固持元件172e的后部设置有用以固定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的固定部1721e,每个固持元件172e的前部设置有与对接电连接器上的卡钩配合的卡持孔1722e。如图5所示,该第一屏蔽壳体14e是由金属板材冲压弯折而成的,其由相互卡扣连接的一前屏蔽件175e和一后屏蔽件176e组合而成。该第一屏蔽壳体14e装设在第一绝缘本体Ile的外周并包围该第一绝缘本体Ile的第一舌板112e、第二舌板113e与第三舌板162e于其内以起到屏蔽作用。该第一屏蔽壳体14e包括一顶板141e,由该顶板141e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延伸出的两个侧板142e,在前端连接该两个侧板142e的一前板148e,以及由两侧板142向下突伸出的四个固定脚144e。两个侧板142的后端设有卡扣部1421e以对应卡扣连接该后屏蔽件176e上的卡扣部1761e。该前板148e对应该第一收容腔145e和该第三收容腔164e分别设有两个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口 1488e、第三开口 1489e,该前板148e的中部设有两个向该第一收容腔145e和该第三收容腔164e内延伸的U形部1481e,每个U形部1481e具有两个弹性扣臂1482e、1483e,它们是分别由该第一收容腔145e的顶部和该第三收容腔164e的底部从第一开口 1488e和第三开口 1489e由前往后地向内延伸,该两个侧板142e还分别设有由该第一收容腔145e的侧部从第一开口 1488e由前往后地向内弯折延伸的两弹性扣臂1425e。这些弹性扣臂1712e、1482e、1483e、1425e可以扣持到插入第一收容腔145e/第三收容腔164e中对接电连接器不同侧面、不同深度的位置上,以提高扣持力度。该第一定位件15e与第一导电端子12e、第二导电端子13e及第五导电端子167e的焊接部相配合可以防止这些导电端子发生不当的弯折导致短路。参见图7,可在该插座电连接器Ie的第一收容腔145e中对应插入带有电源供应且符合DP信号传输标准的第一线缆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插头电连接器3、一绝缘外壳4和与第一插头电连接器3电性连接在一起的一线缆5。这时,第三收容腔164e中的第五对接腔1641e空着、第六对接腔1642e被占用。参见图8至图12,可在该插座电连接器Ie的第三收容腔164e中对应插入带有电源供应且符合HDMI信号传输标准的第二线缆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二插头电连接器3e、一绝缘外壳4e和与第二插头电连接器3e电性连接在一起的一线缆5e。这时,第一收容腔 145e中的第一对接腔1451e空着、第二对接腔1452e被占用。该第二插头电连接器3e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3Ie、装设在该第二绝缘本体3Ie上的多根第三导电端子32e、两根用于传输电力的第四导电端子33e及一第二屏蔽壳体34e。该第二绝缘本体31e包括一第二主体部31 Ie以及由该第二主体部31 Ie的顶面凸伸出的一第二凸部312e,该第二主体部311e的中部设置有一第三对接腔317e,该第三对接腔317e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容置槽3111e,该第二凸部312e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第四容置槽3124e。多根第三导电端子32e分别设于所述的多个第三容置槽3111e,每根第三导电端子32e包括一对接部321e和一焊接部(图未示出),该对接部321e为具有弹性的突起状,其中位于第三对接腔317e上侧的第三导电端子32e的对接部321e与位于第三对接腔317e下侧的第三导电端子32e的对接部321e呈上下交错排列设置。两根用于传输电力的第四导电端子33e分别设于所述的两个第四容置槽3124e,每根第四导电端子33e包括一对接部331e和一焊接部(图未示出),其中该对接部331e为具有弹性的突起状。该第二屏蔽壳体34e包覆于该第二绝缘本体31e的外周,其与该第二凸部312e围合形成一第四对接腔318e,该第四导电端子33e的对接部331e是从该第四容置槽3124e向下朝向该第四对接腔318e突设而出的,其中该第四对接腔318e的前缘相对第三对接腔317e的前缘处于向前突出的位置处(参见图9和图11),从而使第四对接腔318e可以与插座电连接器Ie中位置较深的第二舌板113e恰当地配合插接。当该第二线缆连接器对应插入该插座电连接器Ie中的第三收容腔164e时,第四屏蔽壳体34e会与弹性扣件171e上的弹性扣臂1712e及第一屏蔽壳体18e上的U形部1481e的弹性扣臂1783e弹性抵触,该第三导电端子32e和第四导电端子33e的对接部会对应与第五导电端子167e和第二导电端子13e的对接部弹性抵触。该插座电连接器Ie的组装过程大致包括以下步骤从后往前将第一导电端子12e、第二导电端子13e以及第五导电端子167e插入装设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 ;再从下往上地将该第一定位件15e对准这些导电端子12e、13e、167e的焊接部进行穿插固定;再将两个固持元件172e由后往前插设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中、然后将两个弹性扣件171e由前往后插设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中;最后将前屏蔽件175e和后屏蔽件176e装设到第一绝缘本体Ile上。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较佳实施例是在一个插座电连接器I同时设置了一个位于下方的带电源供应的HPDP插座接口和一个位于上方的带电源供应的HDMI插座接口,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同时设置一个位于下方的带电源供应的HDMI插座接口和一个位于上方的带电源供应的HPDP插座接口 ; 虽然上述的第二导电端子13e的数目为二个,但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 等大于二个的数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电连接器Ie及插头电连接器3e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第二导电端子13e的对接部131e设计为平板形,并将其分别收容在第二舌板113e—表面的第二收容槽1131e、1132e内,使得第二导电端子13e对接部131e的结构变得较为简单易于制造并且有利于紧凑形设计;另外,通过将第一导电端子12e的对接部121e更改为上下交错排列设置也可以减少信号杂讯,从而可以使视频源设备与显示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得到提高;再者,通过在第一绝缘本体Ile上凹设成型第一收容腔145e和第三收容腔164e,并使二者的供电部分重叠,不但具有较好的强度、不容易开裂或变形,而且能够以紧凑的结构使第二舌板113e可以为两种不同信号传输标准的插头电连接器供电;通过使该第四对接腔318e的前缘相对第三对接腔317e的前缘处于向前突出的位置处,从而使第四对接腔318e可以与插座电连接器Ie中位置较深的第二舌板113e恰当地配合插接。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绝缘本体(lie),包括一第一主体部(Ille),由该第一主体部(Ille)相互平行地向前延伸出的一第一舌板(112e)以及一第二舌板(113e),该第一舌板(112e)的板面宽度大于该第二舌板(113e)的板面宽度,该第一舌板(112e)在相对的第一、第二两表面(1128e、1129e)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容置槽(1123e),该第二舌板(113e)的一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容置槽(1131e、1132e); 传输信号的多根第一导电端子(12e),分别设于该多个第一容置槽(1123e),每根第一导电端子(12e)具有一平板形的对接部(121e)和一焊接部(122e),其中位于第一舌板(112e)第一表面(1128e)的第一导电端子(12e)的对接部(121e)与位于第一舌板(112e)第二表面(1129e)的第一导电端子(12e)的对接部(121e)呈交错排列设置; 传输电力的至少两根第二导电端子(13e),分别设于该至少两个第二容置槽(1131e、1132e),每根第二导电端子(13e)具有一平板形的对接部(131e)和一焊接部(132e);其中,在该第一舌板(112e)周围形成将该第一舌板(112e)包围在其中的一第一对接腔(1451e),在该第二舌板(113e)周围形成将该第二舌板(113e)包围在其中的一第二对接腔(1452e),该第一对接腔(1451e)的宽度大于该第二对接腔(1452e)的宽度,该第二对接腔(1452e)与该第一对接腔(1451e)相互贯通地叠置组合而成一第一收容腔(145e); 该第一绝缘本体(lie)还包括一第三主体部(161e)以及一第三舌板(162e); 该第三主体部(161e)由该第一主体部(Ille)向上延伸出,该第三舌板(162e)由该第三主体部(161e)向前延伸出,该第三舌板(162e)与该第二舌板(113e)平行,该第三舌板(162e)的板面宽度大于该第二舌板(113e)的板面宽度,该第三舌板(162e)在相对的第三、第四表面(1628e、1629e)上设置有多个第五容置槽(1621e); 其中,在该第三舌板(162e)周围形成将该第三舌板(162e)包围在其中的一第五对接腔(1641e),在该第二舌板(113e)周围形成将该第二舌板(113e)包围在其中的一第六对接腔(1642e),该第五对接腔(1641e)的宽度大于该第六对接腔(1642e)的宽度,该第六对接腔(1642e)与该第五对接腔(1641e)相互贯通地叠置组合而成一第三收容腔(164e),该第六对接腔(1642e)与该第二对接腔(1452e)在该第二舌板(113e)周围重叠以实现该第二舌板(113e)的共用; 该插座电连接器(Ie)还包括多根第五导电端子(167e)以及装设在该第一绝缘本体(He)上的一第一屏蔽壳体(14e),所述多根第五导电端子(167e)分别设于所述多个第五容置槽(1621e),每根第五导电端子(167e)具有一平板形的对接部(1671e)和一焊接部(1672e),所述多根第五导电端子(167e)中位于第三舌板(162e)第三表面(1628e)的端子的对接部(1671e)与位于第三舌板(162e)第四表面(1629e)的端子的对接部(1671e)呈交错排列设置。
2.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座电连接器(Ie)还包括两个弹性扣件(171e),分别装设在该第一收容腔(145e)的底部和第三收容腔(164e)的顶部;每一个弹性扣件(171e)具有用以固定安装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的一安装部(1711e)和两个弹性扣臂(1712e)。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扣件(171e)的安装部(1711e)包括一锁固单元(1715e)和两个卡固单元(1716e),该锁固单元(1715e)的前端具有用以抓持该第一绝缘本体(lie)的弯钩(1717e),该卡固单元(1716e)的后端具有用以插置该第一绝缘本体(lie)的卡挚部(1718e)。
4.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插座电连接器(Ie)还包括至少一固持元件(172e),每个固持元件(172e)的后部设置有用以固定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的固定部(1721e),其前部设置有与对接电连接器上的卡钩配合的卡持孔(1722e)。
5.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屏蔽壳体(14e)包括一顶板(141e)、两个侧板(142e)以及一前板(148e),该前板(148e)的中部延伸设有两个U形部(1481e),每个U形部(1481e)具有两个弹性扣臂(1482e、1483e),它们是分别在该第一收容腔(145e)的顶部和该第三收容腔(164e)的底部从该前壁(148e)由前往后地延伸,该两个侧板(142e)还分别设有在该第一收容腔(145e)的侧部从该前壁(148e)由前往后地弯折延伸的弹性扣臂(1425e)。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U形部(1481e)中的一个弹性扣臂(1483e)中部设有一扣持孔(1484e)以对应卡持到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的一^^固部(1119e)。
7.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端子(12e)是遵照一第一信号传输标准布设在该第一舌板(112e)上;而第五导电端子(167e)是遵照一第二信号传输标准布设在该第三舌板(162e)上。
8.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收容腔(145e)呈上部小下部大的凸字形;所述两根第二导电端子(13e)中的一根是用于连接电源负极,而另一根是用于连接电源正极,其中用于连接电源负极的第二导电端子(13e)的对接部(131e)末端相对用于连接电源正极的第二导电端子(13e)的对接部(131e)末端在第二舌板(113e)上是处于较前的位置,且所述两根第二导电端子(13e)的两焊接部(132e)之间的间距是大于两对接部(131e)之间的间距。
9.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收容腔(145e)与该第三收容腔(164e)都是在该第一绝缘本体(lie)上凹设而成的,并且该第一对接腔(1451e)的插入深度与该第五对接腔(1641e)的插入深度不同。
10.一种插头电连接器,其能对应插入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的第三收容腔(164e),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二绝缘本体(31e),包括一第二主体部(31 Ie)以及由该第二主体部(31 Ie)的顶面凸伸出的一第二凸部(312e),该第二主体部(311e)的中部设置有一第三对接腔(317e),该第三对接腔(317e)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多个第三容置槽(3111e),该第二凸部(312e)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四容置槽(3124e); 多根第三导电端子(32e),分别设于所述的多个第三容置槽(3111e),每根第三导电端子(32e)包括一对接部(321e)和一焊接部,该对接部(321e)为具有弹性的突起状,其中位于第三对接腔(317e)上侧的第三导电端子的对接部(321e)与位于第三对接腔(317e)下侧的第三导电端子的对接部(321e)呈上下交错排列设置; 用于传输电力的至少两根第四导电端子(33e),分别设于所述至少两个第四容置槽(3124e),每根第四导电端子(33e)包括一对接部(331e)和一焊接部,其中该对接部(331e)为具有弹性的突起状;及 一第二屏蔽壳体(34e),包覆于该第二绝缘本体(31e)的外周,该第二屏蔽壳体(34e)与该第二凸部(312e)围合形成一第四对接腔(318e),该第四导电端子(33e)的对接部 (331e)是从该第四容置槽(3124e)向下朝向该第四对接腔(318e)突设而出的,其中该第四对接腔(318e)的前缘相对第三对接腔(317e)的前缘处于向前突出的位置处。
专利摘要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该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和若干导电端子,该第一绝缘本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及由该第一主体部延伸出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由该第一主体部延伸出的第三主体部及由该第三主体部延伸出的第三舌板,其中位于第一舌板的两相对表面的第一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呈交错排列设置;在该第一绝缘本体上凹设成型第一收容腔和第三收容腔,并使该第一收容腔和该第三收容腔在该第二舌板周围重叠以实现该第二舌板的共用。该第二舌板上的导电端子用以传输电力。此插座电连接器不但具有较好的强度与信号传输质量,而且能够以紧凑的结构使第二舌板可以为两种不同信号传输标准的插头电连接器供电。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695776SQ20122037827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
发明者张学海 申请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莫列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