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的利记博彩app

文档序号:712502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连接器的利记博彩app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耐大电流传输之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源连接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连接器,主要用于进行电流之传输。现有的电源连接器通常包括有若干或单独一根电源端子以及用以承载该电源端子并对电源端子周围进行绝缘处理的绝缘座体。每一电源端子设有用以连接一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以及焊接于一电路板或连接一电缆的连接端。通常该对接端与连接端为一一对应设置。但是,当需要进行大电流传输时,该种电源端子往往难以负荷,且电流传输不稳定,由此经常给电子产品的·终端用户造成困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源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耐大电流,且其电流传输稳定的电源连接器。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电源端子以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后侧的导出端子;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端子汇流片与并联紧固件,所述端子汇流片与所述并联紧固件将所述若干电源端子与所述导出端子连接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汇流片与所述并联紧固件上分别对应地开设有相互贯通的通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若干锁固组件,所述锁固组件穿过所述端子汇流片的通孔并与所述并联紧固件的通孔相锁固继而将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端子汇流片固定连接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并联紧固件为并联螺帽,所述锁固组件为螺丝。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汇流片具有与所述若干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端子汇流片的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设有前后贯穿的固持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电源连接器的高度方向相互平行延伸,并且第一侧壁的高度大于第二侧壁的高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一定位螺帽,所述定位螺帽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螺帽顶部呈波浪型设置以形成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系容纳并协助定位所述锁固组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螺帽上下对称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汇流片上形成有用以将所述定位螺帽卡持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定位突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螺帽开设有与所述固持孔相对应贯通的螺孔,所述导出端子开设有与所述固持孔及所述螺孔相对应贯通的固定孔,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自后向前穿过所述固定孔及固持孔以与所述螺孔相固定的螺丝。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并联紧固件设有沿所述电源连接器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柱状突起,所述并联紧固件的所述通孔是开设于所述柱状突起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并联紧固件设有沿电源连接器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电源端子设有用以容纳所述突出部并将所述并联紧固件定位于电源端子上的定位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电源端子分别设有与所述并联紧固件的所述通孔相对应贯通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端子汇流片与所述并联紧固件将若干电源端子与一根导出端子连接在一起,即先将若干电源端子并联,然后通过端子汇流片将并联后的若干电源端子与导出端子进行串联连接;由此,根据并联电路原理,并联设置的若干电源端子可分别进行部分电流的传输,而当端子汇流片将并联后的若干电源端子与导出端子进行串联后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传输的电流为所述若干电源端子传输的电流之和。即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可耐大电流,且因每一电源端子传输的电流较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进行大电流传输时也比较稳定。

图I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所示电源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请参照图I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电源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I、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I中的若干电源端子2、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I的后侧的一根导出端子3、将所述若干电源端子2与所述导出端子3机械地并电性地连接在一起的端子汇流片4与并联紧固件5。请结合图3至图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设有主体部11以及自所述主体部11沿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接方向向后延伸的延伸部12。其中所述主体部11开设有若干前后贯穿的收容孔111。于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所述收容孔111。所述收容孔111沿所述绝缘本体I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每一所述收容孔111包括位于中间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未图示)的对接孔112以及分别位于对接孔112两侧的端子收容孔113。所述端子收容孔113沿所述绝缘本体I高度方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对接孔112的长度。所述绝缘本体I设有突伸入所述端子收容孔113内的抵持壁(未标号)。所述延伸部12大致呈U型,其包括底壁121以及分别自所述底壁121两侧向上延伸的侧壁122。请结合图I至图5所示,每 一所述电源端子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在每一所述电源端子2中,所述第一端子21和所述第二端子22设有呈片状相对设置的接触片23以及自所述相对设置的接触片23后端相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片24。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的所述接触片23分别收容于所述每一收容孔111中的所述端子收容孔113内,并设有自上下侧分别向外撕破延伸的抵持片231。所述抵持片231与所述绝缘本体I的所述抵持壁相抵持,从而可防止安装入端子收容孔113中的电源端子2向后移动。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还分别设有位于所述接触片23与连接片24之间的缺口 25。所述缺口 25向上开放,从而可将所述并联紧固件5自上而下安装于电源端子2上。每一所述电源端子2设有位于所述第一端子21的连接片24前侧、以及第一端子21的接触片23后侧与第二端子22的接触片23后侧之间的定位槽26。所述第二端子22的连接片24位于所述第一端子21的连接片24的后侧,并且与所述第一端子21的连接片24沿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00的前后方向重叠设置。另外,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的连接片24分别对应设有相互贯通的定位孔241。所述第一端子21和第二端子22的连接片24均位于所述收容孔111后侧并位于延伸部12内,并且所述第二端子22的连接片24向后暴露。请结合图3至图5所示,所述并联紧固件5位于所述第一端子21的连接片24前侧的定位槽26内,并且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并联紧固件5为一并联螺帽。所述并联紧固件5设有与所述连接片24平行设置的主板51、自主板51下端沿所述电源连接器100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的若干突出部52、以及自所述主板51前侧沿所述电源连接器100的前后方向向前延伸的若干柱状突起53。所述主板51位于所述柱状突起53之间的部分收容于所述缺口 25内,从而将所述并联紧固件5沿前后方向进行定位。所述若干突出部52向下延伸入所述定位槽26内。所述柱状突起53的数目与所述电源端子2的数目相同,并且于所述并联紧固件5中,每一所述柱状突起53上开设有一与每一所述电源端子2的定位孔241相对应贯通的第一通孔531。请结合图2至图5所示,所述端子汇流片4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I的U型延伸部12上。所述端子汇流片4具有与所述若干电源端子2接触的第一侧壁41、与所述第一侧壁4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42以及连接第一侧壁41下端与第二侧壁42下端的连接壁43。所述第一侧壁41与所述第二侧壁42沿所述电源连接器100的高度方向相互平行延伸,并且第一侧壁41的高度大于第二侧壁42的高度。所述端子汇流片4开设有前后贯穿所述第一侧壁41的若干第二通孔411,以及前后贯穿所述第二侧壁42的固持孔421。所述第二通孔411与所述电源端子2的定位孔241以及所述第一通孔531相对应贯通。所述连接壁43抵靠于所述延伸部12的底壁121上。请结合图2至第5图所示,所述电源连接器100还包括若干锁固组件6,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固组件6为与所述并联螺帽5相配合的螺丝。所述锁固组件6自后向前穿过所述端子汇流片4的第二通孔411和电源端子2的定位孔241,并与所述并联紧固件5的第一通孔531相锁固,继而将所述若干电源端子2与所述端子汇流片4固定连接在一起。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电源端子2先进行并联,然后通过端子汇流片4连接在一起。请结合图2至图5所示,所述导出端子3安装于所述端子汇流片4后侧,并设有与所述端子汇流片4的第二侧壁42相接触连接的连接部31。所述连接部31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侧壁42的所述固持孔421相对应贯通的固定孔311。请结合图3至图5所示,所述电源连接器100还包括一定位螺帽7。所述定位螺帽7设置于所述端子汇流片4的所述第一侧壁41与第二侧壁42之间。所述端子汇流片4上形成有用以将所述定位螺帽7卡持于所述第一侧壁41与所述第二侧壁42之间的定位突部44。所述定位突部44可为凸肋或凸点状设置。所述 定位螺帽7顶部呈波浪型设置以形成若干凹槽71。所述凹槽71是可容纳并协助定位所述锁固组件6。所述定位螺帽7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定位螺帽7还开设有与所述固持孔421及所述固定孔311对应贯通的螺孔72。请结合图2至图5所示,所述电源连接器100还包括自后向前穿过所述固定孔311及固持孔421以与所述螺孔72相固定的螺丝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端子汇流片4与所述并联紧固件5将所述若干电源端子2与一根所述导出端子3连接在一起,即先将所述若干电源端子2并联,然后通过端子汇流片4将并联后的若干电源端子2与导出端子3串联连接;由此,根据并联电路原理,并联设置的若干电源端子2可分别进行部分电流传输,而当端子汇流片4将并联后的若干电源端子2与导出端子3进行串联后可使得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00传输的电流为所述若干电源端子2传输的电流之和。即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00可耐大电流,且因每一电源端子2传输的电流较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00进行大电流传输时也比较稳定。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电源端子以及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后侧的导出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端子汇流片与并联紧固件,所述端子汇流片与所述并联紧固件将所述若干电源端子与所述导出端子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汇流片与所述并联紧固件上分别对应地开设有相互贯通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若干锁固组件,所述锁固组件穿过所述端子汇流片的通孔并与所述并联紧固件的通孔相锁固继而将所述电源端子与所述端子汇流片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紧固件为并联螺帽,所述锁固组件为螺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汇流片具有与所述若干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端子汇流片的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侧壁设有前后贯穿的固持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电源连接器的高度方向相互平行延伸,并且第一侧壁的高度大于第二侧壁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一定位螺帽,所述定位螺帽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帽顶部呈波浪型设置以形成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容纳并协助定位所述锁固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帽上下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汇流片上形成有用以将所述定位螺帽卡持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定位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帽开设有与所述固持孔相对应贯通的螺孔,所述导出端子开设有与所述固持孔及所述螺孔相对应贯通的固定孔,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自后向前穿过所述固定孔及固持孔以与所述螺孔相固定的螺丝。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紧固件设有沿所述电源连接器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柱状突起,所述并联紧固件的所述通孔是开设于所述柱状突起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紧固件设有沿电源连接器高度方向向下延伸的突出部,所述电源端子设有用以容纳所述突出部并将所述并联紧固件定位于电源端子上的定位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电源端子分别设有与所述并联紧固件的所述通孔相对应贯通的定位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电源端子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后侧的导出端子。其中,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端子汇流片与并联紧固件,所述端子汇流片与所述并联紧固件将所述若干电源端子与所述导出端子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可耐大电流。
文档编号H01R11/32GK202759040SQ20122034466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游万益, 戴宏骐, 洪永炽 申请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